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在人单克隆抗-D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 (EBV)可感染灵长类B细胞 ,使其获得持续生长的特性 ,即永生性。我们利用EBV的这一特性 ,在体外感染一能分泌抗 D的人B淋巴细胞 ,建立了能分泌抗 D的人淋巴细胞株 (lym phocytecelllines,LCL) ,为单克隆抗 D的研制奠定了基础。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来源  30ml全血来自广州血液中心Rh阴性经产妇 ,采血时IgG抗 D效价为 10 2 4,IgM抗 D效价为 2 5 6。1 2 实验材料 胎牛血清及RPMI1640培养基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 ,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上海试剂二厂 ,标准红细胞由广州血…  相似文献   

2.
HPV16型E7C亚基因与共激活分子B7-1协同诱导E7特异性CTL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去除E7的转化活性而保留其抗原性的E7C亚基因研制防治HPV16相关疾病的疫苗,并进一步探索利用B7-1研制更佳活化细胞免疫的加强疫苗。方法用PCR方法扩增获得E7C后,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获得pLNCE7C,体外真核细胞中证实其具有表达能力后,在C57BL/6小鼠后腿肌肉内直接进行裸DNA接种免疫,或与pLNCmB7-1联合免疫接种,用51Cr释放法体外分析经免疫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经免疫小鼠获得较好的E7特异性CTL活性;若E7C与小鼠B7-1的表达质粒联合接种,则活性明显得到加强。结论E7C可以用于HPV16DNA疫苗研制,B7-1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同时扩增对抗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通过EBV感染转化成B成淋巴细胞细胞株(BLCL),再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CMV蛋白基因pp65导入BLCL,用这种细胞体外刺激同一供者脐带血的CBMC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经「^51Cr」释放实验(CRA)检测产生的CTL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去除E7的转化活性而保留其抗原性的E7C亚基因研制的防治HPV16相关疾病的疫苗,并进 下探索利用B7-1研制更佳化细胞免疫的加强疫苗。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获得E7C后,插人表达质粒获得pLNCE7C,体外真核细胞中证实其具有表达能力后,在C57BL/6小鼠后腿肌肉内直接进行裸DNA接种免疫,或与PLNCmB7-1联合免疫接种,用^51Cr释放法体外分析经免疫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5.
EB病毒膜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EB(Epstein-Bar)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方法构建了含有Epstein-Bar病毒(EBV)膜蛋白(MA)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CMV/MA,转染CHO细胞,研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性状,及培养液中不同血清含量、冻存、G418对CHO细胞分泌MA的影响。结果获得两个稳定表达MA的细胞株。免疫印迹检测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340kD和220kD,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斑点确定表达产物能与抗MA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用薄层扫描和Lowry法计算MA的表达量为每天19μg/ml。经纯化的MA免疫小鼠,在血清中检测到抗MA的特异性抗体。结论为开发有效的表达系统用于EB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提供有利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检测Epstein—Barr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非放射性、简便易行的可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方法,并且初步应用于Epstein-Barr病毒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用重组的EBV-LMP1痘苗病毒、TK^+痘苗病毒和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EBV-LMP!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用P815细胞和乳酸脱氢酶法检测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 重组EBV-LMP1痘苗病毒免疫组原发CTL水平和体外诱生的二次CTL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EB病毒(EBV)转化的人B淋巴母细胞(LCL)、人B淋巴细胞杂交瘤以及它们的亲本骨髓瘤细胞系的部分表面标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人B淋巴细胞在EBV转化或杂交过程中表面标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LCL和杂交瘤细胞表面标记的检测可能为探寻人B细胞在这些过程中染色体保留或丢失的规律提供一种手段。此外,LCL及人B细胞杂交瘤细胞系有可能被用  相似文献   

8.
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EpsteinBarr 病毒(EBV)与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的关系,并检测瘤细胞内EBV 基因编码产物。方法:作者收集了中山医科大学所属病理科1986 年1 月至1995 年12 月间32 例腮腺LELCs.。32 例LELC石蜡包埋标本再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法检测瘤细胞内EBV 基因表达产物。结果:(1) 在125例腮腺癌中有32 例淋巴上皮瘤样癌,占总病例的25-6% (32/125) 。(2)所有32 例腮腺LELC组织中均有数量不等的EBNA1 和EBERs 阳性瘤细胞。(3)27 例LELC 组织中部分瘤细胞表达LMP1 。(4) 所有标本中均未见ZEBRA 阳性细胞。(5)32例腮腺LELC组织中EAD、VCA和M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9 %(23/32) 、68-8 %(22/32) 和12-5% (4/32) 。结论:(1) 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腮腺LELC的发病率也较高。(2)腮腺LELC 组织中均有EB病毒感染。(3)EB病毒在腮腺LELC的感染主要为潜伏Ⅱ型,即表达EBNA1 、EBERs 和LMP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 VEGF165基因在 Pichia pastoris酵母中的表达,获得高效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hVEGF165。方法采用PCR扩增hVEGF165基因,经DNA序列分析后,插入含AOX1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9K/hVEGF165。经转化酵母宿主菌KM71,筛选多拷贝整合转化子,摇瓶培养,用 10 mL/L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Heparin-Sepharose CL6B亲和层析纯化后,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分子的形式存在于上清中,诱导4d的表达量达上清中总蛋白的60%以上。 Western blot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经Hep-arin-Sepharose CL6B亲和层析纯化, rhVEGF165的纯度可达到90%以上。生物学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活性。结论在 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中,实现了hVEGF165的高效分泌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EB病毒(EBV)转化的人B淋巴母细胞(LCL)、人B淋巴细胞杂交瘤以及它们的亲本骨髓瘤细胞系的部分表面标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人B淋巴细胞在EBV转化或杂交过程中表面标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LCL和杂交瘤细胞表面标记的检测可能为探寻人B细胞在这些过程中染色体保留或丢失的规律提供一种手段。此外,LCL及人B细胞杂交瘤细胞系有可能被用作一种新的模型,来研究人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非放射性、简便易行的可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方法,并且初步应用于Epstein-Bar病毒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用重组的EBV-LMP1痘苗病毒、TK+痘苗病毒和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EBV-LMP1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用P815细胞和乳酸脱氢酶法检测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重组EBV-LMPI痘苗病毒免疫组原发CTL水平和体外诱生的二次CTL水平均高于TK+痘苗病毒免疫组和正常组;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EBV-LMP1蛋白免疫组的CTL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鼠。结论本法可以较好的反映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水平,而且再一次说明LMP1基因能够诱发特异性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2.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与EB病毒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为阐明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与EB病毒(EBV)的关系。方法对30例肺LELC和19例肺非LELC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BV的存在情况及其基因表达特征。结果肺LELC中原位杂交EBV小RNA(EBERs)阳性率为93.3%(28/30);而免疫组化潜在膜蛋白(latentmembraneprotein,LMP1)阳性率分别为53.3%(16/30)和23.3%(7/30);19例病毒衣壳抗原(viruscapsidantigen,VCA)阳性率为23.3%(7/30);19例非LELC肺癌中原位杂交检测EBERs、免疫组化检测LMP1均为阴性。结论肺LELC与EBV密切相关,EBV可能在肺LEL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EBV在肺LELC中主要以潜伏状态存在,只有少量病毒进入溶解周期。  相似文献   

13.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能引起人类多种良性皮肤和粘膜乳头状瘤或疣,且许多型别可导致癌变。诸多研究表明,HPV16型与宫颈癌等癌症发生密切相关,所以预防HPV感染对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HPV基因功能区包括早期区(E区)、晚期区(L区)和长调控区(LCR)。E区与病毒转化细胞有关,L区包括L1和L2,L1基因编码病毒主要衣壳蛋白,表达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为此L1基因是制备基因工程疫苗的理想基因。为获得HPV16L1蛋白,构建了pPIC35HPV16L1重组质粒并在GS115酵…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潜伏膜蛋白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生长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Q  Sun N  Chen X  Mo M  Li F  Cai Q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28(4):285-289
目的 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EBV-LMP)对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为对象,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将重组EBV-LMP表达质粒转染CNE1细胞。以载体质粒转染及CNE1细胞为对照,用细胞体外增殖实验、流式细胞信(FCM)和裸鼠体内丰瘤实验等,观察细胞生长分化的变化。结果 EBV-LMP在体外可明显促进CNE1细胞地增殖,实验组平均吸光度(A)  相似文献   

15.
含HPV16 E7的嵌合型VLPs引发细胞溶解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BPV(牛乳头状瘤病毒)L1/HPV(人乳头状瘤病毒)16E7嵌合型乳头状瘤病毒样颗粒(VIPsX)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将表达纯化的含BPVL1/HPV16E7的嵌合型VLPs作为抗原在体外刺激EL-4细胞并对其进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分析。结果 嵌合型VLPs可引发特异的CTL反应。L1-VLPs抗体能阻断这种特异性细胞溶解反应。结论 含BPVL1/HPV16E7嵌合型的V  相似文献   

16.
EB病毒潜在膜蛋白对鼻咽癌细胞系CNE1生长及HLA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EBV-LMP对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生长及HL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为对象,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将重组EBV-LMP表达质粒pCMVa-LMP转染CNE1细胞。用细胞体外增殖试验,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细胞生长及HLA表达的变化。结果 EBV-LMP在体外可明显促进CNE1细胞的增殖,增殖吸光度比值试验组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细胞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大量的研究已证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细胞的功能改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其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起主要作用。故尔观测Ox 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 1、VCAM 1、P selectin表达和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作研究载体 ,采用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观测Ox LDL对内皮细胞 (EC)粘附功能的影响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ELISA二种方法观测Ox LDL(10 0 μg/ml和 2 0 0 μg/ml二种浓度 …  相似文献   

18.
CD28与B7.1共刺激PBLs受肝癌细胞诱导后的TCR Vβ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T细胞受体(TCR)Vβ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的表达。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CD28+B7.1(CD80)共刺激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后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2)。结果 发现PBLSTCRVβ7基因在体外选择性扩增,表达水平为15 ̄25%,对照组为4 ̄8%。结论Vβ7基因对识别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为肿瘤基因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的活化表达情况及其与PBMC分泌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NF-κB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细胞培养上清免疫球蛋白和抗dSDNA抗体采用微量ELISA测定。结果;发现SLE病人外周血PBMC NF-κB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其PBMC培养上清及血清IgG和抗dsDNA抗体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抗核抗体启动原新观点的学术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近 ,我们根据本室近十年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活化淋巴细胞核抗原量和性质的改变是诱导抗核抗体生成的启动原的新观点 ,其主要依据是 :①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T细胞和单核细胞已被活化[1,2 ] ;②空肠弯曲菌 (CJ S131)活化的T细胞接种 (TCV)不仅不能预防和治疗由CJ S131所引起的SLE样反应 ,反而可引起抗核抗体 (ANA)生成[3 ] ;③不同原因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LAK细胞均能诱导ANA生成[4] ;④活化淋巴细胞核、染色质以及dsDNA和组蛋白均具有免疫原性[5 7] ;⑤活化淋巴细胞的核抗原如SmB B’表达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