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言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医疗信息化的热点,通过区域协同医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为医疗改革探索一条新路成为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基于医疗机构资源共享的需求.很多医院的院内信息化建设不错,但院外资源共享效果并不很明显.其深层次原因便是条块分割的医疗服务体制.马鞍山通过组成紧密型医疗集团,从体制上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扫清了障碍."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副总院长夏慧新,如此介绍马鞍山区域医疗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原因. 从2008年医疗集团成立之初仅有的HIS系统,到如今涵盖集团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共享网络,在全国17座国家级公立医院试点城市中,马鞍山市的医疗集团信息化之路可圈可点.通过医疗资源整合,为信息共享扫清道路,借助信息平台,为医疗资源整合提供保障,这不仅是马鞍山医疗集团信息化取得成功的秘诀,也是留给其他各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和谐使命-2011”任务中对拉美四国医疗机构的参观访问学习,结合文献查阅和现场咨询等方式,对其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拉美四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理念、热点等与我国有显著不同。“适度建设、以人为本、紧贴临床医疗服务、满足区域医疗数据交换”的建设目标,对今后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数据交换技术是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环节,各医疗机构通过数据交换将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本文通过对数据交换技术的分析和设计,以HL7标准和XML标注语语言为基础,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刘亚静 《河北医学》2014,(5):878-881
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发展尚未完善。近些年,国家加大对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与投入,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因此得到蓬勃发展。在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已有多年的建设历史[1]。2010年,我国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资金达到27亿元。在此期间,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我国推出了“3521”工程,是为“十二五”期间医疗事业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构想,框架涵盖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两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另外要建设三级网络,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包括医疗服务系统、新农合及综合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系统、基本药物制度系统等多项业务。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业界逐渐重视在网络信息下的医疗档案信息共享[2]。然而,目前医疗档案信息共享还存在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6.
区域医疗信息化是必经之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海泉 《当代医学》2007,13(5):28-36
作为现阶段我国医疗信息化的一个有益尝试.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自然受到各方关注。那么,作为医疗信息化专家、医疗IT厂商和政府信息主管部门等相关方,他们对区域医疗信息化有着怎样的认识?各方尤其是政府应该在区域医疗信息化过程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区域医疗信息化在现阶段存在哪些难点?我们就这些话题采访到了国内著名的信息化专家、医疗信息化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官员,他们的看法或建议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实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13年新医改的热词,莫过于“医联体”,其被医改主政者视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良策. 对信息厂商而言,各地医联体纷纷成立的背后,带来的不仅仅是采购数量的剧增,更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趋势转向.从突破院内系统林立的孤岛,到区域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已经成为新医改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求.而云计算、虚拟化、移动医疗等信息技术,正在为这一变革提供技术可能.在区域医疗联合体纷纷成立的背景下,医疗信息的集成化浪潮,也将席卷各级医疗机构,成为未来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8.
着眼旧家医疗信息化发展全局,208医院与珲春市医疗机构、中国移动吉林公司联合建设基于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区域智慧医疗体系。论证了区域智慧医疗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决策支持、个人健康管理、医疗质量评价以及技术支援四大模块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实现医疗资源芪享、军地融合、共同发展,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先行迈出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区域医疗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成为趋势。在不断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要结合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以解决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区域医疗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成为趋势.在不断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要结合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以解决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建立高效和谐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作为国内知名的医疗应用软件生产商,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安博维区域健康平台”,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酉 《中国医疗前沿》2011,(2):89-90,51
目的通过分析阐述区域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用来说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首先从项目背景、国内现状、项目的机遇和风险等方面分析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简单的投资效益分析来说明系统的可投资性,最后说明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系统结构组成和需要技术实现的内容。结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可行性方案,说明系统至少需要包含询价系统、小型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政府监管系统、配送系统以及卖方系统等五个方面的系统平台的支撑。结论通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对是否投资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相关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下一步基层医疗信息化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为适应新医改的要求,还是要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都须加快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出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指导原则、组织机构设置和实施步骤,强调了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信息化对于提升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意义重大,因此国内许多医疗机构都在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而移动医疗由于可以使医护工作人员共享医院信息系统、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医疗差错等优点而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在此方面,福建省立医院一直走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9月5日,华为2014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联接促进融合数据护卫健康”为主题,充分展示了华为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提出的“全联接医疗”理念。华为IT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总经理陈世峻在大会主题发言中表示:华为“全联接医疗”解决方案包括区域卫生平台、数字医院、远程医疗,提供了基于医疗角色、医疗数据、医疗业务三种联接,通过医院院区网络联接医院类型繁多的业务系统,统一管理各业务项目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集成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广域网联接各个医疗机构,并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实现大范围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实现医疗信息的全联接。“全联接医疗”充分展示出华为在服务器、存储、大容量的交换机、移动计算、智真视讯平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整体区域信息化推进上,却面临系统复杂、标准应用难、资金人才短缺、流程再造、管理理念转变等诸多困难.试图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深层次思考,提出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医方案出台后,我国各地正大力开展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内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医疗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检验信息的集成与共享也是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我国区域检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着手,基于SOA架构理念探讨区域检验协同医疗平台的建设的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给出一种基于SOA架构理念建设区域检验协同医疗平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介绍河南省区域协同医疗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及建设内容,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推进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和信息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今年是卫生部推进新医改的关键之年,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成重中之重。然而,数据标准不一、缺乏整体统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究竟采用何种模式来推进等。成为制约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区域医疗项目在财政投入中排序靠前,在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区域医疗市场备受关注.显然,区域医疗作为医疗信息化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当前中国在这方面发展水平低、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政策和投入的倾斜,被诸多信息化设备厂商看好. 多家厂商都在技术层面做出了尝试,在保证区域医疗信息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的同时,不断提升远程图像获取技术和信息集成能力;而就市场模式而言,国内仍缺乏成功的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医疗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也是区域医疗所面临的深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