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关系变化,了解心率变异性在评价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10项指标及24 h动态心电图的改变。结果两组之间HR、R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频域指标ULF、VLF、LF、HF、LF/HF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提示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及QTd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RV和QTd均有一定的改善;两组间SDNN、SDANN、rMSSD、PNN50、QTd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对DCM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7例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组)89例,对照组(美托洛尔组)78例,治疗四周,评价其治疗早搏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早搏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治疗早搏总有效率60.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早搏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程怡  岳梅  孟洋 《中国医药》2008,3(7):414-415
目的探讨特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率变异性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在动态心电图上分析30例共74阵特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①特发性房颤发作前、后5min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LF/HF值、每5分钟的NN间期的标准差(SDNN);②24h心率变异性指标: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平均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测量、计算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Pd),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特发性房颤发作前SDNN、HF较发作后升高,LF/HF降低,LF无明显变化。@24h时域分析显示房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高于对照组。③房颤组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④房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与Pmax、Pd呈正相关。结论特发性房颤怠者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特别在发作前迷走神经张力有明显增强,并且其Pmax、Pd显著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特发性房颤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玲  孙学文  李枫 《安徽医药》2010,14(10):1176-117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HRV变化,评估PCI对ACS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2月~2010年2月经PCI术的ACS患者106例,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于支架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分别检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I术后1周SDNN、SDANN、PNN50、LF及HF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术后3个月患者HRV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PNN50、LF、rMSSD、HF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 PCI可以改善AC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能与PCI改善了患者的心肌缺血及纠正神经体液因子对窦房结功能、心室肌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PNN50、RMSSD、SDNN及SDANN等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NN50、RMSSD、SDNN、SDAN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倍他乐克配伍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86例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时域分析法观察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HRV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I、SDNNI)和迷走神经功能指标(rMSSD和PNN50)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率达94%.结论:胺碘酮与倍他乐克配伍治疗室性早搏,不但能明显减少早搏次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明显提高HRV,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卒中与非脑卒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探讨脑卒中对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24 h的HRV监测,于入院后24 h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进行监测,观察两组HRV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入院后24 h和治疗1个月后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分钟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互差>50 ms的心跳次数所占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总功率谱(TP)、低频功率谱(LF)、高频功率谱(HF)较对照组降低,LF/HF较对照组增高(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SDNN、SDANN、rMSSD、PNN50、TP、LF、HF较入院后24 h升高,LF/HF较入院24 h降低(P<0.05).观察组入院24 h日间和夜间H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和对照组夜间HRV均高于日间(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日间和夜间SDNN、SDANN、rMSSD、PNN50、夜间LF、夜间HF并较入院24h时均显著升高,LF/HF、TP、日间LF、日间HF较入院24 h时降低(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HRV昼夜间波动节律减弱或消失,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严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迷走和交感神经间逐渐平衡调控,HRV节律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方案.方法 对确诊为焦虑抑郁症的脑卒中惠者计算其在病房的程度分布.应用holter-star24h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系统对39例确诊为脑卒中不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和81例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频域、时域的检测.对60例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百忧解和黛力新)30例和心理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8周后患者的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HAMD的评分.结果 脑卒中在病房的发生率为67.5%,其中轻度焦虑抑郁为20%,中度焦虑抑郁为29.17%,重度焦虑抑郁为18.33%.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SDNN、SDANN、TP、HF、LF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下降,与单纯脑卒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MSSD、PNN50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上升,P<0.05;药物治疗组和心理治疗组治疗后对患者的HAMD评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的测量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存在有心交感神经的张力增加;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交感神经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苏健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236-23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进行HRV分析,测定HRV时域分析的5项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均值标准差平均值(SDNNinde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分析的3项指标:24 h频域总功率(T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并对2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HRV与AMI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及频域分析指标(TF,LF,HF)均较体检正常者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HRV减低,可以用来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6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B组予稳心颗粒治疗,C组予含镁极化液治疗。观察3组临床症状疗效、早搏次数及早搏疗效。结果A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早搏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A组少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搏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并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385-3386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予以步长稳心颗粒加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室性期前收缩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8.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观华  柯伟良  郑云龙 《中国药房》2011,(24):2246-2248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9月-2010年3月在我市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美托洛尔12.5~25mg,bid,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袋(9g),tid,冲服),对照组58例单用美托洛尔治疗(用法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在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67.24%,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心率变异(HRV)改善,但无明显差别(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科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与对照组(1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口服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QTd、QTcd、室性早搏数、房性早搏数、交界性早搏数等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常规应用胺碘酮的同时联合稳心颗粒给药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优于胺碘酮单独给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整体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心悸、胸闷症状住院的室性早搏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美托洛尔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1次1袋(9 g)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室性早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室性早搏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8%和9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7%和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是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是否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明确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意义。方法采用分层(分类)抽样法,随机抽取24h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的13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Ⅰ组)72例和非冠心病组(Ⅱ组)58例,对比分析两组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对其中室性早搏患者对比室性早搏发生部位及窦性心率震荡指标。结果两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组左心室前壁室性早搏发生率(38.9%)高于Ⅱ组(16.7%),窦性心率震荡指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左心室前壁室性早搏发生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窦性心率震荡减弱。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包括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率震荡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特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每次口服稳心颗粒l袋,3次/d)和对照组(50例,每次口服心血康2粒,3次/(1),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 稳心颗粒能有效治疗冠心痛频发性室性早搏,无明显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8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稳心颗粒有抗心率失常作用,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稳心粒颗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在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方面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与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n=32)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n=32)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24h动态心电图、临床症状的变化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0.7%vs 65.6%,P〈0.05);联合组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数量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87.5%vs65.6%,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与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