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代竹 《中外医疗》2009,28(22):136-137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在家庭应对指导、认知和脱敏治疗中用放松训练进行心理干预,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6~14岁的哮喘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干预组(n=58)和对照组(n=54),2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干预纽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结果大多数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通过用放松训练对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在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利用放松训练对哮喘志儿的心理进行心理干预,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改善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精神科药物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和SDS得分明显不如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的观察组。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可使得患者的抑郁、负性、焦虑等情绪得到缓解,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耳鸣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耳呜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病程、听力损失程度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声音掩蔽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按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评分为(39.35±5.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60±8.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药物及声音掩蔽治疗耳鸣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白璐  于恩彦 《浙江医学》2019,41(18):2025-2028
怀旧疗法是治疗痴呆的一种心理疗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怀旧疗法在痴呆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循环验证,证实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行为症状,且在实施方式上也有了改变,从纸质材料发展到软件、多媒体等方式。本文对怀旧疗法的概念、治疗方式以及近5年对痴呆患者的认知、情绪、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卢幻真  刘秋华  关莹  唐阳  李桢丞  程涛 《广西医学》2011,33(11):1506-150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射波刀治疗脑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射波刀治疗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一般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实验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两组于干预前后采用Karofsky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射波刀治疗脑肿瘤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阅读疗法日益受到图书馆学、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关注。通过调查随机取样,抽取症状中度以上的异常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阅读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阅读治疗前后对照,结果显示,阅读疗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改善人际关系和焦虑方面疗效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7.
张文蔚  刘磊  蒋廷云  薛丽  范洪峰 《重庆医学》2015,(29):4146-4148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简称双相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86例双相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药物治疗联合心理疏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第8周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在第8周末的CSQ 的自责、逃避因子的得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求助因子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自责因子分数有显著改变(P<0.05)。两组进行治疗后比较,研究组自责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求助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双相抑郁患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而对照组给予一般心理支持。测定入组基线及治疗第1、3、5及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积分、治疗前后应付方式积分,计算两组临床总有效率、HAMD17减分率、因子分变化及应付方式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方案的总体疗效相当(χ2=0.0934,P〉0.05),且HAMD17积分均在第3周明显降低,说明两组起效时间相同(P〉0.05);但治疗组在认知障碍、迟滞因子的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能更有效的改善幻想、求助因子积分(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双相抑郁患者应付方式,重视应付方式等人格因素可能是双相抑郁预防复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行为医学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一个新领域行为科学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列的第三科学,行为医学则是行为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目前我国行为医学的研究,基础研究方面涉及了神经行为学、行为生理学、行为药理学、行为解剖学、行为病理学、行为毒理学(药理学)、行为生化学、行为遗传学等,并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如学习与记忆的研究目前已成为脑与行为研究的热点[1].行为学实验研究建立了各种心理行为的认知模型,加速了脑功能机制的研究,逐步揭示了脑和行为关系,丰富了脑和行为关系的理论.在应用研究方面,产生了行为流行病学、预防行为医学、临床行为医学、内科行为医学、妇科行为医学、儿童行为医学、护理行为医学等以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分支学科.行为医学作为一门与多个学科相关的交叉性学科,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行为医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动我国医学发展的事实,正在日益被承认,目前已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疾病防治、医学教育、中西医结合、医学哲学、心理咨询、预防医学、保健康复以及健康教育等领域.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方面,推行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矫治法、行为塑造法、松弛疗法、音乐疗法、暗示疗法、脱敏疗法、厌恶疗法以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多种心身疾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由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饮食结构不合理、肥胖、过分紧张、心境压抑、缺少运动、吸烟、酗酒、夜生活过度、吸毒、不洁性生活等问题的干预,行为医学的地位和作用也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2].  相似文献   

10.
竹道平 《中外医疗》2012,31(19):46-46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抗抑郁剂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同时合并认知行为治疗。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O.01),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药物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是一种更经济安全,依从性更好的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治疗糖尿病的体会.方法 糖尿病的治疗要点为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耱尿病教育和药物治疗,其中胰岛素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消除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的不良心理反应,饮食及运动疗法对胰岛素应用的影响,胰岛素在治疗中剂量的掌握,不良反应处理等几个方面的阐述来说明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结论 合理及早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会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辛雅雅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01-202
目的:探讨和评价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病例分实验组(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降压药物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以知识宣教、心理、用药、行为等方面的针对性健康指导。结果:实验组在对高血压病各方面认知情况,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改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健康指导后生活质量评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是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69-1469
背景人际心理疗法(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是治疗贪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BED)的有效方法。就患有贪食症的肥胖病人而言,减轻体重行为治疗(behavioral weight loss treatment,BWL)和认知行为指导自助疗法(guided self—help based o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gsh)两种方法只能短期减少贪食行为。目的在2年的跟踪期间,检测贪食症病人是否需采用优于BWL疗法的特异性疗法,对有高负性影响的病人IPT疗法是否比BWL或CBTgsh疗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心理疗法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疗法也称精神疗法,它指的是医务人员给病人诊疗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和行为影响病人,以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或消除导致病人痛苦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通过心理疗法,使病人的精神和躯体状态获得改善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糖尿病学家一直认为心理疗法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只要恰当地运用,轻型病人不用药也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即使是中、重型病人,也可以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或者减少药物用量。由此可以说,心理疗法几乎对所有…  相似文献   

15.
本栏目主要刊登心理行为评估、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方法的研究:1.心理、行为测量及诊断方法、技术的研究(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2.行为医学常用评定工具(量表编制)的理论研究(评估内容、手段、形式;编制方法、常模、信度、效度、标准化问题等)。3.生活质量评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理论构思、编制原则、研究维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该类患者普遍存在精神心理异常,影响患者症状、治疗效果、生活质量。针对这一因素,心理干预辅助治疗随之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心理干预包括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前者主要是运用抗抑郁焦虑药,后者包括心理疏导、认知治疗、森田疗法、支持疗法、音乐疗法及阅读疗法等。该文收集整理近年文献,简要论述精神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发病关系,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心理干预疗法。  相似文献   

17.
本栏目主要刊登心理行为评估、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方法的研究: 1.心理、行为测量及诊断方法、技术的研究(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 2.行为医学常用评定工具(量表编制)的理论研究(评估内容、手段、形式;编制方法、常模、信度、效度、标准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本栏目主要刊登心理行为评估、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方法的研究:1.心理、行为测量及诊断方法、技术的研究(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2.行为医学常用评定工具(量表编制)的理论研究(评估内容、手段、形式;编制方法、常模、信度、效度、标准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本栏目主要刊登心理行为评估、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方法的研究: 1.心理、行为测量及诊断方法、技术的研究(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 2.行为医学常用评定工具(量表编制)的理论研究(评估内容、手段、形式;编制方法、常模、信度、效度、标准化问题等)。 3.生活质量评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理论构思、编制原则、研究维度、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本栏目主要刊登心理行为评估、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方法的研究: 1.心理、行为测量及诊断方法、技术的研究(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2.行为医学常用评定工具(量表编制)的理论研究(评估内容、手段、形式;编制方法、常模、信度、效度、标准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