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rnithogalum virens细胞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苏木精及石炭酸——品红染色法,对 Ornithogalum virens 的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各分裂期的形态。同时,还观察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供了一种能同时得到植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片方法,去壁——低渗——Giemsa染色法.利用植物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期,花药壁细胞也能同时进行有丝分裂的特点,选用进入减数分裂期的花蕾(花器小的植物)或花药作材料,用酶解,低渗制片法、Giemsa染色,能同时在一块载片上得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相,且染色体完整而图相背景清晰,染色体染成紫红色,更适合于黑白片的显微摄影,此法对染色体数目多、形态小或根尖材料难取的植物,特别是对材料稀少的诱变体或突变枝条进行染色体的鉴定,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探讨大蒜的不育性,对宝坻大蒜气生鳞茎的发育、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的异常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大蒜的气生鳞茎数量多、长势快;(2)大蒜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有27.4%的细胞出现异常分裂现象,包括滞后染色体(7.6%)、染色体桥(9.3%)、染色体断片(1.7%)和微核(9.7%)等异常行为;(3)正常发育的花粉母细胞在形成花粉粒时逐渐干枯.花粉母细胞中高频率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和花粉母细胞在形成花粉粒时的干枯可能是导致大蒜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得到的抗小麦白粉病衍生系忻麦818和忻麦6160进行了根尖染色体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研究.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忻麦818、忻麦6160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可见二者都有很强的细胞学稳定性.忻麦818与中国春杂种F1 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20.01Ⅱ+1.98 Ⅰ,说明忻麦818可能是一个双体异代换系,然而忻麦6160与中国春杂种F1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19Ⅱ+1Ⅳ,在每个细胞中均有四价体出现,说明忻麦6160可能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帮助细胞分子生物学初学者在显微镜下尽快识别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及染色体变化特征,以玉米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制作了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浓缩)期、前Ⅰ、中Ⅰ、后Ⅰ、末Ⅰ、前Ⅱ、中Ⅱ、后Ⅱ、末Ⅱ玻片并在显微镜下拍照,依据照片描述各时期细胞及染色体变化特征,以期为细胞分子生物学初学者系统学习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玻片制片,识别各时期(尤其是终变期和Ⅰ中花粉母细胞)细胞及染色体动态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不育系83A、41A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单核花粉期基本正常.小孢子能通过两次有丝分裂形成三核花粉粒.但在有丝分裂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微核和大小不等的精核.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三核花粉期及其以后.败育类型属于圆败.其败育原因可能与遗传物的丢失、分配不均和细胞器的分化不良有关.恢复系2721、143和 F_1的花粉大而圆,细胞质充实饱满,花粉活力强,结实率高,故2721和143是较好的恢复系.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蝴蝶花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行了观察,发现其减数分裂基本上是正常的。但有些细胞有落后染色体、微核、微小孢子和不育花粉粒的产生。这说明减数分裂有障碍。这种现象类似多倍体植物的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8.
黄牡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遗传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黄牡丹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发现在其减数分裂中存在诸如单价体、四价体、多价体、同源染色体联会不分离,后期Ⅰ~Ⅱ染色体桥及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微核等一系列异常现象.统计了异常现象出现的频率;从细胞遗传学水平上分析了黄牡丹在野外结实率低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花粉母细胞发育进程的细胞生物学特征角度观察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利用压 片法,通过连续的采样,研究了鹅掌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规律。结果表明:鹅掌楸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与一般植物的 PMCs减数分裂相似,其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n=2x=38。另外,可通过鹅掌楸花芽的外形观察初步判断其发育的阶段,估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染色体的变化和异常行为,为进一步开展柳杉的生殖生物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柳杉的雄球花(小孢子叶球)为材料,采用压片法研究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变化规律。【结果】柳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类型为同时型,其进程一般开始于10月中下旬并持续到11月上旬。观察发现柳杉雄球花外观颜色的变化与减数分裂进程有关,同一侧枝上柳杉雄球花的发育不一致,同一花序中的不同小孢子叶球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同步。通过观察柳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存在单价染色体、不等价二价体、滞后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裂、异常四分体等异常现象。【结论】柳杉雄球花外观颜色的变化与减数分裂进程密切相关,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存在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1.在处理过的材料中,不少花粉母细胞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论是在分裂的任何时期均观察到有不正常的染色体产生,染色体发生胶合或膨大,出现微核,后期桥,落后及先行染色体等。甚致在分裂间期也见到核呈现固缩。2.在处理过的材料中,由于其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遭受破坏产生了不正常的减数分裂,结果形成不少空的败育花粉粒,这可能是产量降低的因素之一。3.在处理过的材料中,也观察到有少数正常大小形态的花粉粒,这可能是由于处理休眠种子,其含水量少,细胞均处于休眠状态,对 X 射线的敏感性不强的关系,故一些花粉母细胞均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4.在对照的材料中,亦见有极少数花粉母细胞产生不正常的分裂,染色体发生胶合,出现染色体桥及落后染色体等。5.在对照的材料中,花粉母细胞产生不正常染色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界条件不仅与不正常的温度有关,还可能与不同地区的某些条件如宇宙线照射等有关。内在因素可能与其花粉母细胞的生理生化活动有关。6.在对照和处理过的材料中,其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均为顺序型,四分孢子均为田字形。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油樟水浸提液作用蚕豆根尖研究了油樟化感作用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樟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化感作用和浸提液浓度、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在实验设计的范围内,随油樟水浸提液浓度的加大,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著减小,而细胞微核率显著提高;油樟浸提液作用48 h时,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化感作用最强;油樟水浸提液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染色体断片和滞后染色体等多种畸变染色体,并使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分裂相减少.说明油樟化感物质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微核的产生,从而影响蚕豆根尖的生长和细胞的  相似文献   

13.
一、林木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植物花粉(雄配子体)通过传粉作用与卵细胞(雌配子体)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为种子。种子以及由种子长成的植株的细胞中,包含着来自精、卵即父母双方的两套遗传物质——染色体,这从细胞遗传学上说是二倍体。花粉和卵细胞分别由花粉母细胞和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而形成。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也就是说,在花粉和卵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因而是单倍体。花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压片法,通过连续的采样,研究了杉木雄球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规律.结果表明:杉木雄球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一般植物的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相似,但其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进程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减数分裂时期也表现为不同步.在某一雄球花内,小孢子叶从中央向两端逐步成熟.杉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与颜色和大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其颜色发生从黄褐色-翠绿色-绿色-褐色-深褐色的变化,其中杉木雄球花颜色变化与其减数分裂进程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黎渊珠 《科技信息》2013,(8):279-280
[目的]探讨植物远缘杂交不育的原因,以期为后期作物远缘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常规的压片方法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加倍一代株系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进行研究。[结果]结果发现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加倍一代株系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分裂现象,即发现在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加倍一代株系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些染色体行为不规则的现象,出现如:单价体、四价体、多价体、染色体桥及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微核等一系列异常现象。[结论]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加倍一代株系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高频率异常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其大部分花粉发育异常,表现出远缘杂种的不育。  相似文献   

16.
水稻染色体小,染色很困难,又缺少观察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满意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水稻细胞遗传和育种的研究。近年来,几个作者报导过水稻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制片技术,但还没有报导过准确地观察水稻减数分裂染色体的方法。我们从多年实践中体会到:要准确地作好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制片,关键在于掌握水稻减数分裂持续时期采样和染色这两个步骤。本文主要讨论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L.)Pers.)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黑高粱(S.almum Parodi)和高粱(S.bicolor(L.)Moench)是假高粱的两种近缘种,其中黑高粱有入侵性,高粱则为栽培植物,不表现出入侵性.为了解影响植物入侵能力的生物学因素,比较了高粱属3种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大小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结果表明,高粱染色体平均投影面积最大,其次是黑高粱,假高粱的最小;就细胞和细胞核大小而言,都是高粱最大、其次是黑高粱和假高粱;在25~35℃的温度范围内,高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速率最低,假高粱的最高.3种植物的种子(颖果)以高粱最大,黑高粱和假高粱的显著小,幼苗相对生长速率以高粱最小,假高粱的最高.3种植物的细胞分裂速率与其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和种子大小存在显著相关,表明入侵性植物往往具有较小的分生组织细胞、细胞核和种子,但是有相对高的细胞分裂速率和幼苗相对干重.因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学指标在高粱属植物入侵能力评估上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小白菜与大白菜亚种间杂交及回交世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杂种F1花粉可染率90.7%,表现出较好的育性;回交BC1-3花粉可染率升高,表明育性逐步提高.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染色体行为细胞数占总观察数的89.1%,这解释了F1具有较好育性的原因.杂种F1减数分裂各个时期会出现不正常现象,如双核仁、配对紊乱、染色体桥、染色体片段丢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杂种F1育性低于正常二倍体的原因.14.3%的BC1花粉母细胞会出现不正常现象,而BC2-3已经相对正常,极少观察到减数分裂不正常现象,表明在回交过程中染色体稳定是一个快速的过程,这与表型及育性调查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继~(60)Cor射线对蚕豆根尖细胞和小孢子发育的辐射效应的续篇,总结了茎尖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畸变,微核及其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中存在的不同状态,指出与细胞核在分裂周期的变化是相似的。并讨论了根尖、茎尖和小孢子母细胞中的细胞效应的互相关系,为蚕豆的辐射育种提供了细胞学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经检测,在正常的一粒小麦(TriticummonococumL.)中有细胞并合发生.细胞并合仅存在于减数分裂的凝线期,核物质从一个花粉母细胞到邻近花粉母细胞的转移是通过胞质通道进行的.细胞并合的发生是自发的,且在花粉母细胞中有方向性.本次调查中未观察到花粉败育现象,具细胞并合的植株结实也未受影响.中期Ⅰ一些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变化,这造成一些花粉母细胞在后期Ⅰ时出现非正常分离.由于异常花粉母细胞很少,孟德尔分离比例仍然成立.这被认为是在常规遗传分析中不能检测出细胞并合的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