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聂青和 《肝脏》2005,10(4):322-324
全球有3.7~4亿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超过1.8亿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由于两者与HI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因而有大量的患者合并HIV感染。全球约有几百万人合并感染HBV/HCV和HIV。在欧洲,约40%的HCV感染者以及8%的HBsAg阳性者合并HIV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球大约有4亿人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同时有近4千万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由于HⅣ与HB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所以经常可以观察到HIV/HBV合并感染的病例。有报告指出在发达国家6%-9%的HIV感染者同时感染HBV。此外,已证实HIV感染可加速乙肝病毒相关肝病的病程。  相似文献   

3.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拥有共同的传播途径,HBV/HIV合并感染相当常见,尤其是在高危人群,如静脉吸毒者和血友病患者。HIV会影响HBV的自然史,HIV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和相关的免疫重建可能导致以HBV感染肝细胞为靶点的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从而加速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肝病和肝硬化。在处理HBV/HIV合并感染者时,HIV的控制是首要的,HIV治疗应选择含有能同时抑制HIV和HBV两种病毒的药物方案。对控制较好的或免疫功能较好的HIV感染者,其HBV治疗目标与单一HBV感染者相同:e抗原血清转化、谷丙转氨酶(ALT)复常和HBVDNA抑制。治疗选择包括干扰素为基础的方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泰诺福韦和恩替卡韦等。所有这些药物对于单一HBV感染者均显示有效,但对HBV/HIV合并感染者的HBV治疗尚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因而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化疗相关HBV再激活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颖  蒋炜 《肝脏》2009,14(6):496-498
目前全球约有3.5亿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自从1975年Wands等报道20例淋巴及骨髓增殖障碍患者出现化疗相关HBV再激活以来.合并HBV感染的肿瘤患者化疗相关HBV再激活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桂中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07-01~2009-12确诊的2 342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率分别为16.8%、22.5%、2.5%,其中吸毒和性传播者HIV/HCV感染率分别为74.7%和8.0%、HIV/HBV感染率分别为15.6%和17.2%、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7.8%和1.0%。结论广西桂中地区HIV/HBV共感染在性传播和吸毒传播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HCV、HIV/HBV/HCV共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措施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HIV感染并HBV和(或)HCV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HBV混合感染25例,其中10例出现肝酶升高,6例伴黄疽;HCV混合感染56例,其中22例出现肝酶升高,4例伴黄疸;HIV、HBV、HCV三重感染8例,6例出现肝酶升高,3例出现黄疸。HBV混合感染、HCV混合感染及三重感染对肝酶影响无显著性差异,黄疸发生率三重感染最高,HCV混合感染最低;输血、性传播、单采血浆、不详途径以及吸毒的构成比为48.3%、20.2%、16.9%、10.0%、5.6%。结论HIV患者HCV混合感染发生率高于HBV混合感染;黄疸发生率HCV混合感染最低;性传播途径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肝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HAART治疗的71例HIV/AIDS患者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途径、饮酒状况、CD4^+T细胞数、HAART治疗方案、肝毒性药物的使用、HBV和/或HCV协同感染等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71例患者中HBV感染者9例,HCV感染者35例,其中HBV、HCV共同感染者5例;51例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HBV和/或HCV协同感染比率分别为63%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年龄、性别、感染途径、饮酒状况、CD4^+T淋巴细胞数(〈50)、HAART治疗方案、使用肝毒性药物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回归分析HBV和/或HCV的协同感染是HAART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HBV和/或HCV与HIV的协同感染十分普遍,是HAART治疗HIV/AIDS患者肝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特点,方法:71份HIV阳性献血员及89份HIV阴性献血员的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抗-HCV)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组人群的HCV、HBV及HCV/HBV感染情况,结果:HIV阳性献血员的抗-HCIV阳性率为70.49%,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组人群的HCV、HBV及HCV/HBV感染情况。结果:HIV阳性献血员的抗-HCV阳性率为70.49%,地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和HBV的阳性率分别为8.20%、29.51%、3.28%、44.26%,11.48%、47.54%、1.12%、47.19%、6.74%、47.1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人群的HCV、HCV/HBV感染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HBV血清学标志物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HIV阴性献血员相比,HIV阳性献血员的HCV感染率很高,而HBV血清学标志物则无显著性差异,对献血员进行HBV检测而未检测HIV、HCV造成的选择偏倚,可能是中国中部一些省份HIV感染者HCV感染率高而HBV感染并不相应增高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国经血液(非静脉吸毒者)和性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至9月在全国13个研究中心就诊的362例HIV/AIDS患者(静脉吸毒者除外),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测定其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CV.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别对计量和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5例检测血HBV和HCV的患者中,HBsAg阳性14例,占4.4%;抗-HCV阳性158例,占50.2%,抗-HCV阴性157例,占49.8%;HIV、HBV、HCV共感染2例,占0.6%.抗-HCV阳性组中经血液和性传播的比例分别占92%和4%,以血液传播为主;抗-HCV阴性组中经血液和性传播的比例分别占11%和66%,以性传播为主.抗-HCV阳性组的HIV确诊时间、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T和AST均高于抗-HCV阴性组.两组患者的HBV标志物表达也存在差异,其中抗-HCV阳性组中HBsAg阳性2例,占1.3%,抗-HCV阴性组中HBsAg阳性12例,占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2,P<0.01).10例HBsAg阳性者进行HBV DNA检测,其中4例阳性,抗-HCV均为阴性.57例抗-HCV阳性患者进行HCV RNA检测,阳性者占63.2%.结论 我国输血和性传播途径的HIV感染合并HBV或HCV感染,以合并HCV感染为主,并多见于经输血感染者.合并HCV感染可加重HIV患者的肝脏损伤,同时也可能存在干扰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现状。方法对2010~2011年邵阳市皮肤性病防治所性病门诊就诊的1 040名疑似STD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检测1 040人中检出感染者230人,其中HBV、HCV、梅毒和HIV感染者分别为182、15、46和1人;单项感染216人,合并感染14人,其中HBV合并抗HCV感染5人,HBV合并梅毒抗体感染9人。结论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是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应大力加强对性病人群HIV、HBV、梅毒和HCV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