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学生医患纠纷防患意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最大限度减少医学实习生的医疗纠纷、实习差错.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两届254名医学生进行医患纠纷防患意识调查. 结果 2008届在实习前进行过防患意识教育的学生与2007届未经过培训的学生在法律法规及自我保护意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未经过风险意识教育的医学生比经过教育的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建议在实习前应该把医患纠纷防患意识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教育坚持进行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耿晓华 《工企医刊》2003,16(6):114-115
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对治疗护理过程及其后果所产生的分歧。医疗纠纷的范围扩大,类型增多,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技术质量上的意见或医药费用难以承担等,引起医患关系紧张、投诉、纠纷等普遍存在,已成为医疗界、媒体和患者中的热门话题。为了预防差错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增加医患之间信任感。如何能真正做到:“医患零距离,服务零投诉,诊疗零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这其中既有社会的因素,患者的因素,也有医疗卫生行业自身的因素。而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必要手段。如何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对实习生处理医患纠纷的教育,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身心健康、文化素养深厚、品德高尚的合格医学人才,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也是防止医疗差错,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投诉增加,医疗纠纷有上升趋势,无论是纠纷的规模、范围还是恶性程度都在不断地加大。为了预防医疗差错的产生,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除应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态度,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外,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增进医患感情,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颖  李华斌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21-2522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医疗法规逐渐完善,但医患纠纷在一些医院却愈演愈烈.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在日常医疗活动中越来越重要,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检查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短,缺乏有效的沟通,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愈加频繁.在超声检查整个过程中,超声科护士几乎都参与其中,回顾分析我院多年来的护患纠纷,与医患纠纷相比,护士与患者的纠纷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李萍 《现代保健》2010,(29):138-139
按照手术室护士工作程序:术前、术中、术后,以及感染预防,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逐一寻找对策,统一要求,每位护士熟知,从而避免差错 ,减少医患纠纷发.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认真分析医疗纠纷,我们看到大量的纠纷所涉及的事件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差错,或根本不存在医疗责任,而是由于我们的医务人员不善于或不适当的医患沟通所造成.为此,我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环境氛围.我们主要开展了下列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苏州某医院2010-2015年期间各科室234例医疗纠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医疗纠纷的基本特征与情况,探讨防范措施,通过各种措施以达到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各类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针对目前医院存在的医患纠纷,计算各个科室医患纠纷的发生情况,根据纠纷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纠纷的发生。结果:2010-2015年期间医院普外科、产科、妇科、骨科、心内科为纠纷多发科室,占所有医疗纠纷的58.33%。结论:医患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的管理,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患有效沟通,才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不能很好地满足医患双方的需要,促使各地探查一种高效低廉的解决途径。第三方介入解决医患纠纷,即医疗纠纷调处第三方援助机制在我国为数不少的地方进行了探索。作为原有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补充,这种机制在化解医患纠纷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受到了医患双方和社会的肯定,符合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医患关系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医患纠纷的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患纠纷逐年呈上升趋势,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医患纠纷增加,已经成为当前医疗服务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医患纠纷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只有全面充分的深入了解和熟悉产生医疗纠纷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通过对我院近年来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和投诉进行分析、总结,谈谈医疗纠纷的成因与防范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士对书写医嘱执行记录规范要求所持态度、行为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护理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对本院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知识得分最高,态度得分次之,行为得分最低,形成知与行相互分离的特点;②不同学历、职称护士在知识、态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而行为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③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在知识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态度、行为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④护士医嘱执行记录行为不符合规范要求发生率高。结论护士在医嘱执行记录问题上知而不信,信而不行,不利于履行举证责任的法定义务。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采取措施,使护士医嘱执行记录真正成为法律的依据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医疗纠纷中信访工作的新特点,探讨了完善医疗纠纷中信访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医患关系的主要困惑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广东省医护人员在医患关系中的主要困惑所在,并据此提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建议。方法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省5个地级市19家公立医院的58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中,66.2%的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23.9%的人对改善医患关系信心不足,42.2%的人表示近1年来有时候受到医疗纠纷的困扰,75.7%的人表示为规避医疗纠纷而采取某些保护措施,78.2%的人认为医疗纠纷使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建议充分肯定医护人员在医疗职业过程中的付出;加强医患沟通,缩小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积极引导医护人员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构和谐社会关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方豪  翟晋  吴波 《中国卫生资源》2010,13(5):220-221
着重探讨"医闹"的定义和特性,并结合当下实际,分析了"医闹"产生的各种原因,初步提出妥善解决"医闹"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有效缓解医患紧张情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骨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提出应从改善工作环境、落实护士激励、加强人文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加强健康宣教以及营造人文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促进护患和谐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重视风险防范 减少医疗纠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医疗风险防范细节管理,是减少医疗纠纷和保障医疗安全的“上游”。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医疗风险管理理论与做法,从加强职业岗位培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重视细节管理、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总结成败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加强医疗纠纷防范,有效规避医疗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培养l~3年低年资儿科护士护理观察能力。方法:通过对儿科低年资护士责任感、专科理论知识、临床护理观察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提高其护理观察能力;并通过临床医护人员、患儿家长问卷调查,以及回顾性总结研究考察其效果。结果:有针对性的培训,显著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观察能力。结论:强化低年资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的发展思路与新模式。方法实施人性化、个性化、交互式导医服务模式,规范导医工作流程、合理安排人员资源、加强导诊素质培训、改善口腔门诊就诊环境等。结果提高了门诊导诊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设置并优化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适应了当今口腔医疗市场的多层次需求,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层医院医疗纠纷特点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基层医院医疗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包括: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倡导医学人文精神、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尊重患者权力、加强医患沟通、强化纠纷管理、注重解决纠纷技巧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以实现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高效的目标。方法:结合某医院客观条件,针对各个环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医院就诊环境及就诊程序,护士业务水平及工作态度,家长焦虑心理均与护患纠纷有关。结论:通过改善就诊环境及就诊程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及服务要求,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门诊输液环境的和谐,实现了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