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平原夏季旱涝与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烈庭  张耀 《大气科学》1979,3(4):352-361
本文根据1951—1975年北半球500毫巴旬平均图和月平均图资料,分析了河北平原旱涝前期东亚上空强西风带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河北平原7—8月的降水与前期各月500毫巴高度场的相关分布及其天气学意义。发现东亚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过程与河北平原夏季旱涝有密切联系。并提供了一些预报指标,可作旱涝长期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56—1982年北半球100毫巴和500毫巴月平均高度资料,计算分析了我国夏季降水与前期9月到同期8月二层高度场的相关关系,对比对流层中层和高层平均环流形势与我国天气的关系。分析表明,100毫巴和500毫巴月平均高度场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关系,在时空分布上有着基本的共同性,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相关特点。这些分析结果,在长期天气预报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兴芳  赵汉光 《气象》1982,8(11):21-24
北半球500毫巴月平均环流图是我国最常用的高空资料之一,至今已积累了三十余年资料。我们对三十年来整个北半球的500毫巴月平均环流场进行一些分析,发现在整个半球范围内存在着比较显著的阶段性的长期振动。为了突出长时段的振动以及计算方便起见,我们主要分析每十年的平均环流场的变化。即把三十年的资料分成1951—1960、1961—1970、1971—1980年三个年代,分别作出各月500毫巴每十年的月平均环流图和距平图。首先着重分析1月和7月月平均环流场的变异,其次揭露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变异特点,最后指出这种环流场的变异对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1月份500毫巴月平均环流场的变异特点 图1a、b、c分别为五十、六十和七十年代的1月份500毫巴高度距平平均图。由图可见,各距平中心位  相似文献   

4.
张宗泽 《气象》1982,8(2):17-17
我站的传真设备是1980年底开始正式收图的。目前,每天接收中央台发的08时500毫巴、700毫巴、850毫巴、地面等四层亚欧图;20时500毫巴半球图、700毫巴亚欧图;05时东亚地面图。另外在作旬报、周报时还接收日本东京发的20时500毫巴北半球长波图。08时的四层天气图是每天下午作分析预报的主要依据之一。20时的图是次日早上补充修正前一日短期预报的依据。长波图主要在作中期预报时参考。 我站规定,每个值班员都必须依据传真图进行形势分析,并把这些分析预报要点记录在登记簿上。另外还在08时收的传真图上70—120°E、20—50°N范围内标注过去24小时主要系统位置,将图面上不清晰的线条和天气系统都补绘清楚,使每一张图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体会,要使传真天气图在县站预报中充分发挥作用,还要与县站的优势相结合。比如,象暴雨这样的中尺度天气的预报,仅仅依据传真天气图还不能作出。但是可以从图上分析有无产生暴雨的形势背景。同时用本地的资料和预报工具,监视和分析这些天气系统是否会影响本地,什么时问影响,会不会产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存在着各种时空尺度的扰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不同时效的预报,必须恰当地选取预报量和预报因子的时空尺度。在统计预报中,很多作者强调预报因子的物理意义,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预报量和预报因子之间的时空尺度的“统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时空尺度”影响的事实和分析 天气系统的时间尺度往往是就其生命史长短而言,而空间尺度则泛指其水平和垂直方向范围的大小。研究表明,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主要是以分析判别长、中、短期天气过程的演变为依据的。以长期预报为例,它的预报对象是长期天气过程变化的产物,因此和一种大范围、长时间的大型天气过程相联系。湖南省气象台发现,当9月和9—11月乌拉尔山地区500毫巴为高值区时,来年雨季结束早,否则迟  相似文献   

6.
陈兴芳 《大气科学》1980,4(3):276-280
一、副高的周期变化及其秋季转换特点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长期天气过程也与短期过程一样,有着一定的周期变化特点。这在500毫巴月平均副高面积指数的距平累积曲线上(见图1)可以有比较清晰的反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平均为3—4年的周期,即副高面积指数在一段  相似文献   

7.
春季是新疆农牧业活动的关键季节,特别是要做好牧业转场服务,做好未来5天内有无寒潮的中期预报是很重要的。要做好寒潮中期预报,主要抓什么对象,用什么概念和工具,是个很关紧要的问题。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气象工作者将100毫巴南亚高压的活动与长江流域的旱涝趋势和500毫巴上付高的活动联系起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接着又有人将100毫巴南亚高压脊的活动与南疆降水的异常对应起来,也有效果。因此,我们也试图以100毫巴北半球图为工具,分析100毫巴上中高纬度的环流特点,并将这些特征与500毫巴大型天气过程联系起来,以解决中期寒潮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亚欧500毫巴月平均环流的角度探讨鲁西南地区夏季早涝时期及其前期的环流特征,以便为旱涝的长期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可预报性原理和时空尺度理论,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小时间尺度的单点资料分析方法,对降水量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的平均,  相似文献   

9.
关于长期天气过程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鉴初  归佩兰 《气象》1979,5(6):15-18
用天气学方法做长期预报,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长期天气过程如何表示?多年来人们一般利用月平均高度图及旬平均高度图,虽然它们能反映大气活动中心长时期的变化,但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平均图不能表示天气系统的连续活动过程。因此如何划分长期天气过程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杨鉴初1954年提出的高空西风带环流演变综合图,来划分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得到的前五项自然正交函数的时间系数出发,利用互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候平均环流演变与我国大范围候平均温度的关系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得到了凝聚函数显著的主要频带;初步探讨了这种关系的时空结构。这对于深入认识长期天气过程和以环流演变为因子的候平均温度的预报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得到的前五项自然正交函数的时间系数出发,利用互谱分析方法,研完了候平均环流演变与我国大范围侯平均温度的关系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得到了凝聚函数显著的主要频带,初步探讨了这种关系的时空结构。这对于深入认识长期天气过程和以环流演变作为因子预报候平均温度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1.一般方法 A)我们的方法是利用地面和高空的观测资料(预报因子),根据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一些气象参数的加权组合,详细说明局地天气要素(=降水量y的高比率)。所选择的是那些期望与降水量有物理联系的因子。季节(日序);在500毫巴位势高度上的局地变化(各种时间尺度上的观测);850、700和500毫巴上水平风的向量(各种观测时间内的数值中心);水平风向量的局地变化(各种时间尺度上的观测);700毫巴上的局地温度变化(各种观测时间内的数值中心);850、500毫巴上的相对涡度(各观测时间内的数值中心);850、500毫巴上的相对涡度平流(在各种时间尺度上计算的),各观测时间内850到500毫巴上的露点差;850、700和500毫巴高度上的湿度平流、垂直速度(用ω方程求出)等等。这个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可以从长期的记录中推导出一些单点和季节的稳定的预报关系。在中纬度,比较小的降水几乎占降水事件的90%,而且降水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月平均环流预报是目前长期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数值预报目前投入日常业务使用尚有困难,另一方面建立模式也需要丰富的实际经验。因此尝试用统计方法做月平均环流预报也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可以作为长期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也有利于认识大气环流长期变化的过程与规律,为长期数值预报积累经验。 我们曾在1972年提出一个500毫巴月平均环流形势的统计预报方案。这个方案是先计算纬圈谐波系数,再用平稳随机过程的自回归模式做系数的预报。但是在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春季四月份持久的旱涝对春播以及农事活动影响很大,它是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为了做好春季降水长期预报服务工作,摸清产生旱涝的规律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根据一九五九年——一九七八年亚欧500mb 月平均图资料,分析了咸阳地区春季四月旱涝前期亚欧上空纬向环流随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客观地描述500毫巴月平均环流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中高纬度500毫巴环流与后期长江下游降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中高纬度500毫巴月平均高度场按切比雪夫—傅里叶混合多项式进行展开,然后对月平均图上的超长波活动进行分析,并应用所得的展开系数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 500毫巴月平均高度场上的超长波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旱涝年的波谱特征有显著差异;(2) 春冬中高纬度超长波,特别是三月份一波槽脊的位置和西风强度与夏季长江下游的降水有较好的关系,与夏季东亚环流形势也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六、湖北省伏旱前期环流特征武汉中心气象台以往对于盛夏伏旱的预报,主要着重于从单站气象要素资料去寻找预报指标,以点带面来预报有无伏旱。1975年初,他们利用1953—1974年的500毫巴月平均图和月距平图,对伏旱前期冬季环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湖北省伏旱前期环流特征模式,基本上能反映盛夏有无伏旱的天气趋势。关于旱涝标准的确定,他们是把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级,凡±25%以下为±1级,±25%—49%为±2级,±50%—74%为±3级,±75%—99%为±4级,大于、等于±100%为±5级。一个天气区的雨量等级则由该区多数站属何级来评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北半球500毫巴平均图,分析了早涝年同期副高特征及副高特征量(如副高面积指数、副高综合指数等)长期过程演变特征,又分析了西风带系统,副高和旱涝相互关系,在这基础上寻找了夏季旱涝的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8.
球谐函数展开在寒潮中期预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潮天气过程的中期预报首先要着眼于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演变。本文对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一次属于绕极涡旋断裂、横糟转向类型的寒潮过程,应用富氏谐波、球面谐波函数展开的方法,研究了北半球100毫巴上超长波各分波振幅的时变特征,和超长波的调整过程。并就100毫巴超长波活动与500毫巴的环流调整相此较,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可供实际寒潮中期预报业务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资料在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正兰 《贵州气象》1994,18(3):21-23
1前言80年代关于长期天气过程的研究成果揭示,大气环流存在着准半年回复现家(1),前期大气环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大范围的天气气候.这不仅证明了长期天气的可预告性,同时也使农作物气象产量在播种前得到有依据的预报成为可能。本文以遵义地L水稻产量年是预报为例,采用9点及15点滑动平均法,由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同格点高度场求得的单元区高度值为因子建立回归预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预报效果.水稻是遵义地区最主要粮食作物,对其产量作较精确的年是预报,对政府部门决策和计划有着重要意义.2产量资担处理水稻产量来自统计局公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月地关系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资料包括:近500年我国东部大范围旱涝等级、近百年长江中下游梅雨、伏旱各指数和近30年江苏汛期雨量—暴雨次数)进行了一系列检验,未发现有明显的统计关系。天体引潮力变化和夏季各月北半球500毫巴高度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系统的高相关。这些说明月地关系—引潮力因素虽然对气候的长趋势振动可能具有某种弱的影响,但对汛期长期天气过程的作用是很小的,对江苏暴雨的影响也不明显,不宜作为长期预报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