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管理方式经历了从政策性管理到法制化管理,再到法治化治理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在研究主题、主要观点、价值立场与对策建议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总体上看,关于宗教管理法治化的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呈逐步上升态势,并对宗教管理实践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但是,从推进宗教管理法治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来看,已有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未能从理论上揭示我国宗教管理法治化转型的内在本质;其二,未能深刻诠释现阶段我国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趋势;其三,未能准确把握阻碍宗教管理法治化进程的瓶颈因素及其有效破解方法。深入推进中国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探讨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的理念、内在依据、环境条件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对当前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都具有很大影响,也对价值判断、组织结构、公民社会、政治与民族关系,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在公共管理日益成为管理新范式的今天,宗教与现代公共治理也存在密切关系.宗教是影响社会乃至政府的因素之一,宗教带给每个人未来无穷尽的希望,能净化人们心灵,而且在维持社会稳定、全球事务方面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反过来讲,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鼓励宗教进步,同时对宗教中的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加以限制,使宗教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宗教与公共治理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民俗宗教生活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国家在场管理民俗宗教生活是权力深入微观层面的一种技术实践,意识形态、符号、行政权力网络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深入民俗宗教生活的重要载体。国家在场技术实践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路径实现对民俗宗教生活管理目标的达成,基层管理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深入民俗宗教生活的核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间接影响民俗宗教生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演进是一个遵循"路径依赖"和"生存检验"原则的家族企业自主适应性改变过程。基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路径依赖模型,本文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演进中外部宏观环境锁定与内部倒逼双重路径依赖效应及生存检验过程,并归纳了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演进路径,发现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演进路径具有多样化特性,且网络式治理是当前演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民族性和群众性。宗教工作进行得怎样,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生产建设的发展。林彪、“四人帮”否定宗教存在,破坏宗教政策,镇压信教群众,曾导致宗教方面出现不少反常现象,造成严重的恶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使党的宗教工作做得更好,是有其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是宗教问题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宗教观的核心。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国情具有"五性"的特点;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新中国的各种宗教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尊重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一律平等;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必须在法律政策范围内活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的渗透;宗教应辅助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和谐。上述观点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方略是指具有延续性、稳定性乃至制度性的方法和策略。由于存在广袤的边疆地区需要有效治理,我国古代王朝国家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治边方略。这些方略凝聚了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们的政治智慧,对古代王朝国家的治边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王朝国家的治边方略主要有:建政控边方略、屯垦戍边方略、互市兴边方略、文教融边方略、强军固边方略、交通连边方略等。当前我国边疆治理是制约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短板和弱项,为补短板、强弱项,必须全面加强边疆治理。从古代治边方略中汲取丰富的政治智慧是加强边疆治理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较为深刻的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我国宗教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各宗教总体呈复苏发展之势,宗教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华宗教生态圈的动态平衡面临新的调整,信教群众的结构显著变化,信徒的阶层分布均衡化,宗教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和现代化,宗教领域的矛盾也日益复杂.这些变化对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我国国家治理尤其是宗教事务治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元代泉州中外宗教兴盛,且形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空间。以这一空间为切入点,可以对元代宗教治理的基本情况进行探析。元廷以宗教宽容和相对平等的宗教政策为基础,对中外各宗教实施间接治理。元廷在各宗教中设立相关的宗教代理人,赋予其权力,责其管理各自宗教内部事务,同时这些代理人须对元廷负责,接受元廷赏罚。另一方面,元廷还以其强力与崇高的权威为宗教治理的实施提供后盾和保证,并铨选有相关宗教背景的人士出任高官,从而达到了比较高的宗教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与中外著名城市相比,北京宗教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历史传承性、吸纳包容性、多元共存性、中心引领性、民众民俗性等5个方面。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北京长期的演进中,形成了一条完整清晰的发展脉络、演进历程和规律,历史传承性是北京宗教文化的首要特征。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与北京传统宗教的碰撞与吸纳中,逐渐融入北京历史文化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吸纳包容性是北京宗教文化的特点之一。不同宗教的文化,长期以来在北京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共存性的特点。北京宗教文化对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影响不容置疑,中心引领性是北京宗教文化的重要特征。在宗教活动融入北京传统文化、日益本土化的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北京宗教文化,民众民俗性就成为北京宗教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宗教多元论和跨文化宗教伦理的关系。依据宗教多元论的类型学,混合多元论为跨文化宗教伦理提供了人性原则,理性多元论提供了理性原则,而灵性多元论则提供了灵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各国,美国一向被认为处理宗教冲突、实现宗教自由的典范。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简单明了的规定,直到现在仍然是美国处理宗教纠纷的主要依据。本文追溯了从欧洲人逃避宗教迫害来到美洲,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制定之间的基本过程,指出,美国看似中立的宗教自由政策,其实有着浓厚的新教色彩。它的理论根据,是洛克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政教分离、宗教宽容的学说;而这套学说本身就有着基督教的背景。正是因为美国宗教自由政策的新教背景,使它在处理当前的国内国外问题时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这虽然是人类历史上处理宗教冲突问题的一大创造,但有着根深蒂固的问题,无法照搬到别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13.
<诗篇>中表现的希伯来人独尊惟一神耶和华的信仰与<周颂>中以天帝为至上神的多神崇拜信仰,虽然有着共同的宗教目的--敬仰与崇拜,但更多反映出的是中希不同民族之间异质的宗教信仰形态,即<周颂>表现的是中华民族重人伦、道德、血缘等更多实际利益的信仰内涵,显示出较多的世俗成分;<诗篇>则表现出更为浪漫超越与出世的、重精神感应的宗教信仰情怀,两相比照正体现了中希两个民族异质的信仰形态与宗教心理.  相似文献   

14.
15.
在一个诸宗教信仰并存的世界上,有必要从跨文化的角度理解诸宗教的差异性.实在观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因而理解它是理解宗教信仰的关键.通过宗教素朴实在论、宗教批判实在论和宗教非实在论三个层面的阐述,可以比较全面而客观地梳理纷繁复杂的人类信仰现象.  相似文献   

16.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难题。立足于宗教文化的定义及长期性、群体性、政治性、民族性、文化性的特征,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宗教的具体特征,结合高校中宗教信仰的现实传播途径,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无情的事实说明 ,环境危机与人类的精神危机紧密相连。人类需要从宗教的视野重新考察自己的世界观和伦理。因为 ,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 ,宗教都主导着人类看待自然的基本态度。而且 ,宗教具有道德力量 ,可以促使人类尊重自然 ,为生态保护提供精神动力。当前世界各种宗教正在对环境危机做出积极反应 ,宗教与生态学之间的对话日益扩展。  相似文献   

18.
安东.布鲁克纳是19世纪德国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迥异于同期的浪漫主义曲风,而主要体现在其宗教意识。贯穿布鲁克纳一生的宗教体验和其自身沉默内敛的性格是推动其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且这种因素在其代表作《第七交响曲》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从而可以肯定个人的社会经验对于其艺术创作的折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星堆文明博大精深 ,谜障重重。考古发现表明 ,在三星堆一带已有相当程度的等级区分、宗教遗存。在由氏族社会转移到国家组织的变迁过程中 ,其主要宗教形式为体现生者血缘关系的祖先崇拜。三星堆出土大量带有商文化特征的器特表明 ,其主要崇拜对象为“远祖” ,主要宗教观念是“返古朔本” ,主要思维特征为神灵思维。以铜器为代表的三星堆文物 ,就其器型、纹饰而言 ,其基本造型来源于商代青铜器兽面纹的基本母题 ,与“物我混同”原始思维相对应 ,呈现出神话宇宙观古老遗存符号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20.
宗教与艺术是文化语境中关系最为亲密的两种文化,尽管二者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它们同属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血缘关系,宗教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就是它们联姻的产物.在两种文化的结合中,宗教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的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