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80年代初.诺贝尔奖得主K·穆利斯(KaryMullis)首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以来.PCR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微量特殊DNA序列的方法,在DNA分析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重视。在过去5年中,PCR技术令人信服地渗透到美国刑事司法体系的棘手领域如法医中的人的鉴定,血缘关系测试等。DNA分型方法首次为法庭提供证据是在1988年。从那以后,该技术在150多次法庭审判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至少有13个签约实验室为美国刑事案件进行DNA实验。PCR方法用于法医鉴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简化商品化检测,又是对普遍使用的限制性长度多…  相似文献   

2.
多聚酶催化的链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将特异性DNA进行引物介导的酶促放大方法。该方法的建立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大突破。它有许多优点,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种新的特异性DNA放大技术——PCR》对此种方法的原理、操作和应用作了介绍,可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种简单易行的重组方法——三引物PCR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朝阳  宋贵生  徐军望  朱祯 《科学通报》2002,47(16):1247-1249
报道了一种不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的重组DNA方法-三引物PCR法(TP-PCR),TP-PCR反应体系中有2种模板和3种引物,从而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产生一个重组DNA分子,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快速,高效且不依赖连接片段的限制酶位点,用这种方法已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基因-sck基因。  相似文献   

4.
刘敬忠 《科学通报》1990,35(21):1668-1668
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已广泛用于人类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法医学及古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在检测基因点突变时,通常采用PCR结合ASO(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或限制性内切酶酶解来判定。本文报道一个灵敏、  相似文献   

5.
一种从特殊植物材料中制备PCR模板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椰林  施苏华  钟扬  谈凤笑 《科学通报》2001,46(24):2055-2057
报道了一种从较长年代的植物标本以及富含次生代谢物质的植物材料中制备PCR模板的新方法,对常规方法提取的纯度较低的总DNA,采用微量玻璃粉吸附,并直接用于PCR反应,作为应用实例,比较了新方法与常规方法对6个样品的nrDNAITS区和cp DNArbcL基因的PCR扩增结果,结果显示,新方法明显比常规方法优越,这为特殊植物材料DNA的纯化与PCR模板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纳米粒子PCR”中纳米金与聚合酶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粒子PCR”是一种新型的优化DNA扩增的方法, 在提高扩增特异性, 增加扩增灵敏度以及加快反应速度等方面展现了特殊的优化效果. 研究发现在PCR反应中,聚合酶可以消除纳米金导致的抑制; 而纳米金可以改变DNA聚合酶浓度-酶活性曲线的平衡点, 增加DNA的合成量, 同时高浓度聚合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添加纳米金得到恢复. 在此基础上提出纳米金通过调控DNA聚合酶影响PCR反应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能够快速地对多个样品进行基因表达分析, 因此已成为芯片和微点阵数据验证的常用手段. 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据, 通常需要一个和多个内对照基因来平衡化qRT- PCR数据. 目前一般选择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作为内对照, 但很多持家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在棉花纤维发育和体细胞胚发生机制研究过程中已经产生大量芯片和微点阵数据, 但目前在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这些数据时都只用了一个持家基因来平衡化数据. 为了验证其可靠性, 本研究根据常用的持家基因(18S rRNA, Histone3, UBQ7, Actin, Cyclophilin, Gbpolyubiquitin-1和Gbpolyubiquitin-2)设计了7对引物, 用相对的绝对定量法验证了在棉花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21个样品)表达水平的稳定性, 发现在纤维发育的后期(17 DPA (day post anthesis)以后), 这些基因的表达都下调, 而纤维发育后期特异表达基因AGP的表达从15 DPA开始到27 DPA一直都呈上升趋势. 因此对于纤维系列特别是纤维发育后期基因的qRT-PCR更好的选择是相对的绝对定量. 而对于非纤维系列, 这些持家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纤维系列变化幅度较小, 但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表达数据, 应该同时用Histone3, UBQ7和Gbpolyubiquitin-1一起来平衡化qRT-PCR数据.  相似文献   

8.
一种方便、无PCR过程的DNA shuffling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刘秋云  李刚  李宝健 《科学通报》2004,49(5):448-450
目前大多数的DNA shuffling方法都需要PCR过程. 由于一些限制内切酶的识别位点与切割位点不重叠而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 当再连接的时候, 同源片段之间就可以混合起来按照正确顺序组装成新的嵌合体分子. 利用这种性质, 构建了一种新的、无PCR过程的、简便的shuffling方法.  相似文献   

9.
编码蚯蚓纤溶酶组分A基因的cDNA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蚯蚓纤溶酶组分A是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体内纤溶酶的主要组分之一,具有双重纤溶活性,用逆转录PCR(RT—PCR)的方法从赤子爱胜蚓中克隆了编码蚯蚓纤溶酶组分A的cDNA,由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丝氨酸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家族的成员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且具有其保守的催化位点,表明该蛋白质可能是胰蛋白酶家族的成员.将上述cDNA导入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pQE31和pMAL—c2X,构建表达质粒pQE—efea和pMAL—efea,这2个表达质粒均可以在大肠杆菌苗株M15中诱导表达出与预期大小相近的重组蛋白。其中,pQE—efea表达的His6—EFE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而pMAL—efea表达的重组蛋白MBP—EFEa是可溶性的,并且具有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登革2型病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反向遗传系统, 根据已测定的DEN2-43全基因组序列, 利用长链RT-PCR及融合PCR扩增此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分子, 并将其克隆至低拷贝载体pWSK29中构建该病毒株的全长cDNA克隆. 将此克隆体外转录后, 经电穿孔导入宿主细胞获得恢复病毒. 结果表明, 获得的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具有感染性, 所获得的恢复病毒具有与原型病毒类似的生物学性质及乳鼠神经毒力, 且可稳定传代. 该反向遗传系统的构建为深入探讨登革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傅杰青 《自然杂志》2002,24(6):356-359
布伦纳发现了一种仅由1000个左右细胞组成的、透明的美丽新杆状线虫(C.elegans),将其作为实验模型,实现了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研究之突破;萨尔斯顿找到了该线虫体内与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nuc-1;霍维茨进一步揭示了存在着两类功能相反的基因,即正向的ced-3、ced-4和反向的ced-9.人体内也存在着类似基因.如果能用基因疗法促进癌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则克癌战略有望取得重大进展.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纯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的成就已经成为长期以来的传统,2002年的授奖又一次表明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2.
张成  杨静  许进  赵东明 《科学通报》2009,54(24):3913-3919
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DNA缩短法的新型计算模型. 该模型可以求解n个顶点m条边的图的最大独立集.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m). 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 计算所需的试管数量呈线性增长. 在计算模型的生物操作中, 有两个主要技术: DNA分子内环化和DNA长度逐步缩短. 结合反向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磁珠吸附和环化酶催化等多种方法, 在求解步骤中, DNA分子的结构在线性双链DNA(dsDNA)、线性单链DNA(ssDNA)和环形单链DNA之间进行循环变化. 利用环形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计算过程中避免了DNA分子间重组. 为了证实该DNA计算模型的可行性, 利用其求解了一个最大独立集问题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心肌缺血基因治疗的可行性,首先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cDNA文库中克隆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全长编码区cDNA,通过脂质体共转染和细胞内质粒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GF.经过在293细胞系内的扩增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大量纯化的重组腺病毒、体外实验中用ELISA方法证明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在原代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中表达并分泌到培养上清液中、然后用MTT方法测定了其对内皮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活体实验中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检测了腺病毒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和表达持续时间,通过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制作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证明重组腺病毒Ad—HGF对大鼠,心肌缺血的治疗是有效的。以上结果说明Ad—HGF的构建是成功的,在体内外都显示了其生物学活性、为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板块构造是指位于对流地幔圈层之上的岩石圈的水平运动,主要由岩石圈在俯冲带的下沉作用所致。板块构造是一个典型的、非平衡复杂体系的自组系统(self organizing, far from equilibrium complex system, SOFFECS),其驱动力主要来自热边界层(岩石圈)的反向浮力(negative buoyancy),同时又受控于变形岩石圈与下覆粘性软流地幔的耗散作用(dissipation)。在太阳系内侧5个硅酸质行星中,板块构造仅发育于地球,这表明板块构造是硅酸质行星不太常见的一种热散逸方式。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构造活动和热散逸方式在地球上是从何时开始的。所有的硅酸质行星在形成初期可能都经历过一次短暂的岩浆海 (magma ocean) 阶段。行星固结后,静止盖层(stagnant lid)模式是行星冷却的共同途径,即行星表面形成了一个不易活动的固化盖层,此时内部的热量只能通过拆沉作用、热点火山作用和岩浆浅部侵位等方式进行逃逸。由于地球早期温度较高,通过减压熔融形成的岩石圈结构不同于现代岩石圈,即地球早期岩石圈由厚的洋壳和薄的岩石圈地幔构成。这种岩石圈要产生反向浮力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因此地球早期即便有板块构造存在,其规模也比较零星。只有当地球冷却到一定程度,扩张中脊下部减压熔融形成薄的洋壳且大洋岩石圈只需  相似文献   

15.
玉米通用SSR核心引物筛选及高通量多重PCR复合扩增体系建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国内15个代表性自交系及15个来自国家区域试验的玉米杂交种进行实验室复筛, 并对玉米数据库MaizeGDB上已公布的1900个玉米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进行文献初筛, 确定了500个高多态性引物, 建立了玉米高多态性引物遗传图谱; 并按照在玉米全基因组均匀分布的原则, 从每条染色体上选取10个引物, 累计100个, 作为一套通用的SSR核心引物, 推荐供今后一般研究优先选用. 对这套核心引物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重新设计并构建基于毛细管五色荧光检测系统的高通量多重PCR复合扩增体系, 已经建立了两套10重PCR组合, 每套组合均由每条染色体上选取1个引物, 累计10个构成.  相似文献   

16.
<正>凯利·穆利斯是美国著名化学家,因发明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此也被称为PCR之父。2019年8月7日,PCR技术的发明人,凯利·穆利斯(Kary B.Mullis)因罹患肺炎而去世,享年74岁。穆利斯于1944年12月28日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时候的穆利斯就对科学充满兴趣,尤其是火箭、太空探索等。17岁那年,小穆利斯做出了他人生中的  相似文献   

17.
王忠玉 《科学》2005,57(1):25-28
经济学中的演化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演化思想的起源在时间上先于生物学中的应用。达尔文认为,在形成其自然选择理论中,他自己曾受到马尔萨斯(T.R.Malthus)以及古典经济学家的影响。阿尔奇安(A.Alchian)和弗里德曼(M.Friedman)为了激发好像(asif)最优化方法而推广了演化隐喻(evolutionary metaphor)。当今,经济理论通常被人们解释成“  相似文献   

18.
宋昉 《科学通报》1993,38(14):1333-1333
点突变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其检测方法的探索一直是基因诊断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报道一种简便、快速检测点突变的新方法——多重的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又  相似文献   

19.
康琳  孙磊  喻红  周伟国  赵寿元  李昌本 《科学通报》2002,47(12):916-921
Wolbachi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节肢动物体内经母系细胞质遗传的胞内共生菌。它能够改变宿主的生殖和发育行为,引起细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孤雌生殖、雌性化和雄性致死等现象,但是其间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迄今尚不清楚。采用RDA(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代表性差异分析)和LM-PCR(ligation-mediated PCR)等方法,通过研究Wolbachia不同品系基因组之间的差异,从来自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antonS的Wolbachia(wMelCS)中克隆到了噬菌体相关尾蛋白基因prtp(phage-related tail protein),同时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yw67c23中的Wolbachia(wMel)中克隆到了同源基因。通过研究prtp在不同Wolbachia品系间的表达,发现PrTP可能不直接参与CI过程。体外果蝇S2细胞的瞬时转染实验结果证明了prtp基因内双向核定位序列(bipartite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sequence,NLS)的功能,prtp基因的存在为噬菌体介导的基因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提供了直接证据,并提示其在Wolbachia的生殖特性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吴晓春 《科学通报》1994,39(22):2042-2042
TCNQ(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分子自1962年首次合成后,其性质,特别是它与多种分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和离子复合物在光电开关,光记录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利用TCNQ分子与反向胶束溶液中的超微粒子形成复合功能体系时发现,当TCNQ与超微粒浓度之比大于1/50时,TCNQ与反向胶束体系发生作用,表现出一些新的现象.本文对TCNQ在反向胶束中的性质和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为开发和研究TCNQ分子的复合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