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6月2日上午,武汉80万吨/年乙烯装置现场举行了一场应急救护演练。演练由SEI-HSE部和中石化四公司武汉乙烯项目部共同组织。  相似文献   

2.
正武汉乙烯将在现有年产80万t乙烯的基础上,通过挖潜、改造,将乙烯生产能力扩至年产110万t。据悉,武汉乙烯脱瓶颈改造项目总投资42.7亿元,以武汉乙烯目前核心三机基础不动,主要塔壳体不动、内件改造为前提,在现有年产乙烯80万t的基础上,改造4套装置、新建2套装置和公用工程系统改造等。该项目计划于2018年9月开工,2020年建成投产。届时将通过进一步扩大产能,增产市场需要的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发挥现有装置潜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化工在线2017-10-26  相似文献   

3.
乙烯联合装置生产工艺复杂、工况苛刻,生产介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发生泄漏造成设备损失的同时,也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从腐蚀介质和腐蚀机理等方面入手,对1 Mt/a乙烯联合装置的裂解和急冷等各工段可能发生腐蚀泄漏的系统进行排查,通过全面分析识别,评价确定高温炉管、进料预热等9个系统为乙烯联合装置的易腐蚀系统。运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对乙烯联合装置易腐蚀系统进一步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客观评定发生腐蚀泄漏事故后的伤亡风险程度,并提出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宝杰 《中国石油》2013,(11):34-35
武汉“双人”工程是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程和武汉.800万吨/年炼油改造二期工程的简称。其中80万吨/年乙烯工程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套大型乙烯工程,也是湖北省和中石化重点建设项目。中石化四建公司在武汉“双八”工程建设中,承担了6套主装置等工程的建设任务。与来自系统内外的几十家工程建设企业齐聚武汉,同心协力,在长江边打了一场大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中石化正研究在镇海、天津、上海和武汉4个地方建设新的乙烯装置,中石油除了要扩大现有子公司的裂解装置外,也在考虑建设两套新的世界级装置。对此,随着第一轮中外合资乙烯项目在今后两年陆续建成投产,跨国公司现又将注意力转向中国计划在2010年建成  相似文献   

6.
武汉总投资146.7亿元的80万t/a乙烯工程在武汉市洪山区北湖开工建设。 武汉80万t/a乙烯工程于2007年4月3日获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该工程将依托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的炼油装置,按照上下游一体化的程序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万t/a乙烯、30万t/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万t/a高密度聚乙烯、10万t/a环氧乙烷、38万t/a乙二醇、40万t/a聚丙烯等八套主要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29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与武汉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南京工业炉设计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武汉80万t/a乙烯成套技术开发",通过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该项目应用自主开发的CBL-Ⅴ型乙烯裂解炉及低能耗乙烯分离(LECT)成套技术,建成了武汉80万t/a乙烯装置。该技术的主要创新点:集成辐射段炉管新型排布技  相似文献   

8.
管道施工人员在沟下作业时,时常面临着管沟塌方,人员被土体掩埋的风险,现实中发生的多起事故均反映出缺氧窒息是被掩埋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遇险工人的安全,为沟下作业的工人装备氯酸钠氧烛,一旦管沟塌方将人员掩埋,遇险人员可立即启动氧烛装置,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被埋状态下的氧气供应,保证人的呼吸,从而为营救行动争取宝贵时间,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9.
张志 《炼油与化工》2009,20(3):36-38
干气密封系统具有普通密封结构所不具备的优势,目前我国乙烯装置大型机组所用的密封均为干气密封.文中以过程仿真模拟系统(PSSP)为平台,开发了干气密封仿真实训系统,实现了干气密封系统的全过程模拟,为在岗操作人员的实际演练和模拟事故处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刘家明 《石油化工》2012,41(2):125-130
武汉800 kt/a乙烯装置是我国第一套完全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技术建设的乙烯装置。针对该套乙烯装置应用的裂解技术、分离技术和低温储存技术等,全面分析了乙烯装置国产化技术所取得的进步与突破。其中,裂解系统采用中国石化开发的中国北方炉(CBL)技术,改进2-1型炉管结合扭曲片技术不仅使热效率提高,而且清焦周期延长50%以上;分离系统采用中国石化的低能耗乙烯分离工艺(LECT)技术,利用分配分离原理结合专利设备分凝分馏塔(CFT)改进深冷分离流程,使装置能耗进一步降低,三机总功率较国外技术低3%~5%。装置单位产品能耗为23.556 GJ/t,较2009年国内乙烯行业平均值低8%。关键设备如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乙烯制冷压缩机和冷箱等首次在一套乙烯装置中全部国产化。  相似文献   

11.
中石化四建公司在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程和武汉800万吨/年炼油改造二期工程建设中,以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目标,千方百计保证大型石化工程的高标准建设。武汉"双八"工程是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程和武汉800万吨/年炼油改造二期工程的简称。其中80万吨/年乙烯工程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套大型乙烯工程,也是湖北省和中石化重点建设项目。中石化四建公司在武汉"双八"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四川石化80万t/a乙烯装置裂解炉施工为例,结合中国石油HSE管理属地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从如何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各级管理岗位人员和各类核心作业人员确定HSE工作责任范围,激发人员自主开展HSE管理工作,加强对裂解炉施工主要HSE风险管理等方面,全面阐述裂解炉工程施工现场的属地式HSE管理。  相似文献   

13.
井喷失控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必须快速恢复对井口的重新控制,而拆除旧井口后的新井口重建是最为关键、风险最高的一步。传统的井口重建装备需要人员多次近井口作业完成新井口安装,抢险人员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且一次性成功率较低,需多次尝试。针对此种情况,研制了井喷失控井一体化井口重建装置,将原有井口重建工艺“八步法”变为“一步法”,避免抢险人员多次近井口作业。文章详细阐述了该装置的组合方式、卡紧设计及密封设计,通过有限元模拟对装置的力学性能进行校核。室内实验及应急演练表明,该装置能快速实现光套管下井喷失控井口的重建,极大简化了新井口重建流程,提高了重建效率及人员安全性,对推进井喷失控近井口作业无人化进程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80万t/a乙烯工程,采用以设计为基础的工程总承包(EPC)模式,SEI不仅是该项目总承包人,同时也是该工程的裂解炉、乙烯分离、乙烯低温存储设施、汽油加氢、C_5分离等国产化工艺(中石化自主技术)的主要专利商。2013年8月13日产出合格乙烯,时至今日,武汉乙烯装置已连续运行了4年多时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简要地从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阐述了项目的前期策划及执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和合同管理及项目协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7月25日,由中国石化南京工程公司承建的武汉分公司800 kt/a乙烯项目主体装置中的280 kt/a乙二醇装置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安全、环保、经济一次投料开成成功。该装置自2010年11月29日开始动工建设,于2012年12月28日建成中交。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在鹿岛生产厂的第二套乙烯装置的石脑油裂解炉于2007年12月21日发生火灾事故,该装置停产。第二套乙烯装置生产能力为476kt/a,占日本国内总能力的6%,预计如果装置长时间停产的话,将使乙烯的供应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20年5月9日,中沙(天津)石化100万t/a乙烯装置停车检修,同时进行全面扩能作业。7月12日成功产出合格乙烯。通过本次及前期、后续扩能改造,本装置的设计能力为年产聚合级乙烯128万t/a,年操作时间按8000h,生产能力为160t/h,操作弹性为设计能力的65%~100%。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的乙烯装置空冷设备中,现场人员对空冷的操作上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文中以某乙烯裂解装置的空冷设备为例,通过Gambit建立网格,再利用Fluent进行空气流动形态计算得到最佳的换热状态,用于指导现场人员实际操作,达到装置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设计》2020,(1):14-14
随着恒力苯乙烯装置、C 4加氢装置分别于2月17日和19日实现产品合格,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设计的恒力石化全部10套化工装置均已顺利开车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恒力乙烯项目各装置圆满完成开车阶段任务,正式开始商业运营。苯乙烯装置2月8日投料,2月17日产品合格。2号乙二醇装置2月11日投料,2月13日产品合格。C 4加氢装置2月18日投料,2月19日产品合格。SEI恒力乙烯项目不仅创造了乙烯工程建设的奇迹,也创造了乙烯装置开车的奇迹。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恒力设计团队起到了重要作用,SEI的设计能力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充分展现。每套装置开车成功后,业主在报告喜讯的同时,无不称赞SEI的设计水平。恒力乙烯项目大部分装置的开车阶段除了跨越春节假期,还不幸遭遇到了疫情的开端及高发期。在专利商撤离、制造厂不能到位的不利条件下,SEI多位专家及设计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前往现场支持装置开车,项目部领导尉雷作为项目经理更是多次赶赴现场,为恒力项目如期投产提供了重要保证。在开车后期、疫情逐渐严重的阶段,SEI设计人员继续通过电话、微信及邮件等方式积极与业主联系,及时回复现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由南化研究院与武汉分公司联合承担的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项目"干气提浓装置净化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南化研究院的干气提浓装置净化新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炼厂干气量大且富含乙烯和轻烃,极具利用价值。近年来,国外炼厂在实施炼化一体化生产过程中,从浓缩的干气中获得乙烯和轻烃,不经裂解直接进入乙烯装置的分离系统,作为乙烯原料的补充,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炼化一体化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和降低乙烯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