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雷电信息资料在科研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雷电灾害的区域划分、雷电灾害评估和雷电的预警预报等.各地方对相关的雷电信息资料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使用情况看离实际业务需要还有明显的距离.为了充分利用大量雷电业务相关数据为防雷科技服务,使用Delphi 7.0作为开发工具,Firebird作为后台数据库,研制了基于TatukGIS和Google map的雷电信息处理及产品制作与发布系统.该系统采用图表、密度图、GIS专题图等多种方式,实现了闪电定位数据的实时显示、历史数据查询以及闪电密度[图绘制;根据人工观测雷暴日资料更新雷暴日数据库,可分析雷暴时空分布特征、气候倾向率等;实时接收大气电场仪数据,并可实现图形显示和详细数据列表查看;实现雷灾数据实时上报并同时入库,可对雷灾数据按行业、损失等进行专题图制作,并叠加于GIS地图之上;地图显示各防雷检测单位,可查看详细信息和检测报告;同时实现了基于雷电信息统计分析结果的雷电业务产品的制作与发布,为防雷业务和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B/S架构设计开发了广西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系统将大气电场、闪电、雷达产品和雷灾等气象数据存储在自建的雷电信息数据库,具有雷电信息查询统计、雷暴过程实时监测、预警产品制作展示、预警信息发布、雷灾分析、雷电报文制作等功能,实现了广西雷电监测预警服务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23日故宫博物院锡庆门、箭亭等5个场所遭雷击.利用该日常规天气资料、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大气电场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该次雷击事件的天气背景和雷击时段大气电场、闪电分布的相关特征;根据雷击现场调查,分析了故宫遭雷击的具体原因和防雷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整改建议;提出了采取小范围雷电监测预警措施,进行故宫精细化雷电监测预警,改善故宫防雷现状.相关结论可以为文物古建场所的雷电监测预警以及防雷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法国防雷工作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法国雷电监测预警系统AMEO 340和防雷业务管理工作,并借鉴其经验,从做好雷电灾害调查与评估和雷电灾害区划,规划建设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和预报平台,实现全省雷电业务集约化发展,开展雷电科学技术研究,建立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防雷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法国雷电监测预警系统AMEO 340和防雷业务管理工作,并借鉴其经验,从做好雷电灾害调查与评估和雷电灾害区划,规划建设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和预报平台,实现全省雷电业务集约化发展,开展雷电科学技术研究,建立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防雷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雷电灾害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智刚  唐瑶  曾向红  彭洁 《气象》2009,35(5):97-10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为了研究雷电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分布特征,实现相关数据可视化分析,通过基于GIS和ActiveX自动化技术的等值线绘制技术、基于数据库的闪电密度图和极性图绘制策略、基于自绘图层的多普勒雷达图快速绘制方法和基于GIS的闪电数据与雷达回波数据叠加等多种技术手段,研制了雷电灾害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VASLDD(Visualized Analysis System of Lightning Disaster Data).该系统使用图表、GIS专题图、等值线、密度图等多种方式,实现雷灾调查数据、雷暴日数据、雷达数据、闪电定位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为防雷部门业务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虞进 《陕西气象》2009,(Z1):17-19
雷电防御安全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防雷技术服务部门要加快适应市场,满足日益增长的防雷安全的社会需求,在防雷设计评价、雷击灾害评估、雷电风险评估等服务上提升能力、提高质量.因此,正确分析应用常规气象资料中雷暴日数,对开展防雷技术服务十分重要.根据1957-2007年湖州气象观测站雷暴、闪电的变化资料,探讨分析影响雷暴闪电日数减少可能存在的几个因子,提出雷暴日数资料在防雷技术服务应用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开展雷电监测预警,分析雷电监测数据和发布雷电监测公报已经成为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防雷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作者针对由雷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获取的辖区内闪电监测数据,通过Del-phi开发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调用Office、Excel组件和Surfer8对象接口,自动绘制出区域内雷电强度分布和密度分布图,供各类雷电监测分析材料应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防雷中心利用闪电资料建立了雷电监测业务系统;采用决策树法, 结合T213模式资料和地面探空资料建立了雷电预报业务系统;采用配料法, 结合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建立了雷电短时临近预警系统, 2008年中心引入CAMSLN-WS系统, 结合原有预警产品生成适合四川省的雷电短临预警产品。经过5年的效果验证, 四川省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准确率达到85%, 系统产品对政府组织防灾减灾工作所提供的支撑有效降低雷电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面大气电场监测实现雷电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面平均大气电场仪通过监测地面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大气电场,间接实现了对云层中,特别是雷暴云中的带电状况实时监测.以2008年的5月发生在西安泾河的三次雷电天气过程为例.结合闪电定位实时监测资料和雷达回波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电场监测资料与地闪定位监测实况、雷达回波产品结合,能够有效监测发生在探测点周围局地对流的发生、发展、成熟、减弱不同阶段特征,实现对雷电灾害的短时预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天津市蓟州区大气电场探测数据和闪电定位数据,利用功率谱分析、小波降噪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处理方法,分析了雷电天气过程中地面大气电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雷电过程中大气电场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利用sym5小波函数进行7层或8层分解,提取的低频信号能够反映大气电场的主要变化特征。在首次闪电发生前1小时,大气电场的频谱幅值起伏变化明显,且远高于非雷电天气电场频谱幅值。通过欧氏距离判别法,判断大气电场频谱特征更接近雷电天气还是非雷电天气,可为雷电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由4个雷电探测站、1个数据处理中心站、若干显示终端和通信网络组成。通过系统可实时获得雷击的时间、位置、强度、极性、雷电流等雷电参数。针对系统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有关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指出了系统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网络布局、监测网络信息传输与各种终端接入方式等,并就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及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网络技术,遵循TCP/IP协议,采用B/S结构的网络计算模式和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研制防雷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可提供对防雷行政执法、新建建(构)筑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防雷装置检测等方面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对防雷业务的各种用户信息资料进行远程传输及在线操作,实现防雷业务综合管理的网络化、自动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研究及其在安徽省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气象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专家打分等方法,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形成了较完整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对安徽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表明:高风险区主要位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及皖南山区高海拔地区,而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淮北地区,与灾情验证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5.
大连地区大气成分信息平台系统设计思路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振  宋煜  黄艇 《气象科技》2009,37(6):688-692
介绍了大连地区大气成分信息平台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功能特点。系统基于数据库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独立的模块完成数据录入、质量控制以及分析处理等功能,能处理气象部门当前所获得的各种大气成分资料.生成相应的业务应用产品。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成业务产品种类多和使用方便简捷等特点。文中还推荐了几种处理使用大气成分资料的方法,对相关的业务部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系统解决了业务应用部门资料分析处理应用的相关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业务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Engine开发平台,结合大型网络数据库sqlServer2005,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闪电数据可视化监测与统计分析系统.有效地将闪电数据与GIS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其相关数据管理、查询以及时空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气象部门进行有效的雷电灾害监测,更好地掌握雷电发生的规律提供有利的可视化平台,同时也为GIS与气象专业领域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王赟  王洪祥  满永恒 《气象科技》2014,42(4):702-706
根据大连地区近6年雷电灾害资料,40年雷暴资料,以大连地理、气候环境为背景,通过计算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大连区域雷灾易损性进行评价,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金州新区属于极高风险区域,瓦房店属于高风险区域,大连、普兰店、庄河属于低风险区域,旅顺属于极低风险区域。结果表明雷灾区域易损性分析不仅取决于样本区域的自然雷暴日,还与样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密度、历史灾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各指标影响权重也并非相同。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区域雷灾评价研究,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为防雷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气象行业标准QX/T85-2007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对位于呼和浩特市中东部的中小学教学楼进行了雷电风险评估,得出结论为教学楼的风险值R=36.992×10-5,大于容许值Rt=1×10-5,所以应当采取防雷措施,以减小雷击建筑的风险值。简要提出对学校防雷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54—2005年南昌市区气象灾害趋势与防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城市气象灾害的年度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南昌为例,利用1954—2005年气象资料,对城市积涝、雷电、大雾、高温热浪、风灾和冰雪冻害等6种主要城市气象灾害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统计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城市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暴雨、大雾和高温热浪呈增加趋势,雷电、大风和冰雪的发生呈减少趋势。在分析城市本身致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和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