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与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共同孵育,研究GEN对OBI型胶原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第二继代OB进行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GEN各浓度组(10-8,10-7,10-6,10-5mol/L),雌激素组(17-βestradiol,E2,10-10mol/L)。测定指标包括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thiazolyltetrazoliumbromide,MTT)、胞浆内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activityofalkalinephosphatase,ALP)、以及I型胶原与TGFβ1表达。结果体外培养48h及72h,GEN各剂量组和E2组的MTT(OD)值均有显著性增高。与培养48h相比,对照组、10-8、10-7、10-6mol/LGEN剂量组72h后细胞增殖有所增加,差异有显著性。10-6、10-5mol/LGEN剂量组和E2组可增高OB内蛋白含量,差别有显著性。GEN各组和E2组均可增高OB内ALP活性,差别有显著性。上述指标与GEN剂量呈显著相关。10-7、10-6、10-5mol/LGEN组和E2组OB内I型胶原的表达及TGFβ-1的合成高于对照组。I型胶原表达和GEN剂量呈显著相关。结论GEN可刺激OB增殖、分化,增加OB内I型胶原的表达及TGFβ-1的分泌,在10-8M~10-5M范围内与剂量相关;高浓度GEN与E2相比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2.
孙辽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453-1456
目的探讨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Ⅰ型胶原(Collagen Ⅰ)合成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分为四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TGF-β1中和抗体组、高糖+IgG1对照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浓度,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p-Smad2/3核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Collagen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CollagenⅠmRNA表达。高糖刺激NRK52E细胞24h和48h后内源性TGF-β1合成明显增加,约为甘露醇对照组的3倍。与刺激前和甘露醇组比较,高糖刺激24h可显著上调NRK52E细胞p-Smad2/3核表达水平(t=4.2,t=3.25,P〈0.01)。TGF—β1中和抗体能抑制高糖介导的p-Smad2/3核表达及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t=3.12,t=3.02,P〈0.01)。结论高糖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CollagenⅠ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对照组、SF治疗组,制备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模型,SF治疗组灌胃给予SF110mg/(kg·d),治疗8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体重、Ccr及24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肾小球体积显著增大,系膜区增宽(PAS红染区扩大),且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增高(P〈0.05)。SF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异常改变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SF对DM大鼠的肾脏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抑制DM大鼠肾脏TGF—β1和Ⅳ型胶原的高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小干扰RNA(TGFβ1 siRNA)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TGFβ1 siRNA表达质粒转入肝星状细胞中,培养72 h后,收集肝星状细胞和上清液,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TGFβ1和a-SMA蛋白表达、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V型胶原和透明质酸含量.结果 与无关对照siRNA组相比,TGFβ1和a-SMA蛋白表达分别下调(79±5)%和(55±4)%(均P〈0.01);细胞增殖活性降低(25±4)%(P〈0.01);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分别下调(63±6)%和(57±4)%(均P〈0.01);培养上清中IV型前胶原和透明质酸含量分别降低(53±8)%和(46±8)%(均P〈0.01).结论 TGFβ1 siRNA能显著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雄激素受体(hAR)报告基因实验,为AR激动剂和拮抗剂活性筛选提供检测方法。[方法]构建受雄激素效应元件(ARE)调控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质粒pMMTV—CAT,将该质粒与hAR表达质粒AR/pcDNA3.1和阳性对照质粒pSV—β—Gal共转染非洲猴肾细胞株CV-1。以AR激动剂5α-双氢睾酮(5α—DHT)、糖皮质激素受体(GR)激动剂地塞米松和AR拮抗剂氟鲁他明为受试物,研究它们对AR的激动或拮抗作用。[结果]10^-9mol/L的5α-DHT显著诱导CAT的表达,诱导倍数为56.67,10^-8mol/L时达最大值,诱导倍数为79.30,在10^-8mol/L~10^-6mol/L范围内CAT的表达量维持在较高的平台水平。地塞米松不诱导CAT的表达。氟鲁他明在10^-7mol/L~10^-5mol/L浓度范围内显著拮抗1nmol/L的5α-DHT诱导的CAT的表达。[结论]5α—DHT对CAT的诱导和氟鲁他明对CAT的拮抗呈剂量-效应关系。该方法不存在与GR激动剂的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雄激素受体报告基因实验可以作为化学物(抗)雄激素活性筛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环境雌激素致乳腺癌细胞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环境雌激素辛基酚(0P)和三羟异黄酮(GEN)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以2,8和32μmol/LOP或GEN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24,48或72h,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环境雌激素影响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程度。结果OP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DNA损伤明显增加,并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2,8μmol/LGEN促进细胞的增殖,DNA损伤无明显改变,32μmol/L却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彗星拖尾长度明显增长,但增长效应不及OP。结论OP和高浓度GEN通过损伤MDA-MB-231细胞DNA导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但GEN损伤效应不及O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17β-E2)对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凋亡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SiO2组,SiO2+不同剂量17β-E2组(10-8、10-7、10-6 mol/L),于作用24、48、72h后收集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O2处理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而SiO2+17β-E2处理组各时点随着17β-E2剂量增大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随处理时间延长,各剂量17β-E2组成纤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各处理组Ⅰ型胶原表达有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O2组Ⅰ型胶原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而17β-E2处理组Ⅰ型胶原表达均明显低于SiO2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7β-E2促进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Ⅰ型胶原表达,进而抑制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促凋亡效应以及探讨活性氧(ROS)在这一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获取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用William’s E培养液重悬后接种于铺被鼠尾胶原的孔板内,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染毒组,370C、5%CO2条件下培养3h后换液并染毒各梯度浓度的MC—LR,使各染毒组毒物终浓度分别为1×10^-5、1×10^-6、1×10^-7、1×10^-8mol/L。染毒相应时间后,采用中性红比色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ROS含量。[结果]中性红比色实验发现,至染毒期末观察到1×10^-5、1×10^-6mol/L两个染毒组的肝脏细胞几乎全部死亡(〉95%),1×10^-7mol/L染毒组部分肝脏细胞死亡(约30%);流式细胞术观察到MC—LR染毒后早期(5min)诱导细胞调亡,同时观察到肝脏细胞内短时间(15min)快速产生大量的ROS。[结论]MC—LR诱导原代大鼠肝脏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ROS,这可能是MC-LR诱导细胞凋亡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氯酸铵(AP)对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48、96和192mg/kgAP染毒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博莱霉素组(BLM5,mg/kg),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染毒,染毒后第3、7、14和28天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通过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和TNF—αmRNA的表达。结果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第3天3个AP染毒剂量组(1.73、1.38、1.64),第7、14天192mg/kg剂量组(1.31、0.70)以及第28天96、192mg/kg剂量组(1.25、2.25)均比阴性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阴性对照组、BLM组和48mg/kg剂量组随染毒后时间延长TGF-β1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而第28天96、192mg/kg剂量组表达仍较高。肺组织中TNF—αmRNA表达:第3天96、192mg/kg剂量组(1.01、1.13)、第7和14天192mg/kg剂量组(0.74、0.91)、比阴性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剂量组TNF—αmRNA表达在第3天最高,而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AP可使大鼠肺组织致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和TNF—αmRN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0.
肖霞  何振华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468-1472
目的探讨TGF—β1与HGF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H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泼尼松治疗组(C组)、姜黄素50组(D组)、姜黄素100组(E组)、姜黄素200组(F组),应用气管内给予博莱霉素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7、14、28d时分三次取材。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中HGF及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28dTGF—β1的光密度值(0.693±0.028)及灰度值(0.96±0.10)最低。B组28dTGF—β1光密度值(1.586±0.020)及灰度值(1.77±0.15)最高、F组28dTGF—β1光密度值(0.881±0.032)及灰度值(1.19±0.12)与B组比较最低。而HGF的光密度值及灰度值的检测正好相反。F组28dHGF的光密度值及灰度值最高。B组与D组的HGF和TGF—β1光密度值及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抑制肺纤维化的机制之一可通过增高HGF的活性同时减低TGF—β1的活性来实现,这种作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何义 《现代保健》2012,(6):24-2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TGFβ1、Ⅳ型胶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健康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清中TGFβ1、Ⅳ型胶原水平,同时测定24h尿蛋白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中TGFβ1、及Ⅳ型胶原水平呈递增状,无肾病组的尿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血中TGFβ1及Ⅳ型胶原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尿中尿蛋白含量、血清中TGFβ1及Ⅳ型胶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Ⅳ型胶原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重要作用,是诊断糖尿病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草油对高胆固醇血症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缬草油低剂量[12.5mg/(kg·d)]、中剂量[25mg/(kg·d)]、高剂量[50mg/(kg·d)]组、他汀[5mg/(kg·d)]组,用含4%胆固醇和1%胆酸钠的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高脂模型。检测各组血脂、尿蛋白、肾功能变化,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表达,RT-PCR法检测肾小球整合素α3β1和TGF—β1 mRNA表达。结果中、高剂量缬草油和辛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脂和血肌酐,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缬草中、高剂量组24h尿蛋白明显降低,而他汀组16周时尿蛋白排泄方有所下降。缬草组较高脂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而他汀组病理改变轻度改善。缬草组α3β1表达量较高脂组明显上升,他汀组表达量有所上升,与缬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缬草组TGF-β1 mRNA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弱,下降程度较他汀组更明显。结论缬草油可能通过降脂、上调整合素α3β1表达,减少TGF—β1表达发挥肾保护作用,其延缓肾损伤作用较辛伐他汀更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自行制备的肝靶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β-雌二醇纳米粒(E2-PBCA—NP)抗肝纤维化的效果,以及对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肝脏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猪血清(0.5ml/次,2次/周)构建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β-雌二醇治疗组、β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空白纳米粒组在第9周给予腹腔注射干预药物,2次/周;在12周末处死老鼠,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改变,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和CTGFmRNA的含量,免疫组化观察TGF-β1及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β-雌二醇纳米粒和β-雌二醇治疗组均能显著逆转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分期好转(P〈0.05);β-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与β-雌二醇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与β-雌二醇治疗组肝组织TGF—β1、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P〈0.01),但β-雌二醇和β-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化后的β-雌二醇仍具有抗肝纤维的作用,与无纳米化β-雌二醇比较,抗肝纤维的作用更强。β-雌二醇纳米粒能够抑制TGF—β1及其下游信号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司坦唑醇(stanozolol,ST)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处理后的离体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mRNA表达及其蛋白合成、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只雌鼠的原代软骨细胞,分为时效组、量效组。根据是否用司坦唑醇干预,将时效组和量效组分为时效干预组,时效对照组;量效于预组,量效对照组,分别观察司坦唑醇的干预时限和剂量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处理后离体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软骨细胞增殖能力测定法(MT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点司坦唑醇处理的离体的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软骨细胞的IGF-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合成。结果司坦唑醇以时效和量效作用方式,对雌激素受抑的离体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呈双相型影响。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时,软骨细胞增殖效应可达最好效果。①司坦唑醇作用2h后,软骨细胞IGF-1 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时效对照组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存在较强的时间依赖性;作用8h时,达最高峰(为时效对照组基础值的3.8倍)。司坦唑醇的作用在(10^-10~10^-5)mol/L时,与软骨细胞的细胞核抗原增殖效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10^-7mol/L时,软骨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达最高峰(为基础值的5.75倍)。②司坦唑醇作用自5h起,软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合成与时间点为0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2);5h-20h时,作用存在显著时间依赖性(P〈0.05);作用20h时,达峰值(为量效对照组基础值的3.3倍)。与量效对照组比较,司坦唑醇自10^-10mol/L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含量开始增加,并在10^-7mol/L组达峰值(P=0.000)。结论司坦唑醇可以量效、时效的作用方式,影响和增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处理后的体外培养雌激素水平,促进青春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IGF-1 mRNA的表达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合成、分泌,推测司坦唑醇促进生长效应机制与生长板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自分泌、旁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的代谢产物(p,p'-DDE)和β-BHC及联合染毒对离体培养大鼠支持细胞(sertoli cell)FasL mRNA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进行原代培养2d,以DMSO为溶剂对照,分别以终浓度为10、30、50μmol/L的p,p'-DDE、β-BHC及联合染毒支持细胞24h,应用RT-PCR法研究支持细胞FasL mRNA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F—κB的转位激活状况。[结果]10、30、50μmol/L的p,p'-DDE、β-BHC及其联合染毒支持细胞后,FasL mRNA表达升高,5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活性明显增强。[结论]支持细胞经p,p'-DDE、β-BHC及其联合染毒后,FasL mRNA表达明显升高,NF—κB的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且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Xie HF  Yan CH  Xu J  Gao Y  Yu XG  Pan J  Yu XD  Shen XM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4):266-270
目的 研究铅暴露对海马神经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原代培养3d的胎鼠海马神经元分为4组,分别为加入氯化铅溶液终浓度为10^-8 mol/L、10^-6 mol/L、10^-4mol/L的各铅暴露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每组神经元mGluR5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铅暴露组海马神经元mGluR5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调,且随铅暴露浓度升高下调越明显。10^-8mol/LPb^2+ 组、10^-6 mol/LPb^2+组、10^-4 mol/LPb^2+组mGluR5 mRNA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值分别为0.724、0.421、0.321。Westernblot结果显示铅暴露组mGluR5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样呈剂量效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966,P〈0.001)。结论 铅暴露导致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mGluR5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且铅暴露剂量与下降幅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窒息大鼠心肌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与损伤修复及窒息后心肌重塑的相关性。方法模拟大鼠常压窒息模型,制作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将60只7d--10dWistar鼠,随机分成窒息组(n=45)和对照组(D组,n=15,不窒息处理)。窒息组根据窒息后复氧时间不同分为A,B,C组(分别为复氧后1d,7d,14d),每组各15只。快速定量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Masson染色测定胶原组织容积测算(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同时利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3,-9的活性;免疫组化法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呈一过性增高,A组明显高于D组(P〈0.01);B,C组下降,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3活性呈驼峰样增高,与D组比较,A,B,C组均升高,以B组升高最显著(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A,B,C组呈逐渐升高趋势,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窒息后,A,B,C组胶原组织容积测算值逐渐升高,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C组最高。A,B,C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随窒息时间延长而升高明显,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胶原组织容积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正相关(r=0.574,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3,-9与胶原组织容积呈正相关(r=0.482,0.679;P〈0.05)。结论新生鼠窒息后造成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3,-9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强,继发胶原组织容积增高。基质金属蛋白酶-3,-9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参与心肌与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自我修复损伤后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8.
韩敬  张勇  张璟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1):1478-148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 cells)发生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TEMT)过程中桩蛋白(Pax)的表达及金雀异黄素(Gen)干预来探讨Pax在此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体外培养HKCs细胞随机分为3组:⑴对照(C)组: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⑵TGFβ1培养(T)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的TGFβ1(T5组:5ng/ml,T10组:10ng/ml)的FSM培养;⑶T+G组:TGFβ110ng/ml+Gen50μmol/L共同培养。48h后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KCs细胞E-cadherin、alpha-smooth muscle(α-SMA)和Pax的mRNA或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分析P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⑴C组:E-cadherin大量表达,αSMA表达阴性,Pax有基础的表达;⑵T组:E-cadherin表达减少,αSMA及Pax表达增加较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10组较T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T+G组:E-cadherin表达减少及αSMA和Pax表达增加较T1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1启动并介导HKCs细胞发生TEMT过程中能呈剂量依赖性诱导Pax表达增加;Pax参与TGFβ1诱导的TEMT部分是通过酪氨酸激酶(PTK)途径进行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对镉染毒NRK肾细胞后原癌基因c—myc与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CdCl2(0、2.5、5.0、10.0μmol/L)染毒大鼠NRK细胞12h,p38MAPK抑制剂SB20358010.0μmol/L和ERK1/2抑制剂PD9805910μmol/L预处理NRK细胞0.5h后,再加入10.0μmol/LCdCl2染毒细胞,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检测c-rnyc与c-fos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NRK细胞染镉后细胞凋亡率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p38MAPK抑制剂SB203580+10.0μmol/LCdCl2组与单独染镉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但ERK1/2抑制剂PD98058+10.0μmol/LCdCl2组与单独染镉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RK细胞染镉后c—myc和c—fosmRNA表达明显增强;单独用SB203580和PD98058刺激NRK细胞后c-myc和c—fos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B203580和PD98058预处理NRK细胞0.5b后加入10.0μmol/LCdCl2与单纯10.0μmol/L染镉组比较,c—myc和c-fos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镉诱导原癌基因c—myc和c—fos表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12)、糖尿病模型组(D组,/n=12)、糖尿病大黄酸干预组[R组,n=12,大黄酸100mg/(kg·d)灌胃]。成模后第8周末及16周末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测定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HE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钙档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及转化生长因子13,(TGF-β1)的表达。结果(1)与N组比较,D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2)D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阳性表达显著低于N组,α-SMA、FN和TGF-β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N组,E-cad表达和TGF-β1表达呈负相关(rs=-0.60,P〈0.05),α-SMA、FN表达和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s=0.88,P〈0.05;rs=0.91,P〈0.01);(3)R纽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较D组明显减弱,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cad的表达较D组明显增加,α-SMA、FN和TGF-β1表达较D组均明显减弱(P〈0.01)。结论大黄酸具有减轻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表达、阻抑EMT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