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水井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井液的腐蚀、内外压差的变化等因素会造成部分井套管出现腐蚀穿孔、套变、套管破裂、套管错断等现象。地层横向和纵向胶结千差万别,套管漏失点处的孔隙度也各有不同。优化封堵剂配方对提高作业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延安气田气井腐蚀状况,对CO2、Cl-、H2S含量较高气井采用挂片分析,并且对部分有代表性的井采用MID-K电磁探伤进行油套管检测分析,得出延安气田气井腐蚀情况。  相似文献   

3.
含硫气田在开发过程中,如果产出的天然气中含有H2S、CO2、Cl-等腐蚀性介质,会导致严重的腐蚀问题,极易造成酸性气田开发过程中油套管和集输管线的腐蚀穿孔、断裂等问题,严重影响酸性气田的正常开发和生产,甚至有可能引起H2S气体的泄漏,并进一步导致环境污染、威胁人身安全。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阐述了含硫酸性气田存在的主要腐蚀类型以及油套管的腐蚀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另外本文介绍了目前现场常用的几种油套管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0年,长北气田发现两口老井产量低,井下没有封隔器,井口阀门有外漏,综合考虑决定进行废弃处理。处理方法参考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考虑油套管腐蚀情况,以及地下水保护问题,采用井底储层段和井口距离地面打两段水泥塞,完全满足了国内行业标准和壳牌标准要求。本文介绍了长北气田老井废弃处理方法和施工过程,2010年完成了两口井的废弃,施工安全,水泥塞封堵质量可靠,达到了废弃标准要求。同时进行了套管腐蚀测试,确定了该区块油套管腐蚀情况,建议油管材质可以用碳钢代替目前使用的13铬。  相似文献   

5.
袁征 《化工中间体》2023,(9):108-111
针对海上X气田老井回注CO2可行性的问题,基于De Warrd模型,计算老井2002年至2021年间油套管腐蚀速率,参考AP1 5C3等标准,结合温度效应,得到老井的油套管柱剩余强度计算模型,评估海上X气田老井回注CO2可行性,为海上老井改造工程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老井油套管柱由于长时间的服役,其强度会发生衰减,回注前必须综合考虑腐蚀、高温的影响,计算管柱剩余强度,避免剩余强度计算不准确引起的工程决策失误;X气田A井油层套管抗外挤强度降低约14.01%,抗内压强度降低约8.70%。而油管抗外挤强度降低约17.55%,抗内压强度降低约10.44%。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伴生水,水中溶解的酸性气体及电解质等物质,会使套管因腐蚀而穿孔并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为了研究东胜气田锦66井区采出水对套管的腐蚀情况,以该区J11P4H井为实验对象,选用N80标准钢挂片,以采出水为腐蚀介质,进行了室内动态腐蚀及缓蚀评价。结果表明在15MPa、60℃条件下,J11P4H井套管存在严重腐蚀,腐蚀速率高达0.946 2 mm/a,且为均匀腐蚀;采用缓蚀剂SWPC-6-1进行缓蚀效果评价,当缓蚀剂浓度为1 000 mg/L时,缓蚀效果趋于平稳,腐蚀速率低于0.020 8 mm/a,缓蚀率高达97.73%。现场实验表明: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上部套管腐蚀较小,下部套管腐蚀情况明显高于上部套管。SWPC-6-1缓蚀剂应用于现场后,N80套管井和P110套管井的采出水Fe3+离子含量都极大降低,说明缓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MID-K和MIT测井资料组合对内外层油套管损伤、壁厚及内层套管内径变化具有较高的检测能力,其配套软件WIVA及MITpro可绘制出油套管三维成像图及横截面图,可直观反映油套管结垢、腐蚀、穿孔、断裂、变形的位置与状况。本文简介MIT和MID-K的仪器结构、技术指标;并结合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萨曼杰佩气田4口井的测井资料,用MID-K、MIT多臂井径测井资料及处理成果去识别外层套管的损伤、内层套管内壁的腐蚀、损伤变形、射孔段。  相似文献   

8.
采油三厂自2009年实施空气泡沫驱试验以来,注水井管柱和套管腐蚀严重,个别管柱有腐蚀穿孔现象,严重影响试验进展,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存在着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研发了环空保护液、采取丛式井组阴极保护、井筒下封隔器及地面安装减氧装置等措施,措施后油水井井筒防腐性能良好,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1项目来源随着中原油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井况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老井,由于油层套管使用年限过长、有些井固井质量较差,套管容易出现腐蚀穿孔、变形、破损等现象,造成了地层出泥浆、水等。严重影响了油水井的正常生产。对于井段短的井可以进行套管补贴,但施工技术尚不成熟,施工费用高,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采气分公司在庆深气田两口水平井上成功应用多功能完井工艺管柱技术,不但解决了“三高”气田油管腐蚀及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且能够耐温140摄氏度,承压50兆帕,每口井可节约防腐套管费用240万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不断加大,井况愈来愈复杂,如井筒结垢、套管腐蚀穿孔、井下落物等给井下作业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此在打捞中不易捞获。看似简单,实际打捞还有相当的难度,还有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临南油田油水井日趋严重的套损现象,成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反面典型。本文分析了临南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的主要类型,介绍了套管损坏在开发时间、生产区块、井别、构造位置及井深剖面上的分布规律,论述了套管腐蚀穿孔和变形损坏的主要作用机理,并对临南油田预防和治理套损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折文旭  李晓芸  周韬 《辽宁化工》2013,(10):1209-1211
随着子洲-米脂气田的大规模开发,产水气井及产水量的逐年增多,因腐蚀而引起的管筒穿孔、断脱,井口及集输管网渗漏问题的日渐突显,给气田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为了准确掌握井下油套管腐蚀状况,需要系统分析影响井下管串腐蚀的主要因素、腐蚀程度及防腐效果及进行腐蚀规律研究。本文主要对子洲一米脂气田生产井的腐蚀性影响因素及腐蚀规律开展研究,通过整理检测气田整体区块的气质、水质和凝析油基础物性,结合对井筒的腐蚀挂片试验,通过应用腐蚀机理研究,分析判定了子洲-米脂气田天然气属于微含硫、低含CO2干气气藏,气井存在的腐蚀和结垢趋势,气田腐蚀主要表现为CO2腐蚀,对CO2分压、pH值、H2S、凝析油等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将来为下一步筛选合理缓蚀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 2 3气田是一个整装块状砂岩气田 ,主块气井不产地层水 ,只含少量凝析水 ,投产 5年后陆续发现生产管柱大都腐蚀穿孔 ,严重的则断裂落井。研究发现腐蚀机理是天然气中CO2 气体与凝析水或地层水作用形成的碳酸水腐蚀。且腐蚀速度及腐蚀程度主要与气井产CO2 总量、CO2 分压、气流速度密切相关 ,气井应用加注缓蚀剂 ,应解决注药工艺及分散性问题。加强对 CO2 井内监测 ,及时进行工况诊断 ,定期检换生产管柱 ,改进油管节箍组装结构 ,优质防腐涂层是延长气井寿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川西气田深井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CO2腐蚀,气井产水是气井管柱腐蚀的先决条件,温度和压力影响CO2对油管金属的腐蚀最为严重。模拟表明气井管柱腐蚀速率随PCO2增加而增加,在温度60℃~90℃区间腐蚀速率最快。针对油套管腐蚀和破损变形易出现井下复杂事故、影响气井寿命、降低经济效益等问题,对油套管腐蚀和破损变形监测技术显得极为重要,文中分析了多臂井径测井技术对油套管监测是有效可行性和先进性,并在现场取得成功。油套管监测技术对气井采气管柱腐蚀监测、维护、减少井下管柱断落事故的发生及延长气井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油田长期开采,油水井一直处于生产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腐蚀、结垢等现象,不仅影响正常生产,甚至会影响到邻井的井况乃至整个采油区块的正常生产。本文采用40臂井径测井仪和电磁测厚测井仪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井下套管,通过测井数据的分析对套管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水井套管受土壤腐蚀作用而引发套管穿孔,钻完井过程中由于套管质量差、上扣扭矩不够以及后期作业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也会导致套管正常生产时油气水外漏。外漏井的类型有四种,分别为套管头以上漏失、套管头以下漏失、报废井失效漏失、浅层气水漏失。套管外漏井可洗井自胀封堵漏工艺是应用吸水膨胀橡胶进行治理外漏井的一种工艺。吸水膨胀橡胶封隔器具有结构简单、应用灵活、性能可靠的特点,现场应用表明,应用此工艺能够对套管外漏井进行有效封堵,同时还实现了可洗井、可测试。  相似文献   

18.
自1983年在江苏黄桥苏174井钻获高产CO_2气流以后,随后完成了4口试采井,目前已探明黄桥CO_2气田为国内最大的CO_2气田。1985年投入开发以来,相继发生了气井油管断落、腐蚀穿孔、油管落井、采气树泄漏等情况,导致气田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时效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气田的开发效益。针对黄桥CO2气田油管容易腐蚀段落的现状,研究了相应的修井工艺和管柱防腐技术。最后通过现场应用,证明本文的提出的修井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19,(10):2450-2455
针对富含酸性气流体的储层固井作业中,水泥石防腐效果不佳时,极易造成气窜、油套管腐蚀等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作业事故,综述了当下油田固井作业中油井水泥环腐蚀成因及其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治思路、具体的防治方法,并分别阐述了各类防腐措施的作用机理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油井水泥石腐蚀防治的发展走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地下储气库的运行方式相对于气田比较特殊,采取注气、采气周期性交替运行的生产方式,钻完井采取四层套管,分别为油套环空、油技套、技技套和表技套,通过几个注采周期的运行下,储气库注采井出现套管环空带压的情况,跟踪分析2015年环空压力变化情况,环空取气样分析,深入研究带压原因及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