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为了提高柴油机共轨压力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整定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一种共轨压力控制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基于继电反馈生成一个适当的振荡来获得受控过程的频率特性,将受控过程上的一点用改进Ziegler-Nichols方法移到多个期望相位裕度处,得到不同整定方案,通过阶跃响应的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性能指标对参数方案进行分析,确定出最优共轨压力控制PID参数,仿真和台架试验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怠速控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怠速工况下的多级闭环转速控制系统。采用外环和内环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基于柴油机特性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开展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提高了发动机怠速运转稳定性,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瞬态响应性和跟随性,满足怠速工况下高压共轨柴油机对转速控制系统的需求,该系统在高压共轨柴油机怠速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高压共轨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PID)控制时出现的轨压控制不精确问题,分别采用模糊PID控制、积分滑模控制(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ISMC)、ISMC与主动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复合控制策略,仿真分析高压共轨系统阶跃及自由加速工况下的轨压偏差。结果表明:对比PID控制,ISMC-ADRC复合控制策略、ISMC策略的超调量均减少77%,稳定时间均减少62%;对比ISMC,采用ISMC-ADRC复合控制策略系统抖振现象减弱,稳定时轨压偏差绝对值静态误差减少80%,且抗干扰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安煜清  王景成  张奕妍 《内燃机》2012,(3):17-21,25
分析设计了已经被博世、电装、德尔福等公司量产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增加了模糊化前馈控制环节,给出了优化的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法。通过对PID参数的在线自适应整定,实现了在不同柴油机工况下对共轨压力稳定性响应性的最佳控制。仿真结果和台架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化前馈控制环节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瞬态工况下轨压的响应性及鲁棒性,并且不对稳态工况时轨压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用发动机VVT系统工况变化复杂、非线性和滞后性等特点,设计了双积分的PID控制策略,同时加入了积分预控的功能,并对微分部分作了自调节处理。通过试验验证了本VVT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VM高压共轨式柴油机共轨压力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动机的不同状态,设计了共轨控制系统三种控制状态下的控制策略.为加快共轨系统的响应,在控制策略中采用了前馈结合反馈的控制算法,并加入瞬态修正以避免轨压的过度超调.试验结果表明:起动轨压超调量为15MPa左右,过渡时间7s,稳态轨压波动0.5MPa;该控制策略与传统PID闭环相比,瞬态过程可显著减小轨压超调.  相似文献   

7.
唐永良  肖文雍  黄毅  卓斌 《柴油机》2005,27(1):7-10
针对GD-1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提出了两种PID控制改进方法,即采用了模糊PID复合控制和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并且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比较。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进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完成了100%负荷突卸和52.5%负荷突加的试验指标要求,并给出了柴油机在负荷突变过程中的动态调速特性曲线。为实现60%负荷突加试验的要求,通过优化PID油量表格和喷油正时,同时引入分段喷油策略,使该机突加性能改善明显,瞬态调速率降至6.5%,也为今后改善发电用柴油机突加突卸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起动工况喷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怠速稳定控制方法中的恒定油量进怠速、平滑降油进怠速、阶梯降油进怠速3种喷油量控制策略研究柴油机起动时的排放,结果显示:采用恒定油量进怠速、平滑降油进怠速这2种油量控制策略时,起动过渡阶段有许多不完全燃烧循环,导致起动阶段排放很高;采用阶梯降油进怠速控制策略时首循环没有失火现象,起动过渡阶段燃烧状况较好,排放性能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汽车电控系统交联复杂,针对传统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开发模式,研究了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模型化设计开发的方法和流程;对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进行实例分析,实现了模型设计、仿真验证和代码自动生成等功能;进行了代码分析和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高压共轨柴油机怠速控制系统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