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焕炽 《工业炉》1990,12(3):41-43
一、前言火焰炉作为金属的熔炼和加热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及机械行业,如有色冶炼厂的反射炉,炼钢厂的平炉,轧钢厂的连续加热炉以及冶金和机械行业的锻造炉等。这些火焰炉的特点是:(1) 炉温高,除退火炉以外炉温都在1350℃以上,炉温最高的平炉可达1750~1760℃;(2)炉膛内有较大的火焰空间;(3)火焰与被加热金属的接触面都小于火焰与炉膛内壁的接触面,炉膛的炉围伸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能源研究所和上海虹桥锻造厂联合攻关,研制成功新型、高效燃煤锻造炉,日前由上海科学院组织通过鉴定。该炉为燃煤反射、贯通式炉型,炉子结构设有加热段和预热段,利用高温烟气预热锻件和空气,并通过调节风量控制炉温,炉膛温度、热风温度等均自动显示,由于燃烧技术先进,炉子升温快,炉温高,锻件加热快,能源低,引进二次热风使煤炭燃烧充分,炉子热效率为18.3%,吨锻件单耗为152.52千克煤,达到了国内燃煤锻造加热炉的先进水平,烟尘排放浓度为175  相似文献   

3.
蓄热式板坯连续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吕以清  孙玮 《工业炉》2004,26(5):42-44
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合理选取与炉子的炉长、实际加热能力、加热质量、炉子的运行工况(燃烧负荷、炉压、检修周期、炉体寿命等)密切相关。而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计算目前尚无详细资料。通过济钢中板3#蓄热式加热炉设计中对炉底强度的选取,经使用与炉子实际能力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由两面进行加热坯料的连续式加热炉的炉膛中布置有很多水冷却的滑钢管和横支柱水管,这不仅造成大量的热损失,降低炉子的热效率,消耗大量的冷却水,而且降低了炉膛的温度,影响着坯料加热的均匀性和炉子的生产能力。根据现场各种连续式加热炉的调查测定结果来看,炉底水管表面积占炉底有效面积的28~53%,一般均占40%以上。被冷却水带走的热损失为炉子热负荷的15~33%。这个数值是相当可观的。应当着重指出,被冷却水带走的这些热量绝大部分都是属于下加热的,这是多数炉子下加热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个别的炉子说来,由于冷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炉多半采用依靠燃料空气或空气流股由烧咀或喷咀流出的能量所组织的再循环系统。在正确操作和设计合理的这种再循环式热处理炉上,金属加热的准确性和均匀性已达到±5~15℃。但是,工厂中使用着的带有陈旧的供热系统的热处理炉(主要是活动炉底炉),烧咀按装在侧墙上,在带有隔墙的半敞开燃烧室内。在这些炉子上,传给被加热工件的热量主要来自上面。因此,沿物料高度上加热的温差相当大,达80~120℃。将这种炉子改造成再循环式炉的方案,需要整个改造砌体和空、煤气管道。此外,使用一般的再循环系统的炉子,在使用备用燃料(重油)时,炉子的组织工作大为复杂化,而且由于废气热损失的增加造成了过多的燃料消耗(均热末期空气过剩系数达到α=2~3以上)。  相似文献   

6.
乌克兰科学院煤气研究所研制成功少氧化加热炉,其工作原理是赤热砌体元件的间接辐射加热,而不完全燃烧产物的燃烧室沿炉膛周围分布(见图1)。炉子的炉膛由炉底、有孔洞的侧墙及拱顶组成,拱顶上装有烧嘴,能使燃料燃烧时火苗沿拱顶的园锥形表面散开。  相似文献   

7.
台车连续炉直接还原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了一种在台车连续炉中实现铁矿直接还原的方法。台车连续炉的炉膛是直条形,炉底由若干个台车组成。含碳球团料层铺在台车上,通过炉膛时进行还原焙烧。为了得到高金属化率,在料层表面覆盖薄焦炭层保护。此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唐钢石人沟铁矿。生产线所用的炉子长70 m,宽2 8 m。炉底由26 个台车组成。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海绵铁产品成分如下:金属化率大于92%,全铁约90%,硫小于0 08%。一座炉子的产量为5 t/h,总煤耗低于700 kg/t。和转底炉比较,台车连续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供热点少,台车维修方便,主要缺点是台车运转速度不能太快,焙烧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李金标  孙玉 《冶金能源》1991,10(2):49-53
本文所提燃煤机仍属往复炉排燃煤机械,其活动炉排的往复运动是采用双级多速机械推动的。本文介绍了二台手工烧煤大型台车式退火炉的改造设计,着重介绍了为解决大断面和长炉膛带来的问题,一是采用多台燃煤机组合供热,二是在炉体设计中采用节流墙、分火道、热炉底台车及合理布置炉内回烟道等结构措施。二台炉子升温过程的最大温差分别为25℃和27℃,保温期最大温差为8℃和7℃,说明改造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1前言马钢车轮轮箍厂1#环形加热炉是50年代设计,于1961年开始兴建,1963年建成投产,用于轮箍系统钢坯的轧前加热。环形加热炉外径28m,产量28t/h。投产以来,从未做过较大的改造。炉子的加热质量和能耗指标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质量要求和能源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炉型不合理。炉膛过高,为1.7m,炉气不能充满炉膛,传热效率低,加热时间长,钢坯烧损量大,热效率低。为等外炉。(2)燃烧器落后。使用高压喷射式烧嘴,煤气压力约18kPa,相对于使用低压煤气(约0.8kPa),加压站要浪费更多的电…  相似文献   

10.
在热处理过程中,除了提高被加热产品的质量以外,如何提高产品加热过程的经济性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在复循环气流的热处理炉中,由于二次空气流股能量的限制,要达到金属加热均匀度为±5—15℃,而它的空气消耗系数已达到α=2~3,甚至更多,这将降低加热的经济性。减少供入炉膛的二次空气量,避免被加热金属质量恶化,是进一步完善复循环热处理炉结构的根本任务。相当大部份的热处理炉都是带半敞焰式燃烧室的炉子,这种结构通常用于燃煤气和重油的工作炉(重油为后备燃料)。对这种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有关冶金学家认为,蒸汽处理有助于延长部件寿命,防止腐蚀,弥合气孔,改善表面质量。该种处理技术常被忽视,有必要重新提请人们使用。在处理黑色金属时,先用空气将炉子加热至370℃,保温30分钟,注入蒸汽置换炉膛中的空气。然后,将工件加热至处理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蒸汽连续流动通过炉膛。处理完毕后,工件取出空冷。  相似文献   

12.
倪志红 《工业炉》1990,12(4):23-27,53
近年来,我们先后为衡阳钢管厂、太原重型机器厂等单位设计了几座不同燃料的环形加热炉。通过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本文谨以此为例将设计中的体会提供给读者参考。一、合理的炉型设计环形加热炉的炉型相当于首尾相接的连续加热炉。坯料从进料口进入炉膛后搁在活动炉底上随炉底一起转动前进,接近一周,至出料口。完成预热、加热和均热的全过程。为了实现坯料的最佳加热过程及产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快速熔铝炉     
《有色冶金节能》2002,19(6):34-34
一种快速熔铝炉 ,它由卧式底炉预热塔等组成。本发明的熔铝炉带有废炉气回收装置 ,将预热塔顶部部分废炉气回收并通过鼓风机吹入所配燃烧器掺冷火焰 ,使燃烧器烧出适于熔铝的中温 (12 0 0℃~130 0℃ )中性的火焰 ,既能减少熔铝中铝被氧化的损失 ,又能减少由于火焰温度过高造成的铝的局部过烧现象。本发明的熔铝炉对炉膛形状作了合理改进 ,能避免卡挂铝料以及出现火焰不能通往、炉料不能熔化的死料区快速熔铝炉  相似文献   

14.
李润生  谢力 《冶金能源》1994,13(5):15-17
介绍了在0.5t单电极直流电弧炉上所做的三电极直流钢包炉的电弧行为加热速度的试验情况。试验表明,三电极直流钢包炉技术可解决底电极式直流钢包炉的存在的不足,使炉子加热速度快和不发生偏弧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机械工厂的加热设备,尤其是锻造车间的加热设备,多是工作温度在1250~1350℃之间的各种火焰加热炉。加热炉的耐火砌体内衬,一般由粘土砖砌成。加热炉工作条件最恶劣的部位是拱顶。由于各种炉子的结构不同,拱顶由长拱(室式炉、台车炉等的主炉拱)和短拱(炉门拱、压火拱和承托拱等)所组成。在使用过程中,短拱的寿命往往比长拱短得多,被迫停炉修理的也多是这  相似文献   

16.
以往台车式火焰炉的台车台面是平的,燃料和空气从燃烧器中喷出着火燃烧后,火焰或者向上流动,或者直接射向待加热的工件。那种结构的炉子在加热工件时,炉内各处温度极不均匀,高低差异一般为100~200℃,往往在工件上部或受火焰喷射的局部,已经达到要求加热的温度甚至过热时,工件下部、尤其是低部还处于“冷”态,特别是在热处理炉内,这一温度不均匀,对于尺寸稍大一些的工件,就很难保证得到高水平的热处理质量。以往台车式火焰炉的密封结构,只是台车两侧下方和尾部与后墙交接处用砂封,因而有可能使大量空气从炉门或台车尾部两侧漏入炉内,从而降低炉内温度并造成局部低温区,既浪费燃料,又使炉内各处温度的差异增大。笔者在设计燃油的台车式火焰热处理和时效炉时,对台车和密封结构作了改进,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钢管公司由德国LOI公司总承包设计建造的φ33.25m环形炉设计特点做了分析。其炉底钢结构、炉子砌体、机械设备的设计均有独到之处,有效地解决了炉底膨胀、炉底积渣、炉压波动等环形炉常见问题。燃烧系统采用成熟的低氧化氮天然气烧嘴,热工控制系统采用2级计算机数模自动完成最优化加热,单耗低、加热质量优异。  相似文献   

18.
高速燃烧供热的火焰炉炉膛热交换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家锐  郑忠 《冶金能源》1991,10(5):63-68,77
本文基于系列的理论解析与试验研究工作,介绍了在高速燃烧供热条件下,以对流传热为主体的火焰炉炉膛热交换特征和相应的传热计算模型,提出对以辐射为主体的传统炉膛热交换理论与计算方法应以修正和发展的认识。对金属冲击加热和强化对流热处理加热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炉型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依据火焰炉热工特性,对某公司热轧带钢板坯加热炉沿炉膛宽度方向温度不均而引起的加热质量问题展开研究。从炉膛结构、炉内气体流动和燃烧特性等对炉膛传热的影响分析出发,查明造成沿炉膛宽度方向温度不均的原因。结合炉子大修,改变炉膛局部隔墙的结构,从而改变了炉膛的气流分布和辐射特性,大大提高了加热炉沿宽度方向的温度均匀性,提高了产品的加热质量,为改善热轧带钢板坯沿炉膛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均匀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薄板生产是具有高度复杂性的一项技术,它包括板坯及叠板的加热、轧制、酸洗及退火等工序。薄板生产所要求的质量较高,尤其在轧制方面对板坯或叠板加热的均匀性要求极严,不然就会造成钢板的严重粘结,以致报废。目前,在加热薄板坯方面,最常用且较理想的就是链式活动炉底加热炉。板坯或叠板的加热是在链条上的二片炉爪上面进行的,利用链条的运动,带动板坯从炉子的一端进入,通过整个炉膛而从另一端将加热好的板坯送往轧钢机。炉爪本身则随着链条转入炉底的缓冷坑内,在空气中冷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