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强化锅炉技术管理有利于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对燃煤的管理到对锅炉燃烧技术管理,是防止造成燃料浪费、锅炉经济运行的有效手段,因此,就加强对燃煤管理和对锅炉燃烧技术管理进行简要论述。1对燃煤的管理对燃煤的管理,应从贮煤场开始,对汽车拉运进煤场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对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变电站对于对时精度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脉冲对时、编码对时和网络对时等几种同步对时技术进行研究,对其对时精度、组网方式等进行了比较,同时根据数字变电站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的对时可靠性及精度的要求差异,综合考虑建设成本、日常维护等因素,提出了SNTP+IEEE1588网络同步方案,并指出了变电站同步对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潘贞 《中外电器》2011,(4):102-103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学习过程进行变革,尤其是对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是互动的,这无疑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智能变电站使用网络对时方式。对时精度测试是肯定测试的重点,对时可靠性测试则是容易忽略的问题,在否定测试时应重点考虑,因此,为了测试网络对时软件的可靠性,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SNTP网络对时,设计了否定测试用例,并结合用例开发了网络对时模拟服务器和模拟客户端这两个测试工具,应用工具发现了相关的软件缺陷,并加以分析解决。提出的网络对时测试技术及相关问题分析对智能变电站中其他网络对时方式的测试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军  王彬 《蓄电池》2008,45(1):46-48
通过对目前变电站直流设备报警整定值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直流母线电压报警值的推荐值,希望对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直流系统维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对抽水蓄能电站厂用电接线方式进行了介绍,对在SFC起动时产生的谐波对电站厂用电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厂用电系统作了谐波普查以及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力》2011,(1):4-5,18,27,31,52,55,64,82,89,100
▲美国电科院关于民众对电动汽车使用倾向及对基础设施要求的调查据美国电科院(EPRI)最近所做的一项关于电动汽车发展应用的调查,有95%的人倾向于在家对电动汽车充电。该项调查揭示了人们对电动汽车及其使用的认知还有人们对电力公司及其服务水平的  相似文献   

8.
SNTP对时方式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当前,变电站的对时方式有脉冲对时、编码对时和网络对时3种方式.介绍了某数字化变电站内的简单网络协议(SNTP)同步对时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测控装置事故顺序记录分辨率的对时精度测试系统.SNTP对时系统的站控层网络采用传统的双星100 M以太网结构,间隔层配置2台RS2100交换机.通过对数字化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正常负载、重负载、装置CPU负荷高的对时精度测试,分析了影响对时精度的因素主要有:SNTP时间服务器主时钟精度、数字化变电站站控层的网络负载流量、测控装置的CPU利用率及网络设备等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NTP对时方式在数字化变电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电世界》2012,(1):56-56
1.对电力线路中的移相电容器,为什么只检测极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而不检测极间绝缘电阻值?移相电容器检测三个极板对地绝缘电阻值,同时也包含检测套管的对地绝缘电阻值。、检测方法是用兆欧表对三个电极对地分别进行摇测,以判断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变电站智能化应用的不断发展,对变电站的各项调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在各项调试工作 中,变电站对点调试工作周期长、任务重,因此改进对点调试进度是加快变电站投运的关键,对远动通信的自动快速 对点的研究就迫在眉睫.结合硬件和软件两大模块设计来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快速对点.通过各模块间的联动设 计,以变电站描述文件SCD模型为导入对象,构建智能变电站自动对点仿真模型,再结合远动RCD文件所包含转发 关系,按照预设对点顺序依次完成站控层装置通过远动网关转发至调度主站的自动对点.结果表明,智能变电站自动 对点装置有效加快了对点进度,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了对点信息的自动验证和对点过程重要数据 的完整记录.  相似文献   

11.
As the UK increases its use of wind power, the power grid will come under growing pressure to balance the load, as Dan Lewis discovers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风速升降特征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风速升降特征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分析风速上升或下降对风力发电的影响,根据风速升降特征,为风速添加标记值,增加训练样本维度,从而提高功率预测精度。用上海某风电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并对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极限学习机(ELM)、遗传BP神经网络(GA-BP)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风电功率预测中引入风速升降特征能够明显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适合风电场的短期功率预测。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两种超声波测风换能器在不同风速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速度云图以及测风路径上风速随时间步长的变化曲线,分析对比了两种换能器对风速的影响。其次以圆柱形换能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风速风向下,仿真了测风路径上风速随风向的变化情况,得到了测风路径上风速随风向变化曲线图和测风路径风速的x分量速度随风向的变化曲线与标准风速x轴分量速度随风向的变化曲线对比图。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风向下超声波换能器对风速的影响程度。通过仿真结果可以总结出,采用流线形形状的子弹头型超声波换能器在高风速下较圆柱形换能器对风速的影响更小。除此之外,在设计超声波测风仪时超声波测风路径应当避免平行风,即测风路径应该与风向存在一定的角度,且该角度应当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4.
静致 《家用电器》2005,(10):68-69
秋天的天空蓝得一泻千里,从这湛蓝的天空上洒下的阳光,让人感觉到格外的明亮,这明亮不刺眼,亦不烦人,十分地舒畅,柔和,秋天的风柔和得像是母亲的手,让人感觉到异常的温暖,这温暖不激烈,亦不倦人,十分的温馨、亲切,在这样的阳光和秋风里,作一个深呼吸,一切都变得清爽,明了。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of matching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to a site using turbine performance index (TPI) in conjunction with minimum deviation ratio (DR) between rated speed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WTG) and optimal speed and resulting in minimum cost of energy (COE). The methodology allows yielding higher energy production at higher capacity factor and minimum cost of energy. The wind speeds are parameterized using cubic mean cube-root and statistically modeled using Weibul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Normalized power (PN) and capacity factor (CF) are expressed entirely in normalized rated speed. The plots of PN, CF and TPI versus normalized rated wind speed are drawn for known values of Weibull parameters of a sit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optimum wind turbine generator parameters for two sites with installed WTG and two candidate locations for installation of WTG in Egypt are examined. The cost of energy (COE) and capital cost of WTG under different tower heights at the sites are also determined.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f used at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wind power stations, will serve as useful tool to make a judicious choice of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that yields higher energy at higher capacity factor.  相似文献   

16.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高风速变桨距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由于主要部件风轮机的高度非线性,导致在高风速下不能用常规的PI控制变桨系统.为解决该问题,对变速恒频顺桨调节类风电机组工作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了根据桨距角度的分段 PI 控制方式,在该方式的控制下,风轮机的变桨过程既能保证不同角度下的快速调整,又能保证 PI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最终通过自建的小功率风电试验平台,验证了分段 PI 控制方式的实现效果.试验数据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An estimator of the wind speed of a wind turbine coupled to a generato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ind speed enters into the generator dynamics through a highly nonlinear function; hence, we are confronted with a difficult problem of estimation of a nonlinearly parameterized system.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use the technique of immersion and invariance, recently introduced in the literatur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rotor speed and electrical torque of the generator are measured, which is the case for the machines typically used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result is of interest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lers of maximum power extraction, where the knowledge of the wind speed is necessary to express the control objective as a speed tracking problem. Detailed computer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estimator.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风电机组高效稳定运行,通过在转矩控制环节中引入模糊变增益的转速补偿转矩,有效地减轻了由塔影效应、风切变、风速中的随机脉动分量引起的风力机输出的机械转矩波动与按照最优叶尖速比法计算的参考转速的波动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影响,抑制了风电系统的低频震荡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当考虑到轴系的摩擦损耗时,为了真正地实现最大风能跟踪,通过对最优叶尖速比进行修正,得出最大电磁功率所对应的准确的参考转速,使得机组运行在最大电磁功率对应的工作点处。在Matlab/Simulink下构建了直驱永磁同步风电系统的详细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际线路风速与风向数据很难获取、现有大风灾害下断线倒塔概率预测误差偏高的不足,提出了考虑风速风向相关性的电力断线倒塔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风速概率密度函数和风向频度的乘积表示联合概率密度函数,计算输电线路高度各风向的有效最优概率分布类型及参数。利用输电线路风荷载模型和铁塔风荷载模型计算得到各个方向下线路和铁塔能承受的最大风速。对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进行处理,采用高度修正和插值映射后的预报风速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实现线路气象数据不足时风灾下电力断线倒塔的概率高精度预测。  相似文献   

20.
林志远 《广东电力》2003,16(5):69-72
风电场区域范围内的风能资源蕴藏状况,是开发风力发电项目最基础的组成因素,能否充分地掌握其完整而可靠的资料,将是工程顺利的保证,项目成功和避免投资风险的关键所在。然而,预选风电场的风能资料,必须经历布点测风、数据(包含场外相关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和汇总过程。如果某个环节出现缺陷和差错,资料的可靠性即将降低,项目的风险就大大增高,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为此,从定义、要求、不利因素及技巧方面进行讨论,期望从根本上提高风力发电项目的可靠性和项目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