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在同源寄坟细胞系NEAU-Mb-931104(Mb931104)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包涵体游离病毒(MbNPV-NOV)在接种后14h达到吸收高峰,病毒滴度降到最低值5.79*10^32TCID50/mL,接种病毒96h,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值2.13*10^5TCID50/mL在NOV(novoc-cludedvirus)连续传递20代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1994—1995年在石河子农学院试验场板兰根田中采集分离了3个病毒分离物,经寄主反应、传播途径、体外抗性、粒体形态观察和血清学试验,鉴定为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一个株系、蚕豆萎蔫病毒组(Fabavirus)的一个分离物。这些病毒原在田间均为混合感染,致使田间板兰根病毒病发病率达90%—100%。  相似文献   

3.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连续传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MbNPV) 在同源寄主细胞系NEAUMb931104( Mb931104) 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包涵体游离病毒( MbNPV_NOV) 在接种后14 h 达到吸收高峰,病毒滴度降到最低值5-79 ×102TCID50/m L,接种病毒96 h,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值2-13 ×105TCID50/mL,在NOV(nonoccluded virus) 连续传递20 代的过程中,MbNPV_NOV 毒力随传递代数的增加而减低,并且多角体的毒力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前几代能使甘蓝夜蛾幼虫死亡率在90 % 以上,传递到15 代以后产生的多角体对甘蓝夜蛾的幼虫几乎没有毒力。  相似文献   

4.
以核酸杂交法检测了60份脐血标本及46份胎盘组织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DNA同源序列,发现脐血阳性14份(阳性率为30.4%),胎盘组织阳性1份(阳性率为2.17%)。用免疫酶染色法测定60份脐血的HCMV抗体(60份标本中46份与脐血和胎盘组织DNA配对),IgG阳性46份(阳性率7l.7%)、IgM阳性者l份(阳性率2.2%),两型抗体均为阳性者l份。本结果证实了HCMV能通过胎盘这种传播途径引起宫内感染的已有结论。  相似文献   

5.
甜樱桃病毒病的ELISA检测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陕西省甜樱桃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了ELISA检测研究。查明了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李矮缩病毒(PD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和苹果花叶病毒(ApMV)在甜樱桃上的感染情况,即PNRSV的感染率最高,CLSV和ApMV的发生也比较普遍,PDV的感染率较少。老园的病毒感染率及混合感染类型比幼园高且复杂,说明病毒在樱桃园内可以相互传播。在较老的栽培园中,PNRSV、PDV、CLSV和ApMV的总感染率高达64.5%。  相似文献   

6.
1989年,从山西省太谷县采集到的折带黄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材料经电镜观察,其多角体为三角形,四边形或不规则形。包涵体内的病毒粒子为双粒包埋类型。  相似文献   

7.
蚜虫传毒专化性与病毒附着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荧光标记研究发现,桃蚜下颚口针有非持久性病毒WMMV-2和TEV的病毒附羊位点,距口针尖端45~60μm,结合区全长约45~55μm,病毒随着蛋白含有α-D-甘露糖残基。用0.2%DOC溶液处理1h可破坏病毒附着位点。用0.2%DOC处理蚜虫后,分别饲取PAV和GPV,结果禾谷缢管蚜传播GPV和PAV的能力显著降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则不能传播GPV和PAV。从禾谷缢管蚜虫体提取的RP1和R  相似文献   

8.
黄瓜花叶病毒(CMV)土壤非介体传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瓜花叶病毒(CMV)土壤非介体传播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非介体传播是CMV传播的新途径,不同作物间的传播效率有差异,一般CMV传入根部后多数地上部不表现症状,但根系生长明显受到影响。文章还分析了CMV能够以土壤非介体方式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传播植物病毒的真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阮义理传播植物病毒的真菌称介体真菌。由真菌传播的植物病毒约30种,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大麦黄花叶病毒属的有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大麦和性花叶病毒(BaMMV)、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或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0.
1989─1992年间对杭州等地一串红(Salviasplendens)花叶病的发生及其病原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病株上分离得到的17个病毒分离物,经生物学和血清学反应测定均符合黄瓜花叶病毒(CMV)的特点。病毒分离物M-22不能经由桃蚜传播使黄苗榆等供试寄主发病。用0.5mol/L磷酸钾盐缓冲液对M-22进行提纯,提纯病毒经醋酸铀负染,测定其粒子大小为30.2nm。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M-22的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28kD,经琼脂双扩散测定,M-22与几个已知CMV抗血清均有强阳性反应,M-22与一个番茄不孕病毒(TAV)抗血清有阳性反应,但其抗血清与供试TAV抗原无阳性反应。ELIsA反应测定结果表明,M-22与一个来自于十字花科大白菜上的CMV分离物和一个来自于前科烟草上的CMV分离物,在血清学关系上有明显差异。根据实验结果,作者认为目前在杭州等地侵染一串红的病原病毒主要是CMV,侵染一串红的CMV分离物M-22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HaSNPV和Eo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MALIGN程序,比较了目前已发表的26种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的序列,HaSNPV与HzSNPV亲缘关系十分接近,两者aa序列同源性达97.6%,nt序列同源性达97.4%;EoSNPV与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SNPV)的同源性为最高,nt序列的同源性为83.0%,aa序列达94.7%,与其它20种鳞翅目NPV的同源性也很高,nt序列同源性为72.6%~81.9%,aa序列为83.7%~93.9%;与GV的同源性较低,为48.4%~54.9%;而与锯叶蜂核型多角体病毒(NsSNPV)的同源性为最低,仅44.9%。应用Clustal程序建立了一个包括了26种包涵体蛋白的系统树,确定了新测定的EoSNPV和HaSNPVPh在包涵体蛋白基因系统树中都属于NPV中的GroupⅡ分枝。  相似文献   

12.
1990~1993年对庆阳各烟草种植区采集的有代表性的烟草病毒毒标标本138份,用鉴别寄主反应,抗性测定并结合田间症状特征进行了鉴定,确定庆阳地区烟草主要栽培区有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环斑病毒(TRS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CMV是庆阳烟区普遍而又严重的病毒。  相似文献   

13.
观察并研究了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首镒发一,分离的落叶松毛虫CPV的组织病理学和病毒超微结构,感染幼虫早期症状不甚明显,末期大多数肛门粘有串状白录色粪便,病变只发生于肠,中肠肿大,变粗,呈乳白色。感染后72h,中肠上皮细胞质中开始形成多角体;114h,中肠上皮细胞中出现无数空洞;144h,中肠上皮细胞质中的出现大量多角体,DsCPV多角体在SEM下呈六角形,球形和多边形,并以多边形为主,大小为0.6  相似文献   

14.
病毒传染     
病毒传染几年前,大多数计算机病毒通过软盘传播。只要你注意不从感染的软盘上启动,遇到能够破坏数据的病毒的机会就很小。但是所有这些都从1995年8月开始改变了,名为Concept的第一种MicrosoftWord宏病毒开始感梁Word文档。于是乎突然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福建省罗源,厦门等地栽培菊花普遍感染多种病毒症的问题。通过田间调查,结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分别检测罗源,厦门两地的芬花菊样品。切花菊田间病毒病状类型多,单株可出现多种病毒病状,血这初步检测,有相当数量是2种甚至多达4种病毒的复合感染。罗源切花菊病毒种类以TMV、TAV、PVY为主,其次是CMV,而厦门的病毒种类以PVX、PVY和TAV为主。对染病菊花采用两次剥取1mm茎尖培养的方法进行脱毒  相似文献   

16.
回顾研究175名α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包括HbH病人130人,α地Ⅰ型24人,α地Ⅱ型21人)的结果表明:HbH病人多项临床和血液学指标异常,血清SI和TS增高。α地Ⅰ型患者临床仅表现贫血貌;血液学指数MCH、DF值和MCV/RBC比值任意一项阳性,结合家系调查和排除试验可作为α地Ⅰ型筛选指标。本文还发现20%α地Ⅰ型病人H包涵体阳性且H包涵体只出现在α地贫病人,故提高检测灵敏度,H包涵体可能成为α地Ⅰ型简便有效的确诊指标。α地Ⅱ型患者临床和血液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辣椒抗病毒病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是当前生产中大面积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在全国各地普遍栽培。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品种交流范围扩大、交流速度加快以及耕作制度的限制,使得病毒病的传播进一步加快,病毒病由原来的次要病害逐渐上升成为辣椒的主要病害,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1,2〕。辣椒病毒病的毒源,从1923~1925年Dolitte证实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辣椒以来,世界各国已分离到30余种病原病毒,其中最主要的是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pXZ500融合蛋白提纯物和包涵体对豚鼠和猪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pXZ500融合蛋白提纯物与包涵体对这两种动物都具有同样良好的免疫效果。短型棒状杆菌作为生物佐剂对抗FMDV的免疫效果没有产生不利的或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结合茎尖组织培养脱除唐菖蒲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热处理与茎尖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唐菖蒲携带的CMV,BYMV,TMV进行脱病毒研究,脱毒试管苗进行了生物测定和电镜观察,对流免疫电泳测定,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表明,热处理结合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脱病毒效果优于单独进行茎尖组织培养的效果。42℃处理5d的茎尖组织培养试管苗脱病毒的综合效果最佳,同时改进了唐菖蒲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及生根培养基,缩短了培养周期,使一个茎尖殖体一年内可扩繁30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毒电镜样品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负染色法(包括直接负染色及免疫负染色法)和超薄切片法两种电镜制样技术,观察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小麦丛矮病毒(NCMV)等三种植物病毒.对植物病毒电镜样品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及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