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延长果汁的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琼脂扩散法,从50株分离自泡菜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菌株,研究所获菌株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经不同pH(3,4,5,6,7)、温度(40,60,80,100,121℃)和酶(过氧化氢酶、链霉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乳酸菌代谢物中的组成成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CFS处理后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形态变化;将乳酸菌应用于苹果汁的发酵,并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及6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10),其代谢物抑菌活性呈pH依赖性,具有温度和过氧化氢酶稳定性,但蛋白酶水解会降低其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L10代谢物中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并且含有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甘氨酸-脯氨酸)两种环二肽。CFS通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细胞破裂,达到杀菌的目的。植物乳杆菌L10能够抑制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发酵后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L10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来杀灭脂环酸芽孢杆菌,可以应用于果汁的发酵及生物保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陕西省生产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的分布情况。【方法】对健康苹果苹果汁和软腐苹果腐烂部位中的嗜酸耐热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以1株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acidoterrestris)DSM3922为标准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了个体形态、菌落形态观察和嗜酸性、耐热性、生理生化特性试验,最后用表型聚类法分析了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分别从苹果汁、腐烂苹果中分离到50和5个疑似菌落,嗜酸耐热特性试验表明,其中有14株属嗜酸耐热菌,且均是芽孢杆菌,大小为2.0~5.0μm;其菌落表面湿润,中心突起,有同心圆,半透明,不易挑起,形状圆形,直径为1.5~5 mm;接触酶、脲酶检验结果均呈阳性,都可利用肌醇、甘油、L-山梨糖为惟一碳源,且利用葡萄糖均不能产酸产气。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株均属于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的不同种,其中TAB-3号菌与标准菌株最为接近。【结论】陕西省苹果汁中的耐热菌,除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以外,还有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的其他菌,其主要分属于A.acidoterrestris、A.acidocaldarius、A.pomorum3个种。  相似文献   

3.
欧姆加热对牛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欧姆加热技术对牛奶进行杀菌处理,研究了杀菌温度、杀菌时间和欧姆加热电压对牛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残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杀菌时间的延长、欧姆加热电压的升高,牛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残留率均减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得出对牛奶进行欧姆杀菌的最佳参数为杀菌温度70℃、杀菌时间10 s、电压250V。在最优参数下经欧姆加热处理后的牛奶可达到完全无菌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欧姆加热对牛奶的杀菌效果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欧姆加热方法对牛奶进行杀菌处理。研究了杀菌温度、杀菌时间利欧姆加热电压对牛奶中菌落总数、人肠菌群残留率和营养成分损失情况的影响,并与传统巴氏杀凶作厂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杀菌时间的延长、欧姆加热电压的升高牛奶中菌落总数利人肠凶群残留率均减小,而营养成分损失率升高。经欧姆加热处理斤的牛奶可达到完全无菌的状态,最佳欧姆加热参数组合为:杀菌温度70℃、杀菌时间10s、电压250V。与传统巴氏杀菌相比,欧姆加热后牛奶营养成分的损火率小,加热后牛奶中蛋白质利乳糖的损人率分别为1.40%和3.73%。  相似文献   

5.
成庆利  刘秉涛  闫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66-6267,6270
以郑州市国家森林公园内污水渠为对象,研究了酸溶剂、pH值、壳聚糖分子量和浓度对壳聚糖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为较好的酸溶剂;最适pH值为5~6;壳聚糖分子量为4.4 kd时,杀菌效果最好,其余分子量的壳聚糖杀菌曲线均出现峰值,10 h后培养液中细菌数均极少;壳聚糖杀菌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壳聚糖可以应用于部分地表水的除菌。  相似文献   

6.
芽孢杆菌Bacillus代谢产生的脂肽类物质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但芽孢杆菌脂肽产量普遍较低。探索高产量的培养条件是开发利用的重点,而简单快速的产量评价方法则可大大提高条件探索的效率。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K1为试验菌株,首先通过含发酵液培养基对病原菌的抑制实验确定最佳培养时间,然后设计初始pH值分别为5,6和7的培养基生产脂肽物质,通过测定发酵液酸沉降前后总有机碳的差值,推算脂肽类物质粗提物的产量(差减法),以传统的重量法为对照。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WK1菌株的最佳发酵时间为72 h。重量法与差减法所测得的不同处理脂肽物质产量差异规律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pH 6,pH 7,pH 5,两者的相关性系数为0.563 2(n=9),但相同初始pH值条件下差减法所得的脂肽物质产量均高于重量法。初始pH值为5条件下脂肽物质合成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最低,初始pH值为6与pH值为7条件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同,为700 mg·kg-1,但初始pH值为6条件下产脂肽物质产量(1 228 mg·L-1)和脂肽物质合成效率(234 mg·kg-1)最高。可见,差减法是评价脂肽产量的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汁为研究对象,经高温短时杀菌、巴氏杀菌和热处理3种不同杀菌方式处理后,将苹果汁置于4℃环境中,以研究苹果汁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3种不同杀菌处理后的苹果汁,在随后的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和微生物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H值、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汁亮度逐渐降低,且长时间的贮藏不利于苹果汁的感官评分,其中,高温短时杀菌方式相比其他2种杀菌方式,能较好地保持苹果汁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8.
将天刃牌消毒液(pH值为6.5和7.5)按照不同的稀释度稀释后与炭疽芽孢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分别作用不同时间,进行抑菌、杀菌效果的检测。结果表明,2种pH值消毒剂在不同稀释倍数下对4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及其含量相同的各单一成分(过氧乙酸、戊二醛和过氧化氢)对蜡样杆菌芽孢悬液进行定性灭菌试验和定量杀灭试验,以评价该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复方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最低有效杀灭浓度分别为3.125%、0.125%和0.600%,杀菌最快有效时间分别为5、5、15 min;在分别作用到5、5、15 min时,杀灭对数值均≥5,但0.06%的戊二醛作用60 min时杀灭对数值为4.08,无法有效杀灭蜡样杆菌芽孢。表明蜡样杆菌芽孢在复方消毒剂作用下可被完全杀灭。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法降低苹果汁中棒曲霉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活性炭用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棒曲霉素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苹果汁中棒曲霉素及主要风味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使用条件。结果表明,棒曲霉素去除率随活性炭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后减,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增后减,随棒曲霉素初始浓度的减小而降低。各因素对棒曲霉素去除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活性炭用量>处理时间>处理温度,最优条件为3 g/L活性炭在60℃下处理5 min,可以去除苹果汁中69%的棒曲霉素(初始浓度为1700μg/L)。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等成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
刘源  纪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96-7498
阐述了欧姆加热杀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利用该系统对物料使用欧姆加热技术灭菌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满足试验要求,可以实现恒压、恒温、定时控制等功能,电压波形较理想;欧姆加热方法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杀死作用。并得出了处理电压、保温时间、处理频率对大肠杆菌残菌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低聚木糖在食品杀菌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变化。对低聚木糖采用4种杀菌法,即,常温杀菌,巴氏杀菌(缓冲液控制pH值2.0~8.0,温度65℃,加热30 min),高温杀菌(缓冲液控制pH值2.0~8.0,在常压60~100℃下加热15 min)和高压杀菌(121℃,加热10~60 min),通过DNS测定法测定低聚木糖的OD值,研究了低聚木糖在4种杀菌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巴氏杀菌(pH值2.6~7.0),高温杀菌(pH值5.0~7.0)和高压杀菌(pH值3.0~6.8)时,P70低聚木糖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当P70低聚木糖作为添加剂添加到一般食品中时,在pH值4.2~7.0,在巴氏杀菌、高温杀菌、高压杀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苹果浓缩汁中耐热菌的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科  王峰  夏凯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4669-4677
 【目的】研究果汁中耐热菌的免疫化学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果汁中分离的耐热菌免疫家兔获得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原理建立果汁中耐热菌快速检测方法。【结果】首次成功建立并优化了耐热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检测限为5×10 4CFU/mL。实际检测时,通过对果汁样品集菌及预增菌,应用本研究建立的耐热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在24 h内给出果汁中耐热菌是否超过1 CFU/10 mL的检测结果,满足国内外果汁标准中耐热菌不超过1 CFU/10 mL的要求,检测时间比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KFL(Krueger Food Laboratories)法缩短3-4 d,检测结果与KFL法完全相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果汁中耐热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耐热菌的竞争定量PCR检测方法优化与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苹果浓缩汁中耐热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的定量PCR快速检测法。【方法】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凝胶纯化试剂盒回收,构建并获得耐热菌的PCR竞争模板;用获得的竞争模板作为定量内标物建立耐热菌的竞争定量PCR(QC-PCR)检测体系。【结果】经对建立的QC-PCR检测体系优化,目标模板检测灵敏度由5×104个分子/PCR 体系,提高到50个分子/PCR 体系,竞争模板和目标模板分子共扩增可检测到5×102个目标模板分子/PCR 体系,并能从人工回添苹果浓缩汁样品中定量检测到5×103 cfu/ PCR体系的耐热菌,整个检测时间为4~5 h,比传统的细菌培养皿培养记数法时间(4~5 d)大大缩短。【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耐热菌竞争定量PCR检测法特异、快速,可作为微生物PCR竞争模板构建和建立竞争定量PCR的方法学参考,也可用于商品果汁和苹果浓缩汁工业化生产中耐热菌的快速检测和质量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5.
欧姆加热杀菌与脉冲电场杀菌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物理杀菌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中,包括传统的热杀菌技术,如欧姆加热杀菌,和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如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然而欧姆加热技术与脉冲电场技术在杀菌应用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新型的物理杀菌技术,从技术的发展历史、杀菌作用原理、在食品中的应用范畴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杀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和控制我国浓缩苹果汁中的嗜酸耐热菌,对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主要工段和生产车间的空气及用水,进行了采样和分离鉴定,并与标准菌株A.acidoterrestris和已知分离菌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了3株污染浓缩苹果汁的嗜酸耐热菌;在耐热、耐酸性检验中,这3株菌均可以较好地生长,符合脂环酸芽孢杆菌属嗜酸耐热的特点。与标准菌株和已知分离菌株细胞、菌落形态观察、生长条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比较表明,这3株菌与标准菌株有较大的相似性,与标准菌应为同属不同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甜叶菊叶片灭菌的条件,以甜叶菊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统计污染率、枯死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来评价灭菌效果,研究不同灭菌剂、灭菌时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灭菌剂的灭菌效果不好,以0.1%HgCl2灭菌5min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44.5%;75%酒精与其它灭菌剂组合的灭菌效果好于单一灭菌剂,以75%酒精与0.1%HgCl2组合最好,污染率和枯死率较低,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适宜甜叶菊叶片灭菌的组合为75%酒精4s+0.1%HgCl24min,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6.7%。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纳米TiO2对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鳗弧菌的光催化抑杀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对3种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杀灭能力,纳米TiO2质量浓度为0.1g/L时,在紫外灯下催化2h杀菌率可达98%以上,在日光下催化2h杀菌率仍可达96%以上.光催化杀菌效果与纳米TiO2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浓度过低或作用时间过短时,杀菌效果均不理想;浓度过高时,催化剂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当纳米TiO2质量浓度达0.1g/L、作用时间达2h时即可取得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在桑葚果汁加工中的应用工艺,确定其最佳参数,为建立和推广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以待灭菌的桑葚果汁为研究对象,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处理压力和时间对果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霉菌、致病菌、酵母菌)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压力≥400 MPa时,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数目均已达到商业灭菌标准;压力为200~500 MPa时,随着压力的升高,灭菌效果呈直线上升趋势;处理时间≤25 min时,随着超高压时间的延长,灭菌效果呈明显增强趋势。影响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效果的次序为:处理时间>处理压力,两者对桑葚果汁的灭菌效果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在一定处理时间或压力范围内,桑葚果汁的超高压灭菌效果随着压力的增高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过程中,处理时间起主要作用,压力起次要作用,其最佳参数为:压力500 MPa、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20.
在同一功率下对微波炉和电炉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实验组的杀菌效果达到国标(GB19298-2003)时,所需的时间及温度均小于电炉加热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水温为35.0℃时比初温13.1℃时细菌含量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杀菌效果达到国标时,微波炉的效率比电炉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