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计算机取证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雁  林英 《现代计算机》2009,(12):26-28
计算机取证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计算机取证的过程给出了取证的框架模型,并从计算机证据的收集、分析、提取以及安全性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讨论。通过该取证框架模型的指导,最终能将证据和证据分析结果提交法庭备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概念、原则和步骤,然后提出了一个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模型,并针对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数据分析阶段面临的问题,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海量数据分析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动态取证中数据分析的速度、分析的准确性和分析的智能性,解决动态取证中的实用性、有效性、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挖掘的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概念、原则和步骤,然后提出了一个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模型,并针对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数据分析阶段面临的问题,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海量数据分析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动态取证中数据分析的速度、分析的准确性和分析的智能性,解决动态取证中的实用性、有效性、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明旺 《福建电脑》2012,28(6):118-119,145
本文将入侵检测、防火墙技等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取证中,对一切可能发生的计算机犯罪行为实时的进行动态取证。文中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动态取证的相关概念、原则和取证的一般步骤,然后重点的分析了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模型中的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入侵检测模块等各子模块。该系统模型能够体现动态取证的实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计算机取证模型普遍存在不符合证据要求的缺陷,或可操作性较差不能用于实践。本文在分析多种计算机取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计算机取证模型,在该模型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证据属性控制,可以使取证流程符合证据要求。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取证与反取证的较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成 《计算机安全》2006,(1):67-68,73
计算机犯罪日益猖獗,围绕计算机取证与反取证的斗争一直在进行。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取证与反取证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指出了计算机取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动态取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动态取证的概念、原则和步骤,然后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动态取证的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计算机取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计算机取证技术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主要的计算机取证应用技术,并引出了完整的计算机取证系统架构,展望了计算机取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取证技术是一种静态方法,该文从动态取证的角度去解决静态取证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了计算机动态取证的相关技术,提出了一个计算机动态取证系统模型并对相关模块进行设计。根据动态取证的特点,提出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动态取证系统中,针对基本挖掘算法在取证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算法改进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证明了改进算法在计算机动态取证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Android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数字取证源,近年来取证技术不断发展,Android手机取证标准日臻成熟.研究了Android手机存储设备NAND闪存的异步更新策略这一有利于取证的特性,详细描述了符合国际标准的Android手机取证过程,以及Android手机取证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Android手机取证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电子取证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子数据取证对案件侦破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数据具有易失性、易破坏性等特点,需要取证人员具备专业的电子取证技术和方法,才能最后分析出有用的证据,保证案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详细分析三种取证技术和方法:基于Windows的电子取证、基于智能手机的电子取证,基于网络的电子取证,其中基于智能手机的电子取证包括Android手机和iPhone手机,并提出电子取证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手机规范取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立法滞后,规范等问题,取证的方法.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到手机的案件越来越多,手机取证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在取证中却存在移动通信技术检验机构不完善,缺少高素质的取证人员,技术落后,缺乏取证的意识和流程不阻碍了手机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文章针对手机取证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规范手机为手机取证的规范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计算机动态取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昌宇  吴强  曾庆凯 《计算机应用》2005,25(6):1290-1293
提出一个分布式计算机动态取证模型,在被保护系统中进行实时动态的证据采集,将证据及时、完整地存储到安全的证据中心,为证据分析和提取工作提供可信的原始证据数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种手机的推广,手机应用程序的极大丰富,在实际取证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对各种手机的应用程序取证,而现有对手机应用程序的分析技术刚刚起步,要实现对大部分应用程序使用痕迹的取证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如何快速对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取证成为取证工作的一个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手机仿真取证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以Android系统为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瀑布模型的可信取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人+工具+证明"的取证模式,提出可信取证理念。从电子数据的静态属性可信性和取证方法动态行为的可信性两个方面对可信取证体系进行研究,以便最终形成可信的电子证据结果。建立基于瀑布模型的电子取证模型,从可信表达、可信分析、可信提取、可信固定以及可信发现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犯罪也在不断增加,为解决争议和打击计算机犯罪,计算机取证技术已成当前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得计算机取证成为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取证技术概念、特点、取证工具和取证局限性,讨论了计算机取证的发展趋势,并详细介绍了反取证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从考察计算机事前取证技术的研究出发,将传统物理取证的方法学思想无缝地融入到计算机取证技术中,具体地阐述了计算机主动取证方法的轮廓,并概要地描绘了分布式计算机主动取证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数字信息的依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计算机犯罪率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3CSI/FBI计算机犯罪调查报告)。由于计算机犯罪是刑事犯罪中一种新兴的高科技犯罪,政法机关在如何利用高技术手段对付这种高技术犯罪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保障和支持,为了保障和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政法机关打击计算机犯罪的能力,需要对电子数据取证(数字取证、计算机取证)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不但需要开发切实有效的取证工具,更需要对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取证定义、取证标准、取证程序等理论基础的研究。本文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对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电子数据取证的相关概念进行总结,然后对国内外电子数据取证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要性的描述,并对目前较为典型的取证工具作以介绍。本文对取证领域,尤其是对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上层典型应用的行为方式为前提,力求为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数据取证系统建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种计算机数据取证有效性的证明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计算机数据取证的基本要求,给出一种计算机数据取证有效性的证明系统,对电子数据取证有效性理念及其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取证方法有效性和所取数据有效性进行一系列的定义和推导,研究计算机数据取证有效性的一种形式化证明方法。利用上述证明方法对一个计算机取证实例进行取证有效性的形式化证明。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网络环境下电子证据分散、取证分析效率低、协作难度大等问题,在分析计算机犯罪特点以及当前数字取证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基础上,针对数字取证与分析的协同需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正循环反馈机制的云计算支持下的协作式数字取证模型,并详细论述了其设计思想和体系架构.最后,研究了模型的系统实现方法、电子证据云存储调度策略、基于封锁机制的并发分析任务调度.实验表明,协作式数字取证技术可有效提高数字取证工作效率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