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的几年里,基础建设投资的增加带动了建筑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各大建筑公司的改制,塔机租赁业日趋成熟,其中以北京市最具代表性,目前北京市的塔机全部采用租赁方式,且基本处于完全市场化的状态。北京现有从事塔机租赁的企业近400家,塔机4300台左右。而2005年由于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减少,和对房地产泡沫的控制,使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脚步放缓。如在2005年上半年,在中国经济中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筑机械租赁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巾国出现,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加之各路媒体的炒作,近几年大有升温之势。我们从《建筑机械》杂志2005年8期的《探讨塔机租赁的生存环境》一文中不难看出,全国各地域的建筑机械租赁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其巾北京市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建筑机械租赁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期。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21~22日“第三届中国租赁业论坛”“暨”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主办。论坛对长期以来对租赁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进行表彰,北京中联新兴建设机械租赁有限公司获“中国租赁事业发展贡献奖”。  相似文献   

4.
孔庆璐 《建筑机械》2007,(5S):32-34
在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里,北京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起步较早,市场化也早,经过近几年的培育,相对较为发达、成熟。下面将2004—2007年北京部分建筑 工程机械的租赁参考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塔机租金呈下降趋势,说明北京市塔机租赁业竞争比较激烈,其他机种的价格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章崇任 《工程机械》2010,41(11):65-66
<正>目前,我国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的在用量约20多万台,其中,租赁的在用塔机约10多万台,由于我国的塔机租赁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  相似文献   

6.
《建筑机械》2005,(5):49-49
2005年4月5-6日,由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浙江省租赁业协会、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主办,北京时代佳会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租赁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召开。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李鸿曾、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阎立刚、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  相似文献   

7.
陕西建筑机械社会化租赁业起步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全省仅有几家规模很小的租赁企业。21世纪初,随着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建设事业快速增长和国有企业改制,全省租赁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截止2005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租赁企业已超过10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70%以上,已成为租赁业主体。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建筑机械租赁领域.北京地区的建筑机械租赁业起步较早.市场化也较早.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北京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专业租赁企业最多、设备数量最为集中的城市。本文从北京塔机租赁市场规模及竞争程度等多个角度对北京塔机租赁行业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外塔机租赁业务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有较大发展,如今英国、美国、德国、荷兰、瑞典等国家均有专营塔机租赁业务的公司。十余年前的 Multi、Morrow及Vanson等塔机租赁商,至今仍然活跃于租赁市场,并且都发展成跨国公司。如Morrow公司声称拥有500台新旧塔机可供出租,其营销范围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墨西哥。目前国外塔机租赁业务的特点是:(1)一些著名塔机生产厂商亦挤身于租赁业。其中最突出者当推德国WOLFF公司,在德国有四个城市设有租赁站,在英国收购了Hewden S…  相似文献   

10.
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飙升的拉动下.我国工程机械市场连续几年井喷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开发和研究。租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后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在我国,租赁行业还停留在小型、分散.独立经营的传统原始状态.与国外租赁业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促进我国租赁业的良性发展.缩小与国外租赁业的差距.本文希望能通过对构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专业租赁网络的卡特彼勒租赁体系的学习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机械租赁企业的发展道路及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加大,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租赁业也随之蓬勃兴起,租赁业务已在全国各地施工现场全面展开。企业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和规避风险,尽量减少设备的购买,对租赁业务兴趣很浓。一些个人施工企业因实力、资金等原因无  相似文献   

12.
王川 《建筑机械》2004,(8):26-27
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说没有建筑机械就没有城市建设.建筑机械的使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建筑工程中项目经理部制度的实施.建筑机械的使用也从原来由施工单位购买转化为项目部租赁使用。关于建筑机械租赁业的历史和发展.业内已有许多文章加以论述.不再赘述。这里只对租赁实务中的诚信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二十年,由于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和房地产的持续升温,中国的工程机械租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年代”,一批资产上千万、网络遍布全国的大型租赁公司应运而生。但是,作为一名1996年即涉足中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的“租赁工作者”,在看到表面繁荣的同时。更感觉到一种深层次的差距——与欧美日  相似文献   

14.
租赁业在西方被称为“朝阳产业”,近年来倍受世人瞩目,1995年租赁经营额达5500亿美元,1997年达8000亿美元,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租赁业悄然兴起。在党中央发展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下,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开始形成,90年代末,中央实行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基础设施领域(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进行大规模投资,工程机械租赁业迅速发展走向成熟。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市场上,各个建设项目施工企业通过租赁设备占机械使用的35%,个别企业达到60%,这一比例有逐年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15.
秦川 《建筑机械化》2004,25(1):18-19,42
20 0 3年 10月 9日至 10日 ,由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租赁业论坛在北京举行 ,这是我国首次以租赁业为专题的论坛 ,引起了海内外租赁业界的广泛关注。出席论坛的中外人士达 16 0多人 ,其中包括我国各类租赁公司的代表 ,美国的GE、思科、卡特彼勒、花旗集团、日本三菱信托银行等企业的代表 ,由会长带队参会的香港设备租赁协会代表团和台北租赁商业同业公会代表团。本次论坛是解决公众对租赁业认知程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我国整体上对租赁业认知程度的不足 ,是阻碍租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解决我国租赁业的发展问题 ,必须从解决对…  相似文献   

16.
《建筑机械》2004,(8):31-31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租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租赁业经过前一段的发展,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为促进中国租赁业的健康发展,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会将于2004年9月25日至26日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和“新世纪饭店"举办“第二届中国租赁业论坛”。主会场以融资租赁立法为主导全面阐述租赁的创新与技术;分会场采用互动的方式对租赁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交流,探讨如何让租赁业真正成为配置信贷资源、设备资源、服务资源、人力资源和促进企业、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资产管理服务的行业。届时,融…  相似文献   

17.
陕西建筑机械社会化租赁业起步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 全省仅有几家规模很小的租赁企业。21世纪初,随着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建设事业快速增长和国有企业改制,全省租赁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截止2005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租赁企业已超过10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70%以上,已成为租赁业主体。  相似文献   

18.
杨杰 《建筑机械》2007,(1S):85-86
1990年以前,北京城市建设多以新建为主,建筑施工工期长,建筑租赁行业刚刚起步,塔机数量少,因此,购置的塔机均为行走式配置,追求最大施工覆盖面以满足施工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城市建设以改扩建为主,工期很紧,为适应土建施工要求,现场塔机多以固定式安装并多台配置,要求快速起重吊装。在此期间,建筑施工设备租赁行业高速发展,塔机数量猛增,购置的塔机多数为固定式。  相似文献   

19.
1韩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自1972年首次引入融资租赁模式30多年来,韩国的融资租赁业取得一定发展,主要经历引入期、巩固期、成长期、竞争期和调整期五个发展阶段。引入期(1972-1978年):随着经济发展,设备投资和资金需求迅速增加,1972年韩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产业租赁公司应运而生,标志着融资租赁业开始在韩国生根发芽。在此期间,韩国政府制定了《设备租赁法》,为行业发展提供法律基础和保障。随后,韩国开发租赁公司和华信泰租赁公司(现花旗租赁)相继成立。巩固期(1979-1983年):融资租赁相关理念和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范认可,综合性金融公司…  相似文献   

20.
《今日工程机械》2004,(9):34-37
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中国工程机械租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建筑业的体制改革,到融资租赁在工程机械行业内的出现,租赁业在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究其原因,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工程机械技术水平有了很人提高,国内建筑业市场在功能上得到了进一步细分,租赁业正逐步从施工企业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其次,市场信誉和行业制度的重要性被业内人士广泛认识,制约租赁发展的两大瓶颈有望得到突破。从国外租赁业几十年的发展经验来看,租赁市场的成熟决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整合行业资源、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及不断探索的过程。其中,那些大型的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预示着中国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此过程中,市场将经历怎样的发展阶段?租赁市场何时会走向成熟?企业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多元主体的市场格局将持续多久?谁又将是最后的赢家?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租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