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PDCA循环法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抗肿瘤药物调配的规范率。方法:采用PDCA循环法,对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PIVAS抗肿瘤药物调配规范进行分析研究,查找影响调配规范率的各项因素,设定目标和对策,对比2020年3月~6月(干预前组)和2020年7月~10月(干预后组)医院PIVAS抗肿瘤药物调配规范率,验证PDCA效果。结果:PDCA循环管理后,抗肿瘤药物调配规范率由70.10%提高至91.03%,增幅为20.93%,PIVAS抗肿瘤药物调配规范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高PIVAS抗肿瘤药物调配规范率,可在PIVAS的日常管理中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应用戴明循环法(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对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进行改进及改进成效。方法 检查嘉兴市第二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8月临床输血病程记录,研究应用PDCA循环法对输血前后实验室指标检测率、内科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值和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规范率的影响。结果 应用PDCA循环法对输血病程记录改进后,输血前实验室指标检测率由90.25%提高到了97.80%,输血后实验室指标检测率由77.75%提高到了9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后内科患者红细胞输血指征血红蛋白均值由(61.69±12.38)g/L降到了(58.52±10.0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输血病历规范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P <0.05)。结论 采取PDCA循环法对临床输血病程记录进行改进,可有效提高病程记录的规范率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率,进而提升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室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在院感方面,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同2012年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实施前后新生儿病区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奶瓶进行生物检测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新生儿科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采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某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初始审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以期推进伦理委员会审查能力的持续性建设.方法 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法,从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共4个环节对某医院伦理初始审查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改进.结果 通过明确伦理审查范围、加强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工作流程、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病理石蜡切片的优良率。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石蜡切片质量,收集2019年实施PDCA改进前的1-6月石蜡病理切片2 820例以及实施PDCA改进后的7-12月石蜡病理切片3 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的切片质量。结果:实施PDCA改进前,2 820例切片优良率92.34%;实施PDCA改进后,3 360例切片优良率97.35%,切片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实施PDCA循环法可有效降低病理石蜡切片质量不良问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更好完成天津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报管理工作。方法: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规范化资料申报流程、完善多元化资料审核体系、制定标准化基金发放制度,建立长效化工作管理机制。结果:天津市医院协会出色完成了三轮疾病应急救助从基金资料申报到申请基金发放、核实的全部工作,得到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各医疗机构的高度评价。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在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报管理实践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各医疗机构申报资料的完整度,大大提高了申报基金合格率,是一种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0年至2013年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案例,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提出有效防范措施,自2014年1月起将PDCA循环应用于猝死防范的管理中,比较PDCA应用前后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结果:从2014年至2016年底,该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降低至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PDCA可有效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率,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春娣  张文娟 《工企医刊》2014,27(6):1089-1090
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应用于产科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126例孕产妇,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份未实施PDCA循环法之前的患者58例设为未使用PDCA对照组,将2013年1月份实施PDCA循环法以后的68例患者设为PDCA循环组;对比两组护理缺陷率、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PDCA循环组护理缺陷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2%(P〈0.05),PDCA循环组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产科优质护理效果良好,护理缺陷率显著下降,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戴明循环法(plan-do-check-action,PDCA)管理模式在队属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工作策略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某队属医院75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应用PDCA循环管理改进感染控制质量,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各项指标执行情况,并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PDCA循环实施后,手卫生依从率、洗手方法、防护措施、手面清洁消毒合格率等指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促进感染控制管理质量的持续提升,增强队属医院防范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病区被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CQI管理活动小组,主题围绕提高病区被服的规范化管理进行讨论,整个活动遵循PDCA循环,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CQI后,被服管理规范率显著提高(P〈0.01);同时,临床护理人员、质检人员、住院患者对被服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QI活动可显著提高病区被服管理的规范率,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质检人员、住院患者对被服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潜在的医院感染隐患。  相似文献   

11.
运用PDCA循环实施门诊质量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勇波  朱妍 《现代医院》2013,(11):113-114
目的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制定一系列工作计划和措施(P)、采取措施保证计划的执行(D)、定期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C)、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以指导今后工作(A),进行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结果通过PDCA循环管理,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显着提高。结论导入PDCA循环法,循序渐进,是规范和提高门诊质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是否可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和完成率.方法:统计某医院2015年消化内科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和完成率,并分析上述入径率及完成率低的原因.利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观察并对比分析2016~2018年期间医院临床路径入径率和完成率的变化.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以来,医院消化内科临床路径流程进一步规范,对比分析显示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和完成率分别由2015年的66.4%和71.6%上升到2018年的95.6%和91.7%.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有助于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及完成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双J管置入后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84例留置双J管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在双J管置入的并发症方面:试验组的血尿、尿路刺激征、尿液返流、双J管移位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双J管带管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以减少患者带管期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药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PDCA循环法管理实施时间分组,2012年5月-2013年6月医院药房实施传统管理措施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8月医院药房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药品显效使用率、药品使用明确率、药品不及格报废率、药品复查审核错误率。结果研究组药品显效使用率、药品使用明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药品不及格报废率和复查审核错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可明显提高药房用药质量,减少医疗用药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心理护理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对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及应用PDCA循环法实施心理护理。并观察2组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量及患者心理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PDCA组护理人员多数护理项目实施量多于对照组,其中4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差异显(P〈0.01),PDCA组心理护理患者很满意14例,较满意6例,满意度100%,对照组患者心理护理满很意度7例,较满意11例,一般2例,满意度90%,两组心理护理满意得分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控制心理护理质量,优于常规心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CDA循环法联合多重耐药菌(MDROs)聚集预警模式在医院保洁服务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西某三甲医院作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4月-2022年3月为干预前阶段,2022年4月-2023年3月为干预后阶段,干预阶段实施PDCA循环法联合多重耐药菌聚集预警模式,比较干预前后MDROs检出率、MDROs感染发现率、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及物表抽样合格率。结果:干预后MDROs检出率低于干预前阶段,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物表抽样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联合多重耐药菌聚集预警能够有效促进医院保洁服务的持续性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耐药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法在改进检验报告单信息完整率方面的应用。方法运用 PDCA 循环法对检验报告单信息缺失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由医院多部门联合组成整改小组,制定整改计划,分别组织宣传、操作培训和信息系统改进,并对改进结果持续监测,评估改进效果,发现存在问题后进入下一个 PDCA 循环。结果通过采用 PDCA 循环法持续改进,检验报告单上医师信息和临床诊断信息的完整率分别达到100%,采样人和采样信息完整率达到90%以上。结论PDCA循环法可有效改进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在医疗质量改进过程中,深入的原因分析、多部门通力协作、全员重视和参与是有效改进的关键;信息系统在医疗质量改进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院级课题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构建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指导构建医院院级课题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原因,优化流程,完善招标体系,规范申报书格式,提高科主任参与度,发挥专家指导作用及评价实施效果,持续改进院级课题质量.该模式有效调动了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在降低药物使用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部药品管理质控小组,运用网络信息化报告系统平台进行全程质量监控,通过戴明循环法(Plan-Do-Check-Act,PDCA)总结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对比质量持续改进前(2022年1—6月)、后(2022年7—12月)药物使用错误情况变化。结果 改进后的给药差错发生率为0.03‰,低于改进前的0.08‰(P <0.05);改进后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执行率、考核合格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成立专项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动态分析原因,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有效降低给药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焦点管理循环提升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质量.方法:成立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质量改进小组,运用焦点循环法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找出对策,并加以改进.结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数量由上一年的138份提高到318份,院内评审中专家评分2个A以上的申请书由28份提高到61份,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由11项提升到27项,资助经费由421.8万元提高到871万元.结论:焦点管理循环应用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可提升申请人员的积极性,改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