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较严重的并发症。如不能有效地预防及早期发现和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头圈在我院脑外科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脑外伤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昏迷患者,以及脑外伤手术后头部制动和被动体位者,还用于脑外伤所致的四肢功能障碍者。压疮和褥疮是脑部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要预防这一并发症,不仅要保持床铺的舒适、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还要求床垫要适中,防止凹凸不平,并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  相似文献   

3.
128例严重脑外伤后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有关脑外伤后血糖代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但经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受到病情变化、药物的应用等多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严重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严重脑外伤后1~2小时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复诊率很高的一种疾患 ,临床上认其为功能性的可逆性改变 ,常给予镇静安神止痛等治疗 ,但对其转归的追踪观察 ,国内外尚无专题报告。我们自 1985年 5月至 1998年 4月 ,对136例诊断为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脑外伤后脑心综合征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中,脑外伤后并发脑心综合征比较常见,本院在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脑外伤后脑心综合征85例,现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18例经影像学证实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死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外伤昏迷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4例恢复意识,其中20例恢复工作或学习,19例生活可以自理,15例仍需他人照顾。结论脑外伤昏迷患者的预后较差,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还不是很理想,还需要加强研究,本文就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型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1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螺旋CT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有关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的报道逐渐增多,而重型脑外伤后脑梗塞致残致死率又极高,已越来越受到神经外科界的高度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笔者在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共收治重型脑外伤921例,其中合并脑梗塞16例,现就其发病机理,可能影响因素及预后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辨证施治的疗效。方法:94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72例,予以中药辨证施治;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65.3%(47例),显效率20例(27.8%),有效率6.9%(5例);对照组治愈率31.8%(7例),显效率36.4%(8例),有效率27.3%(6例);无效率4.5%(1例)。(P<0.05)。结论: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辨证施治,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外伤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情况,分析原因,寻找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8例脑外伤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出血时间:术中3例,术后24小时内8例,1~3天14例,4~7天3例,大于7天1例。再出血部位:原挫伤出血灶再出血10例,原出血灶近旁5例,对侧或远隔部位13例。预后:正常或轻残17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4例。结论脑外伤术后再出血原因很多:术中止血不彻底、骨窗设计不合理,减压过快,复苏时血压升高,凝血机制障碍及癫痫发作等。根据上述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减少再出血,术后严密观察,及时CT复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脑外伤后综合征脑血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外伤患者治疗后期,部分患者出现各种功能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减退和各种精神症状等,以头痛最为常见,统称为脑外伤后综合征.笔者研究了56例脑外伤后综合症患者的脑血流变化的特点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颅N#b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救治分析,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提高对脑外伤后发生肾功能损害的诊治经验,加强对其危害性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本院接诊的脑外伤合并有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人,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并对病人的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以及因病施治的个体化治疗,18位患者肾功能情况恢复较满意,9例出现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并最终死亡,6例患者其肾功能损害情况并未出现明显进展,由于原发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结论急性肾功能损害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使得治疗脑外伤的多种药物构成禁忌,明显增加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需要早期防范和积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脑外伤术后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及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50例脑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注射治疗10天.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对比加用参麦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及术后1~7天的大脑中动脉流速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指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情况.结果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减轻脑外伤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0年3月诊治31例脑外伤术后脑梗死的患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以及针灸理疗、功能锻炼,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9例;好转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多脏器衰竭或感染,2例死于癫痫持续状态.结论:脑外伤术后脑梗死发病率较低,在外伤后由于脑供血动脉损伤,加上脑水肿,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采取适当的综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外伤后,突触的数目、功能均发生很大变化。我们研究了落体擅击法造成的大鼠左顶脑挫裂伤灶周突触数目和功能变化规律和机制,以期为治疗脑外伤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15例不同受伤类型的患者依靠临床表现和腰穿测压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根据不同病因采用多种治疗措施,14例于2~7天内症状缓解或消失,1例死于颅内感染和肾功能衰竭。结论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外伤后直接或间接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分泌不足或丢失过多所致,确诊后予及时终止脑脊液的丢失并予多种途径促进脑脊液分泌,多能短期内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外伤并发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及如何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9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死亡。结论 加强心电监护,谨慎应用脱水剂,及时处理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早期修复颅骨缺损在脑损伤恢复期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手术抢救后,局部的颅骨缺损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并发症。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脑外伤后手术导致颅骨缺损的患者49例,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并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探讨早期修复颅骨缺损对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脑外伤继发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36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结果,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诊治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死亡3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4例,中残6例,恢复良好20例。结论继发性脑梗死发病率虽较低,但起病隐匿,后果严重,早期预防、及时诊断、恰当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脑外伤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关护理防范措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72例住院救治脑外伤对象资料,统计肺部感染者,并将肺部感染者纳入到观察组,未感染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患者发生影响因素,并对有意义单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针对肺部感染影响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加速患者康复。结果 经调查发现,年龄、吸烟史、合并伤、机械通气、血清白蛋白水平、糖尿病史、应用激素、血清白蛋白水平、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气管切开时间、GCS评分为脑外伤住院救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单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白蛋白下降、气管切开时间、应用激素、GCS评分为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外伤住院救治患者肺部感染发病影响因素多,临床医护人员需加强对该类高危因素的关注,同时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积极处理其糖尿病,控制其血糖水平,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营养干预,纠正其贫血症状等,提高其免疫力;根据临床药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