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应用米力农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2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3~74岁、平均62.6岁。原发病为缺血性心肌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酒精性心肌病1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9例,Ⅳ级17例。  相似文献   

2.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并不少见[1~3],酒精性心肌病更是多见[4~6],但酒精性心肌病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酒精性心肌病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男性,53岁。因“劳力性呼吸困难7年,加重2周”于2005年3月以“心功能不全”收入院。既往有饮酒史20余年,每日  相似文献   

3.
原因不明的以全心扩大为特点的心力衰竭,临床上常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但须仔细排除缺血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等。现将缺血性心肌病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力衰竭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酒精性心肌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酒精性心肌病 (AHMD)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现将我院近四年来诊治的 2 0例 AHMD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 AHMD患者 ,均系男性 ,年龄 39~ 72岁 ,平均 55岁。1.1.1 诊断依据 :1日饮中、高度白酒 150~ 4 0 0 g/d,持续 10年以上 ;2临床存在心脏扩大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3除外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高血压病等所致者。1.1.2 症状与体征 :心慌、气促 2 0例 ,胸闷 18例 ,胸痛 5例 ,乏力 14例 ,端坐呼吸 10例 ,下肢浮肿 12例 ,颈静脉充盈 15例 ,心界扩大 2 0例 ,心音低钝 13例 ;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酒精性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化南 《山东医药》1994,34(5):40-41
“酒文化”中的传统偏见把饮酒(乙醇)鼓吹成预防心血管病尤其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迄今研究结果认为,即适量饮酒的防治作用也仍有争议,并证实了饮酒对冠心病患者可诱发痉挛性心绞痛及降低心功能;长期饮酒可导致心肌病;慢性酗酒可引起高血压、脑卒中、心律失常、心衰及猝死。酒精中毒可引起的充血性心肌病,其发病率高达21%~32%,尤其无症状的心脏异常发生率更高,乃临床失代偿的前奏,应为防治重点之一。 一、酒精的体内代谢与酒精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 饮入酒精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进入门静脉及各脏器。在肝脏乙醇脱氢酶作用下,乙醇转化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参与下转换成醋酸盐,进入柠檬酸循环,继续氧化分解为CO_2和H_2O。乙醛是致毒的主要中间代谢产物。 1.乙醇、乙醛可使α受体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在长期反复的乙醛致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心肌病(AC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继发性心肌病,其病因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造成心肌损伤,临床上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近年来,随着酒精性饮料消耗明显增多,AC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心率变异性(HRV)检测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活动调节功能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它具有定量性、可重复性、非侵入性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2].本文观察38例酒精性心肌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以评价ACM患者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酒精性饮料消耗量急剧上升,摄人过量酒精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关注。本文跟踪观察了我院2000年4月~2005年9月诊治的28例酒精性心肌病(AMC)者戒酒前后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DCG)改变,以讨论其对AMC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因长期(10年以上)饮用高度酒致酒精性心肌病(CAM)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近5年来门诊与住院病例中资料完整患者75例、针对其心肌功能改变特点,加以临床研究。结果 75例酒精性心肌病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纯醇量度在125ml/d)饮用者,其酒精对心肌细胞膜水平、心肌细胞本身产生具大毒性作用、破坏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功能丧失。结论 发病以45—55岁为高峰年龄、其次是35~44岁。一旦确认为CAM患者均应当戒酒、同时积极治疗。条件或病情需要者进入CCU全程监护、并按扩张型心肌病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异常表达在酒精性心肌病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0126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n=10)。采用4.0%乙醇(1次/d,持续12 w)复制酒精性心肌病模型,分析U0126治疗后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及Cx的表达变化。结果酒精性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左心室指数和心脏指数存在明显异常,且U0126能够有效改善大鼠心功能和异常的心脏指数(P<0.05);血清Cx40、Cx43和Cx4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Ras、Raf、MEK、ERK1/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MMP10的表达明显升高,U0126能有效恢复上述蛋白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大鼠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过程与Cx及MMPs异常表达有关,且可能是药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自拟康心汤治疗酒精性充血型心肌病25例,通过3疗程60天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临床痊愈16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心衰患者66例(心衰组),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19例,Ⅲ级20例,Ⅳ级27例;按类型分为扩张型心肌病21例,围生期心肌病25例,酒精性心肌病20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正常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 心衰组、正常组血浆BNP水平分别为(9.61±0.83)、(7.82±0.11) ng/mL,两组比较P<0.01;心衰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者血浆BNP水平分别为(9.29±0.98)、(9.87±0.69) (9.89±0.53) ng/mL,Ⅲ级、Ⅳ级分别与Ⅱ级比较P均<0.01;心衰组扩张型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者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83±0.76)、(9.98±0.52)、(9.31±0.62) ng/mL,两两比较P<0.05或<0.01.结论 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且不同心功能分级、类型者血浆BNP水平亦不同;血浆BNP水平能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酒精性心肌病并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诊治对策。方法对16例酒精性心肌病并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知晓率40%,误诊率87.5%,死亡率12.5%,2例继续饮酒死亡,戒酒者治愈率31.3%,好转率56.2%,结论酒精性心肌病并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误诊原因复杂,主要为对不典型病例认识不足,病史采集不详细,盲目相信辅助检查,昏迷患者查体不合作。尽早戒酒,配合治疗者预后较好,未彻底戒酒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3.
<正>酒精性心肌病及时发现并确诊、尽早进行干预关系到病人的病程进展及预后。本文介绍了本院近年两名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从误诊到确诊的原因。1病历摘要例1:患者男,56岁,干部。因间断心悸、胸闷、气短、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5年,加重1 w于2010年5月16日入院。5年前开始每于劳累、情绪激动或活动量增加(如爬楼梯)后出现前诉症状,开始时休息片刻可以缓解,后来症状逐渐加重,不能平卧,在我院住院治疗,同时去上级医院请专家会诊,被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Ⅲ级,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机制。方法:对2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检查,统计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200例DCM患者中,正常心律者66例(33%),房性心律88例(44%),室性心律36例,室内传导阻滞34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结论:DCM患者约2/3有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约占50%。  相似文献   

15.
心肌病是指病变主要累及心肌的心脏病 ,包括病因明确的继发性 (如感染性、中毒性、代谢性、结缔组织病及肿瘤性等 )及病因尚不明确的原发性心肌病。其中将冠脉病变所致心肌长期缺血引起心肌弥漫性纤维化 ,在临床表现上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的 1组症候群 ,命名为缺血性心肌病 (ICM)。现报告 2 9例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8年 5月~ 2 0 0 2年 3月在我院住院者 2 9例ICM ,男 2 2例、女 7例 ,年龄(68± 7 1)岁 ,均符合ICM的诊断 :①有明确的冠心病证据 ;②明显的心脏扩大 ;③充血性心衰 (CHF) ;④排除冠心病合并重复二尖瓣返流、室间隔…  相似文献   

16.
应用自拟康心汤治疗酒精性充血型心肌病25例,通过3疗程60天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临床痊愈16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酒精性心肌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X线和心脏二维超声检查的特点;比较戒酒与否病人预后的差异。结果病人临床症状以心悸、气急和胸闷为主;心电图可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胸部X线和心脏二维超声检查可较早发现心脏扩大和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脏可普遍增大,但以左室增大较常见。戒酒后病人心脏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改善。结论酒精性心肌病病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部X线和心脏二维超声检查可帮助较早作出心肌病的诊断;戒酒可明显改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正>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是指长期大量酒精摄入所导致的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的心肌病变;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WHO/ISFC)工作组关于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的报道中将ACM列为特异性心肌病中的过敏性和中毒反应所致的心肌病。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AC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辉  张华捷 《胃肠病学》2003,8(5):294-297
国际疾病分类第9次修订版(ICD9)将与酒精相关的死亡原因分为慢性肝病和肝硬化、酒精依赖综合征、酒精性精神病、酒精中毒、酒精滥用、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性胃炎和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等。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由于过量摄入酒精而导致的肝脏损害等一系列病变,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提出的ALD病理诊断标准,可分为轻型ALD、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5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17例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心电I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识别.方法对1996年~2000年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1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心电图均有T波异常,9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表现为I、aVL、V2~6导联T波倒置,V1~3导联R波幅度明显增加,其中2例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者亦有左胸导联T波明显倒置;5例普遍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表现为T波倒置导联较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范围小(V3~6导联伴或不伴I、aVL导联轻度倒置),V1~3导联R波幅度增加不如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明显;2例间隔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病人有V1~3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V1~3导联R波不增加与前两型不同;1例间隔肥厚型心肌病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者表现为V1导联呈qR形态,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伴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者的rsR'亦不相同.结论重视临床和心电图变化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