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强  石海燕 《现代保健》2011,(14):135-136
目的总结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成形聚丙烯单丝疝修补装置,行疝修补术104例。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口疼痛、局部不适感、并发症等进行近期疗效观察。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45±15)min,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可耐受疼痛,切口感染率低。平均住院(5±1.5)d,随访(24±3)月,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2.
赵利强 《现代保健》2008,(31):39-40
目的探讨聚丙烯网塞及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优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62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2.5min;术后4~6h病人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2~3d。术后排尿困难10例,伤口积液3例,无1例切口感染。腹股沟部异物感4例。术后获随访56例,无1例复发。结论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是理想的疝修补材料。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并可放宽手术指征,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6例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106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4~6h病人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2~3d.治愈105例(99%)复发仅1例.术后少数病例出现各种并发症,神经痛3例,局部硬化和异物感5例,切口及阴囊血肿3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并可放宽手术指征,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侧疝71例、腹股沟直疝79例.按手术类型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每组各50例.对比(1)三组手术时间、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2)三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情况.结果:(1)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在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上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2)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是理想的手术.  相似文献   

5.
陈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075-3076
目的观察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12年7月实施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和教训。方法 295例次,均行疝囊分离或部分切除后分离,PerFix充填物加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和自主活动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12h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1-2d,有异物感10例,局部切口发红3例,术后排尿困难8例,近期复发1例,无1例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3-6天内出院。结论采用人工补片修补腹横筋膜缺损,加强腹股管后壁,可适用于大多数腹股沟疝,有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16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研究主要观察手术方法、手术指征、术后病人伤口疼痛、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时间平均约32min;患者在术后3~14h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发生时间在2~3d;术后出现排尿困难10例,腹股沟部出现异物感6例.随访6个月~6年,均未发现腹股沟疝复发病例.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中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轻、恢复快以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先进的疝修补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评价电视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切开法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2 0例腹股疝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其中 6 2例实施腹腔镜下疝修补术 ,5 8例实施切开法无张力疝修补术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伤口出血、感染、尿潴留、阴囊水肿等 )、出院时间、复发率、切口美观指数。结果 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长于切开法组外 ,其余各指标均优于切开法组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较之切开法无张力疝修补术确实有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切口美观和并发症少等较多优点 ,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提供更多更优良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缺点,为腹股沟疝患者寻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分为2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修补术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学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全部采用美国巴德公司mesh-plug定型产品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并对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34.3分钟。术后6~12小时可进食、下床活动、伤口疼痛1~3天术后排尿7例,局部异物感2例,阴囊积液1例,住院3~11天。切口无一例感染,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传统术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病人45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无死亡,切口无感染,无明显的异物感,术后6h可下床活动,术后2周恢复到术前的工作及生活状态。随访6~28个月,平均随访20个月,随访率89.5%,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痛苦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良好的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5~70 min,术后7 h下床,切口疼痛时间平均28 h。阴囊上方积液1例,疝复发1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可作为老年人疝修补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1月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切口愈合出院,手术时间平均40 min,伤口疼痛时间12~48 h,术后便可下床活动。无一例发烧,术后局麻效果均满意。发生并发症2例,无切口感染及尿潴留。住院时间平均5 d,随访12~30个月无复发。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病人45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无死亡,切口无感染,无明显的异物感,术后6h可下床活动,术后2周恢复到术前的工作及生活状态。随访6-28个月,平均随访20个月,随访率89.5%,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痛苦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良好的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提高腹股沟复发疝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1年3月应用充填式补片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5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2例局部有轻度疼痛,经过热敷理疗而消失,出现尿潴留2例,其余无任何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50 min,术后平均1 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 d,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减少复发率,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放式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开放式TEP治疗,设为观察组,47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尿潴留、切口感染、疝复发发生率等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自由下床活动时间、持续疼痛时间、术后腹股沟区疼痛时间及阴囊水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 05),但阴囊血清肿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 05)。结论两种术式均有良好疗效,各有利弊,开放式TEP术后恢复快,疼痛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无张力疝修补术200例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6 h均能下床活动,切口疼痛时间1 d,术后无发热,住院时间4~10 d,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效果.方法 6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n=28例)和硬膜外麻醉组(n=32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术后尿潴留和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局部麻醉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尿潴留、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 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拓宽了手术适应证,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通过应用北京善释补片对70例各类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复发率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小时,术后疼痛轻,术后平均6小时下床活动,1例尿潴留,无浆液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证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符合解剖生理,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传统有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分为巴西尼(Bassini)法20例,弗格森(Fergusson)法5例,麦克维(McVay)法1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76例。结果:传统式疝修补术创伤大,修补后局部组织张力高,伤口疼痛明显;无张力疝修补术局部组织无张力,切口疼痛轻,下床活动早,复发率低。76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一期愈合,无异物反应。结论:有张力疝修补术让位于无张力技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腹股沟疝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住院费用及疝复发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张力修补术所需手术时间为61.5min,术后第2天即下床活动,1例患者术后出现阴囊血肿,2例出现尿潴留,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平均住院天数为5.9d;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现在公认的修补方法,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和复发率低等优点,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