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魏 《新中医》2010,(10):71-72
目的:观察调周消癖法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调周消癖法中药口服,结合月经周期变化服药;对照组采用疏肝理气化痰法,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雌二醇(E2)、泌乳素(PRL)水平有轻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激素(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E2、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调周消癖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散结方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疏肝解郁散结方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乳癖消片。经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抑郁焦虑、血清性激素以及免疫细胞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愈显率(31.3%)和总有效率(78.1%)(P0.05);两组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孕酮(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E2、PRL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D8+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CD4+/CD8+值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散结方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和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将15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内服药及耳穴贴压结合西医治疗;对照组只服用西药,比较两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于黄体期第7 d测量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和催乳素(PRL)水平,以探求中药内服及耳穴外贴压结合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46.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E2、PRL水平明显下降(P<0.01),P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是中西医多种因素通过影响患者体内E2、P和PRL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勇生 《四川中医》2006,24(4):85-86
目的:了解自拟中药方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以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为治疗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于黄体期第7天测量乳增散组患者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和催乳素(PRL)水平以探讨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结果: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P<0.01);乳增散组患者E2、P和PRL水平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其中E2、PRL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P则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体内E2、P和PRL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刺臂中穴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和针刺臂中穴组,每组各52例。传统针刺取传统针刺穴位进行治疗,针刺臂中穴组以针刺臂中穴为主穴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2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乳房肿块、疼痛程度、全身伴随症状和中医辨证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以下简称肝郁痰凝证)的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孕酮(P)、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泌乳素(PRL)的变化。结果传统针刺组脱落6例,针刺臂中穴组脱落4例。治疗后针刺臂中穴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8%(44/48),优于传统针刺组的82.6%(38/46,P0.05);针刺臂中穴组钼靶判断总有效率89.6%(43/48),优于传统针刺组的76.1%(35/46,P0.05);针刺臂中穴组乳房肿块、乳房疼痛、全身伴随症状和肝郁痰凝症型评分较传统针刺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针刺臂中穴组P、E2、FSH和PRL水平的改善优于传统针刺组(均P0.05)。结论针刺臂中穴为主穴可有效改善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肿块、乳房疼痛、全身伴随症状和肝郁痰凝证,改善P、E2、FSH和PRL的水平,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腺Ⅰ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乳腺Ⅰ号口服,对照组给予托瑞米芬口服,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化学发光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2、P、LH、FSH、PRL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乳腺Ⅰ号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托瑞米芬组)为75.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RL、E2水平明显降低,P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FSH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2、LH、FSH水平有所升高,P、PRL水平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Ⅰ号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调节性激素水平的紊乱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运用中药补肾疏肝汤加味和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对比,以探讨中药补肾疏肝汤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实验入组标准的138名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运用中药补肾疏肝汤加味治疗,对照组运用乳癖消片治疗,疗程为2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比,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对照组为63.3%(P〈0.05);两组治疗后乳腺高频X线摄影影像学变化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4%,对照组为48.3%(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影响,治疗组可以降低血清E2、升高血清P水平,且和对照组比较效果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疏肝汤加味对乳腺增生患者有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优于乳癖消片。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汤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汤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应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同时应用药物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心脏采血,放免法检测血清中E2、P、PRL的含量。同时取乳腺作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模型组乳腺增生明显,E2、PRL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P<0.05),而灌服复方丹参汤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乳腺组织增生,和模型组相比,E2、PRL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复方丹参汤有降低乳腺增生病大鼠E2、PRL水平,抑制乳腺增生,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癖消颗粒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以及对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86例乳腺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乳癖消颗粒以及针刺联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2、P、PRL水平和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2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E2、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检测指标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两胁胀满、月经异常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6个月时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乳癖消颗粒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明显改善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缓解症状,疗效确切,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补肾调周法中药,对照组予乳癖消;观察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及高频乳腺摄影X线、B超及红外线检查的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黄体中期E2、P、PRL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黄体中期血中PRL水平均降低、P水平均升高,治疗组E2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结论: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显著疗效,并能调节机体性激素代谢水平,从而改善乳腺增生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Yang JJ  Wang LN  Xiao HL  Zhang SC  She YF  Bian WJ  Guo S 《针刺研究》2012,37(3):173-178
目的:探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肉注射的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针刺组在大鼠第2对左右乳房进行围刺后,电针30min,并针刺"膻中"穴,留针30min,1次/d,共治疗30d;药物组每日予以三苯氧胺(1.8mg/kg)灌胃。于治疗前,治疗10、20、30d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直径;于末次治疗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含量;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乳头高度、直径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乳头高度、直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E2、PRL、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E2、PR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含量低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P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乳腺组织形态比较,乳腺小叶、腺泡、腺导管数目明显较多,腺泡腔和腺导管明显扩张;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乳腺小叶、腺泡、腺导管数均减少,腺泡腔及腺导管萎缩。模型组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能够改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其作用与调节血清性激素含量及降低乳腺组织E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项五针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五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项五针组穴取哑门、天柱、治呛穴,行针刺治疗,行针时配合吞咽训练.常规针刺组穴取廉泉、通里、照海,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项五针组总有效率达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0.0%,项五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项五针比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患者T细胞亚群与性激素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抗人淋巴细胞单抗OKT系列,以APAAP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1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针刺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性激素(E2、P、PRL、T、LH、FSH)。结果显示针刺后的CD+8百分率较针刺前明显升高(P<0.05),CD+4/CD+8较针刺前明显下降(P<0.05)。针刺后血清E2、PRL水平较针刺前下降明显(P<0.05),FSH较针刺前明显升高(P<0.05)。E2对CD+8呈负相关,对CD+4/CD+8呈正相关。提示乳腺增生病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和性激素的紊乱,针刺后可使这种紊乱得以调节。  相似文献   

14.
头部透穴法治疗失眠症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建萍  王顺  孙伟义  刘飞 《中国针灸》2008,28(3):159-162
目的:观察头部透穴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1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头部透穴组(36例)和常规针刺组(35例)。头部透穴组取神庭透前神聪、左右头临泣透左右神聪、后神聪透强间;常规针刺组取百会、印堂、四神聪、内关等穴。治疗30天后,分别对2组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和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头部透穴组总有效率为91.7%,优于常规针刺组的77.1%(P〈0.05)。头部透穴组对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以及总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头部透穴组能明显提高血浆5-HT含量,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透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其作用机制与调节5-HT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勇生 《中医杂志》2006,47(10):761-762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以乳增散(治疗组)、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分别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比较两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于黄体期第7天测量治疗组患者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和催乳素(PRL)的水平,以探讨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结果: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E2、PR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P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体内E2、P和PRL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袁萍  鲍春龄  东贵荣 《中国针灸》2012,32(7):577-581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头穴透刺的临床研究,以期证实脑出血急性期头穴透刺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头穴组,每组30例。西药组行常规静脉点注甘露醇、硝普钠等降颅压、降血压治疗;头穴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穴透刺治疗,其中意识障碍取太阳、本神、神庭透上星,头痛采用上星透印堂、风池透风池,尿便障碍采用百会透四神聪,失语采用风府透哑门穴等,面瘫采用地仓透颊车、下关,瘫痪采用百会透太阳穴等。观察治疗前后脑出血量的变化,检测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及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指征变化情况以及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头颅CT显示头穴组血肿基本及显著吸收率为80.0%(24/30),优于西药组的56.7%(17/30,P<0.05);头穴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指征均属于正常范围(均P>0.05),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且头穴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西药组[16.7%(5/30)vs 43.3%(13/3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脑出血急性期采用头穴透刺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黎启娇 《中国针灸》2004,24(4):243-244
目的:探讨针灸从肾治疗脂肪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灸组46例与口服药对照组30例,治疗时间2个月,并对两组主要症状的改善及客观指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口服药对照组为7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从肾入手治疗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通督调筋针刺法治疗上睑下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通督调筋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入通督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29例。通督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筋针刺法治疗,取百会、风池、后溪、印堂等穴;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攒竹、阳白、丝竹空等穴,均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通督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治愈率分别为41.4%和24.1%,有效率分别为82.8%和48.2%,通督针刺组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睑裂均增宽,上睑缘遮盖角膜程度均减轻,但以通督针刺组为优,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督调筋针刺法治疗上睑下垂有肯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共 60 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电磁疗法,对照组口服三苯氧胺。治疗后检测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0%及 9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下降,而P水平均上升,两组治疗后E2、P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电磁疗能调整乳腺增生病患者紊乱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恢复乳腺组织正常的增生-复旧过程,并且其临床疗效与西药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20.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简称试验组)、单纯针刺组(简称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等穴,试验组在与对照组取穴相同基础上给予命门、腰阳关、委中加用艾条温针灸,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入穴位深层为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8%(P<0.01)。试验组中,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P<0.01)。结论: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