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麦芽糊精和麦芽糖作为壁材,以变性淀粉为乳化剂将薄荷醇封存于稳定的玻璃态结构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薄荷醇微胶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发现薄荷醇微胶囊呈球形,大小在13μm之间,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出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75μm。分光光度法对微胶囊的总薄荷醇含量和表面薄荷醇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荷醇微胶囊具有高的保留率、包埋率和微胶囊化效率。微胶囊化薄荷醇的水溶性好、稳定性强,使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保健药品中。  相似文献   

2.
相分离-凝聚法制备薄荷醇微胶囊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由于薄荷醇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因此 ,在薄荷卷烟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期间薄荷醇极易挥发逸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进行了采用相分离 -凝聚法对制备薄荷醇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 ,薄荷醇的被包裹率可达 5 8.7%。微胶囊较好地增强了卷烟保留薄荷醇的能力 ,并改进了薄荷卷烟的吸味品质。  相似文献   

3.
薄荷醇—变性淀粉微胶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光水  肖凌 《食品科学》1998,19(7):40-42
对薄荷醇-变性淀粉向胶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中薄荷醇含量可在21.6%。  相似文献   

4.
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折光率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对薄荷香精中主要成分薄荷醇进行测定,分析4种方法测定的薄荷醇-乙醇溶液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以获得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测定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除紫外吸收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317以外,其他3种测定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线性相关性良好,均可以作为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壁材配比、芯壁材配比及乳化剂的添加量,得到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乳化剂的添加量为3.5%,此时南瓜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1.05%。  相似文献   

6.
以壳寡糖为壁材,对叶醇进行微胶囊化制备叶醇微胶囊,测试了叶醇微胶囊的粒径和包埋率,并利用元素分析法对叶醇微胶囊进行磷元素分析,确定了叶醇微胶囊壳中三聚磷酸钠的含量,从而进一步探索了叶醇微胶囊化过程.结果表明:使用阴离子分散剂,对微胶囊的粒径和包埋率影响较大,可以明显提高叶醇的利用率,而三聚磷酸钠仅起分散作用,并没有参与形成叶醇微胶囊壳.  相似文献   

7.
枳椇籽油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富含亚麻酸枳棋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原料配方组分:M明胶:Mβ-环糊精1:6,M壁材:M水15:85,M芯材:M壁材1:3.5、复合剂加入量10%;最佳微胶囊化加工参数为:超声乳化10min、均质压力30MPa、进口温度160℃、出口温度80℃。所得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8.89%,微胶囊化效率为90.83%。经优化配比和工艺制成的枳棋籽油的微胶囊产品颗粒为球形,大小在8-10μm之间,颗粒表面平整光滑、层次清晰,大小分布均匀,包埋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以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通过剪切和高压均质工艺制备不同粒径的MCT乳状液,并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微胶囊,探讨乳状液粒径对乳状液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包埋率及储藏稳定性(微胶囊复溶粒径、表面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对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包埋率和储藏稳定性均有一定影响。当乳状液粒径大于300 nm时,随着乳状液粒径的减小,微胶囊表面更加致密光滑,包埋率更高(>95%),储藏后复溶乳状液粒径变化越小,表面油含量越低。但当乳状液粒径小于300 nm时,壁材分子结构被破坏,乳化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减缓海英菜籽油的氧化速度,提高稳定性,以酪蛋白、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微胶囊-喷雾干燥法制备海英菜籽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芯材含量、包埋时间、β-环糊精含量、单甘脂含量为影响因素,包埋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海英菜籽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参数:芯材含量18.3%、包埋时间50.7 min、β-环糊精含量41.1%、单甘脂含量50.4%,在该条件下海英菜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3.82%。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A醋酸酯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维生素A醋酸酯氧化和扩大维生素A醋酸酯的应用范围,本文以明胶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维生素A醋酸酯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以微胶囊包埋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并对产品进行了电镜观察,得出工艺条件为: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2.0%,干物质含量为50%,在35~40MP压力下均质2~3次,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80℃,出风口温度为80℃。微胶囊化后的维生素A醋酸酯产品不仅水溶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经过28d、75%RH、40℃恒温恒湿加速实验,微胶囊中维生素A醋酸酯的保留率为93%,微胶囊表面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和致密性,表明微胶囊化较好的增加了维生素A醋酸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