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潘兴成 《光明中医》2002,17(3):36-38
近年来 ,笔者用自拟下消饮治疗 2例糖尿病 52例 ,并与消渴丸治疗 3 7例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将 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下消饮治疗和消渴丸治疗对照组 ,治疗组 52例中 ,男 2 3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3 9~ 85岁 ,平均 58 3岁 ;病程 3个月至 2 5年 ,平均病程 8 7年。对照组 3 7例中 ,男 1 8例 ,女 1 9例 ,年龄 42~ 77岁 ,平均年龄55 6岁 ;病程 6个月至 1 9年 ,平均病程 7 4年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一般情况相似 (P >0 0 5) ,具有可比性。1 2 临床诊断及检查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8…  相似文献   

2.
刘士正  隋瑛 《山东中医杂志》1994,13(11):496-497
<正> 1981~1992年,我们用中药配制的复方消渴胶囊,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2例(治疗组),并与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照组),口服降糖灵及优降糖,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82例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30~40岁者6例,41~50岁者19例,51岁以上者57例;病程半个月~1年者12例,1~2年者16例,2~4年  相似文献   

3.
1993年4月~1997年6月,我们运用通腑泄浊法治疗老年糖尿病67例,并与用消渴丸治疗的58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年龄>60岁,经普通饮食控制,空腹血糖(FBG)>72mmol/L,餐后2h血糖(PBG)>83mmol/L者作为观察对象。治疗组67例,男29例,女38例;年龄663±51岁;病程52±17年;合并高血压10例,冠心病9例,视网膜病变6例。对照组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667±41岁;病程54±12年;合并高血压7例,冠心病5例,视网膜病变3例。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方法 两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笔者近年运用健脾益肾法治疗亚型糖尿病53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3例中,男性14例,女性38例;年龄最/Jug39岁,最大者72岁,>50岁者46例;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2年,多数为3~5年;47例人院前连续服用消渴丸。诊断标准参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基本方:生黄茂制黄精云警炒白术仙灵脾茧丝子山某某葛根天花粉丹参泽泻,水煎2次,浓缩至500ml,分2次口服。同时服用消渴丸(含优降糖)。3治疗结果3.l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相似文献   

5.
消渴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用消渴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52例,并与达美康随机对照,疗效显著,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46岁~65岁;病程5年~7年。对照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47岁~66岁;病程1年~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连续2次心电图检查具有心肌缺血改变。2治疗方法按随机数字表确定统一分组方案,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消渴安胶囊(0.5g/粒)每次4粒,日服3次;对照组:达美康片80mg/次,日服2次…  相似文献   

6.
降糖消渴汤治疗糖尿病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5月~1997年5月,我们运用自拟降糖消渴场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50例,并与口服消渴丸的30例做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观察病人。治疗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单纯性糖尿病32例,伴有合并症者18例。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单纯性糖尿病22例,伴有合并症者8例。1.2诊断依据所有病例除根据已出现的糖尿病症状和体征外,参照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确诊为Ⅱ型…  相似文献   

7.
金匮肾气丸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近年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用金匮肾气丸加活血化瘀药治疗23例,并用常规西药治疗2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l一般资料43例均按《实用肾病学》第二版中糖尿病肾病的分期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组,中药治疗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2岁;尿蛋白排泄率(UAE)>20μg/min,病程3个月~5年;糖尿病病程5~21年。西药对照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0岁;UAE>20μg/min,病程4个月~5年;糖尿病病程4.5~22年。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系在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给…  相似文献   

8.
天元降糖丸系经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的治疗糖尿病基本中药配方.经对1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情况共观察患者130例,其中男57例,女73例;年龄38~72岁,平均54.5±8.7岁;病程(从确诊之日计)1个月~12年,年均15.5±22.6个月.1.2观察前治疗情况口服优降糖(包括消渴丸)2.5~5mg/d28例,达美康80~240mg/d19例,糖适平5例,降糖灵25~50mg/d11例,优降糖加降糖灵7例,新发现病例单纯饮食控制加运动疗法60例.  相似文献   

9.
消渴扶正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49±7岁,病程2.6~11.5年,平均7.8±4.3年。合并感染者28例,合并冠心病者30例,合并神经病变者22例,合并糖尿病足者9例。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2±5岁,病程2.2~12.8年,平均8.0±3.9年。合并感染者19例,合并冠心病者21例,合并神经病变者17例,合并糖尿病足者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按照WTO、(1998)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西药(美吡哒,优降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渴扶正胶囊,每次4~6粒,每日3次,早、午餐前半h服用,晚间睡前半h服用,每个疗程3个月,共3个疗程。血糖下降达正常值可减量,每次2~4粒口服,2次/d,维持1个疗程后改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 90 %以上是 型糖尿病 ,其主要治疗药物磺脲类和双胍类虽能明显降低血糖 ,但副作用大 ,自然失效率高。寻求安全有效的药物是医务人员的迫切任务。笔者采用中药加入少量优降糖治疗 型糖尿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本组 1 0 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中西药结合糖尿病治疗中心 ,均符合 1 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且近 3个月内无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53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2 7例 ;年龄 38~ 58岁 ,平均 48.3± 9.2岁 ;病程 1个月~ 3年。西药组 47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2…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 1997年 3月~ 1999年 4月应用参麦注射液辅助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良 2型糖尿病患者 37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7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按 WHO诊断标准确诊为 2型糖尿病 ,全部病例均为药物治疗、饮食管理血糖仍控制不良的患者 ,空腹血糖 >7.2 mmol/ L。年龄 4 6~ 85岁 ,平均 6 5岁 ,其中男 12例 ,女 2 5例 ,病程长者 12年 ,短者半年 ,平均 4 .5年。本法治疗前一直服用降糖药物治疗 ,其中服消渴丸者 17例、 D860 8例、优降糖 6例、达美康 6例 ;伴有并发及合并症者 2 7例 ,其中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知柏地黄汤合绞股蓝治疗Ⅱ型糖尿病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1991年4月~1996年10月用知柏地黄汤合绞股蓝治疗Ⅱ型糖尿病8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人选病例160例(其中对照组80例)均按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即三多一少一高,即饮多、食多、尿多,胰岛素少、血糖高确诊。以饮食治疗无效,亦未用过胰岛素治疗。观察病例接就诊次序,随机分为知柏地黄汤组(治疗组)与消渴丸组(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40~67岁,其中40~50岁者25例,51~60岁者47例,60岁以上者8例;病程:80天~20年,平均56个月。对照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43…  相似文献   

13.
2001-2005年,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入选的120例患者均符合国内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8~70岁;病程2~25年。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55-71岁;病程3~20年。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优势和方向,我们遵此宗旨,应用“克糖灵”系列方治疗Ⅱ型糖尿病32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25例均根据WHO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全部病例在来诊前均为服用其他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而未能达到有效标准者。其中男151例,女174例。年龄31~81岁,平均51.89±9.88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29个月。肥胖型即体重指数[公斤体重÷(厘米身高-110))≥1.20者165例,占50.8%。就诊前服用优降糖或达美康者138人;服用降糖灵者14人;服用消渴丸或玉泉丸者103人;服用达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临床中在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加用糖麻痛消胶囊,疗效显著,报道如下。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6.12±4.15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程3.12±1.24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4.69±5.36岁;DPN病程2.64±1.58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2007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的西医诊断标准且分型属于2型糖尿病的。②年龄18~75岁(含18岁和75岁)。③符合中医消渴证的诊断标准且辨证属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16.
滋肾消渴方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1997-03~1999-11,我们运用滋肾消渴方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肾病专业委员会标准[1]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达到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分期标准[2].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0~65岁,平均50.4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3.53年;并发白内障4例,视网膜病变3例,高血压病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  相似文献   

17.
当归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于1996年8月~1997年10月,应用当归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共69例,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44~72岁,平均573岁;糖尿病病程为8个月~12年,平均87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为10个月~72年,平均42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674mmol/L。对照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43~71岁,平均548岁;糖尿病病程7个月~125年,平均78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为9个月~78年,平均37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667mmol/L。治疗方法 观察组41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为主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5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4例均为门诊病人,全部病例均符合198o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且近期均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随机将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药结合组)56例,其中男26例,女3O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6个月。对照组(单纯西药组)28例,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37~72岁,平均52.2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4个月。以上两组治疗前的病情轻重、临床症状、病程长短及空腹血糠数值均相…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 1 997~ 2 0 0 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引起下肢溃疡 34例 ,疗效显著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34例均为住院病人 ,有糖尿病病史 ,男 2 8例 ,女 6例 ;年龄 5 2~ 87岁 ,平均 69.5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2 1年 ,平均 6年。其中 1型糖尿病 1 2例 (女4例 ,男 8例 ) ,平均病史 4年 ;2型糖尿病 2 2例 (女2例 ,男 2 0例 ) ,平均病史 1 2年。2 治疗方法 西药予以抗炎及降血糖。抗炎以头孢类及奎诺酮类为主 ,如先锋 V6.0和氧氟沙星 1 0 0 ml静滴 ,每日 1次。降血糖以双胍类为主 ,如优降糖、降糖灵等 ,以及消渴丸应用。血糖升高≥ 1 …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参照《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结节性红斑的诊断标准[1]。1.2一般资料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10例,女50例;年龄21~50岁,平均(31.61±8.92)岁;病程2周~3年,平均(9.55±5.52)个月。对照组60例,女52例,男8例;年龄19~52岁,平均(30.22±9.25)岁;病程1周~4年,平均(10.57±6.55)个月。2组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