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为定量化评估气象条件对红心猕猴桃着色品质的影响,以四川省内主要猕猴桃产区红心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采样、实地调研、回归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红心猕猴桃着色气象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红心猕猴桃着色与其所处的小气候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大棚内、海拔650 m以上、环境通透性好、套袋的红心猕猴桃果肉着色更好。气温日较差达13.9 ℃及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21.6 ℃时将更有利于其着色。 相似文献
2.
贵州红心猕猴桃膨大期对气温与降水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贵州红心猕猴桃果实膨大期气温和降水对其生长的影响,利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猴场乡猴场村2009—2014年5—7月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及其同期红心猕猴桃果实膨大期的膨大直径资料,分析红心猕猴桃果实膨大对气温、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近6a来,红心猕猴桃果实膨大期最关键时间为6月,其次是5月。果实膨大最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8~24℃,其果实横向膨大平均速度为0.48mm/d、纵向膨大平均速度为0.61mm/d;果实膨大最适宜日降水量为1.1~20.0mm,其果实横向膨大平均速度为0.54mm/d、纵向膨大平均速度为0.60mm/d,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红心猕猴桃果实膨大期积温与其产量呈反相关关系,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降水量与其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果实膨大期积温小于2100℃、降水量大于670mm,其单产量在2.3kg/m~2以上;果实膨大期积温大于等于2100℃、降水量小于等于410mm,其单产量在2.0kg/m~2以下。建立了与红心猕猴桃果实膨大相关的气温和降水的上、下限指标,为其趋利避害、提高产量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202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贵州西部共发生了6次冰雹天气过程,有4次冰雹灾害天气严重影响贵州西部红心猕猴桃生产,其主要是发生在4月22日、5月6日、5月8日、5月9日的冰雹天气过程。为了探明202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4次冰雹天气过程对红心猕猴桃果实的影响,通过6次冰雹天气过程影响区的调查,获取冰雹特征数据和红心猕猴桃在4次冰雹灾害过程中的受灾情况,分析诱发冰雹天气发生的大气环流特征,并采用相关统计方法对4次冰雹灾害对红心猕猴桃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6次冰雹天气过程中,冰雹最大直径达20mm,但最大直径大多在10mm以下,其中水城区的冰雹最大直径较其他地区大,遭遇冰雹天气次数也最多。影响红心猕猴桃生产的4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具有贵阳站的CAPE均远远大于威宁站、中低层相对湿度均在90%以上、中高层相对湿度均在80%左右的共同特点。4月22日、5月6日和5月9日冰雹天气发生前,500hPa均有浅槽、700hPa均有低涡切变线入侵贵州西部;5月8日冰雹天气发生前,500hPa和700hPa贵州西部均处于西太副高外围。4次冰雹灾害造成红心猕猴桃885.4hm2绝收,占其基地种植面积的9.04%;因冰雹灾害造成产量损失约1.33万t,直接经济损失19921.5万元。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8—2015年眉县猕猴桃溃疡病监测资料和相应年份眉县地面气象观测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眉县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及规律,以及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积温等气象要素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眉县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果树休眠期(11—1月),11—12月气温、积温偏低,降水(11中旬、12月中旬)偏多、日照(1月上旬)偏多利于猕猴桃溃疡病侵染传播;芽膨大期(3月),降水(3月上旬)偏多利于果树发芽染病。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于当地猕猴桃溃疡病气象应用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分析内蒙古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征,找出目前气象预警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适合内蒙古地区的专业气象预警机制,并建立气象预警系统,使专业气象预警产品更好地为公众及各行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8.
贵州能源资源丰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和发电占比近年来增长迅速,结合气象要素对新能源进行功率预测是气象服务切入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重要主题。贵州地理环境特殊,新能源设施建设布局和影响其运行的天气气候因素也较复杂。本文根据调查研究,结合我省新能源建设运营情况,首先针对国内和贵州省气象部门服务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相关观测、预报、服务、管理的能力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探究市场需求与现有支撑的衔接和困境。以及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气象业务能力和体系如何高效适配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层气象台站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不及时、语音质量不高的情况,开发一种原理简单、可靠耐用的基于TTS语音合成技术的气象预警信息语音合成系统。介绍了在.NET平台中,采用C#语言,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析、评估而生成的气象预警信息文件进行监控,然后利用TTS语音合成技术实现气象预警信息从文本状态转化为声音信息,最后自动生成为气象预警音频文件,并通过GSM/CDMA/3G网络等,发送预警信息到用户手机、终端报警器和农村信息机的具体过程。该系统能够及时监控服务器中预警文件的生成并进行文字和声音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及时发现预警信息,予以修改订正,并转化为声音文件通过现有各种预警发布方式及时发布。系统已于2012年汛期在益阳市所辖县气象局实现业务运行,运行近两年来,系统工作稳定,不但提高了语音合成质量,同时更加有效地减轻了预报服务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气象预警发布时效,在气象预警发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一带一路”背景下通用航空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国家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我国通用航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与之相匹配的专用机场建设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低空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监测成为影响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梳理、比较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国内外通用航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成果,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与特征归纳法,对比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当前通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成果。文章具体从通用航空气象预报业务现状、影响通用航空安全的主要气象灾害要素、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技术和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的发展等4个方面梳理了已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后续有必要从通用航空相关气象灾害生消机理、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业务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工作等方面开展研究,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全面推进公共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的战略部署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国内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现状,阐述了河北省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成、主要功能及特点.该系统利用河北省地质灾害区划信息、地理信息、气象观测和探测信息(稠密区域气象观测站降水、多种多普勒雷达产品、卫星云图、闪电定位等资料)、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等,采用数理统计、天气动力学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预报预警产品.经2007年汛期业务应用证明,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可以对地质灾害预报进行及时订正,减少空、漏报率.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对库尔勒地区香梨始花期进行了预测,3月平均气温、3月下旬平均气温、5厘米地温、10厘米地温、2月下旬日照、3月上旬日照、3月中旬日 照、3月下旬日照8个指标为输入变量,香梨始花期单项指标作为输出,结果表明: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1%,经t检验和回归分析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差不大,相关系数为0.9286,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说明ANFIS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香梨始花期和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香梨始花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廊坊市雾的气象条件及预报预警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1971-2000年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雾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冀中东部地区雾资料及国家气象中心历史高空数据、MICAPS数据,归纳了廊坊市雾及浓雾的气候特征,计算、分析了廊坊市雾及浓雾的气象条件与预报流程。结果表明:雾及浓雾是廊坊市秋冬季节最频繁的一类灾害性天气,浓雾越浓,灾害性影响特征越显著;在利于雾及浓雾形成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地面偏南偏东的微风小于等于3 m.s^-1、相对湿度大于等于50%、6 h气压差绝对值小于等于3.0 hPa及大气层结稳定,尤其1000-925 hPa存在明显逆温层是廊坊市雾及浓雾预报预警的重要参考指标;利用VB等计算机语言实现雾及浓雾的自动化初步识别;进一步探讨了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雾及浓雾的预报预警发布技术,为廊坊市雾及浓雾的预报预警及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我国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卫星发展是国家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卫星资料在气象预报预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中充分应用是气象卫星发展的根本目的。文中回顾了2005—2015年我国气象卫星业务服务能力提升进展情况,并对气象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天气分析、气候与气候变化、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农业气象等领域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未来气象卫星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