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8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层面上加上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用普通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患者的出院时间、满意度、在院和出院的依从性以及一年内的复发率、肺功能等。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评分优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较好的影响,对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俐俐 《吉林医学》2012,(34):7573-757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者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自行设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本知识调查表对干预后患者进行调查,记录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出院后随访,记录家庭氧疗情况及两组患者呼吸锻炼情况。结果:观察组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本知识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家庭氧疗及呼吸锻炼占比例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加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依从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除了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付仕琴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23-124
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5例采用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疗效的差异,并评价其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临床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复发率8.9%低于对照组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3.3%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宣教对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疗效显著,有效率较高,能有效降低患者哮喘复发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对支气管哮喘出院后的康复依从性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的复发率和康复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知识的知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血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及SaO2检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干预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首次发病治疗的抑郁症患者76例,通过随机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时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HAMD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抑郁症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抑郁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统计两组抑郁症发生率、1年生存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抑郁症、严重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但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王素玲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46-147,153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后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后出院的患者120例,按照病房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科护理,治疗组则给予积极的连续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pH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PCO2、PO2值在干预后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arthel指数在护理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后出院的患者进行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血气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但不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桂西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暖工程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年后分别采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后给予温暖支持工程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的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其中干预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根据医嘱采取随机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对两组的疗效、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氧疗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达70.0%,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无一例不满意,满意度达100%,而对照组2例不满意,满意度达70%(21/30),两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症状、QQL评分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金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6):119-120,123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干预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效果、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观察并记录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知识、健康信念及体质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较佳率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8.075,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护理态度的非常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知识、健康信念评分较护理前提高,体质指数评分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护理后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11、23.028、12.892,均P〈0.05)。结论健康行为干预护理可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效果、护理态度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知识、健康信念及体质指数评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司琴  郑则广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14-116
目的探讨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重症专职护理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27例)和B组(34例),A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则给予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再插管率(14.7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94%)、有创通气时间[(12.05±5.10)d]明显短或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11.76%)和态度(14.71%)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明显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记录复发情况,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7.5%,对照组总依从率为77.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从而提高乳腺癌患者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后行化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术后第5~7天分别采用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脲嘧啶)、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FU)等方案进行化疗,在化疗期间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随机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化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的社会行为问题、个人情绪问题、习惯问题及学习工作问题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治疗依从率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病房环境、服务水平、护士仪表的满意度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化疗期间无一例出现皮瓣漂浮及渗漏,干预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2%,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史晓丽  顾英  郭丽萍 《吉林医学》2014,(34):7678-767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预防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骨折,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行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及RPN指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2.56%),对照组发生19例(24.36%),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PN值、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外科动脉瘤栓塞治疗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间来我院行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观察评价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的实施后,干预组各维度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均<0.05);干预组患者中仅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6.67%,而对照组(86.67%)相比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未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5.00%,经组间对比发现,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显著改善了神经外科动脉瘤病人栓塞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并发症,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1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72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73例,给予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定期体检、按时服药、定期化验、门诊复诊、保持稳定情绪、做力所能及的事、参加社会活动)高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100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85%,对照组患者为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夏静洁 《右江医学》2014,(3):348-35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未进行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规范用药指导以及强化疾病相关知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用药、生活方式、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由多种不良因素而引起,在护理过程中,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