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郭福军 《海洋石油》2020,40(1):61-64, 69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低效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低效井综合治理工作是油田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何保证低效井的治理具有效益是老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低效油井的治理效果和老油田开发整体效益,以油田单井效益评价系统为依托,从单井入手,探索适合低效井治理效益潜力的评价标准、方法与指标体系。通过低效油井治理效益潜力评价体系的构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57口低效油井进行效益潜力综合评价,降低了油井治理措施实施的风险,提高了低效油井治理的成功率和治理效果。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模糊综合评价可以提高油井效益潜力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油气产能建设项目跟踪评价是以各开发区块、产能井为分析对象,通过密切跟踪各开发区块、产能井的开发指标、投资指标变化情况,结合当年油价,建立经济评价财务指标体系并对各区块、产能井的财务指标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实现产能建设与单井效益评价有机结合,强化产能新井跟踪评价,为未来产能建设新井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藏开发经济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武  钟水清  吴康 《钻采工艺》2004,27(5):22-24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油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油田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以油田经济产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油田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的方法,分别对老井、新井和措施井经济产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低效井的判别模型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井低效井判别模型新井低效井判别模型应用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模型。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当油井在投资回收期内的累积产值等于同期总投资、累积年经营费用和必要的税金之和时 ,该井所对应的初期日产油量称为油井的经济极限初产油量。qmin =(CmH〔10 -4+Ib) β +C0( 1+i) T - 1i3 6 5τ0 (P-Rt)w BT - 1B- 1〔10 -4( 1)  式中 ,PP 为投资回收期内单井累计效益 ,10 4元 ;SP为投资回收期内单井累计总产值 ,10 4元 ;K为投资回收期内单井累计总投资 ,10 4元 ;Cp 为投资回收期内单井累计年经营…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经济界限模型的确定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在对目前国内主要的大油田开发指标及投资、生产成本等经济指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符合油田开发生产实际及适应水驱开发油田各类增产措施的经济界限模型,即新井初期最低产量界限、开发投资上限、成本上限、价格下限、单井控制储量下限、经济极限井距等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可为开发部署和生产决策提供经济效益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油井单井生产的效益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油田的开发经济效益。因此,对油井单井特别是那些产油量低、含水高的低效井进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将为优化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超稠油开发中单井的费用构成进行了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单井效益评价模型,并结合某区块单井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后期低效井经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盈亏平衡原理,确定了油田开发后期低效生产井最低经济产量界限的计算方法及图版,为优化单井产量,提高开发效益提出了一种经济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制定油田产量计划指标,使油田开采获得最佳效益,从油田开展单井效益评价出发,依据油田产量的经济特征,将效益产量分为新井效益产量、老井效益产量和措施效益产量。新井效益产量计算方法为现金流量法,将新井作为建设项目评价其经济性,求解净现值最大时的产能建设规模及当年新井产量;老井效益产量计算方法为单井贡献值法,从单井的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对油田效益的贡献大小进行评价,求解老井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措施效益产量研究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法对措施产出的增量价值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然后求解利润最大时的措施产量。针对新井、老井、措施提出了油田效益产量计算模型,模型解决了油田配产中只注重产量指标、忽视油田效益的状况,实现油田效益配产。  相似文献   

9.
葡萄花油田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济评价、预测分析、综合统计评价、等方法和手段,结合油田开发经验和历史数据资料,考虑采油时率、含水率、商品率、递减率、开发年限、投资贷款利率、还款期、成本上升率等一系列影响经济界限的开发和经济因素,建立了产量界限、成本界限、价格界限、投资界限模型及单井无效产量经济界限模型。对葡萄花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界限进行评价,优化了成本结构、投资结构,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田单井最低产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油田经济评价中,单井产量的高低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开发建设投资的大小和油气经济评价的最终效果。文章通过对影响油田单井产量的参数进行分析和测算,运用投资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测算出油田开发单井最低产量,并对最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各自对油田单井最低产量的影响程度。其分析和计算方法可以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建设经济评价初期的测算,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致密油藏开发实践,分析已实施缝网压裂直井和体积压裂水平井2种致密油开发方式下产量变化规律,优化部分经济评价参数,形成了一套适合致密油藏经济参数优选和评价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2种致密油开发方式下不同油价、不同单井日产量的致密油典型区块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建立了在内部收益率为6%、不同油价下单井投资界限与日产量界限图版.应用该图版可有效减少经济评价工作量,快速确定产能区块是否达到经济效益指标.同时通过对投资界限的敏感性分析,明确了油价敏感区间以及单井日产量和投资界限对评价结果的敏感程度.研究成果对致密油探明储量提交、开发方案编制以及油田规划部署等工作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可以降低产能投资决策风险,保证了致密油产能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际形势存在地缘政治变幻莫测、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等不稳定现象,使海外油气开发项目效益面临严峻挑战。开发井单井经济评价作为衡量判断开发井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能够合理区分有效、低效、无效作业,为海外油气开发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海外油气开发项目效益水平。根据海外油气开发项目实际特点,论述了开发井单井经济评价方法及不同合同模式下井口净回价的计算方法,最后,以中亚地区某矿费税收制合同项目为例,介绍了单井经济评价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经过24年的持续开发,双河油田V油组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综合含水已高达92%),产量低、含水高的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加。平均单井日产油小于2t、含水大于95%的油井由1997年的5口上升到2001年的13口,由占总生产井数的10.8%上升到23.2%。单井经营成本逐年上升,而产值却维持在较低水平,必然使低效井的经营成本大于产值,在低效状态下生产。因此,改善低效井开发效果对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油田的开发不仅要考虑整个油田的开发效果,还要考虑单井是否有效益。为了适应油田发展的形势,谋求效益的最大化,进行单井效益评价工作极其重要,它可以及时掌握各油田的投入与产出情况,通过评价分出效益类别,对边际效益井、无效井进行评价,找到问题根源,制定出相应的增效措施,对提高油田整体开发和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姬塬油田铁边城区自2003年左右投入开发,2006年进入上产阶段,随后进入稳产阶段,2015年至今处于产能递减阶段。现阶段,低产低效井既是制约油藏效益开发的难点,也是油藏挖潜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动静态资料对低产低效井的储层物性、开发技术政策、改造参数等方面分析低产低效井的成因,在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对铁边城区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提高单井管理水平,提升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濮城油田正式投入开发已20余年,由于油田投产时间长,井况损坏严重,整体效益明显下滑。2000~2001年濮城油田以提高油田开发效益为宗旨,开展构造精细解释、油藏描述,运用数模技术,深入研究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在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对长期关停的部份事故井、报废井、低效井优选侧钻方案。方案实施后,增加了可采储量,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为油田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田常用人工智能产油量预测方法无法考虑数据在时间上相关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长短期记忆(简称LSTM)神经网络的油田新井产油量预测方法。在分别介绍反向传播(简称BP)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简称RNN)、LSTM神经网络原理以及建模步骤的基础上,以某油田新井单井年产油量预测为例,对影响新井单井年产油量的开发指标进行了筛选,对相应LSTM神经网络进行了训练,并对新井单井年产油量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拟合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方法用于油田新井产油量的预测,为准确预测油田新井产量,指导油田开发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胜利油区低效井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从油田开发的基本规律和目前开发经济效益状况出发,运用油藏工程和经济学基本原理,建立了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老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和经济极限产油量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胜利油区低效井的现状,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低效井存在的原因及其潜力,提出了不同类型低效井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部分油井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无效井治理工作成为油田改善开发效果的主要手段。随着开发不断深入,无效井治理工作量和治理难度逐年加大,治理效果变差。文章以无效井治理创效为出发点,创建了无效井治理率、平均单井治理利润、平均单井增油量3项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雷达图分析法,可综合评价各采油单位无效井治理工作。同时提出综合治理效益值的概念,对油田公司各采油单位2017年无效井2018年综合治理效益值进行计算,实现年度无效井治理工作的定量评价。通过该方法可以直观找出采油单位无效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并结合措施数据剖析治理效果差的根本原因,进而对下一年的治理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如何用单井效益评价新方法确定和治理高成本单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单井效益评价成果,对采油一厂2007年度高成本单井从经济和开发两个角度分析其形成高成本的影响因素,重新界定和分类,既是经济低效又是开发低产的高成本单井为Ⅰ类低效井,经济上低效但开发上不一定低产的高成本单井为Ⅱ类低效井。对其提出下一步治理措施,对转变其效益状况将起到显著的效果。这种分类界定新方法的提出对以后高成本单井的治理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