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于X射线探测的CVD金刚石薄膜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用于X射线测量的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薄膜探测器.该探测器灵敏区直径为15 mm、厚度300 μm,其暗电流在800 V偏压下小于50 pA,且暗电流-电压曲线线性较好.就CVD金刚石探测器对不同能量X射线的响应及脉冲X射线时间响应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探测器对6~22 keV X射线具有10-4~10-2A·W-1的灵敏度,假设电荷收集效率为39%时,灵敏度的理论值与实验测量值符合较好,探测器的RC时间常数约为1.5 ns;对亚纳秒脉冲X射线的响应上升时间为2~3 ns.  相似文献   

2.
240Am的半衰期对准确测量241Am(n,2n)240Am反应截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评价的数据50.8(3) h是对240Am的987.8 keV γ射线用Ge(Li)探测器跟踪测量6 d的结果,测量时间不到3个半衰期,使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偏大。本文利用Geant4模拟软件建立了阱型HPGe探测器的测量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Pb吸收厚度下240Am高能γ射线的探测效率,确定使用阱型HPGe探测器配合吸收X射线和低能γ射线的Pb吸收体可有效提高240Am高能γ射线的探测效率。根据Geant4模拟计算的结果,Pb吸收体厚度为1 mm时,对240Am的888.8 keV和987.8 keV两条特征γ射线的探测效率分别为14.1%和13.3%。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242Pu(p,3n)反应生产了240Am,制备了约700 Bq的240Am测量源,用上述方法跟踪测量240Am的888.8 keV和987.8 keV两条特征γ射线的强度,时间超过18 d,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其半衰期为50.79(5) h,结果与评价结果一致,但减小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溴化镧/氯化镧电流型闪烁探测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掺铈溴化镧(LaBr3∶Ce)及掺铈氯化镧(LaCl3∶Ce)是近年来出现的性能优良的新型无机闪烁体。本文对LaBr3∶Ce和LaCl3∶Ce电流型闪烁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了探测器的相对灵敏度随入射γ射线能量的变化曲线,测定了其对137Cs和60Co的灵敏度,并检验了其γ/n分辨本领。结果表明,溴化镧和氯化镧探测器具有较高的γ灵敏度响应和γ/n分辨,适于测量低强度快脉冲中子、γ混合场中的γ射线束。  相似文献   

4.
高功率Z箍缩软X射线功率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强光一号”装置喷氪气高功率Z箍缩等离子体实验产生1keV以下的软X射线,研制了脉冲恒压电源驱动的镍薄膜量热计,测量Z箍缩软X射线总能量,用快时间响应的X射线二极管(XRD)探测器建立了软X射线功率测量系统,给出了实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塑料闪烁体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探测介质,开展用于脉冲n/γ混合场中n、γ甄别的新型探测器的研究。采用闪烁体探测器+契仑科夫探测器联合探测的方法,通过对n、γ产生的荧光和契仑科夫辐射的相关性测量,以实现n、γ的甄别,并给出脉冲中子的通量。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塑料闪烁体最佳厚度、n和γ在塑料闪烁体产生的次级电子能谱。同时利用模拟结果确定契仑科夫探测器探测介质的折射率,使得只有光子生成的次级电子可以在其中产生信号。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建立了一套有效探测面积大于300 cm2的气体闪烁正比计数器系统,并利用波长转换材料实现了普通光电倍增管对光信号的收集。对该系统进行了系列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探测器对109Cd 22.6 keV X射线具有7.5%的能量分辨率,点源距探测器3.2 cm时达到12.4%的探测效率。本工作的研究成果将为核污染场所低能X、γ放射性样品测量及超铀核素人体内照射污染测量等提供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放射免疫分析中,~(125)碘是最常用的标记元素,因为它能得到很高的比放射性,也很容易对蛋白和多肽及某些有机化合物进行标记。 ~(125)碘能发射27keV和35.5keV的X射线和γ射线,所以通常都用固体闪烁计数器。其实,它还发射12keV和40keV的俄歇电子和内转换电子,因此亦能利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进行放射性测量。本文详细介绍~(125)碘在普通闪烁液中液体闪烁计数器最佳测量条件的选择,比较不同闪烁液和测量方式对计数的影响。另外还介绍利用微孔薄膜分离法的cGMP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宏观检验实验是检验核数据正确性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液体闪烁体中子探测器是中子核数据宏观检验实验中快中子能谱测量的主要探测器,其探测效率曲线的准确性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精度。本文采用252Cf中子源的伴随γ射线和飞行时间法测得了液体闪烁体对2.0~10.0 MeV中子的相对探测效率曲线,同时利用飞行时间法和400 kV脉冲中子发生器的d-D反应中子源测得了2.9 MeV单能中子的绝对探测效率。将相对探测效率曲线归一到单能点的绝对效率,得到探测器在这一能区的绝对探测效率曲线。使用蒙特卡罗程序NEFF模拟相同参数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对10.0 MeV以下中子的探测效率曲线。最后将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实验得到的探测效率曲线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9.
闪烁探测器在射线能量与时间的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国产新型溴化铈(CeBr3)闪烁晶体,本文建立实验系统和方法对其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具体包括:建立了快符合时间分辨系统测量装置,测试得到新型闪烁探测器对于60Co源的时间分辨率为142 ps;建立了单光子计数法测量装置,测试得到溴化铈晶体的衰减时间为16.8 ns,上升时间为0.18 ns;建立了相对光输出测量装置,测试得到其相对于同规格NaI(Tl)闪烁体探测器对于661.66 keV射线的光输出为161%;同时针对其能量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测得对于661.66 keV射线其能量分辨率为4.7%。将国产新型溴化铈闪烁晶体的性能测试结果与国际上同类晶体以及氟化钡、溴化镧、碘化钠等常用无机闪烁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型超快光电辐射探测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超快脉冲辐射测量的需求,开发了一种具有超快时间响应、大线性电流输出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件——超快大电流光电管。利用脉冲氙灯、飞秒激光器对该光电探测器件的最大线性电流输出、时间响应等特性参数进行了实验测量。同时,利用该探测器件与超快闪烁体耦合构成的超快脉冲辐射探测器对亚纳秒脉冲X射线源时间谱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光电探测器件对脉冲的响应前沿为251ps、半高宽小于500ps,在其典型电压下具有3A以上线性电流输出,对于亚纳秒脉冲X射线束等脉冲辐射场的测量是一较为理想的探测器件。  相似文献   

11.
应用数字化方法对BaF2闪烁体探测器脉冲信号进行了研究,信号的测量通过FADC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并对所采集的脉冲波形进行了离线分析。通过计算脉冲波形的面积提取了射线的能量信息,重建了能谱,并与传统电子学模拟信号测量方法得到的能谱进行了比较;应用过阈定时方法提取了脉冲的时间信息,测量并给出了4πBaF2探测器系统的时间分布谱;应用脉冲形状甄别法对α粒子和γ射线进行了鉴别研究,根据脉冲信号快/慢成分比的差别清楚地将α粒子从γ射线中鉴别开来。本工作为在γ全吸收型4πBaF2探测器系统中应用FADC进行多通道、多参数、大数据量数字化数据获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热释光探测器在脉冲硬X射线能谱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TLD-3500热释光读出器和GR-100M型热释光剂量片构成的探测器在脉冲硬X射线辐射参数测量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采用滤波荧光法与热释光探测器相结合测量10-10keV的硬X射线能谱的物理思想,在综合考虑了测量环境的具体情况下,设计研制了硬X射线测量系统,建立了热释光探测器对硬X射线绝对能量响应的标定方法。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脉冲辐射装置“强光1号”的测量,并得到了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在闪烁体耐辐照特性研究中,通过比较闪烁体受辐照前后闪烁探测器系统灵敏度的变化,说明在大辐照剂量后闪烁探测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利用三通道脉冲X射线源(平均能量800keV)、DPF脉冲中子源(D-T中子能量14.4MeV),通过实验标定几种常用闪烁探测器对脉冲中子、脉冲X射线的相对灵敏度值。所用闪烁体包括Ф40mm,不同厚度的CeF3,NaI(T1)和BaF2等无机晶体及ST-401,ST-142Z,NE111等塑料闪烁体。  相似文献   

14.
在闪烁体耐辐照特性研究中,通过比较闪烁体受辐照前后闪烁探测器系统灵敏度的变化,说明在大辐照剂量后闪烁探测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利用三通道脉冲X射线源(平均能量800keV)、DPF脉冲中子源(D-T中子能量14.4MeV),通过实验标定几种常用闪烁探测器对脉冲中子、脉冲X射线的相对灵敏度值.所用闪烁体包括φ40mm,不同厚度的CeF3,NaI(T1)和BaF2等无机晶体及ST-401,ST-1422,NE111等塑料闪烁体.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非等权测量条件下PIN探测器灵敏度的回归模型,探讨了预测值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详细论述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IN探测器能响曲线的方法,根据PIN探测器灵敏度的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在综合考虑拟合曲线和不同能点测量不确定度的具体情况下,计算了3~20keV范围X射线灵敏度预测及其置信区间,为最终X射线测量结果的数据质量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ST401闪烁探测器γ能量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脉冲γ射线束测量中常用的一种由塑料闪烁体ST401组成的电流型闪烁探测器的γ能量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反应堆、加速器等多种手段产生一系列准单能的γ射线,实验标定了包括137Cs、60Co在内的13个能量点,得到了ST401闪烁体相对灵敏度随入射γ射线能量的变化曲线。实验值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在不确定度范围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高阻NTD硅低能β,γ和X射线探测器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探测器的灵敏面积为15mm~2,厚2.3mm。在77K温度下用脉冲光反馈前置放大器对最大端点能量为18.6keV的氚β,~(241)Am 59.5keV的低能γ和X射线的能谱及~(55)Fe 5.9keV的X射线进行了测量。对~(55)Fe 5.9keV的X射线能量分辨率为190eV,并可在室温下存放。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高能γ射线的准确测量问题,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闪烁晶体探测器研制了一套三晶电子对谱仪,测量了56Co放射源1.5 MeV以上γ射线的双逃逸峰能谱。与使用单个LaBr3探测器所测能谱相比,三晶电子对谱仪有效降低了峰与连续本底的比值。本文研究结果为准确测量加速器共振核反应(p,γ)及激光康普顿散射(LCS)产生的高能γ射线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具有多层阵列结构的塑料闪烁光纤探测器可实现土壤中90Sr含量的直接、快速测量,闪烁光纤阵列结构和信号处理方式是提高90Sr含量测量精度和抗γ射线干扰能力的关键参数。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探测器建模和计算,优化了探测器的结构。推荐的闪烁光纤阵列探测器为5层结构,第4层为厚度不小于6 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吸收层,其他层为厚度1 mm的双涂层方形塑料闪烁光纤阵列。第1~3层信号符合后输出,可提高探测器对γ射线的甄别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超导体核辐射探测器的发展及高T_cYBCO超导体核辐射探测器的研制。着重叙述了高T_cYBCO超导薄膜和厚膜Josephson结(桥结)用于核辐射探测的工作原理,高T_cYBCO薄膜和厚膜Josephson结核辐射探测器的制备以及它们对~(241)Am59.5keV低能γ射线,546keV的β射线的响应。结果表明,利用高T_c超导薄膜和厚膜,特别是厚膜的Josephson结完全有可能研制出用以测量核辐射能谱的高T_c超导体核辐射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