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乙二醇或甲醛为还原剂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的钯催化剂,并研究了负载催化剂在Suzuki偶联反应中催化合成联苯的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如溶剂、还原剂、底物及反应温度等对均相Suzuki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负载钯(Pd/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肉桂酰氯发生偶联反应,合成肉桂酸月桂酸酐的方法。同时对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的选择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溶剂是丙酮,催化剂用量2g,反应时间25h。产率可达85%。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3.
胶原蛋白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胶原蛋白为载体制得了生物高分子负载钯催化剂,利用XPS、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对碘代苯与丙烯酸交叉偶联生成反式-肉桂酸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反应因素(溶剂、温度、原料比、缚酸剂及其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该催化剂对碘代苯与丙烯酸交叉偶联生成反式-肉桂酸的适宜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有机/SiO2杂化材料负载的钯配合物催化剂和对碘代苯与丙烯酸Heck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可以高转化率、高产率地合成反式肉桂酸,且催化剂经过滤洗涤可回收再利用.同时探讨了催化剂对其他反应底物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双环戊二烯环氧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负载型杂多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作为氧源,催化氧化双环戊二烯制备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双氧水浓度、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溶剂种类、反应时间等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钛硅分子筛负载磷钨杂多酸作催化剂,质量分数50%的双氧水为氧源,叔丁醇作溶剂,反应温度为60℃,n(C10H12)∶n(H2O2)=1∶2.5,反应时间13h。在此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达到99.12%,产物的选择性达到88.31%。另外对催化剂连续反应168h后活性进行评价表明催化剂活性已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6.
聚(4-乙烯吡啶)/酸复合物-钯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 (4-乙烯吡啶 ) (PVP)与乙酸、盐酸、聚丙烯酸的分子复合物为载体 ,制备了均相的高分子负载钯催化剂 (简称PVP/HAc -Pd ,PVP/HCl-Pd ,PVP/PAA -Pd) ,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对于硝基苯氢化反应的活性 ,发现PVP/HAc -Pd的活性及稳定性为最好 ,且比以聚 (4-乙烯吡啶 )为载体的负载钯催化剂有显著提高 ,无机强碱KOH的存在对反应有明显的加速效应 .详细讨论了各种碱、KOH用量、溶剂以及温度对PVP/HAc -Pd催化硝基苯加氢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PVP/HAc -Pd中 ,4 -乙烯吡啶与乙酸的最佳摩尔比为 10∶1,4 -乙烯吡啶单元与钯的最佳摩尔比为 4∶1时 ,对于硝基苯加氢的催化活性最高 .PVP/HAc -Pd对硝基苯催化氢化的适宜条件为 :无水乙醇溶剂 ,4 5℃ .另外 ,加入 0 .3MKOH可以使PVP/HAc -Pd活性提高 3倍左右 ,弱碱的加入则使PVP/HAc -Pd的催化活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MCM-41固载异双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9个具有混合价态的大环d-f异双核配合物[M1M2L](NO3)(H2O)n(M,L分别代表金属和配体)。采用浸渍法将d-f异双核配合物分别固载在中孔分子筛MCM-41上制得负载催化材料。IR,UV-Vis,XRD,ICP-AES和TG/DTA表征表明异双核配合物被固载后,配合物结构仍保持完整。以环己烷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负载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其TOF值分别为20.4-49.2 h-1。当选用冰醋酸做溶剂时,环己烷的转化率高达72.1%。此外,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加入量及催化剂的加入量对环己烷催化氧化的影响。该系列催化剂在环己烷液相反应中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10-12 h,反应温度在343-393 K,双氧水的最佳加入量为5-15 mL,催化剂的最佳加入量0.5-1.0 g。  相似文献   

8.
利用淀粉包覆四氧化三铁(Fe_3O_4)内核并负载原位生成零价钯(Pd~((0)))的方法,制备了可磁性回收的钯(Pd)催化剂Fe_3O_4@Starch-Pd~((0)),研究其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制备联苯化合物的性能。结果发现,该催化剂可以在空气氛围内、温和条件下催化系列卤代芳烃和芳基硼酸之间的Suzuki偶联反应。此外,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磁性分离后,重复使用4次,催化活性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用浸渍法制备了Pd(Ⅱ)/γ-Al2O3催化剂。制备了有机锡试剂三丁基苯基锡、三丁基苄基锡、三丁基烯丙基锡,详细考察了影响有机锡试剂和α-卤代酸酯偶联反应的各种因素,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有机锡试剂与α-卤代酸的摩尔比为10.4:10,丙酮溶剂最佳用量15mL,反应时间20h,催化剂用量1.5g。结果表明,在有机锡试剂和α-卤代酸酯偶联反应中,钯实际用量很少,对有机锡的摩尔比为8.6×10-3:1。该催化剂有较高的选择性,很高的催化活性,酯基在反应中不被破坏。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偶联反应的产率还很高。用XPS、XRD、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催化活性中心是金属态的钯。  相似文献   

10.
用浸渍法制备了Pd(Ⅱ)/γ-Al2O3催化剂.制备了有机锡试剂三丁基苯基锡、三丁基苄基锡、三丁基烯丙基锡,详细考察了影响有机锡试剂和α-卤代酸酯偶联反应的各种因素,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有机锡试剂与α-卤代酸的摩尔比为10.4:10,丙酮溶剂最佳用量15 mL,反应时间20 h,催化剂用量1.5 g.结果表明,在有机锡试剂和α-卤代酸酯偶联反应中,钯实际用量很少,对有机锡的摩尔比为8.6×10-3:1.该催化剂有较高的选择性,很高的催化活性,酯基在反应中不被破坏.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偶联反应的产率还很高.用XPS、XRD、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催化活性中心是金属态的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列举有机化学中常见的竞争反应,讨论反应物结构、试剂、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竞争反应取向的影响,可更好地选择最佳条件提高主要产品的收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压液相色谱研究了乙烯砜活性染料同α-甲基-D-葡萄糖苷反应生成化合物D4,D6的碱解反应,结果发现:染料糖苷化合物D4,D6的碱解反应在初始阶段主要是消除反应;在PH值恒定条件下,低温时,化合物D6较D4碱解反应速度快,而在高温时,化合物D4较D6碱解反应速度快;两者的碱解反应均随温度升高而反应速度增快。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Fischer-Tropsch台成反应研究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概述了Fischer-Tropeh合成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几种主要反应机理模型的内容,最后讨论了Fischer-Tropsch合成反应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煤制脱硫剂制备过程中活化反应的机理。通过活化反应产物的分析以及传质阻力计算,予测出活化反应主要是水蒸气分子和煤在碳化时所吸附的碳氢化物分子的反应,这种反应使得脱硫剂微孔内表面“净化”,从而提高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热裂解过程动力学的试验分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尽管针对纤维素热裂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已开展得比较广泛 ,但其表观动力学的确定仍是一具有争论性的问题 ,从而对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的描述也就各不相同 .本文试图通过纤维素的热裂解动力学研究 ,对此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并给出相应的机理描述 .纤维素热裂解随温度的升高经历了五个不同的阶段 ,其中第三阶段是整个过程的主要部分 ,期间大量挥发分析出并造成明显失重 .试验发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 ,热滞后现象的加重致使纤维素热裂解各个阶段向高温侧移动 ;同时高升温速率对炭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 ,但有利于挥发分的生成 .通过对热裂解主反应区的热重分析 ,采用微商法求得对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以 6 0 0 K作为分界点 ,低温段的活化能约在2 6 7k J/ m ol,较高温度段则体现为 174 k J/ mol左右的低活化能 .纤维素热裂解是一传热传质现象 ,与化学动力学机制相互影响、控制的过程 ,试验条件、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结论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RHF/4—31G基组对氢氰酸的硼氢化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IRC分析表明:氢氰酸与甲硼烷通过“类四中心”过渡态,直接加成生成产物.排除了甲硼烷直接进攻碳-氮π键,经三中心过渡态生成产物;确定了形成直线型分子复合物,靠分子内氢迁移重排生成产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N-对甲苯磺酰基乙二胺与1,2-二溴乙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的二溴乙烷反应,各次实验的主要产物都为N,N’-2对甲苯磺酰胺乙基四氢吡嗪,其产率达74.6~82%,本文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反应历程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磁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催化剂具有磁响应特征,可利用外磁场将其分离和回收,其应用克服了传统催化剂在分离与回收过程中能耗高、质量损失大等问题,降低了反应成本。因此,对磁性催化剂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磁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氧化反应、加氢反应、偶合反应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磁性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脂肪酶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脂肪酶催化特性及近年对反应体系中水、介质、载体等对脂肪酶催化活性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聚氯乙烯(以下前称PVC)塑料老化的原因,重点讨论了PVC塑料的老化机理与防老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