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烟草野火病病原菌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防治烟草野火病,减少抗药性产生,减少农药残留,从云南省8个地州分离烟草野火病菌菌株43个,并就分离菌株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43个菌株中高抗菌株8个,中抗菌株比例较高17个,低抗菌株18个。不同来源的烟草野火病原菌株的抗药性存在差异,文山、昆明的菌株抗药性最高,红河菌株抗药性最低,抗性倍数最高达2000多倍,其余地州抗药性居中。不同地州分离菌株高、中、低抗菌株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分离自文山邱北县双龙营镇的25#菌株抗药性最强,抗性倍数达45907.75,来自文山砚山县阿猛镇租白村的34#菌株抗药性最低。43株烟草野火病菌菌株对农用链霉素的EC50值平均为4.65,范围在0.004~183.631。高、中、低抗菌株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6124.69、49.72、6.40。  相似文献   

2.
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株,为烟草根茎类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生防资源。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的抑制活性,基于盆栽验证法检测高活性菌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16S rDNA通用引物对高活性拮抗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选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高活性菌株的促生长和抑菌活性进行PCR检测。共筛选出2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均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株LF-1和LF-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LF-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F-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LF-2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率分别为31.16%、56.98%,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率分别为64.44%、72.4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69.54%和65.49%,菌株LF-2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72.49%和68.32%。菌株LF-1和LF-2对烟草根茎类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在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烟草黑胫病生防茵,探索烟草黑胫病有效防治方法;采集了云南省9个地州29个县的141个采集土样,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进行微生物分离和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分离筛选出280个对黑胫病茵有拮抗作用的茵株,其中抑茵半径大于17 mm的拮抗菌有19株.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以HJ01912表现最好.田间防效达到73.8%;综合以上结果得出:各生防菌株对黑胫病均表现一定的防效,有些生防茵田间防效与化学药剂相当,能有效控制烟草黑胫病.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明确新开发烟叶生产区云南省德宏州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现状,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联合云南省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研究人员,从德宏州13个县市采集68株烟草黑胫病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烟草黑胫病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和抗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烟草黑胫病拮抗细菌复合菌株的筛选与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拮抗菌株进行复配筛选,以期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高效生防资源。从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泸州市种植烟草的田地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细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相容性试验测定亲和性较好的菌株组合,对获得的菌株和复配菌株进行进一步盆栽和大田试验,测定其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并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在采集到的17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247株细菌,初筛获得19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相容性测定筛选出6株亲和性较好的拮抗细菌B3和B64、B41和B57以及L7和L47。进一步的抑菌、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以复配菌株B41B57和L7L47抑菌效果最佳,盆栽试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5.72%和77.95%,大田试验中防治效果分别达67.99%和71.40%,且复配菌株抑菌效果高于单一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拮抗细菌B4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7、L4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B57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复配菌株B41B57和L7L47对烟草黑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的有效生防资源。  相似文献   

6.
烟草黑胫病生防菌筛选及防效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采自云南省9个地州29个县的141个采集土样的微生物分离、筛选出280个对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拮抗平板复筛获得抑菌半径大于17mm的拮抗菌19株。温室盆栽表明,各参试菌株在盆栽试验中对黑胫病均表现一定的防效,其中以HJ01912表现最好,防效达73.80%,与化学药剂对照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抗烟草黑胫病菌的菌株ZY-19-2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重要毁灭性病害之一,生产上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农业防治、病害发生期的药剂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和植物诱导抗性的利用等,后两者已成为当前综合防治的研究重点。生物防治是烟草黑胫病防治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从烟草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ZY-19-2,为了评价该菌株利用价值,对菌株ZY-19-2进行了鉴定及不同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以1.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发酵液初始pH值为6.0,以1%蛋白胨为氮源,0.1%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发酵时间为60 h,接种量为1%,摇床转速为120 r/min,最高酶活达到0.216 U/mL。通过对菌株ZY-19-2发酵条件的优化,为应用该菌株规模化生产高效廉价的几丁质酶、几丁质寡糖及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四地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对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10年采集安徽省滁州、安庆、宣城和巢湖四个城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108株,以及2011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168株,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其对链霉素的抗药性。能够在含10 μg/ml链霉素的 NA平板上生长,为抗药性菌株,不能生长的为敏感菌株。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安徽省四个城市的细菌性条斑病菌对链霉素还比较敏感,未发现抗药性菌株。对于该病菌对链霉素的抗药性仍需要连年进行。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及交配型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04年7月采自河北省围场县甘沟门、棋盘山、哈里哈村和围场县马铃薯研究所试验地及温室的26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甲霜灵敏感性评价。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在26个被测菌株中高抗菌株23个,占被测菌株的88.5%;高度敏感菌株、敏感菌株和中抗菌株各1个,分别占被测菌株的3.85%。对甲霜灵高抗菌株在病菌群体中占绝对优势,而且抗性程度很高,浓度为100μg/mL的甲霜灵对46.2%的被测菌株没有任何抑制效果。交配型的测定结果表明2004年采自河北省围场县的26个菌株全部为A1交配型。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基对烟草黑胫病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一类毁灭性真菌病害,严重影响烟草的生产。为了烟草黑胫病的深入研究顺利进行,就云南烟草黑胫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菌株菌株在燕麦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玉米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落生长快,产生孢子囊的数量多、生物量高,不同菌株对培养基有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黑胫病菌诱导的烟草SSH文库构建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胫病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烟草主要病害之一,探究烟草对黑胫病的抗病机制,可以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烟草黑胫病抗性品种革新3号为材料,利用黑胫病0号生理小种诱导其水平抗性,分别在接种后0.5、1、3、6、10和16 d取样,通过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构建cDNA文库,获得了960个阳性克隆。利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对其中240个阳性克隆进行杂交筛选,筛选出57个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序列拼接后获得33条高质量EST,测序及其比对分析表明,革新3号对烟草黑胫病抗性相关基因主要涉及抗病防卫、光合作用、信号传导和能量代谢等方面。进一步基因功能分析显示,病程相关PR1b蛋白、半胱氨酸蛋白、延伸因子1-α、α-微管蛋白、细胞色素P450、精胺合成酶、水通道蛋白、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甘氨酸延伸因子等可能参与了烟草与黑胫病菌非亲和互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黑胫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菌引起的烟草上重要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了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烟草黑胫病在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为了给今后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笔者综述了生防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植物源杀菌剂防治烟草疫霉菌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生防机理。此外,笔者还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生物防治烟草黑胫病面临的新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苎麻疫霉对几种杀菌剂的离体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对甲霜灵、地茂散、代森锰锌和杀毒矾的离体敏感性。结果显示,甲霜灵、地茂散、代森锰锌和杀毒矾对苎麻疫霉的菌丝生长抑制EC50平均值分别为0.0295mg/L、2.0283mg/L、25.1452mg/L和2882.8708mg/L,表明供试苎麻疫霉菌株对甲霜灵表现极为敏感,最低达0.0194mg/L;而对杀毒矾抗药性极强,最高达10158.7122mg/L,且各菌株间的最大差异达49.9倍。利用SPSS软件分析表明,各供试杀菌剂对苎麻疫霉菌株的质量浓度EC50值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苎麻疫霉对上述杀菌剂的抗性或敏感性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河北省和吉林省部分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对嘧菌酯、精甲霜灵和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省被测的97个晚疫病菌株对嘧菌酯均表现为敏感。在被测的河北围场65株晚疫病菌株中,多数对精甲霜灵高抗,其中高抗、中抗和敏感比例分别为72.3%、26.2%和1.5%,而在被测的32株吉林长春菌株中,多数对精甲霜灵敏感,其中敏感、中抗和高抗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81.3%、15.6%和3.1%。在被测的35株河北省围场县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中,所有菌株都为抗性菌株,并且高抗菌株占97.1%;而在18株吉林长春晚疫病菌株中,多数为敏感菌株,其中敏感、中抗和高抗比例分别为77.8%、16.7%和5.5%。研究还发现精甲霜灵和甲霜灵对部分高抗菌株具有刺激菌丝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芥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芥菜作为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基础,为芥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葡萄座腔菌和烟草黑胫菌等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获得的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以95%乙醇提取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提取物的抑菌率可达90%以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0.5、1.0 g/mL,通过毒力方程的测定,它的半抑菌浓度(EC50)为0.2212 g/mL。通过试验对其他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表明:芥菜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菌、葡萄座腔菌、烟草黑胫菌、辣椒菌核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898、0.1265、0.1679、0.1685 g/mL,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弱,EC50为0.5833 g/mL。芥菜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并且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Twenty two Uromyces appendiculatus isolates were tested on 20 differential and 25 Ecuadorian Phaseolus vulgaris cultivars in the seedling stage. Based on the infection types 20 races could be discerned. The Ecuadorian cultivars differed greatly in their reaction to the isolates, from resistant to only one isolate (`Red Small Garden') to resistant to all isolates (’G2333‘). The isolates showed a wide range of virulence to the Ecuadorian cultivars, from virulent to only two cultivars (isolate 13) to virulent to 21 cultivars (isolates 5 and 23). Seven cultivars with a basically susceptible infection type appeared to differ greatly in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when tested in three consecutive crop cycles. The disease severities in percentage leaf area affected averaged over the three cycles ranged between 83.9% for ‘Red Small Garden’ and 13.1% for ‘INIAP-414’. Race-specific resistance does not seem an advisable breeding strategy, but the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offers a good alterna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