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勤  张易  章孟星 《全科护理》2023,(28):4030-4032
总结1例运用多次清创伴负压引流联合皮瓣移植治疗外阴癌术后创面坏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伤口专科护士联合多学科评估创面情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根据创面情况多次清创清除坏死组织;选择合适体位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移植皮瓣血液循环,保持引流通畅;使用银离子敷料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破坏细菌生物膜形成,预防伤口感染;保持充足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做好病人心理支持及其他基础护理,促进康复。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人入院37 d拔除引流管,创面由黑色转为红色,皮瓣颜色正常,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营养状况良好,住院39 d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腹股沟及大腿皮肤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人无明显不适主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竭不同制剂在临床皮瓣残余伤口中应用的方法与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我科收治的66例皮瓣(植皮)术后残余伤口应用血竭不同制剂的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治愈61例,有效3例,无效2例,3例再次植皮,2例行邻近小皮瓣手术愈合出院。结论应用血竭不同制剂的护理重点是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伤口护理的关键是清洁伤口,根据伤口大小、深浅、渗液及感染情况选择不同血竭制剂,并做好伤口愈合过程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负压引流治疗感染性骨外露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感染性骨外露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42例感染性骨外露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护理中加强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维持适度负压、保证有效的持续伤口负压引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变化、受伤肢体血液循环变化和移植皮瓣的血运;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皮瓣一次成活,骨外露感染处伤口愈合良好。认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感染性骨外露能有效控制和减轻伤口感染,为创面尽早进行皮瓣修复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疗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自的:讨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术后持续以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液灌注引流8~20d,行个性化护理,观察皮瓣血运。结果:1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2~20个月,感染无复发,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但感觉差。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加闭式灌注冲洗引流法术后护理操作简便,可Ⅰ期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创面。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个性化徒手淋巴引流手法联合功能锻炼在乳腺癌同步甲状腺癌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功能锻炼及个性化徒手淋巴引流,由乳腺科专科护士在术前一天,麻醉复苏后及术后1d、2d、3d及出院当天指导患者及家属功能锻炼,每次10~15 min,功能锻炼包括手术体位及呼吸功能训练、踝泵运动及术后下床活动、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个性化徒手淋巴引流由淋巴水肿治疗师进行操作,麻醉复苏后即可进行,频次为每天早、中、晚1次,每次10 min.包括开通淋巴通路和淋巴引流两步.患者经功能锻炼及个性化徒手淋巴引流护理后,6例患者伤口肿胀经治疗后3~5d改善,3例患者出现皮瓣发红或及紧绷感明显,治疗后3~5d红肿消退,紧绷感消失,2例患者出现术后患肢急性肿胀,治疗后4~5d消退,4例患者出现伤口疼痛,评分3~6分,治疗1~3d后缓解,评分0分,所有患者出院前顺利拔除引流管.认为对乳腺癌同步甲状腺癌患者使用个性化徒手淋巴引流手法联合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减轻伤口肿胀、利于伤口愈合和术后皮瓣的恢复,利于改善患者疼痛,利于改善术后患肢急性肿胀和患肢酸痛,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预防淋巴水肿,促进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曾颖  黄旭叶  王薇   《护理与康复》2021,20(12):53-56
总结14例结直肠外科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多学科团队协作评估患者病情,医护合作对伤口进行机械性联合自溶性清创,造口治疗师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处理伤口,积极予以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连续引流12~60 d,患者伤口肉芽鲜红,伤口基底由100% 黄色组织转为100% 红色组织,11例伤口完全愈合后出院,3例伤口由手外科医生评估伤口基底良好后予联合游离植皮、皮瓣移植,术后愈合出院,14例患者住院时间41~77 d.  相似文献   

7.
马宝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59-2660
目的:观察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30例,手术后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术后的一般护理、术后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30例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伤口1期愈合,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截瘫患者并发褥疮后进行褥疮清创和转移皮瓣术的术后护理要点 通过负压引流的护理、皮瓣的护理、预防褥疮复发的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患者皮瓣生长良好,未发生坏死和感染,未继发褥疮,住院31天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郑霞  胡雅  周洁  尚攀婷  韩辉  卢惠明 《护理学报》2021,28(13):62-64
目的 总结9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二期愈合患者的护理经验,为提高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二期愈合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给予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做好创面的观察及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 结果 8例患者经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10~25 d(平均16 d)后顺利出院,创面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无需皮瓣转移或植皮等2次手术干预。1例患者出现淋巴漏予带管出院,电话随访出院后1周拔除引流管,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术可促进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二期愈合,并且经济有效、易于操作和护理。  相似文献   

10.
李正兰  石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738-2739
目的:报告1例高位截瘫22 a并发骶尾部巨大Ⅲ度褥疮,行臀大肌皮瓣移植术联合应用VSD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创面及伤口的护理,卧位训练及护理,皮瓣观察,人工皮覆盖负压持续引流及室内环境温度的控制。结果:患者骶尾部20 cm×12 cm溃烂面愈合出院,随访1 a无复发。结论:抓住重要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1.
臧莉萍  秦薇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496-1497
目的 将研制的拇指固定器应用于手外科手术中,探讨其在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计时、观察、回访的方式,根据术中调整显微镜的次数、吻合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的时间、患者术后上肢舒适度等观察指标,追踪观察10 例应用拇指固定器后的效果。 结果 10 例患者应用拇指固定器后,术中吻合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的平均时间缩短了3 min,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其中2 例术中因体位改变需再次调整显微镜,术后询问患者未出现强迫体位引起的酸胀不适感。 结论 拇指固定器应用于拇指动脉吻合术中,能充分暴露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并能持续稳定地将患肢维持在旋后位,加快吻合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降低感染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489例,分析术后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设计干预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为10.02%;高龄是术后感染最大的高危因素;不同手术类别及不同医生组间的感染率稍有差异;优化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后有助于降低手术后感染风险。【结论】应加强关节外科围术期的全方位监测工作;针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优化预防用抗菌药物方案从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VSD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48例.结果 术后7~10 d引流后揭除敷料,感染均得以控制,创面缩小,肉芽新鲜,34例行二期植皮术后愈合;12例行皮瓣修复术,2例再次VSD负压引流术后植皮成活.结论 VSD治疗软组织感染性缺损,可短期控制感染,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手术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超声损伤兔肝肿瘤的病理转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HIU)破坏兔肝肿瘤病理转归情况。 方法 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5d后应用术中HIU和手术切除治疗肿瘤组织,从大体形态、组织病理及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发生率观察愈后情况。 结果 HIU治疗后即刻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逐渐为纤维结缔组织取代并液化吸收,未发现引起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HIU可以彻底杀灭肿瘤组织,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机会,从而使肿瘤这一“不能愈合伤口”痊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爆炸伤创面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特征.方法 使用电雷管建立6头健康成年猪双侧臀部软组织爆炸伤模型,创面按左、右配对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疗法处理,B组的消毒和清创方法同A组,创面使用封闭负压技术处理.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伤后1 h和72 h观察两组爆炸伤创面的二维和CDFI特征.结果 伤后1 h,两组爆炸中心区均见肌束断裂,回声减低,结构紊乱,可见数个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和低回声区,未探及到血流信号.伤后72 h,A组肌束排列欠规整,回声减低,可见较小无回声区和低回声区,偶见点状血流信号;B组肌肉组织回声略增强,无回声区和低回声区消失,肌束排列尚整齐,创面内可探及血流信号,部分呈"短棒"状.结论 二维及CDFI对观察爆炸伤创面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和了解微循环重建有重要价值;封闭负压技术对早期处理爆炸伤创面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将58例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综合护理组(综护组)30例采用外科清创+红外线照射创面+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水胶敷料"安普贴"敷贴的综合护理治疗措施;对照组28例采用0.5%多聚维酮碘液或0.5%呋喃西林液湿敷.临床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进展情况、平均愈合时间以及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 结果 综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9.6±9.4)d,较对照组(39.2±13.5)d显著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和第14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例数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内科治疗和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外科清创+红外线照射+生长因子+水胶敷料敷贴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小面积糖尿病足部溃疡具有较好的促进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系统的培训及实践标准,2010年被美国护士协会认证为"提供伤口造口和失禁护理及实践标准的护理实践专科",标志着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由专业护理升级为专科护理,分析其发展特点与特色,可为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LigaSure结扎束切割闭合系统(LVSS)在小儿外科腹腔镜及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包括巨结肠、精索静脉曲张、隐睾、肿瘤、阑尾炎、脾切除、复杂肠粘连等病种在内的124例患儿应用LVSS施行了相关手术,分析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情况及有无严重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除1例因使用技术问题大出血外,其余患儿出血1~60 mL,未发生周围组织损伤及术后继发性出血.[结论]LVSS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辅助用具,能使手术难度显著降低,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止血确切,术后恢复快,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革新,值得在小儿外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