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东庞煤矿于1985年成立了“职工思想研究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行为学”和“应用行为学”。其研究的结论是:一个企业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尽量满足职工的需求。通过满足职工需求,激励职工积极性,实现企业之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他们运用“行为学”理论,着重在满足职工需求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 当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成功经验而受到推崇,其原因在于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以“物为中心”的理性管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灵性管理,被许多企业家视为“黄金法规”。笔者认为,这一“转变”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属于推广之列。为此,本文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毅斌 《煤矿安全》2000,31(3):50-51
峰峰矿务局牛儿庄矿工会在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中 ,注意引导职工从思想上、行为上提高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的能力 ,使职工安全素质得到提高 ,安全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从而促进了全矿的安全和质量标准化工作并先后荣获“邯郸市班组安全竞赛先进企业”、“河北省质量管理奖企业”、“煤炭工业二级企业”等称号。1 突出重点进行教育 ,强化人的安全意识牛儿庄矿工会把这一工作做为一项治本措施来抓。在教育内容上 ,突出强调职工“安全第一”的意识 ,提高“我要安全”的觉悟 ,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 ,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 ,完成“我保安全”的任…  相似文献   

4.
作为煤矿企业基层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群众的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而抓好企业群众性安全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就是对职工最大的维护。建设企业群众性安全文化,是企业“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理念的体现,是把经营生产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增强各层次职工的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的科学管理方式。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东曲矿拥有职工4359人,会员入会率在96%以上,做好群众性安全工作是东曲矿工会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禹州市凤翅山煤矿工会从维护职工权益出发,狠抓“两堂一舍”建设,取得明显效果.职工生活由“四难”(吃饭难、住宿难、洗澡难、娱乐学习难)变成“四如意”(吃的如意、住的如意、洗的如意、“玩”的如意).1988~1989连续两年被能源部命名为“达标”矿井,1989年还荣升“省二级先进企业”.矿工会从1986~1989年连续4年被许昌市总工会命名为“模范职工之家”.1990年8月,经省企业升级考核领导小组验收,该矿已达到了“省一级先进企业标准”.他们的做法是:一、投资扩建餐厅加强食堂管理  相似文献   

6.
(二) 高技术产业化,就能使现代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高技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以美国为例,在那里的高技术企业中工作的职工,1/2以上的人有大学毕业以上的学历。 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战略家一齐把目光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部分职工出现下岗、待岗、转岗也是完全正常的现象。然而,有些企业不同层次的领导在劳动管理中,动辄就是“好好干,不然叫你下岗”。显然是把“下岗”当作一种处分了。 出现部分职工下岗,原因很多:如企业加大了技改力度,让部分多余人员或技能不适应的职工下岗、转岗的;有企业出现暂时困难。部分停产、半停产而必须裁减员工的;诚然也有少数职工是因为工作表现不好或违章违纪甚至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欣 《当代矿工》2010,(3):48-48
一、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经营观、信誉、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等的总和,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内涵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使每个成员作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职工及领导的赞赏,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身价值、推动企业发展而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9.
加强煤炭企业班组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仲濡  黄士武 《煤炭技术》2005,24(8):112-113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本单位,更是煤炭行业“双基”建设中的基石,它决定着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但是煤炭行业普遍存在着职工综合素质较差的问题,要想加强现场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仅靠投入装备某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使金达公司深深地认识到加强班组管理尤为重要。因此,金达公司对班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视,把它纳入矿井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研究、执行。经过不断探索总结,从实践到理论,从感性到理性,从散乱管理到系统化管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办法。现就班组建设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人是企业之本,是企业活力的基本源泉,如何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立足于改善自身的小环境,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对策。 一、牢牢抓住根本.在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上下功夫 职工群众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能动因素。企业的一切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职工群众去实现。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  相似文献   

11.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是在企业内部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生产作业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等创新活动.职工技术创新应纳入企业管理,建立以激励职工创新为核心的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形成多层次、上下联动、协同共享的工作运行体系,形成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导向.企业工会应通过深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培育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为促进企业创新、加快企业发展和构建和谐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情况介绍:克林莱煤矿位于“Pontefract”正东五哩处.它是国家煤炭局“North York-shire”区最大的煤矿,职工有2400人,每年从“Beeston”煤层中采出两百万吨煤炭.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将该层煤划分为三个开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株柏煤矿坚持用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实践;坚持以教育为先导,增强安全发展保障力;以精细化管理为措施,强化安全执行力;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该矿对如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截止2012年8月28日,株柏煤矿顺利实现安全生产十周年,连续安全生产3653天,进入了建矿以来最长安全周期,连续八年获得安全程度评估A级矿井。该矿不断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实践,以“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为愿景,大力弘扬与时俱进、超越创新的精神,把安全文化拓展延伸到各部门、各岗位,渗透到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在全矿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浓厚的安全氛围。该矿始终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断提升职工素质,增强安全保障力。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岗位技术比武”、“名师带高徒”、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励职工“自主学习、岗位成才”,职工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职工之家     
鹤壁煤业集团公司工会在“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九矿运输区召开了“企业文化建设、职工之家建设现场会”,并以九矿运输区小家为试点,从排版内容、版面设计等方面把职工之家建设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具有鹤煤文化特征的新型职工小家,使职工小家从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再次成为了集团公司建家工作的典范。图为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柴绍忠兴致勃勃地参观重新设计的九矿运输区职工小家。(师文强摄影报道)499月30日,淮北选煤厂举办“庆国庆迎奥运”职工秧歌舞大赛,全厂13个单位代表队的240多人参加比赛,吸引数…  相似文献   

15.
自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在企业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来,已三年有余,在这三年多的试点和逐步推行过程中,尽管有不少曲折,但现代企业发展和改革的客观要求是不可逆转的。最近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厂长负责制,明确了厂长的法律地位。实践已经证明:这一制度的逐渐完善和在全国各行业的普遍推行,对经济改革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十三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把“高度民主”作为“改革的长期目标”,为企业的民主管理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 局矿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 厂长(经理)负责制(在煤炭工业企业是局矿长负责制),是现代工业企业必须集中统一指挥的要求,是企业内众多职工必须服从统一目标的要求,是厂长对所管企业完全负责的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把经营生产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增强各层次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企业具有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实现安全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大石河铁矿是一个有40年露天开采历史的大型黑色冶金矿山企业,2800名职工,集采矿、选矿于一体,从穿孔、爆破、采装、运输,到破碎、球磨、选别,多工种联合作业。该矿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紧抓不放,为关爱职工生命,营造了绿色屏障。  相似文献   

17.
方针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综合管理技术,是企业生产经营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和期望达到的最佳效益值。它能从最终效果上把企业各项管理统筹起来,共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1987年以来,义马矿务局杨村煤矿,结合本矿实际,探索了在煤矿企业运用方针目标管理的途径,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善、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职工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改变。该矿在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各种政策性增支因素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产量和效益仍有所增长。1987年汁划产煤120万吨,实际完成125.8万吨,完成计划的104.8%:利润计划100万元,完成183.5万元,完成汁划的183.5%:企业“坑耗”计划25米~(?)/万吨.实际“坑耗””17.85米~3/万吨,实现了坑木低耗标兵矿。1988年计划产煤125万吨,实际完成135万吨,完成汁划的108%,创建矿以来的最高纪录;利润计划440万元,实际完成847万元,比1982~1986年五年完成利润的总和还要多。同年上半年被部评为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杨村煤矿推行方针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袁秋新 《当代矿工》2002,(11):20-20
人是组织管理中最不确定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安全管理难以把握的问题所在.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标准化评价系统的建立,是企业组织、管理人员、职工这三者协调一致、谋求共识的内在环境,它通过"标准"的设置,规范所有职工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认识上,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后,才会产生的现象。然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私有的土壤上,却早已诞生了“工人参与”、“职工共决”和“职工持股”等重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作法和形式。这似乎使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其实,经过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和生产力的现代化,这些企业的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也已变得“聪明”起来,在企业制度上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法律和契约的形式规定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建立调节企业劳动关系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的机制。就生产资料属私有的资本家而言,让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最初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工人参与”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推动,又使这种选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的“管理科学”,已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向管理人、关注人的方向发展。管理者有许多关于管理的精辟见地,有的认为管理就是通过人和借助人而把事情做好;有的认为管理可定义为通过全体或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合作来建立和实现一系列目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是管理的主体,而管事实际上也是管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人事管理的主流。人事管理就是对“人”的培训、调整、使用,检查和考核,工作的对象是“人员”。因此,作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人性的角度探索人事管理的新方法,充分发挥人事管理职能的参谋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