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化疗不良反应的总病机为先脾及肾,先实后虚,实在湿浊,虚在精血;临床辨治宜分脏腑虚实、主次先后,既病防变,未病先防;自拟生化固本汤系列方酌情施用,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化疗不良反应的总病机为先脾及肾,先实后虚,实在湿浊,虚在精血;临床辨治宜分脏腑虚实、主次先后,既病防变,未病先防;自拟生化固本汤系列方酌情施用,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肝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尚未明确。蒋益兰教授认为脾肾亏虚乃肝癌发病之本,痰、郁、毒、痰、瘀乃致病之标。蒋益兰教授临证治疗肝癌中西医学结合,辨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灵活运用,整体局部全面兼顾;善补气血阴阳,注重护肾保肝;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出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疏肝解郁的肝癌基本治法,临证运用,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蒋益兰教授治疗肝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尚未明确。蒋益兰教授认为脾肾亏虚乃肝癌发病之本,痰、郁、毒、痰、瘀乃致病之标。蒋益兰教授临证治疗肝癌中西医学结合,辨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灵活运用,整体局部全面兼顾;善补气血阴阳,注重护肾保肝;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出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疏肝解郁的肝癌基本治法,临证运用,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的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层面,这一观念与现代预防医学中的一、二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中风恢复期的治疗对该病的预后十分重要,痰瘀互结是其基本的证候特点,同时还可合并腑实及心、肝、脾的虚损。针对中风病的病机特点,运用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防止疾病的传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病愈后对身体进行调摄防止其复发。  相似文献   

6.
"固本培元"治法是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的特色治法,主张以脾肾为对象,脾肾并治,温养气血,培补脾肾元气,调动人体正气以防病治病,对指导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未病先防,培补元气;既病防变,保护元气;瘥后防复;顾护元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体质在经间期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归纳法总结经间期出血患者的常见体质偏颇类型,使用演绎法分别阐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护中纠正各型体质偏颇的具体方法。[结果]经间期出血患者常见体质为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瘀血质,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药物、饮食、情志、锻炼等方法滋补肾阴、补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调整体质偏颇。[结论]运用"治未病"思想纠正经间期出血患者体质偏颇,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治疗痹病的临证思路。[方法]收集学习朱老治疗痹病的病案,并查阅相关著作和文献,结合朱老对于痹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研究其临床常用药物和诊治思路,从痹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角度进行阐述,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关于痹病的治疗,朱老注重治病求本,临证时将辨病与辨证紧密结合。在病发之前见微知著,注重避邪扶正,巧用引经药,并将患者临床表现的高危可疑因素与现代医学理化检查指标相结合,做到未病先防;痹病发生之时,针对其病因病机,有效控制风、寒、湿、热、燥、瘀之痹的发展和传变,并遵循脏腑辨治的特点,顺应各脏腑的特点杂合以治,有效遏制五脏痹的进展;在痹病发生后期,用益肾蠲痹丸、蝎蚣胶囊等,将"从肾论治"和"善用虫药"的思维充分发挥,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所举医案患者辨为浊瘀痹,以泄浊化瘀、调益脾肾、蠲痹通络为法,注重祛湿通络药与其他药物的灵活运用,经治后患者多年痼疾告愈。[结论]朱老在痹病的治疗中善于运用"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未病状态加强防护,已病状态注重病症统筹、标本兼顾,根据各阶段的致病特点分别加以辨证施治,其临证思路值得继承和推广,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总结孟如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治疗尿血的临床辨证思维及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及阅读医案,分析总结孟如教授治疗尿血的辨证方法及具体遣方用药。结果 孟如教授认为尿血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大多因火而起,亦有气虚不摄,血瘀贯穿始终,其不离实、虚两端”。治疗中AB方交替服用,既增强疗效,又可减少西药副作用。结论 在中医辨治尿血过程中运用“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临证施治,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病机的讨论及临床辨治的分析,认为其发病主要与湿邪、七情内伤、饮食、劳逸、体质因素等因素有关,气血失调,湿邪蕴脾为其主要病机.在临床上应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为原则,及早防治,辨证用药,力图治病与安胎并举,改善有利于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它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中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预防中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治未病的思想应用于中风病的防治,它包含的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三部分内容,将对中风病的治疗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哲教授基于"治未病"理论,顺应天人相应,因时防治;善用药食同源,因人施治;施以五行音乐,调志防病。其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基本病机为肾精不足、冲任虚衰,证属虚中夹实;基于长期临床经验,将其辨为肾虚血瘀证、肾虚肝郁证、脾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肾虚肝郁型居多;遵循"益肾填精,养肝健脾"为大法。通过分析"治未病"在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的具体运用,根据DOR的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治疗上应重视控制高危因素的发生,强调从自身防护出发做到未病先防,已病者防止进一步传变,积极地给予中医药干预,进行中医养生预防知识的临床宣教,改善预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DOR给广大妇女带来的生殖能力低下和低雌激素水平造成的困扰。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通过阐述"治未病"的含义和"治未病"思想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提出摸清基线资料,建立预警机制以"未病先防";见微知著,实施早期干预机制以"既病防变";持续随访,发展长效机制以"瘥后防复"。并进一步分析了"治未病"思想对教师的要求,包括树立"治未病"观念,指导心理工作;提高个人素养,灵活运用"治未病"思想;扩展"治未病"思想,正人先正己。"治未病"思想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俞欣玮教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诊疗特点和用药思路。[方法]通过阅读学习俞欣玮教授的相关论文著作,结合跟师侍诊,从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特点及用药特点等方面介绍俞欣玮教授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结果]俞欣玮教授认为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当从肝脾肾入手,辨证辨病互参、分证分期论治,诊疗过程始终贯彻"治未病"思想,关注女性患者,临床用药攻补兼顾、中西结合、内外并举、分阶段合理使用含碘药物,疗效显著。[结论]俞欣玮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和诊疗经验特色鲜明,疗效确切,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记忆衰退是痴呆发生、发展、传变的关键原因。从记忆信息加工角度去探析痴呆的发病机制,将痴呆传变进程总结为早期健忘—记忆衰退—认知功能下降—痴呆,发现其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疗理念有相似之处。本文拟从记忆衰退对痴呆发展的重要性出发,交叉认知心理学理论与中医学理论,分析记忆信息加工理论与治未病思想在延缓记忆衰退思路中的内在联系,并提出防治思路。即在痴呆的防治过程中,通过把握记忆的动态变化,关注既病防变这一关键时期,着重对早期健忘到记忆衰退这一过程进行控制,以增强患者的记忆训练,延缓记忆衰退,改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铁男教授认为,腹泻多因脾肾阳虚、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脾虚湿盛、食滞肠胃所致,主要病机为湿热为标,脾肾两虚为本。临症常用温补脾肾、疏肝理脾、补益脾胃、健脾祛湿、消食导滞等法治之,并常用经方。本病常相兼为病,秉着"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的原则,灵活加减,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1]。"肝癖病"又名"肝痞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脂肪性肝病。临床上则有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分。本文即以中医"治未病"思想来指导肝癖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洪素兰教授治疗慢性膝关节损伤性滑膜炎的经验主要体现在:紧扣基本病机,"肝脾肾亏虚,痰湿瘀血阻滞"为其基本病机,肝脾肾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辨证论治,内治、外治结合,防治并重;调补肝脾肾,尤以补肾为要;患者自觉膝关节局部发热或医者触之微热,应慎用苦寒攻下类药物,一防苦寒伐伤脾阳,二防痰瘀结滞难消;重视固本,守方巩固治疗,愈后防复。  相似文献   

19.
许尤佳教授"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小病防变""病后调护"3个方面,其"未病先防"即见病知源,认清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根源在脾胃,窥见病之先兆,先期干预,可防病生;"小病先防"即见微知著,注重小儿外感病,晓防变之机在于脾胃,可截断病进;"病后调护"即贵在"调护脾胃"。  相似文献   

20.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朱莹教授从伏毒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认为正虚邪恋、伏毒损络为核心病机, 提出分期论治辨标本、既病防变逐伏毒、瘥后防复重脾肾之治则, 临证治疗以健脾固本为先,辅以疏肝温肾,以祛风、泻火、化湿、散瘀、逐痰之法荡涤伏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