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扎木苏是西博草原唯一骑白骆驼放牧的人。西博嘎查(嘎查是蒙古语,村的意思)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境内,因西博山而得名。西博山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座圣山,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突兀而起,浑圆高耸,仿佛大地胸膛  相似文献   

2.
目的:蒙古口蘑是一种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为了辨别蒙古口蘑与其相似的草原蘑菇种及分离菌株的真伪.方法: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从内蒙古地区采集的子实体和纯培养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在20个供试材料中,从呼伦贝尔草原采集的4个子实体(来源于不同地区)中有2个属于蒙古口蘑,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纯培养物中有2个为蒙古口蘑菌株;在呼伦贝尔地区购买的蘑菇干品和冷冻品都属于蒙古口蘑;从锡林郭勒草原的不同地区采集分离得到的10株纯培养物中有6株为蒙古口蘑菌株.结论:在呼伦贝尔地区和锡盟地区都有蒙古口蘑存在,而且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蒙古口蘑亲缘关系比较近.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草原不同退化梯度土壤细菌多样性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草地退化程度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在呼伦贝尔草地上选取羊草草甸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两个典型放牧点,按照轻度、中度和重度划分取样点,分别于6、8月份和10月份3个不同季节采集土壤样品。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研究两个放牧地点不同退化程度、不同季节草地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地不同退化梯度的草地土壤中细菌种类较为丰富。从丰富度和Shannon-Winner指数的变化看,两个放牧点8月份丰富度和Shannon-Winner指数最高,8月份的丰富度平均为32.4,比6月和10月份分别高11%和7.4%;8月份Shannon-Winner指数平均为4.15,比6月和10月份分别高7.7%和5.4%。DGGE图谱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季节变化和草地退化程度由轻至重的变化,土壤中的细菌优势种群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回收DGGE图谱中10个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相似度在87%100%之间。基于98%的相似度,可将其中的7个鉴定为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将其中的1个鉴定为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另外2个同已知序列相似性较低,可能是未知的细菌。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呼伦贝尔草原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尽管所选取样点草地植被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但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并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张钦  唐海萍  崔凤琪  戴路炜 《生态学报》2019,39(19):7110-7123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区的草原畜牧业和旱作农业深受干旱的影响。研究该区干旱发生的特征及趋势,对当地采取适应气候变化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0—2017年呼伦贝尔草原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法分析了近58年呼伦贝尔草原年、季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干旱特征与趋势,并结合该区实际发生的灾害事件对SPEI指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近58年来呼伦贝尔草原在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减少的背景下干旱化趋势显著。2)该区域年尺度和季节尺度下干旱化特征具有差异性,其中,年尺度下,该区域SPEI指数以-0.218×10 a~(-1)倾向率呈显著下降趋势,1998年是干旱加剧的突变年,未来在11年尺度上有持续偏旱的趋势;季节尺度下,冬季SPEI指数显著增加,且未来在17年尺度上有持续偏湿的趋势,春、夏和秋季的SPEI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并分别在22年、9年和15年尺度上有持续偏旱的趋势。3)2000年以来,干旱发生的总频率尤其重旱和极旱的发生频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年代;4)夏季和秋季分别是发生重旱和极旱次数最多的季节。5)SPEI指数在呼伦贝尔草原区的干旱监测与分析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吴文杰 《植物杂志》2009,(10):60-64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大草原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  相似文献   

6.
吴文杰 《生命世界》2009,(10):60-64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大草原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羊草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探索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可能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产力造成的影响,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呼伦贝尔草原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羊草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土壤质量含水量为(40±1)%、(20±1)%及(10±1)%的条件下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8:00和16: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干旱胁迫(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条件下变化趋势平缓,曲线双峰特征不明显,净光合速率大幅下降;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羊草叶片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相反.通过光响应的研究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使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干旱胁迫降低了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被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可能导致草地生产力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结合武汉市河湖水系特点,以武汉市166个湖泊为研究对象,从物理结构完整性、化学完整性、水文完整性、生物完整性、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管理状况6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1个指标的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首次对武汉市全域湖泊进行了健康评价。同时,基于评价结果识别的武汉市湖泊生态系统健康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针对不同功能类型湖泊提出了差异化的修复策略。该研究可为武汉市及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的健康评价与生态修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呼伦湖作为我国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的典型代表,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及维系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乃至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准确识别呼伦湖流域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完善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学研判呼伦湖生态环境状况、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精准实施底线管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影像、地面调查、实验模拟等多尺度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收集、专家咨询、部门访谈等方式分析识别了呼伦湖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及成因:(1)气候暖干化及超载放牧等因素使得草地退化显著,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扩大;(2)草原退化增加了干草入湖、大气干湿沉降及水土流失等水环境污染负荷;(3)气候暖干化造成湿地萎缩,加之长期的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使得渔业资源枯竭、鱼类小型化特征显著,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蓝藻水华频发。在全面诊断分析区域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方法论为理论指导,以改善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依据评价指标的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及系统性原则,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以气象条件、人口、水资源、水环境压力及人类活动等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压力子系统,以水环境状况、水生态状况、陆域生态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敏感性、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等6个指标构成的状态子系统,以生态治理措施及生态治理投入等2个指标构成的响应子系统,共同组成了一套包含13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的天空地一体、陆湖统筹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呼伦湖及北方寒冷干旱区类似湖泊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湖泊岸线分形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潘文斌  黎道丰  唐涛  蔡庆华 《生态学报》2003,23(12):2728-2735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岸线长度与面积关系对保安湖及江汉平原一些湖泊的湖岸线长度和湖泊面积进行研究.借以对上述两个物理性质进行准确的特征化。此外还运用Korcak法则对湖北省湖泊面积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可用于预测湖泊岸线长度如何随着湖泊面积而变化.以及预测不同大小的湖泊面积分布。探讨了湖岸形态和大型水生植物生物量间的关系,并讨论环境和人为因素对湖泊岸线的影响.以及湖泊岸线变化对湖泊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扎木苏是西博草原唯一骑白骆驼放牧的人。 西博嘎查(嘎查是蒙古语,村的意思)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境内,因西博山而得名。西博山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座圣山,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突兀而起,浑圆高耸,仿佛大地胸膛上的乳峰。它是座火山堆,山顶遗留着火山气孔,无论冬夏,总有云雾缭绕其上。山顶建有一座用火山岩堆砌的敖包,每年春夏之交,周围的牧民都要到这里祭拜长生天。在牧民的心中,西博山是最有灵气的圣山。  相似文献   

12.
以呼伦贝尔草原为对象,对其南缘从东到西200 km范围内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采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内植被类型及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调查共发现98种植物,其中以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和百合科(Liliaceae)为主,其植物种数占全部物种数的52.58%。植物水分生态类型主要以旱生植物为主;植物生活型则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对呼伦贝尔草原南缘94个样地进行NMDS排序的结果表明,水热因子影响植被分布格局,其中降水是最主要因素;相似性分析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结果显示,荒漠草原群落与草甸草原群落物种组成相异性最大,群落分离明显,与典型草原群落间也形成了显著差异。典型草原与草甸草原镶嵌分布,且草甸草原呈向典型草原转变的趋势,这表明日趋加剧的干旱气候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所有植被类型向旱生化方向演变。3种草原类型的Rényi多样性排序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为草甸草原最高,典型草原次之,荒漠草原最低,而优势度呈现与多样性相反的结果,整个研究区的生物多样性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种从个体到群落向单一化和旱生化演变的趋势将严重影响呼伦贝尔草原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与比较太湖和阳澄湖浮游细菌群落的分布、多样性及动态,采用密集时间(每周)采样法于2012年6月至10月采集了85个样品,并通过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其菌群组成。原始读长序列经过滤后,共获得142 354条高质量读长序列,归属于4 589个运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其中变形菌门(主要包括γ-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两个湖泊的主要类群。两个湖泊的菌群共同拥有19.55%的OTUs,这些OTUs占总读长序列条数的95.01%,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高度重叠。阳澄湖的群落α-多样性高于太湖,这可能主要归因于两个湖泊的稀有菌群。有趣的是,我们观察到浮游细菌群落的组成随时间急剧波动,推测在极浅湖泊中菌群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较低。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对人们更好地理解湖泊菌群的组成差异及时空动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湖泊夏季浮游生物多元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了解湖泊环境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为湖泊渔业和湖泊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于2007年夏季测定了武汉市梁子湖、斧头湖、柴泊湖、南湖和野芷湖5个养殖湖泊的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利用SPSS软件,对5个湖泊浮游植物6个门和浮游动物4个类的数量和生物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是不相同的,其原因是两种方法的差异所致。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将有效地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5个湖浮游生物的第1至第6个主成分分别为枝角类桡足类数量和重量因子、轮虫数量重量和绿藻门数量因子、隐藻门数量和重量因子、原生动物数量和重量因子、蓝藻门数量因子、硅藻门数量和绿藻门重量因子。使用SPSS软件,对5个湖泊13个点的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予以了层次聚类法,并将5个湖泊的13个点分为5类,即梁子湖和斧头湖敞水区的3号和5号点为一类;梁子湖和斧头湖围拦养殖区的1号和4号点,以及梁子岛附近的2号点为一类;柴泊湖的6、7、8号3个点为一类;南湖原排污口附近的10号点为一类;南湖与野芷湖的其他9、11、12和13号4个点为一类。经分析认为,形成这个结果是由城市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生产所致。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湖群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永久  姜加虎  张路  陈宇炜  龚志军 《生态学报》2013,33(16):4985-4999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其中面积大于10 km2的湖泊总面积占相同级别中国淡水湖泊总面积的51.3%。目前对本地区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研究主要是关于单个湖泊或几个湖泊之间的比较,将区域内湖泊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研究较少。为揭示现阶段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08年和2009年夏季对本地区5个湖群69个湖泊大型底栖动物和水化学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区域过程和局域环境条件在决定该地区底栖群落结构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水体矿化度、电导率及氮磷指标在不同湖群间具有显著差异,而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及营养状态指数无显著差异。密度方面,以寡毛类和摇蚊幼虫为优势类群的湖泊共46个,占总数量的66.7%,以螺类为优势类群之一的湖泊16个,占总数量的23.2%;生物量方面,以螺类为优势的湖泊数量最多(33个),占总数量的46.4%,但以寡毛类和摇蚊幼虫占优势的湖泊亦有27个,占总数量的39.1%,双壳类仅在9个湖泊占据优势。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是局域环境条件和区域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因子共解释了33.9%的底栖动物群落变异,其中局域环境因子占被解释量的48.1%,空间变量占35.4%。空间变量较高的解释量表明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而言,区域过程对底栖动物的分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贫营养湖泊花神湖和紫霞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花神湖和紫霞湖两个贫营养型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花神湖和紫霞湖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探讨了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花神湖和紫霞湖两湖泊水体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主要隶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α-变形菌门(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门(Betaproteobacteria)、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β-变形菌门(Betaproteobacteria)是优势细菌类群。两个湖泊水体中75%的细菌与GenBank中已有的未培养细菌同源性高于97%,同时在两个克隆文库中还发现了6个淡水细菌新类群。通过对低纬度区域贫营养型湖泊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浮游细菌多样性的了解,表明湖泊浮游细菌多样性有待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及扩增产物序列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呼伦贝尔5种草地类型(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相似性较高,相似度为67%,而其他3个草地类型间相似性较低,相似度均低于60%.羊草草原土壤nifH基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克氏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线叶菊草原最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固氮微生物大部分属于变形菌门的α-变形菌纲,分别隶属于慢生根瘤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红假单胞菌属、固氮螺菌属.5种草地类型中,克氏针茅草原土壤中联合固氮菌和自生固氮菌居多,而其他4个草地类型均以共生固氮菌为优势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18.
滇中高原湖泊鱼类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依据历年馆藏的鱼类标本和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与多项式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滇中6个高原湖泊鱼类的物种丰度、特有种以及属的数目与7个主要湖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湖泊鱼类物种丰度、特有种数和属数的关键湖泊环境因子是湖泊面积和湖岸线长度;其中与湖泊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湖岸线长度呈负相关。分析不停留于这一常规的横向比较,而是从历史生物地理学的角度,更深入一步揭示了滇中6个湖泊鱼类多样性的演化实质上是受湖泊的发育阶段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6个微卫星座位对中国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滩羊、昭通绵羊、呼伦贝尔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6个绵羊品种,共计28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了6个绵羊品种间的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和遗传距离,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UPGMA聚类。发现了101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0.599-0.69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609-0.680;甘肃高山细毛羊与其他绵羊品种遗传分歧最大,而呼伦贝尔羊与乌珠穆沁羊间的分歧最小。结果表明6个绵羊品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品种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形成历史、分化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湖泊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沉积物是水体污染物的源和汇,北京湖泊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关注。本研究对2012—2013年北京市19个公园湖泊表层沉积物中δ13Corg、C/N值及TOC、TON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了湖泊生产力分布、湖泊营养输入、表层沉积物营养含量以及各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由于存在地域差异,δ13Corg、C/N、TOC、TON含量的差别较大、湖泊生产力与营养水平各不相同;通过有机指数评价法推断,所研究的湖泊中只有3个湖泊较清洁,其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结合δ13Corg(-27.6‰~-22.1‰)和C/N(8.2~58.1)2个特征值对沉积物进行有机质来源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推断出北京市公园湖泊有机质大多来源为污水有机质,应主要从控制污水输入方面降低湖泊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