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现 象现浇钢筋砼单向板肋梁楼盖 ,有时在板面出现裂缝。裂缝位置在主、次梁附近 ,方向与主、次梁平行 ,尤以边跨板面裂缝更为突出 (见图 )。2 原因分析现浇钢筋砼单向板肋梁楼盖板面出现图示裂缝 ,与主要梁肋处板面附加钢筋的配置、次梁处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有效高度有关 ,分析如下 :( 1 )主梁附近板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单向板工作时承受竖向荷载 ,靠近主梁肋附近的板面荷载将直接传递给主梁而引起负弯矩 ,这样将引起板与主梁相接的板面产生裂缝。在单向板计算中 ,沿板长方向的荷载 (即传递给主梁的荷载 )是略去不计的。为防止出现上…  相似文献   

2.
《重庆建筑》2012,(6):30-30
正对于现浇梁板中的钢筋,通常是按板负筋在上、次梁负筋居中、主梁负筋在下布置。主梁计算正弯矩的有效高度,为从板面至主梁底筋合力作用点的距离;计算负弯矩的有效高度,为从主梁底面至主梁负筋合力作用点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现浇框架结构中框架梁负弯矩钢筋布置在梁翼板内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当满足板厚h≥110mm,梁第二排负筋直径D≤25mm,且正常使用阶段楼板支座处裂缝为非贯通裂缝、宽度不超过规范限值的条件时,将框架梁第二排负弯矩筋布置在翼板内是可行的。框架梁负弯矩筋优化布置方式可以保证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浇注的密实程度,对于提高框架结构整体施工质量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进行了“框架梁支座负筋配筋量的计算分析”的工作。由于框一剪结构在水平荷载的影响,框架梁支座组合负弯矩较大,如果按单筋梁来设计往往配筋较多,除影响施工外,常常出现受压区高度x〉0.35h。,不满足塑性铰出现的条件,影响“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概念的实施。为了降低支座负筋的数量,在设计中可采用以下措施:①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弯矩进行调幅;②采用支座边的计算弯矩来配筋;③利用锚固足够长的底筋为受压筋,按双筋梁来设计支座负筋。本文以C25混凝土、HRB400钢筋、b×h=200×600mm2的矩形截面梁为例,对支座负筋配筋率(ρ/ρmax)较大,梁底受压筋数量(ρ’/ρ)不同时,按双筋梁设计的结果与按单筋梁设计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种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高层框筒结构中,单向梁楼盖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特点。讨论了梁端负钢筋过密的问题,建议仅在梁上部配置70%的计算负筋,其余则配置在梁两侧1.0~1.5倍梁宽范围的板内。分析了在梁端加腋及在筒体周边设加强带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认为梁端加腋对减少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主次梁的跨中挠度有一定作用,但梁端负弯矩反而增大。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筒体角部楼盖有一定的应力集中,常出现早期收缩裂缝,设计时宜适当加厚,增加抗裂网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四边连续(固定)双向板为例,通过对钢筋混凝土连续双向板弯矩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分析及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连续双向板的应力特点分析,提出了钢筋混凝土连续双向板弯矩的正确计算方法及负筋长度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8个钢筋混凝土框架顶层端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重点研究了梁、柱配置500MPa纵筋的框架顶层端节点,当梁、柱负弯矩钢筋采用带锚固板的不同搭接方案时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锚固板钢筋梁内搭接方案试件的抗震性能与采用规范GB50010—2002规定的梁内搭接方案试件的抗震性能基本相当,而采用带锚固板柱内搭接方案试件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与梁正弯矩钢筋采用90°弯折锚固的试件相比,在梁正弯矩钢筋中使用锚固板锚固的试件,其梁筋的滑移量相对要小;试验所用锚固板方案的锚固性能可以满足试件抗震性能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带锚固板负弯矩钢筋梁内搭接方案以及使用锚固板锚固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于现浇梁板中的钢筋,通常是按板负筋在上、次梁负筋居中、主梁负筋在下布置。  相似文献   

9.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上部荷载较大或梁的跨度较大,使得梁的截面高度较高,通常会影响建筑的有效层高和建筑的总体高度。为了减小各层梁板结构高度,有效增大各层净高,提出了一种钢箱梁嵌入现浇板的新型组合梁板连接方式。针对这种新型连接方式,对6个钢箱梁混凝土板组合连接区域进行了板承受支座负弯矩的单调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采用钢箱梁嵌入混凝土板组合楼盖与传统栓钉连接组合楼盖中板抵抗支座负弯矩的性能差异;并利用ABAQUS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钢箱梁嵌入板连接组合方式,其混凝土板抵抗支座负弯矩的能力与传统连接方式板抵抗支座负弯矩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配筋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推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表示法后,许多钢筋绑扎没有详图,各地作法也不够统一。例如主梁与次梁相交节点的配筋,三根梁交于一点的配筋,井式楼盖各梁相交处的配筋的排列,板中配筋负弯矩筋直钩长度的确定,梁内纵向受力钢筋排距尺寸,现浇楼板中板在梁上负弯矩筋的支撑等问题,均应对习惯作法进行改进,使之适应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建筑多功能、大跨度、重荷载、高抗震的发展要求,框架梁端部负弯矩纵筋配筋率通常较高,节点区钢筋过于密集,混凝土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对结构综合性能有不利影响。先对梁端负弯矩纵筋部分设置于梁侧楼板内(简称APNRFS)的布筋方式进行阐述,然后基于试验结果分析探讨了该配筋方式对结构性能带来的变化及相关构造问题。研究表明:梁端采用APNRFS布筋方式一般不会降低框架梁的承载力;梁端的弯曲变形能力和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提高;移至板内的梁负筋布置宽度宜小于有效翼缘宽度范围;移至板内的梁端负筋宜同时兼作楼板负筋;横向分布筋参与受力,设计中应适当增配。  相似文献   

12.
大偏心体外筋预应力梁的弯矩-曲率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梁截面弯矩 轴力 曲率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分析大偏心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和梁弯曲性能的通用方法。将体外筋的效应表示为作用在转向座和锚具的等效荷载 ,梁 (不含体外筋 )的内力是由外荷载和等效荷载共同引起的。根据节点位移和梁的轴力 ,计算出附加弯矩 (P Δ效应 ) ,直接加在单元的杆端弯矩上 ,近似地考虑了该效应。比较荷载作用前后转向座和锚具的不同位置 ,计算出体外筋的应变和应力。因此该方法考虑了体外筋的变形协调条件 ,同时自动地考虑了体外筋偏心距的损失。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吴智明  祁皑 《建筑结构》2016,(4):97-101
GFRP筋具有抗拉强度高、重量轻、抗腐蚀、耐疲劳等特点,用它代替混凝土结构中受腐蚀的钢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GFRP筋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是衡量其抗裂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GFRP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挠度以及力学性能计算的重要参数。首先推导了与钢筋混凝土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相衔接的GFRP筋混凝土梁开裂弯矩的计算公式,然后通过7根GFRP筋混凝土简支梁及6根GFRP筋混凝土连续梁试验检验了公式的适用性。试验过程中通过在GFRP筋混凝土梁受压区及受拉区配置不同数量的GFRP筋来研究其开裂过程及开裂荷载。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给出的GFRP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开裂弯矩公式得到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研究GFRP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有效预应力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和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影响.设计了以有效预应力值为变量的分别承受跨中单点集中荷载以及均布荷载作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利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这些梁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有效预应力的提高梁的开裂荷载和开裂弯矩显著提高,若梁破坏时无粘结预应力筋仍处于弹性阶段,则梁的极限荷载和极限弯矩亦显著提高,而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明大厦加固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层建筑结构一些楼层大幅度增加使用荷载后,结构加固改造将涉及诸多复杂技术问题。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介绍了板加固后的新旧混凝土界面抗剪、板顶负筋锚固,梁加固纵筋锚固、抗剪箍筋的设置方法,节点的处理,抗裂等技术措施,可为同类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重庆建筑》2010,9(3):38-38
<正>对于现浇梁板中的钢筋,通常是按板负筋在上、次梁负筋居中、主梁负筋在下布置。如果在现浇结构中主次梁钢筋按相同的保护层厚度来考虑,那么这种设计就是有问题的。它没有考虑到钢筋构造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楼面负筋是分离式配筋。分离式配筋钢筋锚固差,耗钢量高,但设计和施工都比较方便。当板厚超过120mm且承受的移动荷载较大时,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施工过程中,对承受板的负弯矩钢筋施工时总是出现弯钩上翘、上翻现象。稍微踩踏,钢筋就会变形、扭曲、移位。在负弯矩钢筋制作时稍加改动,让其变为大跨度的马凳筋。如图1所示,以4号钢筋为例,来看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等效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简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式内跨梁的预应力筋由三段抛物线组成 ,张拉预应力筋引起内跨的等效荷载也由方向相反的三区段竖向均布荷载组成 ,由于荷载区段较多 ,给在等效荷载下内力的计算带来了不少困难。本文通过对实际预应力筋线型与假想预应力筋线型分别对应的等效荷载作用下固端弯矩的比较 ,得出了用于计算张拉实际预应力筋引起固端弯矩的等效荷载简化计算公式 ,同时给出了计算张拉实配预应力筋所引起的等效荷载作用下跨中弯矩的过程。本文的思路和方法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9.
<正>施工中,给楼梯下料配筋,要注意不要犯以下3种错误。错误1:板式楼梯斜板配筋。在实际工程中,有时出现板式楼梯斜板在支座处负筋数量不足、跨中分布筋数量不足的情况。因考虑板式楼梯斜板刚度小,若两端与平台梁、平台板及楼盖梁、楼板整体相连,支座的约束作用较为显著,因而斜板跨中和支座弯矩近似取M=±al2/10,支座负筋数量应与跨中相同。同时要注意在每个踏步下应至少配置一根直径为8mm或10mm  相似文献   

20.
针对框架结构施工中容易忽视的质量问题,从板面负弯矩筋的保护、框架节点钢筋绑扎、混凝土水灰比的控制、混凝土的养护及构造柱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