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下积液、感染及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加压包扎法。传统的绷带加压包扎法存在许多弊端,如加压包扎松紧不易掌握,包扎部位受力不均匀,包扎时间长易松动或绷带滑脱等。鉴此,笔者对加压包扎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背心式绷带包扎法,经应用5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的局部加压包扎法治疗腹股沟区切口淋巴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对10例腹股沟区切口淋巴瘘患者采用弹力绷带持续加压包扎,同时切口放置闭式引流装置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切口经加压包扎后淋巴液均明显减少,经持续加压包扎3~20 d(平均7.2 d)后获临床治愈;其中1例患者于加压包扎后第4天出现下肢股浅静脉血栓,经及时溶栓和抗凝治疗后好转。本组患者随访1~59个月(平均14.7个月),1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结论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合切口闭式引流治疗腹股沟区切口淋巴瘘疗效显著,该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棉球加压包扎对损伤甲床的止血效果.方法对184例(236指)进行换药包扎,其中118指甲床损伤患者行棉球加压包扎,118指行常规包扎,观察两种方法止血效果.结果应用棉球加压包扎法24、48、72 h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法(χ2=20.02、45.84、32.29,均P<0.01).结论棉球加压包扎法可以显著减少创面渗血,且容易取材,使用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江燕 《护理学杂志》2013,28(14):36-37
目的探讨腋窝手术后有效的加压包扎固定方式。方法将118例腋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创面分别采用自粘性弹性绷带和自行设计的医用腋窝加压带加压包扎固定。结果观察组术后包扎舒适度、皮下血肿或积液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使用自行设计的医用腋窝加压带加压包扎固定方式能均匀施压,患者舒适,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传统的腋臭剪除根治术后包扎方法。方法:分析腋窝形态结构的特殊性而对基于普通弹性绷带的传统"8"字包扎技术进行两方面改进:①加一段弹性绷带在腋下水平缠绕胸、背部一圈,而使腋窝内侧壁被包扎到;②在肩峰、上臂上端外侧、腋窝前、下、后侧用7号丝线将绷带相邻边缘缝扎固定一起,形成全腋窝弹性加压包扎法,并将此法用于98例采用腋窝中央顺皮纹切口入路的皮下修剪法治疗腋臭患者。结果:有3例患者切口创缘部分坏死,但无血肿发生,每次包扎后可维持7天不松散,全腋窝弹性加压包扎法使对术区包扎达到全方位、确切有效、长久牢靠。结论:基于对腋窝结构特殊性而新创的全腋窝弹性加压包扎法牢固可靠,预防血肿效果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6.
19971 999年我院收治乳癌患者 2 55例 ,年龄 2 878岁 ,平均 52岁。行根治术 96例 ,简化根治术 1 59例 ,术后均常规腋窝置多侧孔硅胶管引流。术后行U形加压包扎 1 2 1例 ,传统加压包扎 87例 ;未加压仅持续双套管负压吸引 47例。U形加压包扎方法为 :用数十块纱布团填充于术侧腋窝及胸前壁 ,纱布垫覆盖 ;患者取坐位 ,第一卷绷带绕胸壁水平加压包扎 ,然后术者与助手各拿一卷绷带 ,助手绷带由胸前壁绕患侧肩至胸后壁 ,术者则水平缠绕绷带并固定助手绷带 ,助手绷带再由胸后壁绕患侧肩至胸前壁 ,术者仍水平缠绕并固定助手绷带。如此反复 ,从而牢…  相似文献   

7.
棉球加压包扎法在甲床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棉球加压包扎时损伤甲床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184例(236指)进行换药包扎.其中118指甲床损伤患者行棉球加压包扎,118指行常规包扎。观察两种方法止血效果。结果应用棉球加压包扎法24、48、72h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法(X^2=20.02、45.84、32.29,均P〈0.01)。结论棉球加压包扎法可以显著减少创面渗血。且容易取材,使用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 ,腋臭采用手术治疗 ,疗效好、不易复发 ,为多数患者所接受。但手术需要分离切除腋部皮肤转瓣缝合 ,所以术后合理的加压包扎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一般用绷带包扎存在较多缺点 ,如 :1包扎过紧、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影响愈合 ,且因制动 ,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2包扎过松 ,出现皮下血肿 ,缝合部位裂开 ,严重影响伤口愈合 ;3绷带包扎易滑脱 ;4绷带包扎需胶布固定纱布 ,个别病人对胶布有过敏现象。笔者介绍一种简易包扎固定带。材料为弹性绷带 :主体一块宽 1 2 cm,长 1 5cm,条带 2 0 cm长的 4根 ,2 5cm长的 2根。制作方法为 4根条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促进乳腺癌术后患侧手背部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淋巴回流,减轻局部症状与病理改变。 方法 将来我院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的86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常规组44例、改进组42例。常规组行常规多层绷带从指端到肩下加压包扎;改进组采用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法。每天1次,连续20次后评价效果。 结果 改进组患侧手掌周径减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紧绷感、麻木感、肿胀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P<0.01)。 结论 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法可有效促进淋巴回流,有利于恢复肢体形状,缓解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0.
2017 年8 月 ~2020 年11 月,我科采用弹力裤加压包扎法对61 例髋关节周围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术后切口进行加压包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传统的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植皮术后包扎技术。方法:分析腋窝形态结构的特殊性而对基于普通弹性绷带的传统"8"字包扎技术进行2方面改进:①加一段弹性绷带在腋下水平缠绕胸、背部一圈,而使腋窝内侧壁包扎到;②在肩峰、上臂上端外侧、腋窝前、下、后侧用7号丝线将绷带相邻边缘缝扎固定一起,形成全腋窝弹性加压包扎法,并将此法用于13例(16侧)腋窝因广泛瘢痕增生并挛缩或粘连畸形而进行全厚皮片移植的患者。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及皮片坏死发生,畸形改善明星,每次包扎后可维持7天不松散。全腋窝弹性加压包扎法使对术区包扎达到全方位、长久牢靠。结论:基于对腋窝结构特殊性而新创的全腋窝弹性加压包扎法牢固可靠,其用于腋窝植皮包扎预防皮片坏死效果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绷带包扎方法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压力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 将62例接受综合淋巴消肿治疗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8”字包扎组(20例)、“5”分包扎组(21例)和联合包扎组(21例),在手法淋巴引流后分别采用“8”字包扎法、“5”分包扎法和联合包扎法,治疗20次后比较三组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患者满意度和绷带包扎松散发生率。 结果 三组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均较治疗前改善,患者满意度中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包扎组包扎松散率为0。 结论 三种方法用于淋巴水肿均有较好效果,其中联合包扎法具有舒适度高、不易松散的优点,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腋窝部手术需加压包扎的有:腋臭手术、腋窝部植皮术、腋窝部肿物切除术、副乳切除术等,以往均采用“8”字形包扎固定法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因绷带易致肩和腋前部皮肤摩擦后破溃,患者感觉肩部疼痛无法耐受,绷带太松致压力不够导致敷料移位而产生术区血肿等缺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治疗观察。方法选择12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应用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对照组应用穿刺置管加压包扎术。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100%,等同对照组(P〉0.05),但在治疗次数、愈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对孔穿刺引流冲洗加压包扎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及并发症且操作简单,明显优于穿刺置管加压包扎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层绷带包扎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压力维持情况。方法将9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使用四层不同类型绷带和普通弹性绷带螺旋式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时间及内踝上方压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24h内绷带压力变化不明显,对照组4h后压力明显降低。结论四层绷带包扎能够提供较稳定的治疗压力,加速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乳癌根治术后加压包扎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乳癌根治术后需对创面进行加压包扎 ,以保证皮瓣紧贴胸壁 ,减少皮下积液 ,促进创面修复。 1997~ 1999年 ,我科在传统加压包扎法基础上将外层绷带改为“U”形加压包扎 ,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方法病人术后包扎切口 ,纱布团数块填充于术侧腋前壁 ,纱布垫覆盖 ;扶病人取坐位 ,首先将绷带绕胸壁水平加压包扎 ,然后术者与助手各执一卷绷带 ,助手将绷带纵向由胸前壁跨患侧肩至胸后壁 ,术者将绷带水平缠绕并压盖、固定纵向绷带 (呈“U”形 ) ,如此反复 ,最后固定于胸壁 ,注意对锁骨下部位的加压。2 讨论皮下积液是乳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 ,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2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面加压包扎140例,创面不加压包扎140例。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加压包扎皮瓣坏死29例,发生率为20.71%,创面不加压包扎皮瓣坏死15例,发生率为10.7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不加压包扎是预防皮瓣坏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大明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444-1444
腋臭患者实施大汗腺清除术后,会形成术区皮片与皮下组织间的腔隙,因皮瓣中央部分悬浮游离,容易出血、移位、缺血;需要妥善加压包扎[1-3]。由于肩部腋窝结构的特殊性,呈漏斗状,其邻近的肩关节、上臂均为活动部位,术后加压固定往往较困难;而传统的打包、八字绷带加压包扎等方法等有很多的缺限,常常难以做到妥善包扎;从而导致出血、血肿形成、皮瓣坏死、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出现;值得临床医师重视[1-2,4-5]。笔者在工作中应用弹力腹带剪裁后加压包扎,效果良好,患者舒适度提高,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9.
骨科全髋置换、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切口一般采用敷料覆盖,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减少渗血.但此方法包扎费时,术后易松脱,渗血较多.我科根据髋部及股骨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制作弹力裤用于术毕患者包扎伤口,加压固定,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 2 18例肝脏肿瘤病人在 5 0 1例次肝动脉化疗和 (或 )栓塞术后分别采用宽胶布 (4.5cm× 5 5cm ,2条 )十字形加压包扎 2 4h、沙袋 (0 .5kg)压迫 6h(2 4 5例次 ,常规组 )和用绷带 8字形加压包扎 2 4h(2 5 6例次 ,观察组 )。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局部皮肤损伤、瘙痒、术肢麻木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