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配伍下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甲苷含量差异性。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检测不同组方下黄芪甲苷含有量状况,N2体积流量为2.2 mL/min,Diamonsil C18(2)色谱柱(6 mm,150×4.5 mm),漂移管温度为95℃,柱温为30℃,体积流量为1.1 m L/min,流动相乙腈-水(33∶67),并制作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结果:选取20 mL同一供试品溶液,色谱条件下0、2、4、6、8、10及12 h检测,得出峰面积RSD%为3.1%,说明12 h内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较好。选取10 mL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色谱条件下共进样6次,检测峰面积RSD%为3.0%,说明仪器精密度较好。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均进行20 m L,色谱条件检测,结构显示黄芪甲苷含量RSD%为2.9%,说明本研究方法重复性较好。精密称量6份含量已知样品,每份约重2.50g(其他药材数量不变,黄芪大约2.50g),加入2 m L含量为0.71 mg/mL的对照品溶液,依据上述供试品制备发检测加样的回收率状况,结果显示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5.93%,RSD%为2.0%。制作供试品溶液,20 mL进样,检测其含量状况,不同组方防己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有显著改变。结论:HPLC-ELSD法检测结果可靠、准确,对检测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甲苷含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颗粒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坤福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F003-F004
目的:建立一种黄芪颗粒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黄芪颗粒剂经过甲醇水浴回流提取2h,水溶性成分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纯化.纯化物水溶液经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经过洗脱.最后收集70%乙醇洗脱液.水浴蒸干.用甲醇定容成样品供试液。样品供试液点样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24h后的下层液)为展开剂.上行展开。检测波长λs=530nm,扫描速度:20mm/s.反射线性扫描。外标两点法线性回归计算黄芪甲苷斑点峰面积。结果:黄芪甲苷在1.04~5.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9.070 762.702X.r=0.9996.最低检出限为0.52μg.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2.03%。结论:该方法可控.分离度较好.结果准确稳定.可作为黄芪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宏林  张坦  赵元元 《中药材》2004,27(10):774-77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大孔树脂法和KOH回流提取法材制备供试品,点样于硅胶G板上,展开、显色,再用反射法双波长锯齿扫描(λS515nm、λR675nm),以外标两点法回归计算黄芪甲苷含量.结果:大孔树脂法测得黄芪甲苷平均含量为0.07971%,而KOH回流提取法测得黄芪甲苷平均含量为0.1888%;平均回收率为97.14%,RSD=2.32%.结论:KOH回流提取法处理黄芪药材后,其中黄芪甲苷含量较大孔树脂法处理的黄芪药材高,且二者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含量检测的分析方法。方法:比较了几种不同的前处理提取方法,最终确定以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相结合,正丁醇和氨试液萃取提纯的前处理方法,结合HPLC-ELSD法进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结果:黄芪甲苷在0.06~1.9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16%,RSD=2.63%(n=5)。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准确、高效、重现性良好,适用于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双黄二仙颗粒水提液黄芪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建立双黄二仙药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法、大孔树脂法和水饱和正丁醇-氨试液萃取法提取药液中黄芪甲苷,使用HPLC-ELSD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定了3种提取方法下的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了以水饱和正丁醇-氨试液的提取为该制剂提取黄芪甲苷的含量测方法。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黄芪醇提物中黄芪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测定方法,测定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方法 超声法制备黄芪药材的总提物,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离子阱质谱多级反应模式,以m/z807.4→627.2为提取离子对,外标法测定黄芪甲苷.结果 方法 最低检测限为5 ng/mL,线性范围为0.10~1.04 mg/mL,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均小于5.0%,平均加样同收率为96.51%.供试黄良药材中含黄芪甲苷为0.54 mg/g.结论 该方法 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黄芪药材及其生物制品样品中黄芪甲苷测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法定标准黄芪项下黄芪甲苷测定中供试液制备方法繁琐、不稳定,黄芪甲苷提取不充分的缺陷,该文采用HPLC-ELSD对影响黄芪甲苷含量的7个主要因素进行连续单因素分析优化了其供试液制备工艺。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均良好,黄芪甲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5%,RSD为2.2%。黄芪甲苷的进样量在0.46~9.1μg,其对数与峰面积对数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采用新建立的方法对29批黄芪样品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与法定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平均含量为后者的1.458倍,说明新的样品处理方法提取黄芪甲苷更充分,而且简单、可靠。依据测定结果,建议新版药典提高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颗粒剂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黄芪颗粒剂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方法:黄芪颗粒剂经过甲醇水浴回流提取2h,水溶性成分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纯化,纯化物水溶液经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经过洗脱,最后收集70%乙醇洗脱液,水浴蒸干,用甲醇定容成样品供试液。样品供试液点样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24h后的下层液]为展开剂,上行展开。检测波长λs=530nm,扫描速度:20mm/s,反射线性扫描。外标两点法线性回归计算黄芪甲甙斑点峰面积。结果:黄芪甲甙在1.06μg~5.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9.070+762.702X,r=0.9996,最低检出限为052μg,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2.03%。结论:本方法可控,分离度较好,结果准确稳定,可作为黄芪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SPE-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黄芪药材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再洗脱,所得溶液直接进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2.046~20.460μg;重现性:RSD=3.51%;加样回收率:95.83%(RSD=0.98%);用该方法测得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0.1652%。结论用固相萃取-HPLC-ELSD法测定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较传统的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法更简便,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肾康宁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先后采用甲醇、正丁醇萃取.正丁醇液再用2%NaOH洗涤蒸干,溶解点样,用TLCS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测定了三批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了该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测方法。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西洋参提取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按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西洋参提取物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三项致突变试验均未见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3个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洋参提取物属实际无毒级;未见潜在致突变作用;大鼠30d喂养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蜂胶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方法用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株TA97(a)、TA98、TA100和TA102,采用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将实验分为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 2组平行试验。受试物蜂胶设5个剂量组(0.005、0.025、0.250、1.000、5.000 mg/皿)。应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利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蜂胶致小鼠精子畸形的数目。结果在Ames试验中,蜂胶各剂量组引起的回变菌落数未超过对照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1倍以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显示,蜂胶3个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可见,蜂胶3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蜂胶对所试菌株、小鼠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无诱变性。  相似文献   

13.
王丽楠  杨美华  陈建民 《中草药》2008,39(3):464-467
以国家<测定不确定度表达指南>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为依据,在简要介绍不确定度概念、分类、产生原因及评定流程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综述不确定度分析在实验室研究、化学检测、药物检验及临床检验等药物研究诸环节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之肖口服液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评价不同浓度的甘之肖口服液的抗突变作用.结果:在Ames实验中,甘之肖口服液各剂量组引起的回变菌落数未超过对照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1倍以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中,甘之肖口服液各个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水蛭素水凝胶的皮肤渗透性能及毒理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天然水蛭素凝胶经皮渗透给药的可行性及其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制备天然水蛭素凝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经皮渗透试验,使用Markwardt法检测水蛭素活性。选择健康Wistar大鼠进行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单次及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致敏性试验。结果:试验组的纤维蛋白原凝结时间均有延迟(P<0.05),于3 h时达最大值(85.4±1.454)s,而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凝结时间则无明显延迟;短期内大剂量使用天然水蛭素凝胶对皮肤无毒性,对Wistar大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性。结论:天然水蛭素可渗透进入完整皮肤组织,其凝胶剂皮肤局部用药对试验动物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的抗突变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熟地黄多糖的抗突变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方法评价熟地黄多糖的抗突变作用。结果: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熟地黄多糖具有抗突变活性。  相似文献   

17.
桂枝解郁方不同工艺抗抑郁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桂枝解郁方不同工艺的抗抑郁作用。方法:本实验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桂枝解郁方-A组、桂枝解郁方-B组(分别ig给予桂枝解郁液-A和桂枝解郁液-B 12.66 g.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盐酸阿米替林组(实验前3 dig给予盐酸阿米替林50 mg.kg-1,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自主活动实验和利血平拮抗实验,以小鼠不动时间、自主活动数和体温下降值为指标来评价桂枝解郁方不同工艺抗抑郁的作用。结果: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桂枝解郁方-A能明显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P<0.05);在自主活动实验中,各组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利血平拮抗实验中,桂枝解郁方-A在4h能显著拮抗利血平诱发的小鼠体温降低(P<0.05)。结论:桂枝解郁方-A的抗抑郁作用优于桂枝解郁方B。  相似文献   

18.
高丽红参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丽红参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长期毒性,评价其食用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量试验(MTD);遗传毒性试验采用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灌胃给予大鼠高、中、低(6.0,3.0,1.5g·kg-1)3个剂量高丽红参,每日2次,连续30d,可逆性观察2周。灌服30d及逆性观察2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明显中毒症状,雌、雄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均>12.0g·kg-1。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在大鼠30d喂养试验中,6.0,3.0,1.5g·kg-13个剂量组的实验动物均生长发育正常,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相关指标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高丽红参属于实际无毒物,未见遗传毒性,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龙血素B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龙血素B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方法 :通过抗血栓、抗血瘀、抗凝血、镇痛等试验来观察龙血素B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 :龙血素B0.092g/kg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龙血素B0.046g/kg对全血比粘度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二者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 ;龙血素B0.046g/kg,0.023g/kg能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 ;此外 ,龙血素B0.046g/kg还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 :龙血素B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芪桂痛风片对大鼠关节炎模型、小鼠热板和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的影响。方法 给予芪桂痛风片5 d后,观察芪桂痛风片对尿酸钠致大鼠关节炎模型痛阈改变的影响;采用小鼠热板模型,观察小鼠给予芪桂痛风片后舔足潜伏期的变化;小鼠ip 0.7%醋酸,观察给予芪桂痛风片后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大鼠关节炎模型造模1 h后,芪桂痛风片8.10 g/kg剂量组大鼠痛阈降低值和降低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造模3、5 h后,芪桂痛风片4.05、8.10 g/kg剂量组大鼠痛阈降低值和降低率较模型组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0.01)。末次给药60、90、120 min后,芪桂痛风片各剂量(11.70、5.85、2.93 g/kg)组小鼠舔足潜伏期均比模型组延长。芪桂痛风片各剂量(11.70、5.85、2.93 g/kg)组小鼠扭体次数和扭体率均低于模型组,小鼠扭体潜伏期高于模型组。结论 芪桂痛风片能够减轻尿酸钠注射引起的大鼠关节痛阈降低,并减轻小鼠热板和醋酸引起的疼痛,提示芪桂痛风片具有抗实验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