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旅游价值的研究,表明体育旅游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且从政治、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中,体育旅游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相互关系.从休闲体育的角度,揭示了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Rust、Zeithaml、Lemon的品牌理论运用于孝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塑造领域,从功能价值、品牌资产、关系价值三个方面提出了孝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塑造的策略,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往关于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大多侧重于从旅游业经济利益的角度着眼.名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实为满足旅游业需要,由此带来的弊端有目共睹。为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的出发点应该予以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该看到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经从单纯产品生产、销售转化为追求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本文以将乐玉华洞为例,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分析旅游风景区产品的顾客让渡价值构成,提出提升顾客让渡价值的营销策略,在企业与顾客的双赢中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发适销对路的乡村旅游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文章尝试把体验经济理论引入乡村旅游产品理论研究,用于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实践,围绕实现旅游者的体验价值为主线,从体验设计、体验实现、体验延伸三个阶段,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提出了初步构想,明确体验式开发的具体策略,并对南通市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与旅游产品的消费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层理论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社会与经济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产品消费、开发理念集中体现了社会分层理论的实质,加强社会分层理论的应用及社会分层对旅游产品消费、开发影响的研究,对于指导旅游产品评价、规划、开发具有现实意义。探析旅游活动的社会分层,明确不同阶层人们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是不同的,适度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中端旅游产品。逐步提升低端旅游产品,可以不断满足各阶层人群的生活需要,实现旅游业更快更好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变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业既对经济起到推动性作用,也从社会方面起到提升国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作用。旅游消费者的核心诉求是产品的价值和品质及过程体验,因此,中国的旅游会将更加注重休闲,而家庭旅游将成为休闲旅游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从微观家庭的角度出发,探讨家庭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从以人为本、从整体和供给角度,围绕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利益需要研究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本质及其供求问题,市场只是当做供给公共产品的手段.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以个人或消费占有为研究出发点,认为公共产品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产物,围绕着消费偏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其供求问题.比较研究两种公共产品理论,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本质和特征、表现形式、供给方式及选择标准等,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乡村养生旅游的定义出发,通过核心吸引力、旅游产品、资源基础、目标市场、主要利益获取者等方面分析了乡村养生旅游的内涵,进而提出了乡村养生旅游目的地的类型及构建模式,以求从理论角度加深对乡村养生旅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文献中,鲜有从互动双方的角度同时研究互动效果。因此,本文借用社会交换理论对英语课堂互动效果的影响因子提出以下命题:社会交换理论对分析英语学习者的动机的启示;社会交换理论对英语课堂互动环境的启示;互惠原则与英语学习者的课堂承诺;协商原则与英语课堂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业发展迅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业仍存在很多不足,如规划不科学、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开发盲目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调研了呼和浩特市城郊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认为要推进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做好科学规划管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森林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是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建立一套较全面科学的、可操作的、适合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产品竞争力、市场需求水平、产品开发效应、产品开发能力及外部关联性等五大方面构建了三个层次25个终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及其评分标准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旅游产品品牌化理论,分析了辽宁省旅游产品品牌化建设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深度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突出创新工业旅游产品、以优势项目创建特色品牌旅游产品,以及区域整合、分层联动发展旅游产品品牌化的对策,以期增强辽宁省旅游产品品牌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宗教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可开发的内容,提出了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包括森林、沙漠、冰雪、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在内的独特的旅游资源,草原民俗旅游是该地区主要的旅游产品。文中提出了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草原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丰顺县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对本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丰顺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大好机遇,提出了丰顺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中,古村落的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必然会进行文化的重构,并将其作为文化旅游产品"真实"地搬上舞台向游客展示。以桂林市兴安县秦家大院为例,在旅游语境下古村落的文化重构是历史记忆的反映,是村民的文化自觉,是乡土社会的文化适应,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舞台真实"。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地看待旅游文化包括"地方"对自身历史解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于旅游产品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旅游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和重要基础,学界多年来一直在探讨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视角各异,尚未达成一致。笔者在对目前旅游产品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体验经济的视角下分析与理解旅游产品概念,认为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体验,旅游者的旅游经历与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体验是对等的,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体验,体验经济中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具有毋庸置疑的无形性与显著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9.
整合营销理论在旅游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应用日臻成熟。近年来,泛长三角旅游产品整合营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安徽省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产业规模较小、整合开发相对缓慢。安徽旅游产业应以地缘为基础、以品牌为方向进行旅游认知、品牌构建、旅游供需整合和旅游相关者关系整合,把自然山水、休闲养生、人文佛教的徽风皖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主题、线路、品牌有机融合,推出基于泛长三角一体化的安徽旅游产品,形成泛长三角旅游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