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荷叶色菜     
李乐清 《美食》2006,(5):43-43
荷叶可以直接入菜,也可作为配料。近年来,出现的荷叶系列菜肴,并形成了一种风味,称为“荷香味”。用荷叶作为包裹菜肴的“外皮”,成菜十分独特,胜过糯米纸包、锡纸包等菜肴,可以将原料的本味与调料同荷叶的清香交融在一起,形成奇特的“复合味”,具有营养丰富,清热消暑,原汁原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夏日来临,荷叶碧绿,莲花泛香,餐桌上的荷叶菜肴也应该有一席之地。荷叶可以直接入菜,也可作为配料,因此,近年来,出现的荷叶系列菜肴,已形成了一种风味,称为“荷香味”。其实,荷叶作为包裹菜肴的“外皮”,成菜十分独特,胜过糯米纸包、锡纸包等菜肴,可以将原料的本味与调料同荷叶的清香交融在一起,形成奇特的“复合味”,具有营养丰富,清热消暑,原汁原味的特点,所以更受欢迎。现在介绍笔者近日创制的四款荷叶包新菜,供试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菜肴素以色、香、味、形、器俱美见称,而“形”在菜肴中又具有特殊的魅力。菜肴的“形”千姿百态,成形技法多种多样。我总结老一辈师傅们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亲身实践,在这里谈谈几种特殊的菜料成形技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包制法:就是利用原料自身可以卷裹的性能,如猪网油、鸡蛋皮、玻璃纸、荷叶皮,包制整只的原料或加工成丁、条、丝、块等形状的原料,以构成一定的形状。包制菜肴很多,如“纸包虾仁”是将玻璃纸裁成12平方厘  相似文献   

4.
荷叶,色泽碧绿,清香诱人。虽然很少有人直接食用荷叶,但“借”其清香烹制菜肴却十分常见。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几道用荷叶包制的菜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菜肴素以色、香、味、形、器俱美见称于世。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人们对饮食认识和需求已由过去的“温饱型”发展到今天的“享受型”,由此对菜肴的成形要求也就不断趋于审美化。鉴于此,我总结了老一辈师傅们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亲身实践,在这里谈谈几种特殊的菜肴成形技法,以请教于同行。 一、包制法 就是利用原料自身可以包裹的性能,如猪网油、鸡蛋皮、玻璃纸、荷叶等,包制整只的原料或加工成丁、条、丝、块等形状的原料,以构成一定的形状。包制菜肴很多,如“纸包虾仁”是将玻璃纸裁成12平方厘米的方片,取菱形火腿片放在纸中心,两端放上两颗熟青豆,再放上浆过的虾仁,包  相似文献   

6.
胡好梦 《四川烹饪》2002,(10):31-31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每年的六月,荷花迎风而立,荷叶碧海接天,在酷热的季节里营造出了一份清凉和静谧。摘一片荷叶在手,深深吸一口荷叶散发的幽香,那感觉,是对“忽见一阵清风来”的最好注释。荷叶清香,沁人心脾,采之入肴,其香其味可令菜肴增辉添色。下面,笔者就给大家介绍几款荷叶佳肴。荷叶牛腩包原料:牛腩500克海鲜酱100克葱段、姜片、老抽、精盐、胡椒粉、料酒、白糖、味精各适量荷叶4张制法:1.牛腩切片,入清水中浸泡约1小时出净血水,捞出挤干水份,用料酒、海鲜酱、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等…  相似文献   

7.
1.怎样才能长期保存新鲜荷叶?答:新鲜荷叶味道清香,入菜可以增味解腻,也可以用作菜肴的包材,如荷叶蒸鸡、荷叶饭、荷叶粥等。长久保存新鲜荷叶的窍门为,将新鲜荷叶的根蒂剪掉,洗净;烧一锅水,水沸腾后,将荷叶放入,焯水1分钟捞出,阴干再折叠起来,装入密封袋中密封好,放在冰箱冷冻室保存。用的时候取出一张,解冻即可。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用色、吞、味、形、器、质等来作为菜肴的评价指标。其中“色”常常排在老大的位置,菜肴的色之美,往往是给予人们欣赏、品尝菜肴的第一感觉。美好的色彩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能诱发人们的食欲,促进人的机体对菜肴的营养等的吸收,但是“味”堪称为菜肴的灵魂,是菜肴的核心,没有了灵魂则失去了色彩,所以,菜肴之美仅有美好的色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美好的“味”。色彩之美是外在的,“味”之美才是更内在、更重要的东西。色彩之美是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而人们要真正领略烹饪技艺之精华,更主要的是通过“味”之美去感觉它、  相似文献   

9.
雷东 《中国食品》2006,(16):0-51
菜肴中的调味简单的讲,就是运用各地区的各种不同的调味料,进行合理的复合,使之对菜肴中的原材料发生各种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各种不同味型的菜肴,使“调味”作为一种艺术,充实着繁华的餐饮市场。  相似文献   

10.
雷东 《中国食品》2006,(11):7-47
“酱醋味”简单的讲,就是指由各种酱油作为主要调味品在烹饪过程中所产生的味道。其在烹饪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作为调味的一个方面其在中餐谓味的南北方地区的各大菜系,和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菜肴中都有广泛应用,其广泛用于各种冷、热菜式。主要应用于以家禽、家畜、水产野味菌类、豆制品、及蔬菜等为原料的菜肴。由于“酱酯味”在中国及亚洲很多地区的菜肴中非常广泛,在这里我们将它作为一种“味型”来研究,可使其系统化可以使司厨者更为明确的了解和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使之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热拼”是宴席中常见的菜肴品种,它不仅可以增加宴席的花色品种,还可以满足客人多种口味的要求。所谓“热拼菜”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菜肴趁热拼装在一个盘内形成一道菜肴,使之达到形色美观,具有色、香、味、形俱佳,和谐悦目、造型美观、好吃又好看的特点。热拼菜肴形式各式各样,不论采用何种手法进行菜肴热拼都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不仅能供人欣赏,还能入药、入馔,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荷叶还可以直接入菜,也可作为配料。近年来出现的荷叶系列菜肴,形成了一种风味,称为"荷叶香"。荷叶入馔历史悠久,源于梁朝。当时民众用荷叶包饭慰问驻军,荷叶包饭为方便食品。用荷叶作为  相似文献   

1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不仅供人欣赏还能入药、入馔,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荷叶还可以直接入莱,也可作为配料。近年来出现的荷叶系列莱肴,形成了一种风味,称为“荷叶香”。其实荷叶入馔起源于梁朝。当时民众用荷叶包饭慰问驻军,荷叶包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方便食品。  相似文献   

14.
荷香里脊卷     
何学华 《美食》2004,(3):34-34
小荷又露尖尖角,池塘里的荷叶又是翠绿一片。荷叶具有祛脂减肥,利尿除湿等多种功效,然而,传统的荷叶菜肴如荷叶叫花鸡、荷叶粉蒸排骨却因烹饪工艺复杂,仅局限于饭店操作,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却太过繁琐,在不断的挖掘和摸索中,我创新了几种荷叶菜肴新品,其中一款“荷香里脊卷”因其烹饪简易(仅蒸),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操作,特拿来奉献给水乡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15.
雷东 《中国食品》2006,(6):8-49
“麻辣味”简单地讲,就是指由各种麻味,辣味和麻辣味调味品为主要调料,在烹饪过程中相复合所产生的味道。其在烹饪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作为调味的一个方面,其在中餐调味中,是北方地区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口味。其广泛用于各种冷、热菜式,主要应用于以家禽、家畜、水产、野味、蔬菜、豆类、菌类及豆制品等为原料的菜肴。由于“麻辣味”在中国北方地区的菜肴中运用较为广泛,在这里我们将其作为一种“味型”来研究,可使其系统化,可以使司厨者更为明确地了解和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使之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家有蟹油自调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菜肴素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世。而菜肴的味.常谓之为菜肴的“核心”、“灵魂”。评判菜肴的味又以是否“鲜美”而定论。在味精未曾被发现和应用于烹饪中之前.蟹油已经成为我国民间常见的一种鲜味调料.历代厨师都非常重视和讲究蟹油的制作和使用。它的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以长期保存.是家庭烹饪中的常用鲜味调料。  相似文献   

17.
雷东 《中国食品》2005,(2):6-47
“植脂味”简单的讲,就是指由植物中所含的油脂在烹饪过程中所体现的味。其在烹饪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作为调味的一个方面.其在中餐调味的南、北方地区的各大菜系中都有应用,在西餐调味中也有广泛的使用,且广泛用于各种冷、热菜式,主要应用干以家禽、家畜、水产,野味及部分蔬菜、水果等为原料的菜肴。由于“植脂味“在世界各地区菜肴中运用非常广泛,在这里我们将它作为一种“味型”来研究,可使其系统化,可以使司厨者更为明确的了解和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使之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味是菜肴的灵魂.也是评判食品和菜肴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现在所说的烹调实际上就是烹制和谓味。3000多年前“厨神”伊尹就提出了“善均五味”,即“甘、酸、苦、辛、咸”五味调和的调味理论;中国烹饪主要特征在味.而“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中华饮食追求。中国烹饪深受国内外人们青睐,其特有魅力集中体现在“色.香.味,型、滋(食品的质地感觉).养(饮食养生)”俱佳的优良传统上.而里面的“味”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荷叶蒸饼     
荷叶蒸饼,又称“荷叶饼”,因形圆、片薄似荷叶而得名.我国南北皆有,多卷菜肴食用.家庭食用,  相似文献   

20.
世人称道中国菜肴之美,在于它的色、香、味.如果说还要给中国菜肴写出一个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丰富多彩的菜名.菜肴名称是中国菜肴特有的一种美,这样,是不是可以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之后,再加个“名”呢?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