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门窗》2016,(9)
本文以绿色生态城区与海绵城市的概念内涵为切入点,就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所用的主要技术工艺做阐述分析,并对具体的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做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提升我国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规划设计篇: 生态住区建设规划设计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适应性规划,是将“人为”的传统规划转变成“为人”的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生态城区规划的背景,提出当前我国生态城区规划的主要问题。通过国外生态城区建设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国外不同尺度绿色生态城区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特征,为我国生态城区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蒙  谭超 《中国建材科技》2018,27(1):120-121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暴雨灾害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问题,迫使相关行业人员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绿色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海绵城市成为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的热点问题,已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的战略当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城市转型的基础,海绵城市建设则是重要起点。海绵城市的建设能有效降低城市开发过程中对水环境的破坏程度,缓解城市内涝的状况,是实现城区生态水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关于绿化生态城区的研究还停留在理念以及规划设计阶段,一些具体的规划应对方法发展还不充分。本文笔者以某地区为例,从海绵城市的内涵出发,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包括编制原则、意义目的以及具体的规划方法,以期为我国的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商业街因汇集了众多层次全面的中心服务功能和比较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试图探索在深层次的中心城区商业街建设中,突破形式上的规划整治,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有效展现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的特色魅力,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框架和规划理念,以期对我国城市中心地区的商业街规划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中央商务区(CBD)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区域,其绿色生态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认为,不同功能特征的城区应根据其本身的功能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基于此,本文在对商务区的特点以及传统CBD容易导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生态CBD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适宜的规划方法及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刘帆  尤川宝 《中华民居》2012,(2):190+187
以遂宁慢行系统规划为载体,研讨慢行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框架,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提出遂宁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构想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阿萌  张京祥 《规划师》2011,27(3):70-7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展,都市区化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特大城市发展的新主题,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演变,由此在原主城区的外围形成了一些承载中心城区功能外溢的次区域.然而,我国既有的法定规划体系中没有次区域规划层面的规定,导致法定规划层面的巨大落差和规划衔接的困难.鉴于此,有必要在特大城市中增加次区域规划...  相似文献   

9.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引入更新触媒将是解决当前旧城历史片区复兴发展的有效途径,天水市西关历史片区的复兴规划项目就是城市触媒理论引导下进行复兴规划的典型案例,从更新触媒的选择建立到以更新触媒为核心的节点划分,再到更新触媒影响下的各类规划建设的协调,为化解历史片区的复兴中保护与发展、整体与局部的矛盾和各方利益的冲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基础是"绿色化"由单体转变为区域融合,绿色建筑技术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转化。海绵城市出现在高速城镇化、城市水安全、水环境等问题的背景下,如何科学、高效地建设规划设计海绵城市,是目前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难题。基于此,论文介绍了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划思路,旨在提高我国城区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上海太平桥地区改造理念及运作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徐明前 《城市规划》2002,26(7):47-53
简单介绍了上海市太平桥地区的规划设计以及“新天地广场”和“太平桥公园”的建设实践 ,着重就太平桥地区改造的规划理念和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上海 ,乃至全国的大城市中心城区的旧区改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刘帆 《山西建筑》2012,38(14):22-23
以遂宁慢行系统规划为载体,研讨慢行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框架,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提出遂宁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构想和实施措施,以期逐渐缓解城市交通与生态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逐步完善,许多大城市已经渐渐从增量规划阶段转入存量规划阶段,城市有序更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0年公布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中提到,要推进北京中心城区的老城重组,针对北京市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目前,我国学者对首都核心区的城市更新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苗延建立了一种基于居住片区城市特征的公共绿地综合分析方法,使得用地紧张的居住片区更科学高效的建设公共绿地1;  相似文献   

14.
齐宝崇 《山西建筑》2005,31(5):206-207
介绍了桃河阳泉城区段滩槽绿化景观工程,从规划理论、规划原则、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人与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共生是景观规划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上海市的低碳实践为例,基于“双碳”发展的本质及城市规划实施的特点,提出了促发展、全寿命、重实效、显特色的伴随式低碳规划建设策略,以期对后续新建及既有城区的低碳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结合璧山县上阳村地理概况和自然环境,对该村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规划设计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阐述了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着重介绍了规划构思,为今后同类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引言:"准公共空间"——城市典型空间当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随着存量空间增多,城市既有建成区的存量更新日益成为规划建设工作的主战场1,2。在大量亟待更新的空间类型中,开放空间及公共活动在既有城区更新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3。特别是"准公共空间"(quasi-public space)在城市建成环境中随处可见,如道路两侧的店前开放空间、楼宇园区的公共场所、老旧社区内的公共广场等等。  相似文献   

18.
校园规划编制文件是校园规划和更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美国许多大学在校园发展过程中,都积累了详实丰富的校园规划更新文件资料。对密歇根大学近55年来校园规划编制文件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究该校园面貌的成因,窥探美国大学校园规划更新发展的背后深层规律,为我国高校下一阶段的校园规划修编和校园更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当代转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占鹏 《华中建筑》2006,24(8):77-80
我国的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正处于转型期。校园规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以适应当代校园建设的需求,一直是有关人士密切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我国当代校园规划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转型期”为背景,通过从校园规划设计的三个基本层面:校园空间(设计对象)、设计者(人)、设计信息中介(工具)为切入点,探讨了实现我国校园规划设计转型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北京市西部妙蜂山地区的“研究型”规划设计。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城乡规划”套路的束缚和旧的“经济规划”空洞教条的制约。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发展综合性规划”的新理念。规划体现了村镇建设中的区域性、综合性以及经济产业与基本建设协调发展的特点。本研究既有“实体设计”(phvsical design)又有“社会规划”(socialplanning)。对区域性的村镇建设规划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