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总结肖承悰教授重视肾中精血,从肾与冲脉论治产后身痛的特色。认为病机为气血亏虚、经络瘀阻,更强调肾虚、冲脉之阴血虚的发病基础;临证以“补肾养血为主,少参活血宣络”为治则,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2.
黄瑜  汪悦 《吉林中医药》2010,30(8):657-658
汪悦教授将产后关节痛的病因病机归纳为血虚受风,妇人产后气血亏虚,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证属本虚标实。治宜疏风养血,标本兼治。治疗时注意灵活运用经方,并根据妇人产后"多虚多瘀"之特点,时时顾护气血,散寒不宜过用温燥,化瘀不宜过用攻逐,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属中医"骨痹"范畴,多因脏腑经络失调,阴阳气血亏损,气机阻滞,痰瘀互结,热毒内蕴所致。其病位在骨,病本在肾,为本虚标实之证;以五脏亏虚为本,气滞、痰阻、血瘀、毒结为标;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临证时宜辨为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热毒炽盛、痰毒瘀阻、脾肾阳虚5型,分别以骨痹系列方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20,(4):374-377
总结李延萍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产后风湿基本病机乃气血亏虚,提出"益气补血"治则,以"产后风湿益气养血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痛风基本病机乃"脾肾亏虚,湿热浊瘀痹阻",属本虚标实,治以扶正祛邪法,自拟痛风灵、痛风安分别治疗急性期和缓解期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提出从湿论治、分期论治,急性期以"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迁延期以独活寄生汤加减。顽固性结缔组织病,认为需重视"毒""瘀"在发病中的重要性,合理运用解毒祛瘀法。李教授认为,脾胃虚弱在风湿病发生、发展、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风湿病在任何阶段的治疗均需重视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5.
王化良主任认为冠心病合并焦虑状态的病机为气阴亏虚,血脉痹阻,心神被扰,以气血亏虚为本,心神被扰、血脉瘀滞为标,本虚标实。临证时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妇女产褥期间,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著为"产后身痛"、"产后风"、"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痹证"等。产后身痛的主要病机为产后血气亏虚,四肢百骸空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复感风、寒、湿邪,邪气乘虚而入,留著经络、关节,使气血运行受阻,瘀滞不通。养血益气,祛风除湿通络为治疗关键。笔者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为主方治疗产后身痛疗效显著,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亚男  徐燕  严世芸 《中医杂志》2014,(20):1723-1725
介绍严世芸应用合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认为此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心气虚、心阳亏虚、心阴不足、气阴两虚、肾阴阳两虚、脾虚气陷等,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湿、水饮。基于"气血观",常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作为治疗此病的基本处方,根据辨证灵活合用经典古方,确立了以病机为核心的"活法合方"。  相似文献   

8.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发病率高,但目前尚不能根治,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汤小虎教授认为骨关节炎病因病机为营卫不和,复感外邪,致肝肾亏虚,久病成瘀;临床常运用桂枝及其类方治疗骨关节炎,治以调和营卫、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过桂枝及其类方能内和营卫,外调阴阳的特点,配伍达到治疗风湿痹病的目的。汤小虎教授善于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附子汤、独活寄生汤、白虎桂枝汤、桂芍知母汤等桂枝类方治疗骨关节炎,擅长于其中调畅气机,平衡气血阴阳,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癌毒病机理论探讨癌症恶病质的辨治.根据该理论,癌症恶病质的病因是癌毒,为本虚标实之证.从脏腑论以脾胃虚弱为主,从气血言是气血亏虚,阴阳亏损的程度与患者体质、癌症恶病质的病程有关."毒、痰、湿、瘀"是其邪实因素,气机阻滞为其继发病机.治疗需结合不同瘤种癌症恶病质,参考具体瘤种的病机特点,详辨癌症恶病质的不同病期,灵...  相似文献   

10.
介绍赵凤林主任中医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BA)的临床经验.赵师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虚、瘀”,以本虚标实为特征.其中本虚为气血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散瘀通脉为原则,尤以补养心气、心血为重.临床以炙甘草汤为基础方,配伍红花、细辛等化瘀通脉之品,制成贴剂外用,效果颇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郑伯媛  韩宁  陈萍  李久现  郑春晓 《河南中医》2023,(12):1835-1838
胡玉荃教授结合产后身痛的临床表现及“风”的致病特点,提出“产后风中综合征”的病名。胡教授认为,产后风中综合征的病因多为虚、瘀、风,气血亏虚是病之“本”,邪气瘀血留滞是病之“标”,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虚,邪侵内扰,日久累及心肾,心肾同病。胡教授治疗产后风中综合征以调补气血,心肾同治为基本治则,以补养气血为先,强调从根源上补养气血,补血补气之品同用,多采用产后济生除忧方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心肾同治,同时重视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应属中医"痹证"范畴。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标实为浊瘀阻络;故治疗以"利湿治泄浊化瘀通络,调补肝肾气血"为大法。现将痛风之起源、病因病机、中药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临床治疗痛风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13.
王博博  罗美玉 《河南中医》2012,32(12):1706-1707
产后身痛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瘀血内停、血虚寒凝、湿热内蕴、痰湿阻滞等.虚、瘀为本病基本病理基础,临证时当以调理气血、温经活血、祛风除湿、补益气血为根本.趁痛散养血和营,温阳益气,活血止痛,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伤寒论》中关于"心悸"的论述,发现《伤寒论》中论治心悸的内容分散于"太阳""少阳""少阴""厥阴"四篇中.病因各有不同,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以先天亏虚为主,或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养;实以气机郁滞为主,气之升降出入失常,精血津液运行受阻,痰瘀由生,痹阻心脉.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密切相关.本病可分为气血亏虚、阳虚水停、阴虚阳亢、阳气郁滞、肝郁气滞5个证型,在治疗上应从把握病机出发,首辨虚实,对于虚实夹杂者,辨清主次,虚者益气、补血、温阳,配伍养血安神之品;实者理气、温通、化饮,配伍重镇安神药物,辅以心理疏导,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 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神经系统变性病的预测因子。本研究探讨RB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施治的相关方法,为早期防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中医理论依据。方法:总结、归纳历代医家理论、经验,整理出RBD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治策略。结果:RBD发病肾精受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是"虚",内风、痰浊、瘀血等邪气上扰心脑致使神明不安是"实",故治疗当"以和为度,祛实补虚"为主,脏腑共调,气血共补,浊邪共除。结论:RBD多因"肾精受损→肝肾亏虚→气血匮乏→神明得扰"而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风、痰、瘀等病理产物常又可互为致病因素并加重病情,故在RBD治疗上应遵循病机发展趋势,"和"法当先,调理脏腑,补气养血,祛风、化痰、活瘀各有偏重,且因人选方,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仇湘中主任医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溶盘术后残留症状的经验。仇湘中认为气血亏虚、瘀血阻络、痰湿凝聚为基本病机,治疗应从虚、瘀、痰入手,辨治以补益气血、化痰祛瘀、通络止痛立法,组方益颈方加减内服。  相似文献   

17.
阐释了膝骨关节炎的内在因素、外在条件及病理机制,认为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肝肾亏虚是其主要内因,经络气血瘀滞、痰瘀互结是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8.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而焦虑使气机失调,心气亏虚,心脉瘀阻,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依据气血理论,采用益气活血、理气解郁等方法治疗冠心病伴焦虑症,为中医药"双心"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尤建良教授根据"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病机,从气血阴阳失调辨证,将癌性疼痛分为气血阴阳亏虚致虚痛、气血阴阳郁结致实痛两大类,认为主要从气血亏虚、脾肾两虚、气滞血瘀、痰瘀毒留四型论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中西医互补,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总结卢尚岭教授中风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阐述以此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及临证发挥。1987年卢老提出中风发病责在气机逆乱的病机理论,得到学术界认可;迄今,气机逆乱已被确认为是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卢老倡导调理气机是急性中风证治的基本治则,创制大黄瓜蒌汤、调气息风饮等常用方。基于急性中风以气机升降逆乱为本、痰火瘀滞为标的病机认识,提出急性中风之风火痰瘀证治皆以调理气机为要。基于卢老经验,后学者提出,中风标实常见风火痰瘀,主要责之肝胃;本虚多见气虚、阴虚或气阴俱虚,发病责先后天之本受损,并提炼出邪实治在肝胃、正虚当补脾肾的中风基本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