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基于ISO标准实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做好人员、质量监管保障,实施成本效益分析及绩效考核,引入电子订单和智能柜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方法 制定精细化管理流程,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医用耗材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手术成本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单台成本由1.98万元减少至1.76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用耗材不良事件发生率由3.78%降低至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手术成本,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推动医用耗材管理的标准化,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医用耗材是开展医疗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需求量越来越大。某院医用耗材价值从2009年的3 456.21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8 736.43万元,是2009年的253.77%。因此,如何加强医用耗材的科学管理,减少资金占压,降低医院运营成本,间接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已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面[1-2]。2011年该院引进基于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用耗材管理科学化,降低医用耗材使用成本,间接降低了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构建SPD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并在某三级公立医院予以实践应用,探讨其应用实践与具体成效。方法 基于SPD模式的构建,从单台手术耗材消耗量、中心库盘点时间、临床科室耗材领用与盘点时间、高值耗材计费异常情况等方面分析模式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 某三级公立医院应用SPD模式后,单台手术耗材消耗均值从(13520.83±1182.14)元下降至(12328.91±1366.50)元,单台手术成本降低,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5.661,P=0.030);中心库盘点时间大大减少,临床科室耗材库存周转天数从平均10天/次下降至2天/次,耗材领用与盘点用时减少,工作效率得到提升(P<0.05);应用SPD模式后,高值耗材计费异常情况得到显著改善(P<0.001)。结论 SPD模式是一种契合科技、医改政策以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医用耗材采用集中招标的采购模式,可以保证临床使用到质量优良的医用耗材,控制产品价格的虚高,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在规范医用耗材采购方式和流通渠道的同时,对集中采购的过程也需要不断总结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黎泳琴 《中外医疗》2012,31(25):127-128
目的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提高医疗管理的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结合该院医用耗材使用特点和临床应用实际情况,对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规范性管理的要求提出一些建议。结果建立了医用耗材库房质量管理规范体系。结论提高医用耗材管理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满足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及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陈美光 《中外医疗》2010,29(19):114-114
医用耗材的使用和管理是医院医疗管理的重要工作,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既能提高医院的医疗管理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本文结合医院医用耗材使用特点和临床应用实际情况,对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规范性管理的要求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医用耗材管理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满足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及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医改背景下某三甲医院合理使用医用耗材的管理成效,探索科学的医用耗材控费路径。方法:深圳市某三甲医院实施耗材使用管控方案,对该医院管控方案实施前后耗材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全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卫生材料费用呈现下降趋势,对于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耗材费用,骨关节外科、骨脊柱外科、心内科连续2年降低,耗材管控方案实施后,骨关节外科、骨脊柱外科、心内科的单台手术耗材费下降,胸外科、胃肠外科有所上升。结论:耗材合理使用管理措施取得成效;为进一步提高耗材管理效率,可采取单病种管理、优化耗材遴选准入机制、实施耗材供应链精益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艳 《右江医学》2010,38(1):96-98
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经一次使用价值即转化为费用的物资(也就是从器械科发出的卫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以下简称为耗材)。它属医疗支出的可变成本,它的节约意味医院毛利增加,但是医用耗材使用的复杂性又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医用耗材的品种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建立价值医疗视角下医用耗材合理性应用监管策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医院2019—2021年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及第一批国家重点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数据,分析手术运行指标、次均费用结构的变化情况,对医用耗材重点评价指标、关键监管耗材的使用情况、典型个案合理性评价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医院手术运行指标升高的情况下,2019—2021年次均费用增长率分别为9.46%、-4.59%,医用耗材重点评价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吸收外科止血材料使用费用占比逐年下降(F=24.827,P<0.05),重点监控耗材使用数量合理性符合率、经济性符合率、知情同意书签署率、使用记录合格率、耗材条码粘贴合格率均显著提升(χ2=4.487~76.623,P<0.05)。结论 在价值医疗的引导下,对医用耗材合理性应用采取综合监管及评价策略,可有效规范医用耗材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近三年医用高值耗材使用数量?金额?单价及其增长率进行调查,发现临床高值耗材使用量增幅大,进而分析了医用高值耗材对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提出政府物价部门定价要科学,卫生行政部门准入要监管,医院内部采购?使用?收费要规范,以促进医用高值耗材的合理使用,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降低患者负担和医疗服务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谐使命”海外医疗服务及医用耗材领用特点,为今后“和谐使命”海外医疗服务医用耗材筹备提供合理、科学的建议,以科学、合理制订各科室医用耗材领取发放比例。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谐使命-2017”海外医疗服务8个国家及“和谐使命-2018”海外医疗服务10个国家共18个服务站点的医疗服务人次、医用耗材发放数量及发放各科室耗材数量比例特点。结果 2次任务共诊疗110983人次,手术治疗587例次,住院治疗454人。出航前的科室展开是医用耗材领用的高峰(43.80%,241543/551510)。基础医用耗材领用主要是在海外医疗服务期间(49.72%,274225/551510),专科医用耗材领用主要是在科室展开期间(11.43%,63046/551510)。科室医用耗材领用主要为门诊中的综合科室(42.39%,233811/551510)、手术室(22.99%,126784/551510)、病房(9.67%,53319/551510)及辅诊科室中的影像科(4.19%,23085/551510)。在科室展开与海外医疗服务期间,综合科室、口腔科、眼科、妇科、检验科、特检室、影像科、消毒供应科、手术室、病房、其他在基础医用耗材与专科医用耗材的领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科室展开时,综合科室、妇科、检验科、特检室、手术室、病房、其他等主要领用基础医用耗材,口腔科、眼科、影像科、消毒供应科主要领用专科医用耗材;海外医疗服务期间,综合科室、口腔科、眼科、妇科、检验科、特检室、消毒供应科、手术室、病房、其他等主要领用基础医用耗材,影像科主要是领用专科医用耗材。结论 不同科室、不同任务阶段科室对医用耗材的领用不同,需加强耗材管理提高耗材领用发放的针对性,各科室医用耗材的领用量及发放比例可为以后任务筹备、领用发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止血防粘连类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现状,为规范合理使用这两类耗材提供依据和切入点。方法收集两个院区2018年1~12月止血防粘连类医用耗材使用数据,分析对应病例的两类耗材使用情况,进一步找出品种联用情况、重点使用品种、手术组和科室使用分布情况。结果医院在用止血防粘连类医用耗材共计11个品种,分14个品规。A院区总计6739例患者信息,每次手术使用7、6、5种止血防粘连类医用耗材的患者比例分别为0.03%、1.16%、6.72%;进一步分析使用5种以上耗材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某几个科室,比例分别为19.89%、19.14%、18.95%、18.57%、13.88%;B院区总计4572例患者信息,每次手术使用6、5、4种止血防粘连类医用耗材的患者比例分别为0.09%、2.71%、14.11%;进一步分析5种以上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某几个科室,比例分别为27.34%、18.75%、17.19%、14.06%、11.72%。A院区手术防粘连液(赛必妥)每名患者平均用量2.33瓶,使用过该品种的患者数量占比52.28%,B院区可吸收医用膜(粘克80×60×0.04)每名患者平均用量1.15片,使用过该品种的患者数量占比43.55%,两种耗材使用强度最大。还查阅部分典型病例手术记录及耗材使用记录。结论通过分析数据,为出台止血防粘连类医用耗材的使用规范、建立约谈机制及动态调整策略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持,有利于科学有效地实行常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由对风险的认识提出了医疗耗材风险管理的概念,并根据医疗耗材在医疗机构应用的流程对医疗耗材风险的来源进行了识别和区分。根据对风险的评估,介绍了我院在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风险监测、整体指标控制、持续改进等方面所建立的风险控制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医疗耗材的风险。最后提出了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方法全面梳理和标准化医用耗材物资字典,建立标准分类编码;直接采用GS1条码或类GS1条码作为院内外医用耗材唯一追溯码,实现HIS医嘱扫码计费;植介入高值RFID智能柜配合供应商“备货制”、低值医用耗材RFID智能柜配合第三方SPD物流配送“定数包”“零库存”管理;实现医院检验试剂全流程GS1条码追溯和实时库存监管;建立使用科室“科室库”信息流和实物流的实时监管。结果初步建立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压缩低值医用耗材库存200万和检验试剂库存300万,实现植介入高值和计费医用耗材管理HIS医嘱计费实时消减库存,2016~2018年耗占比分别为39.16%、36.99%、35.87%。结论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对医疗机构实现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医院止血材料品规遴选前后临床使用的变化研究,探讨物价政策下止血材料使用管控的方法,提高止血材料临床使用的规范性,为降低止血材料的医疗成本和确立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原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10月临床各科室止血材料的出库数据,对比2018年7月前后基于物价政策对止血材料品规进行遴选前后临床科室止血材料的使用情况,分析止血材料临床使用管控的效果。结果止血材料品规遴选后,全院止血材料出库金额下降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2018年8~10月不可单独收费止血材料出库数量占比增加、出库金额占比降低,可单独收费止血材料出库数量减少、出库金额占比增加;整体医院止血材料使用成本(出库金额)同比降幅较大,各临床科室止血材料使用成本额下降幅度显著。结论按照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通过不可单独收费与可单独收费止血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止血材料使用的整体成本;同时,进一步严格物价收费政策的限项收费规定,可规范止血材料的临床使用,提高合理性,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减轻患者看病负担。  相似文献   

16.
范慧  胡鹏 《中国医疗设备》2020,(3):125-127,138
为改善医用耗材物流管理不足的现状,降低医用耗材成本支出,形成每件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管理体系。我院基于HRP管理系统,通过统一材料建档标准、高值耗材单一条码管理、低值耗材与收费项目成本核算配对管理、借物与库存联动管理、院内外物流协同管理。该系统实现了医用耗材各使用环节、全生命周期覆盖、全流程追溯的精益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我院医用耗材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专科临床使用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品规与数量,为探索建立规范使用与规范管理原则与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基线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文献复习法,调查某三甲专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12月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情况。结果:调查数据显示,该院心内科临床实际使用的造影导管、冠脉导引导管、电生理导管、血管缝合器、起搏器及电极等高值医用耗材共7大类种、99个品规,且主要集中于24家供应商。结论: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在年限与范围内相对稳定,建立规范使用与管理原则与方法具有可行性;临床路径与耗材全程集中规范管理,可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聚焦耗材管理的制度流程评估,可推进科学合理使用与确保医疗安全;建立制度加科技平台可较好破解目前高值医用耗材使用与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某三级康复医院推进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前后工伤医疗费用情况,探讨三级康复医院工伤控费措施的可行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5月出院工伤患者住院费用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前后住院费用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18年该院工伤患者月均出院人次逐年增多(P<0.05),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P<0.05);2016-2018年出院工伤患者次均费用、药占比逐年下降(P<0.05),耗占比保持稳定。结论:在三级康复医院,实施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可有效控制工伤费用的增长,使费用结构趋于合理,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医用耗材使用全过程监管体系,有效实现快速、安全、可靠、低成本的供应链智能化管理模式,满足医用耗材精细化闭环管理要求。方法二级库取、还耗材基于二维码、条码、芯片等扫描手段;手术室配送启用自动机器人系统;证照信息管理借助"互联网+"云平台;供应链评价搭载微信APP。医用耗材成本分析及应用评价模块系统软件用于实时分析、预测耗材费用异常,从而对单病种等手术耗材成本效益进行推演分析评价,为医院领导者和职能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结果通过对接医院HIS系统,手术室医用耗材取、还与结算信息可自动记录;智能化手段实现手术室内自动物流配送;产品证照与供应商资质得以高效收集与安全存储;基于微信平台完成医用耗材验收与供应商、供应链评价。医用耗材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了智能化控制。结论有效实现医用耗材闭环管理,全程信息化可视化监管及成本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