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相关耐药基因及耐药消度剂基因携带特点。方法检测并分析98株MRCNS相关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特点,其中46株来自门诊患者,52株来自同期住院患者。结果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MRCNS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所有葡萄球菌的70%。社区与医院分离的MRCNS m ecA基因均阳性;社区MRCNS携带耐消毒剂基因率、MRCNS gyrA基因携带率、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医院,医院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社区。结论不同环境分离出的MRCNS耐药性不同,不同用药习惯决定了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2.
<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其多重耐药性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1];同时各种消毒剂的广泛应用,造成了MRSA耐消毒剂菌株在院内的广泛流行。为了解上海地区医院内MRSAqacA/B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以及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整合子和耐消毒剂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状况及其对常用消毒剂的耐药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77株产ESBLs和71株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Ⅰ整合酶基因,分析Ⅰ类整合子与耐药性关系,并用耐消毒剂试验对耐消毒剂基因予以证实。结果: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中Ⅰ类整合酶扩增阳性率分别为66.2%(51/77株)和10.0%(2/20株),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子阳性株对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与整合子阴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耐消毒剂基因阳性株对常用消毒剂耐药能力高于阴性株。结论:Ⅰ类整合子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分布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并参与产ESBLs株多重耐药性的形成,携带耐消毒剂基因的菌株具有抗常用消毒剂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分子分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受检菌株94株,抗生素药敏试验测定;应用PCR及多重引物PCR技术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中的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以及盒染色体重组酶基因(ccr)进行基因分型;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6株做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结果:8株MRSA对包括苯唑西林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耐药,但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糖肽类和新的抗革兰阳性菌药物均敏感;天津地区MRSA多含有Ⅲ型SCCmec,MIST分型以ST239为主;MRCNS中的SCCmec类型复杂,用现有的方法大多不能分型.结论:天津地区葡萄球菌中耐药情况较为严重,本地区MRSA所携带的SCCmec并非来自:MRCNS,而MRCNS含有更为复杂的SCCmec.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不同标本中分离的4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e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ccus aureus,MRSA)相关耐消毒剂基因qacA进行检测和类型分析,为我院合理使用消毒剂,阻止多重耐药的MRSA再流行,减少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离自我院患者的MRSA45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该45株MRSA耐消毒剂基因qacA进行检测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类型分析。结果45株MRSA检出qacA基因18株,阳性率为40%,其中呼吸内科、烧伤科标本分离的MRSA中qacA基因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16%。我院携带qacA基因的MRSA有A~E5个型,主要流行株为A型和B型。结论呼吸内科和烧伤科等科室的MRSA携带的qacA基因是导致胺类、胍类等临床常用消毒剂耐药的主要原因,流行菌株可在各病区之间传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萍 《安徽医药》2005,9(6):449-450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应用BacTAlert 240血培养仪和ATB细菌鉴定仪,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从78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瓶中分离出37株MRCNS.应用ATB药敏系统,测定菌株的耐药性.结果78株细菌中,分离出37株MRCNS(占47.4%),其中溶血葡萄球菌15株(40.5%)居首位,人葡萄球菌8株(21.6%),表皮葡萄球菌5株(13.5%),其他葡萄球菌9株(24.%).结论药敏显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是治疗MRCNS感染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7.
李春  王中新  方欣 《安徽医药》2013,17(3):434-43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葡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B法检测临床分离的41株金葡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mecA基因和PVL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41株金葡菌中MRSA占51.2%,MRSA对克林霉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和MSSA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90.5%和9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和利奈唑胺耐药株。21株MRSA mecA基因均阳性,41株金葡菌中共检出2株携带PVL基因,MRSA与MSSA各占1株,均分离自骨科病房。结论该院临床分离MRSA耐药率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加强PVL基因的检测,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8.
多重耐药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检测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株多重耐药MRSA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blaTEM)、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aph(2″)、aph(3’)-Ⅲ、ant(3″)-1、ant(4′,4″)、ant(6)-1]、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r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结果20株MRSA中,qacA、mecA、blaTEM、aac(6’)/aph(2″)、aph(3’)-Ⅲ、tetM和eyYn基因PCR扩增均阳性,1株ant(4’,4″)基因阳性,而ant(3″)-1、ant(6)-1、vanA和vanB4种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MRSA中qacA、mecA、blaTEM、aac(6′)/aph(2″)、aph(3’)-Ⅲ、tetM和PM基因携带率均很高;在MRSA中发现qacA基因为我国首次报道,应引起医院感染监控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金葡菌耐消毒剂的qacA基因水平,为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提供对策。方法 收集我科临床分离的金葡菌共252株,并经本实验室重新鉴定确认。参照美国CLSI/NCCLS标准,用6μg/ml苯唑西林和4%NaCl平板,筛选出耐苯唑西林金葡菌和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应用PCR基因扩增试验检测金葡菌中耐消毒剂的qacA基因水平。随机抽取一株MRSA阳性株进行基因测序,作qacA基因验证。作qacA基因阳性株的MIC检测,了解阳性株是否有耐药性的表达。结果 共检测金葡菌252株,其中MRSA84株(带有qacA基因4株),MSSA168株(带有qacA基因1株)。MRSA阳性菌株对消毒剂的MIC值明显高于MSSA菌株。结论 携带含有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金葡菌未在我院流行.  相似文献   

10.
万珊  莫非  谭桂林 《贵州医药》2006,30(11):1001-1002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检出率逐年增高.医院感染是医学界全球性的严重问题,是导致患者久治不愈和医院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应加强MRSA的监测、分析和预防[1].为进一步了解其多重耐药MRSA中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分布特点和存在状况,我们收集了我院2005年2月至2005年10月临床分离的20株MRSA菌,对其进行了耐药性检测,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红霉素耐药基因(ermA/B/C)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意  顾兵  黄茂  王彤  梅亚宁  刘海燕 《江苏医药》2012,38(10):1197-1200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成年健康人群鼻咽部携带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的MRSA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地区成年健康人群(健康组)鼻咽部分离的19株MRSA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组)痰液中分离的51株MRSA,K-B法测定其药敏情况,多重PCR法检测mecA基因,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A-aphD,大环内酯类23srRNA甲基化酶基因ermA、ermC,四环素类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tetM、tetK。结果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90%以上,携带mecA基因;aacA-aphD、ermA、ermC、tetM、tetK五种耐药基因的MRSA菌株在健康组和临床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4.8%、100.0%、21.0%、100.0%、10.5%和98.0%、96.1%、19.6%、96.1%、23.5%。结论南京地区成年健康人群鼻咽部携带的MRSA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MRSA均表现出多重耐药,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2.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环 《河北医药》2009,31(20):2805-2806
自从1961年在英国报道首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来,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引起的感染遍及世界各地[1],也成为目前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该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升高,目前仅有万古霉素治疗有效[2],其耐药问题已成为临床上的主要问题,且不同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分离率不同,其耐药谱也相差甚远,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院环境中存在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分布,检测环境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发生率。方法 按照院内感染管理环境采样标准采集医院环境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样品。分离其中葡萄球菌属细菌,用k-b法检测其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做纸片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率。结果 210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表皮葡萄球菌162株,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株;其中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耐药62株,占29.52%,红霉素敏感克林霉素敏感29株,占13.81%,红霉素耐药或中介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119株,占56.67%,其中D试验阳性82株,占39.05%,D试验阴性37株,占17.62%.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占56.09%(46/82)。结论 医院环境中葡萄球菌分布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D试验阳性率与临床分离标本基本一致,常规D试验检测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  相似文献   

14.
闫中朝  查岭  房丽梅 《中国药师》2008,11(6):687-688
目的了解本地区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K-B法,对周口市中心医院微生物室2004~2006年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属进行13种抗菌药的体外药敏试验,同时对MRSA和MRCNS菌株进行检测.结果366株葡萄球菌药敏未见去甲万古霉素耐药株,对利福平、磷霉素、庆大霉素等耐药率在35%以下,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大于90%.MRSA和MRCNS对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检出金葡菌164株,其中MRSA 138株,占84.1%;栓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2株,其中MRCNS 165株,占81.7%.结论对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和MRCNS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应将药敏结果及时报告给临床,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性和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的携带情况及其对含氯消毒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抗茵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用肉汤稀释法检测茵株的最低抑茵浓度(MIC)。结果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37株(50.68%)qacEΔ1-sull阳性,含氯消毒剂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平均MIC值为365.07mg/L。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茵,qacEΔ1-sull基因携带率较高,但临床常用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可将鲍曼不动杆菌杀灭。  相似文献   

16.
张海琼  俞小珍 《中国药房》2013,(10):901-903
目的:了解新生儿血源性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49株CNS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病原学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9株CNS中,有表皮葡萄球菌86株、溶血葡萄球菌32株、人葡萄球菌19株、其他葡萄球菌12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83.9%,MRCNS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呈多重耐药,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NS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MSCNS(P<0.05),MRCNS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头孢唑林、红霉素、庆大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CNS(P<0.01)。结论:新生儿血培养CNS菌种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为主,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是抗MRCNS的最佳药物。临床医师应根据CNS感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和调查我院2005年1月~12月临床分离3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特点以及耐消毒剂相关基因携带状况。方法 应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17种药物敏感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采用KB法。用PCR方法检测季胺类(如苯扎溴铵)、双胍类(如氯己定)耐药相关基因qac EΔ1-sull。结果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除对阿米卡星100%敏感外,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为48%~54%,对第三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和喹诺酮类等抗菌活性差,敏感率为3%~29%,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29%,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全部耐药。34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14株EΔl-sull基因阳性,携带率为41.2%。结论 本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除对阿米卡星敏感外,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且耐消毒剂相关基因阳性携带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微生物和消毒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夫西地酸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夫西地酸对多重耐药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克隆抗体及Vitek-32型仪进行菌株鉴定,纸片琼脂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果:9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测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6株,占57.7%;11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检测到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77株,占64.7%。全部菌株均对万古霉素敏感,MRSA及MRCNS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率分别为1.8%和7.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5%~100%之间。结论:夫西地酸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分布和耐药性,并探讨对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568株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均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操作及结果判断均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颁布的规则(2000年版)标准执行.结果 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AO)171株,检出率30.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397株,检出率为69.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6.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77.5%,MRSA株对喹诺酮类耐药性(21%~48%)明显低于MRSCDN株(84%~89%).MRS除对万古霉素、利复平、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和少数青霉素类耐药外,MRSA和MRSCON株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SCON)株(P<0.05),未发现VRS株.结论 由MRS菌株引起重症感染应首选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治疗,葡萄球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MRS具有多重耐药性,应长期进行耐药性检测,提高对抗生素耐药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携带耐药基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为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类相关基因及外膜蛋白基因OprD2的携带情况.结果 PCR法检测出携带OprD2基因5株(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