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接受腹部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术中所见及病理学结果为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和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效果;同时,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体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腹部X线平片相比,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检出率更高,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更低,P <0.05。多层螺旋CT对绞窄性肠梗阻和肿瘤所致肠梗阻的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36.17%,54.67%),P <0.05。多层螺旋CT的图像清晰度、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操作复杂度评分明显低于腹部X线平片,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效果及体验方面均优于腹部X线平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骨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120例患者均给予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分析成像结果对骨关节创伤性疾病的诊断情况,以手术所见或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120例疑似骨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手术所见或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86例患者确诊,其中X线平片检查显示60例、CT横断面扫描显示77例、CT三维重建显示85例。CT三维重建确诊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CT横断面扫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骨关节创伤性疾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漏诊率、误诊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多层螺旋CT重建与胸部X线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前诊断提供参考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肋骨骨折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龄平均(39.67±5.28)岁。对所有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胸部X线片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观察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各类型裂骨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2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及复查后均确诊为肋骨骨折,且共计骨折189处。经检查诊断骨折类型,其中线性46处,不完全性28处,错位性83处,粉碎性32处。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片检查共诊断肋骨骨折127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共诊断肋骨骨折174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92.06%)明显高于X线片检出率(6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整体检出率极高,三维立体图像可有效降低诊断漏诊及误诊,适合临床检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膝关节创伤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合并骨折患者67例,对所有患者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X线检查均在膝关节创伤后8h以内进行正位、侧位平片照射,X线检查后7~15d以内再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并比较多层螺旋CT及X线对膝关节创伤患者诊断准确率;记录并观察多层螺旋CT及X线对膝关节各部位骨折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对膝关节创伤患者的确诊率(100.0%)显著大于X线检查确诊率(8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23,P0.05);X线检查结果中,疑似骨折患者共7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证实此7例均有骨折,其中髌骨骨折3例,股骨下端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X线检查共误诊或漏诊4例,其中纵行髌骨骨折患者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例,误诊及漏诊病例均经多层螺旋CT的多层平面重建处理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优势显著,可从各方位直接清晰地显示关节内部结构及创伤后的骨折情况,弥补了X线片的不足,提高了膝关节创伤的诊断率,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中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例110例经X线片检查疑似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行后处理技术以得SSD与MPR图像。结果 110例疑似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后,确诊为骨折者为79例,确诊率为71.82%。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有利于提高创伤性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及时治疗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联合X线平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本院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分别接受双排螺旋CT及X线平片检查,统计双排螺旋CT诊断分型情况和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双排螺旋CT及X线平片单独与联合诊断价值。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双排螺旋CT对极外侧型、椎间孔型、旁侧型、中央型诊断符合率分别可达81.82%、85.71%、95.45%、100.00%;双排螺旋CT及X线平片联合诊断对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符合率(100.00%)高于双排螺旋CT(69.47%)及X线平片(41.98%)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及X线平片联合检查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及早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可靠、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35例后踝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局限性线样骨折的显示优于常规X线平片,而且三维重建可以更全面、立体地观察骨折全貌及伴随病变的特征,弥补了X线平片和轴位CT扫描的不足. 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地显示踝关节骨折的特征,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64-MSCT)检查对急性肠梗阻(AIOB)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08-2018-10间在罗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42例AIOB患者,以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术前腹部X线平片及64-MSCT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64-MSCT检查对AIOB的诊断准确率及对病因、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MSCT检查可准确判定AIOB的病因、类型,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胆石性肠梗阻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术前经腹部超声、X线平片和螺旋CT检查,确诊9例.1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排出结石,15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感染2例,急性心功能不全1例,均治愈.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术前确诊困难,腹部超声及螺旋CT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肠管切开取石术在多数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CT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经手术确诊,回顾性分析术前X线和CT检查资料。结果对肠梗阻患者,CT诊断准确率为96.00%(48/50),47例(94.00%)由结肠癌所致;X线诊断准确率为70.00%(34/50),单纯腹部透视或平片,不能确定梗阻原因。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及时行CT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且对导致肠梗阻的病因、部位、病变程度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双能量CT与X线片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200例作为诊断对象,采用双能量C T与X线片进行诊断.比较双能量C T与X线片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及类型阳性情况、诊断体验效果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显示,X线片诊断肠肿瘤、肠粘连、肠套叠阳性例数分别是57例、7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肋骨微细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病例,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采用薄层重建,常规采用骨算法重建层厚1mm的横断面图像,然后调入3D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5例数字化X线摄影均未见明确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检出56处骨折,其中,多发骨折28例,单发骨折7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可作为肋骨微细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显示肋骨无错位细微骨折优于数字化X线摄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01—2015-01间收治的高度怀疑为胸廓骨折的51例患者作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容积扫描,构建三维重建图像。同时作X线平片检查,评估多层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51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检出胸骨体骨折3例,胸骨柄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21例,肋骨骨折6例(共144处骨折,其中42处骨折复查提示骨痂变),肩胛骨骨折15例。X线平片未检出6例肋骨骨折。结论在胸廓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方案,可获取精确的三维图像,确诊不同类型骨折,且操作简单、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诊断骨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多层螺旋CT和X线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经手术证实,本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中,共有83处骨折。16层螺旋CT明确诊断出83处骨折、脱位,诊断准确率为100%,而X线明确骨折、脱位61处,可疑骨折10处,另12处骨折未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73.49%,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可准确诊断骨盆骨折的部位及关节脱位等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以闭襻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以闭襻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1例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经全胸部X线平片、立位腹部X线平片及胸腹部CT明确诊断为闭襻性结肠梗阻、创伤性膈疝(疝内容物为横结肠),急诊手术行嵌顿的疝内容物复位、膈肌修补及切除阑尾经阑尾残端行肠管减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仔细的病史采集和查体是明确诊断的基础,全胸部X线平片、立位腹部X线平片及胸腹部CT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诊断明确后应及时手术,术中结肠梗阻可经阑尾残端行肠管减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复杂腕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X线诊断腕关节多发骨折患者进行MSCT扫描,采集数据后进行薄层处理、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 construction,MPR)、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重建,将重建结果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结果与X线平片比较,MSCT不同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相应的腕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腔内骨片情况。MSCT诊断不同重建技术与临床符合率均为100%。MSCT与X线平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SCT各重建技术之间P〉0.05,不具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复杂腕关节骨折能提供更多直观、立体腕关节损伤的信息,应做为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X线与CT联合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109例肺部感染疑似病例为研究对象。入组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阅片,与肺部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单独使用64排螺旋CT检查/胸部X线检查与联合检查早期肺部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经胸部X线检查诊断为肺部感染56例、漏诊22例、误诊11例。肺部感染者X线片主要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对称性的微细结节或者网状浸润。经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部感染62例、漏诊14例、误诊9例,主要表现为膜玻璃影、实变影及网格影或者狭长细线样影等多种征象混合存在。联合检查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0%、92.9%、95.5%、90.7%和93.6%,胸部X线检查分别为77.6%、73.8%、80.4%、58.5%和69.7%,64排螺旋CT分别为79.1%、78.6%、85.5%、70.2%和78.9%,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胸部X线或者64排螺旋CT检查(χ~2=7.924、5.065、6.661、12.337、20.290,P=0.019、0.024、0.021、0.002、0.000)。结论联合检查对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价值优于单纯应用胸部X线或者64排螺旋CT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肺部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X线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基础。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98例,对98例患者分别行X线片(东芝MRADD50SRADREX系统)和多层螺旋CT(Siemens Emotion16扫描仪)检查。观察并记录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分别进行两种影像学检查的检查时间及费用,同时评估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爆裂脊柱骨折的检查时间显著多于X线片对爆裂脊柱骨折的检查时间(t=9.2231),CT检查费用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t=3.0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检测率(94.89%)显著高于X线片检测率(6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594,P0.05)。结论对于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虽然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检测率较高,但临床医师仍需先以X线检查作为诊断基础,确定脊柱骨折位置及大致的损伤程度,然后再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确定脊柱骨折的相关细节及椎管狭窄是否伴有小骨块突入等。因此采用X线片和多层螺旋CT共同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且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CT对于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所致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36例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急诊腹部CT扫描,并于检查结束后进行急诊手术。以术中探查所见的实际情况为最终诊断的"金标准",评判CT扫描与术中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以及腹部CT扫描对于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所致腹膜后血肿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比较手术探查结果与CT扫描诊断具体情况。结果 (1)236例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中,CT扫描诊断得出152例患者出现外伤后腹膜后血肿,占64.41%,手术探查确认有165例患者存在腹膜后血肿,占69.92%,经比较,CT扫描诊断与手术探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T扫描相对手术探查的灵敏度为89.70%,特异度为94.37%,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84,一致性最强;(3)手术探查结果与CT扫描诊断的具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急诊腹部CT扫描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腹膜后血肿,其较高的准确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健  林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11):1491-149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6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7例]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证实非胰腺炎、胰腺正常的40例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比两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并根据AP患者病情进行分层分析;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AP的临床价值。结果:AP组BV、BF、MT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组的P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的BV、BF测定值均显著低于MAP组患者(P0.05);SAP组和MAP组的PS值、M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AP患者的灵敏度为91.11%,特异度为92.50%、漏诊率为8.89%,误诊率为7.50%。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BV、BF参数较正常胰腺组织降低,并且与胰腺炎病情有关,对AP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