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吴晓鹏  陈睿  吴华  吴锦才 《广东医学》2005,26(1):99-100
目的 探讨小儿尺骨上段骨折并桡骨小头半脱位病例中桡骨小头半脱位产生及造成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  16例病例均采用手法复位。结果 随访 6~ 4 8周 ,随访期内再次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者 8例 ,有 8例未再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结论 小儿尺骨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时 ,因X线照片未能显示桡骨小头半脱位 ,故对桡骨小头半脱位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桡骨小头半脱位为小儿骨科常见损伤,如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多能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小儿肘关节在解剖上的特殊性及部分医生对受伤机制的不够重视,误诊误治时有发生。我院从1995—2006年共收治了17例桡骨小头半脱位误诊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桡骨小头半脱位55例诊治体会附属医院骨科孙梅玲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均在门诊治疗。其诊断和治疗比较容易,但如对该病认识不足,常易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门诊骨科近3年来所遇55例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例,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男31例,女24例,0...  相似文献   

4.
李青忠  顾鼎剑 《嘉兴医学》2003,19(2):103-104
目的:探索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治疗,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复位成功率。方法:通过细致诊断,明确后手洁复位。结果:全部患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成功。结论:耐心诊断,轻巧的手法复位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尺骨上1/3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的X线表现与X线摄影位置的关系,提高X线诊断小儿尺骨上1/3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的价值.方法:回顾10例小儿尺骨上1/3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追踪.结果:10例均为尺骨上1/3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结论:认识到小儿关节的解剖特点,在进行小儿肘关节X线投照时位置标准,均能对小儿尺骨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小儿桡骨小头脱位是骨科门诊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损伤,俗称牵拉肘,我们自2000年。2007年在门诊通过手法复位诊治小儿桡骨小头脱位67例,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桡骨小头半脱位20例诊治体会连云港市色织一厂卫生所(222003)谢正东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多为突然提拉前臂所致;基层医疗单位经常遇见,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和检查上的疏忽,亦易引起误诊,本文就20例桡骨小头半脱位诊治体会报...  相似文献   

8.
李飞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45-145
桡骨小头半脱位在4岁以下小儿中并不少见。本文总结了2例典型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处理经过。体会是幼儿跌倒时应以扶幼儿身体为主,或牵拉住其双肘以上的部位,切不可单侧牵拉幼儿腕部或前臂部,且复位后不必固定。  相似文献   

9.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定凡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09-109,126
目的观察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方法及复位后患肢活动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对2004年6月~2008年6月134例不同原因导致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的手法复位及复位后诱导患肢活动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复位成功,103例马上能活动患难肢,31例经诱导后活动。结论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均能手法成功复位,要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患肢活动部分患者需要目标诱导。  相似文献   

10.
何家雄  潘国铨  元启鸿 《吉林医学》2011,32(14):2809-2810
目的:探讨纵压提按旋转手法对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6例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采用纵压提按旋转手法进行复位。结果:33例用此方法1次复位成功,3例2次复位成功。结论:运用纵压提按旋转手法对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能有效复位,可避免因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基层医院骨科常见的一种儿童损伤,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因前臂受到突然牵拉所致[1].桡骨小头半脱位如能得到及时治疗,可使关节复位,不会出现后遗症;但如果检查不仔细,也可发生误诊或漏诊,影响患儿健康.2005-2011年我院共诊治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51例,均经手法复位而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小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2):1037-1037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小儿骨科最常见的损伤,如能诊断明确,合理治疗,可减少复发,减轻患儿痛苦。我院骨科自2007年6月-2008年11月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为牵拉所致,故又称“牵拉肘”,常见于2岁~5岁小儿,而5岁以上的患儿每有既往发作史,均可通过手法复位。我院自1996年-2001年诊治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350例,先对该病的病因、病理作一探讨,为防治该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桡骨小头半脱位旋前复位法的临床复位机理。方法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建立桡骨小头半脱位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并探讨桡骨小头半脱位旋前复位法的复位机理。结果获得桡骨小头半脱位患者在旋前45°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旋前复位法是有效的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郭永昌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S):29-29,57
桡骨小头半脱位俗称小儿牵拉肘,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数人认为是前臂旋前位牵拉所致,因此常采用前臂旋后手法复位。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其损伤与前臂的体位关系不大,而且采用前臂旋前手法复位,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更高,应作为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的首选复位手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关于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解剖学研究,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多数研究者认为半脱位的原因为环状韧带嵌顿于肱桡关节,从而造成患者的肘关节活动障碍,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通过对小儿肘关节进行解剖学研究,对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理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亦称孟特季阿氏骨折,多见于儿童。此病诊断时,常忽视桡骨小头脱位而误诊为单纯尺骨骨折。因治疗错误,导致肘外翻畸形,桡神经损伤,肌肉萎缩,下尺桡关节分离等后遗症。我院自1981年6月~1983年9月间共治疗孟氏骨折11例,误诊者5例,占同期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18.
桡骨小头半脱位俗称小儿牵拉肘,是小儿骨科门诊常见病。常表现为:患儿哭闹,突然不活动患肢,维持患肘轻度屈曲、前臂旋前位,拒拿东西;X线表现正常等。多数人认为其发生机理是前臂旋前位下手牵拉所致,因此,采用前壁旋后手法复位。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受伤过程与前臂体位关系不大,采用前臂旋前手法复位,一次性成功率更高,应作为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首选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误诊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误诊,达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总结误诊50例。误诊为肘关节软组织挫伤35例,肱骨外髁骨折5例,桡骨头骨折10例。误诊原因有(1)对小儿桡骨头的发育及生理特点认识不足;(2)未作详细的专科体检验,过份依靠X光照片的结果;(3)对小儿肘关节骨骺出现与闭合 时间认识不足。只要正确掌握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发病机理,诊断依据,严防先入为确诊是不难的。一经确诊,手法复位简易蚝,获得立邓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门诊接治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幼儿27例,均采用推拿手法整复,复位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