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和配套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这无疑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在法律方面的里程碑,因为《电子签名法》和两个办法的颁布和实施,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管理办法,将极大地改善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制环境,促进安全可信的电子交易环境的建立,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和配套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不仅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在法律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法律保障。因为《电子签名法》和两个办法的颁布和实施,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管理办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电子商务/政务的法制环境,促进安全可信的电子信息交互环境的建立,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政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魏洁 《中国信息化》2005,(18):48-50
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下称《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作为我国信息化领域里的第一部法律.它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工作终于有法可依。其姊妹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此前已经颁布.它是《电子签名法》授权制订、与其配套施行的部门规章.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4月1日,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即将正式实施。国内近百家各种投资性质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也就是CA(CertificateAuthority)机构,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一系列的整合、重组在所难免,因为,最迟到9月30日,未取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的,将不得继续从事电子认证服务。3月16日,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组织的《电子签名法》及《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宣贯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专门针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负责人举办的一次重要会议。随着4月1日的日益临近,CA机构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十八号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白2005年4月1日起施行。作为这部法律的一个重要配套规章,《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也已于今年2月8日以信息产业部部令发布。《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发布以来,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即将正式实施。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这两部法律、法规的深远意义,以及对现实工作的具体指导作用。中国计算机用户周刊执行总编段永朝前不久专程拜访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季金奎,请他畅谈了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息化》2005,(5):94-96
首部信息化法律《电子签名法》自2004年8月28日出台至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要想让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仅靠《电子签名法》一部法律显然无法真正启动电子签名的市场,还需要相应配套措施和具体的管理细则。为此,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用部令的形式出台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旨在为电子认证服务提供一个规范、明晰的管理办法,现全文刊登,详情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读《电子签名法》,该文作者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如何在实践中遵从法律,按照法律要求开展业务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同时,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操作实务,为应对数字证书依赖方及电子签名人(订户),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对签名有效性鉴证流程进行前瞻性研究和探讨,以利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有效、规范地运行。  相似文献   

9.
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效力和法律地位,电子交易过程中交易指令能否真实、准确地反映当事人的意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指令真实性、完整性的认定。对网上银行服务协议的签字与认证进行研究,会有力促进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应根据《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业管理办法》,规范认证机构,保证认证的合法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被业界广泛解读为“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对我国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建设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就要正式实施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与之同时正式实施。本栏目为此对部分行业用户、企业用户作了深入调查和分析,以了解用户对电子签名及电子签名法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核心密码设备用国产本报讯记者张郁高飞报道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与之配套的重要规章《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也随之启动。3月30日,在信息产业部贯彻落实《电子签名法》工作座谈会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蒋耀平强调,《电子签名法》是我国专门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的第一部法律,也是《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以法律形式对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电子认证服务业设定行政许可,并授权信息产业部作为实施机关,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实施监督管理的第一部法律。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季金奎表示,这…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安全》2005,(8):78-80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行为,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实施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法律,电子签名法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电子签名法的实施,标志着互联网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表明互联网这个最早仅用于学术研完目的的专业交流工具,正在从单一的媒体通讯平台转变为社会生活的全面应用。电子签名法的最大意义是,它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具有和手写签章相同的法律效力,从而为电子商务奠定了法律基础。为保证交易安全,电子签名法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该法还规定了电子认证服务的资质与认证服务机构的监管办法。  相似文献   

14.
本报讯记者张郁报道9月27日,根据《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公室代表信息产业部,为首批获得资格的8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颁发了许可证书。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季金奎表示,首批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的颁发,宣告了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已经正式依法设立,并具有了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从此告别了无法律依据、无标准规范、无主管部门的“三无”历史。截至日前,已有14家认证机构向信息产业部正式提交了资质申请,其中8家成为首批获得认证的企业,包括山东省数字证书认证管理有限…  相似文献   

15.
张萌 《玩电脑》2005,(4):45-46
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正式施行了。它首次赋予电子签名与文本签名同等法律效力。并明确电子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保障电子交易的安全。的确。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开始采用电子办公系统。享受互联网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快捷与高效。但是。如何保证传送的公文不被篡改?如何确认发文者的身份?如何控制审批者的权限7这都是传统的电子办公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现在。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通过电子签名技术得到解决。而且,法律的实施进一步保证了这些技术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现在.从事电子签名技术研发的公司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2005年2月.信息产业部正式颁布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电子认证的各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是对200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的一个有力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去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电子签名法》,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正式诞生,这部法律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一天,依照《电子签名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也开始正式施行。这些必然对我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读《电子签名法》,该文作者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如何在实践中遵从法律,按照法律要求开展业务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同时,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操作实务,为应对数字证书依赖方及电子签名人(订户),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对签名有效性鉴证流程进行前瞻性研究和探讨,以利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有效、规范地运行。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实施。在此前.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已经发布.当前.在全面、准确、坚决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指导下.我们将快速推进中国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子认证业务现状全国电子认证业务现状 目前首批获得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有八家,他们可以说是全国电子认证行业的代表。从发展趋势来说,我国电子认证业务的发展将走向集中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